植物器官叶

合集下载

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抗氧化酶活性增强
清除活性氧,减轻低温胁迫对细胞的伤害。
抗盐碱性叶部适应性变化
叶片肉质化
离子区域化
通过增加叶部来贮存水分,提高耐盐 碱性。
将盐分隔离在液泡等区域,避免对细 胞质和细胞器的伤害。
泌盐结构
通过叶部表面的盐腺或盐囊泡将盐分 排出体外。
05
CATALOGUE
叶部病虫害防治及保健措施
常见病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保健措施提高植物免疫力
合理施肥
根据植物需求,适量施用氮、磷、钾 等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物生长 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增强通风
保持植物生长环境通风良好,降低湿 度,减少病原菌和虫害的滋生。
喷洒生物制剂
适当喷洒生物制剂如生长调节剂、抗 病诱导剂等,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 免疫力。
清除杂草和病残体
定期清除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原菌 和虫害的来源,保持植物生长环境清 洁。
叶的生长发育过程
叶原基的形成与分化
叶原基的形成
在植物胚胎或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 分裂和分化形成叶原基,即叶的雏形 。
叶原基的分化
叶原基进一步分化出叶片、叶柄和托 叶等部分,形成完整的叶结构。
叶片的扩展与成熟
叶片的扩展
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和生长,叶片逐渐扩展,叶面积增大,有利于进行光合作 用。
叶片的成熟
吸收和运输
叶子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叶脉将其运 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
营养器官叶对植物产量的影响
01
光合产物积累
叶子的光合产物是植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叶子数量、大小、光合效率等
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影响植物产量。
02 03
营养物质分配

植物器官——叶

植物器官——叶

表皮毛
依气孔与相邻细胞的关系及副卫细胞的数目、大 小,与排列等为依据,气孔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1)无规则型: 无副卫细胞,一般表皮细胞围绕着保 卫细胞。常见于毛茛科、葫芦科等科中。 (2)不等型: 有三个大小不同的副卫细胞围绕着保 卫细胞,其中一个显著小于其他两个。常见于十字 花科、景天科等。 (3)平列型: 在每一个细胞的侧面伴随着一个或几 个副卫细胞,副卫细胞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常见 于茜草科、蝶形花科等。 (4)横列型: 每一气孔由两个副卫细胞围绕着,两 个副卫细胞共同的壁与气孔的长轴成直角。常见于 石竹科、爵床科等。
1.叶 序: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叶序基本上有三种类 型,即互生、 对生和 轮生。
2.叶镶嵌: 叶在茎上的排列,相邻两节的叶,总是 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 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 的现象。
(六)、异形叶性
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气生叶
沉水叶
水毛茛
三 叶的发育
3.幼叶的成熟:叶雏形形成后,进行垂周分 裂,因而叶片不增厚,叶肉栅栏细胞既有垂 周分裂也有垂周延伸。海绵组织细胞也是垂 周分裂,但分裂的少。当叶子像钉状突起 时,维管束就在未来叶脉处开始发育。以后 逐步发育成叶脉。
四、叶的结构
㈠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叶柄的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相似。 叶片的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C3植物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⒊叶脉
禾本科植物的叶具平行脉。叶脉维管束为有限外韧维管 束,其结构由韧皮部、木质部和维管束鞘组成。 禾本科植物维管束鞘有两种类型: (1)一种是维管束鞘由一层薄壁细胞构成,细胞较大,排 列整齐,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比叶肉中的叶绿体大,积 累淀粉的能力强,如玉米、甘、高果,为C4植物。 (2)另一种是维管束鞘有两层细胞,内层是厚壁细胞,体 积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外层是薄壁细胞,体积较大,所 含叶绿体比叶肉细胞中少。如小麦、大麦和水稻(水稻的细 胞中只有一层维管束鞘),为C3植物。

叶(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详细资料大全

叶(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详细资料大全

叶(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详细资料大全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

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

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不完全叶”;又分单叶和复叶。

叶片是叶的主体,多呈片状,有较大的表面积适应接受光照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及水分蒸散。

富含叶绿体的叶肉组织为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表皮起保护作用,并通过气孔从外界取得二氧化碳而向外界放出氧气和水蒸气;叶内分布的维管束称叶脉,保证叶内的物质输导。

