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分析分析解析(课堂PPT)

上下四分位数之间的差值为半极差(H):
H Q3 Q1 极差是度量数据分散性的指标.
36
若数据序列 x1, x2 , , xn 符合正台分布总
体
N (, 2 ) ,则其总体的上下四分位数为:
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1.EDA ESDA与可视化
EDA技术的特点是数据不做假设,而是 利用统计图表,图形和统计概括方法对数据 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从而对数据进行更为 复杂的建模分析.
ESDA技术是EDA的推广,空间数据存 在自相关性,使数据无法满足独立性假设.
32
1.1EDA 与可视化基本方法 包括两种类型:1)计算EDA,2)图形EDA技术 1.1.1箱线图
7
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
1)空间数据模型与地理世界的表示 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3)空间数据的性质 4)空间数据分析的点模式方法 5)面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回归模型 6)空间连续数据的分析方法 7)地图代数与栅格数据建模技术
8
8)地理模型与决策支持 第2章 空间数据的性质
2.1地理世界的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对现实世界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其概念模型,
然后建立适应于计算机存储与表示的数据模型. 2.1.1地理世界的概念模型
9
1)离散实体
通过其独特的局部化特征相互区别,通过特 定属性的个体被识别,如建筑物,街道等.
离散对象观的重要特征是可以计数.
维数是离散实体的显著特征,实体自然被 抽象为点(只有位置的0维实体),线(具有长 度属性的一维实体)和多边形(占据一定面积 的2维实体).
均海拔高 县的产值
度
份额
道路.河流 区域的人 长度 均收入
土地利用 类型
2-1空间数据基本概念与数据质量(20031210)

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 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点、线、面 三类实体的关系可以有六种组合, 三类实体的关系可以有六种组合,即点 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 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 面与面, 面,面与面,这些组合表示了实体间拓 扑关系的相邻性、连接性、闭合性、 扑关系的相邻性、连接性、闭合性、一 致性等,是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的依据。 致性等,是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的依据。
坐标间隔距离
容容 坐 限 限 标 距离 距 离
坐 标
坐标间隔距离 坐 标 距 离
结点结合容限NODE 结点结合容限NODE MATCH
加入 ID
Build 加 BUILD 入ID
(二) GIS数据的质量特征 GIS数据的质量特征
1.具有地理位置的空间实体,它是GIS系统中 属性数据描述的对象。GIS把地理实体抽象地用点、线、 面(多边形)三个基本特征来表示 2.描述实体的属性 3.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点、线、面三类 实体的关系可以有六种组合 这三个基本内容决定了GIS的质量控制分别包含了空间 数据的质量控制、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空间实体之 间关系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关系的质量控制。
GIS数据的质量特性。 GIS数据的质量特性。
1、空间数据的质量特性 数据位置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数据库的应用,在质量 控制检查中,对数据的位置精度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分析 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1).数学基础 图廓点、公里网、经纬网交点、 图廓点、公里网、经纬网交点、控制点等的坐标值应正确 (2).平面精度 由内业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采集数据的数字产品, 由内业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采集数据的数字产品,其误差以偏 离中心位置为衡量标准,主要地物的误差不得超过0 mm, 离中心位置为衡量标准,主要地物的误差不得超过0.2mm,次要 mm, 地物的误差不得超过 0 . 3 mm, 线状目标位移中误差不得大于 20mm mm。 ±0.20mm。 (3).高程精度 内业数字化采集的数字地图其高程点的高程值正确。 内业数字化采集的数字地图其高程点的高程值正确。等高线的高 程不应与相邻高程点的高程或地物产生地理适应性矛盾, 程不应与相邻高程点的高程或地物产生地理适应性矛盾,并能显 示该地区的地貌形态特征。 示该地区的地貌形态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第二章 空间数据的表达

1 1 1 0 0 -
0 0 0 1 0 0 -
0 0 0 0 0 0 0 -
0 0 0 1 1 0 0 1 -
空间数据 的表达
关联性(节点与弧段的关系)
节点 1 2 3 4 5 6 弧段 8,9,5 5,7,10 1,2,6 4,7,9,12 2,3,4,11 1,11,8
多边形区域定义
4 6 5 A 3 5 C 2 多边形 多边形 A A B B C C D D 7 D 1 1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的表达
GIS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的表达
地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
空间数据 的表达
2.2.2 遥感影像对地理空间的描述
遥感影像对空间信息的描述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颜色 和灰度来表示的。这是因为地物的结构、成份、分布等 的不同,其反射光谱特性和发射光谱特性也各不相同。 传感器记录的各种地物在某一波段的电磁辐射反射能量 也各不相同,反映在遥感影像上,则表现为不同的颜色 和灰度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的表达
地图投影的变形
地图投影变形示意图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的表达
3、投影分类
1、按构成的方法分: 1)几何投影:把经纬网格投影到几何面上,再展开。
圆柱投影:投影面位圆柱面。 方位投影:投影面为平面。 圆锥投影:投影面为圆锥面。
2)非几何投影:不借助几何面,根据某些条件用数 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
空间数据 的表达
2.2 地理空间的描述方法
2.2.1 地图对地理空间的描述方法
地图是现实世界的模型,它按照一定的比例,一定的投影原则, 有选择地将复杂的三维现实世界的某些内容投影到二维平面媒介上,并 用符号将这些内容要素表达出来。 点状要素 面积较小,不能按比例表示的地物。一般可用点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 来表示其质量特征,用符号的尺寸来表示数量特征。 线状要素 对于地面上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的事物可用线状符号来表示。 面状要素 面状分布的地理事物较多,可分为连续分布的(如地形、气温等)和 不连续分布的(森林、居住区等)两种,可用相应的面状符号来表示。
空间数据的分析