叶的形状和结构因环境和功能的差异而有不同。

基本介绍•中文名:叶•外文名:Leaf•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养分的动力形态特征,叶片,叶柄,托叶,颜色,形状,缺裂现象,单叶与复叶,质地,变态,叶序,外表组成,生长环境,主要价值,对植物本身,对外界及人类,组织构造,形态特征叶片叶片的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外壁有角质层或蜡层,起保护作用。

表皮上有许多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

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薄壁组织总称为叶肉,是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在枝上取横向的位置着生,叶片有上、下面之分。

上面(近轴面、腹面)为受光的一面,呈深绿色。

下面(远轴面、背面)为背光的一面,为淡绿色。

因叶两面受光情况不同,两面内部的叶肉组织常有组织的分化,这种叶称为异面叶。

许多单子叶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的叶,取近乎直立的位置着生,叶两面受光均匀,因而内部的叶肉组织比较均一,无明显的组织分化,这样的叶称等面叶,如玉米、小麦、胡杨。

在异面叶中,近上表皮的叶肉组织细胞呈长柱形,排列紧密整齐,其长轴常与叶表面垂直,呈栅栏状,故称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的层数,因植物种类而异,通常为1~3层。

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含叶绿体较少,形状不规划,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多,呈海绵状,故称海绵组织。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叶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叶

六、叶的寿命与落叶
• 落叶树:叶在春季长出,到冬季则全部枯萎而 脱落,称落叶树。苹果、柳、槐等。
• 常绿树:每年都有一部分叶片枯萎脱落,但植 株上仍有大量的叶存在,同时每年都增生新叶。 松、柏、榕树等。
落叶和离层
落叶树:全树的叶同时脱落。 常绿树:落叶有先后,新叶发生后,老叶才脱落。
离层是指叶将脱落时,在叶柄基部,有一部分薄壁 细胞开 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形细胞,这群细胞的细胞壁胶 化,细胞 呈游离状态,因此支持力量较薄弱,这一区域称离 层。 叶脱落后,在离层下会形成由栓质、伤胶等保护
动 动 手
课堂小结
1、完全叶的组成: 2、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3、复叶: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 单身复叶 4、脉序:网状脉,平行脉,叉状脉 5、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课堂练习
1、植物的叶一般由_____ _____和_____三 部分组成,禾本科植物叶在形态和组成上主要 分为_____和______两部分 2、下列植物具有叉状脉的是( ) A 小麦 B 杨树 C 银杏 D 西瓜 3、橙子的叶为( ) A 三出复叶 B 羽状复叶 C 掌状复叶 D 单身复叶
离层
泡状细胞
维管束鞘
㈢松针的结构 表皮细胞细胞壁较厚,角质层发达,内 方有几层厚壁细胞,称下皮。 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凹陷,叶绿体 沿皱折分布,叶肉内方有明显内皮层。叶内 有树脂道。 维管束一或二。
表皮 下皮 内皮层
叶肉
维管束 树脂道
五、叶的生态类型 ㈠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 ⒈旱生植物的叶: 1)降低蒸腾的结构:叶片小、角质层厚、表 皮毛和蜡被发达,叶肉细胞折叠、气孔下陷。 松柏类。 2)贮藏水分的结构:叶片厚、有发达的贮水 组织。马齿苋科、景天科、仙人掌科。

植物的器官——叶

植物的器官——叶

4 1
叶脉
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叶在茎或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叫叶序。
叶互生:每节上只着生1片叶,如棉花、
杨树、苹果等
叶对生: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如丁
香、石竹、女贞等。
石竹
丁香
叶轮生:每节上着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叶,如夹竹桃等、黑板树、茜草等。
茜草
黑板树
叶簇生: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叶着生于极
度缩短的短枝上,如银杏、油松等。
鹅绒藤
三角形:叶片基部宽阔平截,两侧向顶端汇集,
呈任何一种三边近相等的形态,如扛板归。
扛板归
圆形:长宽相等,形如圆盘,如猕猴桃。
荷花
荇菜
针形:叶细长,先端尖锐,如松属。
线形: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且全长的宽度略等,两侧
边缘近平行,如小麦、韭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韭菜
小麦
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1 叶序 叶的形状 叶缘
2
3
4
1
叶脉
叶缘:是指
叶片的边缘。
(1)全缘:叶缘成一连 续的平线,不具任何锯齿 或缺刻 (2)锯齿状:边缘具尖 锐的锯齿,齿端向前 (3)牙齿状:边缘具尖 锐齿,两侧边近等长,齿 端向外 (4)钝齿状:也叫圆齿 状边缘具钝头的齿 (5)波状:边缘起伏如 微波
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1 2 3 叶序 叶的形状 叶缘
叶基生:叶着生在茎基部近地面处,如
车前、蒲公英等。
植物的营养器官——叶
1 叶序 叶的形状 叶缘
2
3
4
1
叶脉
叶形通常是
指叶片的形状,是 按照叶片长度和宽 度的比例以及最宽 处的位置来划分的, 是识别植物的重要 依据之一。

第2章-3植物器官(叶)知识讲解

第2章-3植物器官(叶)知识讲解

(a)羽状网脉(杜仲) (b)掌状网脉(木芙蓉)
网状脉序
c.离基三出脉序:主脉三条离基发出,特称为离基三出脉
离基三出脉(樟)
d.平行脉序:叶脉互相平行或近于平行分布,各脉间以细 脉联系。多数单子叶植物是平行脉序。平行脉序又分为:
直出平行脉:叶脉自叶基发出,彼此平行,直达叶端。 横出平行脉:侧脉自中脉两侧横出,彼此平行,直达叶缘。 射出平行脉:叶脉自叶基辐射而出。 弧形脉:叶脉自叶基发出,弯曲成弧线,直达叶端
a.分叉脉序 叶脉从叶基发出作 数次二叉分枝,如银杏。
分叉脉序(银杏)
b.网状脉序:主脉、侧脉和细脉 相互连接成网状。多数双子叶植物是 网状脉。 ①羽状网脉:主脉一条,由主脉分出 的许多侧脉呈羽状排列,如桃、枇杷 等。 ②掌状网脉:主脉数条,全部由叶基 发出呈掌状排列,各主脉再由两侧分 出许多侧脉,如掌叶大黄、木芙蓉等。
这三部分俱全的叶称完全叶(completel
leaf),如桃、月季、柳等。
有些植物的叶具有其中的一或两个部
分,称不完全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complete leaf) ,如丁香、
茶等。
叶的组成部分
1.叶片 2.叶柄 3.托叶
法国冬青
(珊瑚树) 不完全叶
1、叶片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一般为绿色、
薄的扁平体,有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 (背面)之分。叶片的全形称叶形,顶端称 叶端或叶尖,基部称叶基,周边称叶缘, 叶片内分布有叶脉。
• 叶的大小 1.柏树叶细小,呈鳞片状,长仅数毫米; 2.芭蕉叶长1-2m;王莲叶直径2m,可承受 约75kg物体不下沉; 3.原产南美亚马逊河的亚马逊酒椰叶长22m, 宽12m;长叶椰子,叶长27m。
王莲

叶的组成部分名称

叶的组成部分名称

叶的组成部分名称一、叶状器官:叶片叶片是叶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扁平而薄的结构,用于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叶片通常由叶肉和叶脉组成。

叶肉是叶片的主要部分,由细胞组成,其中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用于光合作用。

叶脉则是叶肉中分布的细长组织,起到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二、叶的边缘:缘齿叶片的边缘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其中一种常见的形态是缘齿。

缘齿指的是叶片的边缘呈锯齿状的形态,这种形态可以增加叶片的表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三、叶的形态:复叶和简叶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形态,叶可以分为复叶和简叶。

复叶是指一个叶柄上有多个小叶片组成的叶子,而简叶则是只有一个叶片的叶子。

复叶叶片的小叶片称为复叶片,简叶叶片则只有一个。

四、叶的排列方式:对生、互生和轮生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对生、互生和轮生。

对生是指两片叶子对称地生长在茎的相对位置上,互生是指叶子交替地生长在茎的相对位置上,轮生是指叶子围绕茎以环状排列。

五、叶的基部:叶柄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起到支持叶片的作用。

叶柄的长度和形态可以因植物种类而异,有的叶柄很长,有的则很短甚至没有。

叶柄的形态也可以分为圆柱形、扁平形和中空形等。

六、叶的顶端:叶尖叶片的顶端通常呈尖形,称为叶尖。

叶尖的形态可以是尖锐的、锐利的、钝的、圆的等等,不同的形态可以对应不同的植物种类。

七、叶的颜色: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叶片的颜色通常是由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共同决定的。

叶绿素是叶片中的主要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参与光合作用。

除了叶绿素外,叶片中还含有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它们能够赋予叶片不同的颜色。

八、叶的表面:上表皮和下表皮叶片的表面通常由上表皮和下表皮组成。

上表皮是叶片的外层,通常比较厚,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

下表皮则位于叶片的内层,通常较薄,有利于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

九、叶的纹理:叶脉叶脉是叶片中的细长组织,起到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叶脉的形态可以分为网状脉和平行脉两种。

植物器官——叶

植物器官——叶

植物器官——叶(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普通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图4-38)。

1. 表皮叶片上面的(腹面)称上表皮,在叶片下面的(背面)称下表皮。

表皮通常由一列罗列紧密的生活细胞构成,但也有少数植物由多层细胞构成,称复表皮,如夹竹桃、海桐叶片的表皮由2~3层细胞组成。

叶片的表皮细胞顶面观普通呈不规章状,侧壁(垂周壁)往往呈波浪状,彼此相互嵌合,除气孔外没有间隙。

横切面观呈方形或长方形,外壁较厚常角质化,多数植物叶的角质层外,往往还有一层不同厚度的蜡质层。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乳体,如穿心莲;有的上、下表皮细胞外壁呈乳头状突起,如荷叶。

在叶的表面常还有各式各样的毛茸,可作为叶类药材的鉴别依据。

2. 叶肉叶肉是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的总称,由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举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在有背腹面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显然地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其长径与上表皮垂直,罗列整齐,呈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素,栅栏组织普通为1~2列,也有具多列的,因植物种类而异。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和下表皮之间,细胞呈不规章状,罗列疏松,间隙较大,呈海绵状。

图4-38 薄荷横切面详图1.腺毛 2.上表皮 3.橙皮苷结晶 4.栅栏组织 5.海绵组织 6.下表皮 7.毛孔 8.木质部 9.韧皮部 10.厚角组织少数植物的叶在茎上多少呈竖立状分布, 两面能受光,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明显分化,或上下两面都具有栅栏组织,这种叶称等面叶,如梭叶、番泻叶、颠茄叶栅栏组织下有结晶细胞层,桑叶有乳汁管分布,茶叶叶肉细胞中有大型石细胞等。

3. 叶脉叶脉分布于叶肉组织中,主脉和较大的侧脉由机械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维管束的构造与茎大致相同。

(二)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形状上多种多样,在内部结构上也有无数变幻,但仍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一样,具有表皮、叶肉和叶脉3种基本结构,但与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显著不同,现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例加以解释 (图 4-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叶compoud leaf: 一个叶柄生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叶片。
单叶Simple leaves
复叶compound leaves
如何区分单叶与复叶
1.是否有顶芽。 2.是否有腋芽。 3.复叶中小叶与总叶柄在一个平面伸展,而单
叶在小枝上以一定的角度伸向不同的方向。
4.叶序:植物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气孔
表皮毛其形状和结构有多样性,生理功能也不完全相同。
叶脉的结构
上表皮
木质部 厚角组织
下表皮
气孔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
厚角组织
韧皮部
维管组织:通常由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束鞘组成,木质
部近叶的上表皮,韧皮部近下表皮。
水稻叶表皮 1.栓细胞; 2.硅细胞; 3.长细胞; 4.保卫细 胞; 5.副卫细胞
1.叶的形状
叶片形状 叶尖形状 叶基形状 叶缘形态
线形 披针形 长圆形 椭圆形 卵形
心形
(1)叶片形状
倒披针形 倒卵形 倒心形
匙形
楔形
镰状
(1)叶片形状
耳形
戟形 三角形
肾形
盾形
(1)叶片形状
渐渐尖尖
急急尖尖 钝钝尖 截截形形
微微缺缺 倒倒心心形形 骤骤尖尖 短具尖小短尖
(2)叶尖形状
1.叶柄petiole的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相 似
2.叶片blade的结构:分为表皮epidermis、 叶肉mesophyll 、叶脉vein三部分
2.3.3.2 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1.表皮epidermis 2.叶肉mesophyll 3.叶脉vein
小结:
1、双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互生
对生
轮生
2.3.2叶的发育 叶原基的发生
叶的发生与叶片的发育
烟草叶的生长图解 1.叶原基; 2-3.顶端生长成叶轴; 4.边缘生长;5.居间生长成成熟叶
2.3.3 叶的解剖结构
2.3.3.1 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2.3.3.2 禾本科植物的叶
2.3.3.1 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等面叶:没有叶肉组织分化的 叶,或旱生植物中背、 腹两面 都有栅栏组织的叶。
叶脉leaf venation
由分布在叶片中的维管束及其周围的有关组 织组成,起支持和输导作用。
表皮epidermis
由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组成。 表皮细胞——长细胞与短细胞;短细胞有硅细胞与栓细胞
两种,并相间纵向排列成行。 泡状细胞——在上表皮,由几个大小不等的薄壁细胞组成
2.3 叶 leaf
Leaves are the primary photosynthetic organ
叶的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体状态
从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 程 吸收、贮藏和营养繁殖
2.3.1 叶的外部形态External structure of Leaves
渐尖
偏斜
急尖
箭头形
圆形
戟形
心形
截形
(3)叶基形状
全缘 细锯齿
重锯齿 具齿的
锯齿
细圆锯齿
(4)叶缘形状
波状 深波状 缺刻
叶裂的类型
2.叶脉:叶肉内的维管组织, 其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称为 脉序。
羽状脉 网状脉
掌状脉
三出脉
平行脉
3.单叶和复叶
单叶simple leaf: 一个叶柄只生一个叶 片的叶。
1 2 3 4
5
泡状细胞
1. 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
2. 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3. 4. 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气孔开放,有利于光合 作用中CO切面上可见中部的细胞大两侧的细胞小; 泡状细胞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能使叶片舒展或 卷曲,故也称运动细胞。 气孔器——保卫细胞呈哑铃形 表皮毛
叶肉:上下表皮间的同化组织,无栅栏组织与海 绵组织之分(等面叶)
维管束鞘
气孔
表皮细胞
木质部
叶绿体
叶肉细胞 气室 保卫细胞
玉米叶横切面
韧皮部
叶脉:叶片中的维管系统,由维管束和其外围的维管束鞘组 成;维管束结构与茎中相同。 C3植物——维管束鞘由1-2层厚壁细胞组成,内含少量叶绿 体。(小麦、水稻) C4植物——维管束鞘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内含大形叶绿体 ,维管束鞘细胞与其周围的叶肉细胞紧密相连。(玉米、高 梁)
2.3.1.1 叶的组成
1.叶片blade:进行光合作用和蒸 腾作用
2.叶柄petiole:连接茎与叶片的 结构部分,是茎叶间物质运输的 通道, 能调节叶片的位置与方向
3.托叶stipule:叶柄基部的一对 附属物,形状多样
托叶stipule
无托叶
完全叶
无叶柄
抱茎叶,无叶柄
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腺毛
叶肉mesophyll:
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由含
有大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
成,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的主要场所。
栅栏组织palisade:排
列整齐,细胞呈长柱形, 细胞内含叶绿体大而多。
海绵组织spongy:形状 不规则,排列不整齐,
疏松具较多间隙,细胞 内含叶绿体少。
异面叶:具有海绵组织和栅栏 组织分化的叶。
维管束鞘细胞
C4植物叶片构造
ľ ÖÊ ²¿ Êø ÖÐ ÐÎ ³É ²ã ÈÍ Æ¤¿²
±í Ƥ »ú е é×Ö¯ »ù ±¾ é×Ö¯ ά ¹Ü Êø
角质层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木质部 韧皮部
下表皮
海绵组织 保卫细胞 气孔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加厚的细 胞壁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气孔 核
叶绿体
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叶肉有栅栏组 织和 海绵组织的分化。
2、单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①表皮由一层长短细胞纵向相间排列而成,有泡 状细胞,保卫细胞呈哑铃形 。
②叶肉细胞无分化。
表皮epidermis
叶表面的初生保护组织
复表皮 角质层:保护、控制水分蒸腾、防止病菌侵入 气孔器:由保卫细胞和孔口构成 表皮毛:起保护作用的表皮毛,具分泌功能的
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
叶片:条形,光合。
叶鞘:叶片基部延伸成鞘
状裹茎,加强支持、
保护腋芽和茎的居间
生长。
叶舌:是叶环处一向上突 叶耳
起的膜状物使叶片向 叶耳
外伸展,防止病菌与
昆虫进入叶鞘。
Grass leaf
叶耳:叶舌两侧向外延伸
的突起物,常有毛。
叶片 茎
叶舌
叶舌
叶鞘
叶鞘
2.3.1.2 叶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