立数据恢复机制,以便于在必要时进行数据恢复。
03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法
描述性统计
多元统计分析
对空间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描述,如 均值、方差、偏度、峰度等,以了解 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因 子分析等,对空间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 提取,以揭示数据的主要特征和结构。
推论性统计
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针对原始空间数据中存在的噪声、异常值和缺失值 等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和清洗。
数据质量评估与改进
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空间数据进行定 期评估和改进,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
算法复杂性与计算效率问题
算法优化与改进
针对空间数据分析中的复杂算法,研究算法优 化和改进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发展时空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揭示时空数据的内在规律和潜在 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
跨平台、跨领域应用拓展
推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在跨平台、跨领域的应用拓展,促进其在智 慧城市、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缺失值处理
对于缺失的空间数据,可 以采用插值、填充等方法 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 完整性。
异常值处理
对于异常的空间数据,需 要进行识别和处理,以避 免对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影 响。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
坐标转换
将不同坐标系下的空间数 据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 以便于进行空间分析和可 视化。
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转 换为统一的格式,以便于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发展多源数据协同分析算法,挖掘多 源数据之间的关联和互补信息,提高
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

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空间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空间数据的质量对于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的关系,并总结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1. 空间数据的定义和特点1.1 空间数据的定义:空间数据是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包括地理坐标、地图信息、地理特征等。
1.2 空间数据的特点:空间数据具有地理位置信息、多维度属性、空间关系和拓扑关系等特点。
2. 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估指标2.1 精度:空间数据的精度指数据与真实地理位置之间的误差程度。
2.2 完整性:空间数据的完整性指数据是否包含了所有相关信息。
2.3 一致性:空间数据的一致性指数据在不同数据源和不同时间点上的一致性。
2.4 可用性:空间数据的可用性指数据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5 及时性:空间数据的及时性指数据是否及时更新和反映当前地理现象。
3. 空间数据质量的重要性3.1 数据分析: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决策制定:空间数据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决策制定的可信度和决策结果的准确性。
3.3 业务应用: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对于各行各业的业务应用都有重要影响。
4. 空间数据质量的保障方法4.1 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数据清洗:通过数据清洗和去除异常值等方法,提高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4.3 数据验证:通过与其他数据源对比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4 数据更新:及时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用性。
5. 空间数据质量的应用前景5.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数据质量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5.2 城市规划:空间数据质量对于城市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和决策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5.3 自动驾驶:空间数据质量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密切相关,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对于数据分析、决策制定和业务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务资源目录共享体系-空间数据-整个文档

政务资源目录共享体系-空间数据-整个文档政务资源目录共享体系-空间数据部分1 意义1.1 有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支撑、软件操作平台、数据格式等各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由此产生的“孤岛政府”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效地整合现有的各种电子政务平台及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要通过建立政务资源目录体系,形成科学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建立政府各个业务系统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中心,建立政府门户的信息中心和信息资源交换中心,支持政府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政务。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从而以保证政府的信息流能顺畅地流动起来。
1.2 有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由于政务信息资源数量多、门类广、分布分散、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因此,发现和定位政务信息资源成为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前提。
(1)数量多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领域都积累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在绝对数量上非常的庞大。
尤其进入21世纪以采,随着国家信息化投入的加大、信息获取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政务信息资源的数据量将会加速增长。
(2)门类广政务信息资源涉及面广。
从信息资源的内容上看包括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各个方面;从信息资源的来源看,包括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系统;从使用上来看又包括了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和高层辅助决策等方面。
对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使用人员而言,从如此众多门类的政务信息资源中定位所需要的信息是信息获得的前提。
(3)分布分散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依法采集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务部门依法授权管理的信息资源。
从政务信息资源的这些内容特点上采看,目前采集、加工、存储、管理、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的主体是各级政务部门,例如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国土等,因此,在物理上,政务信息资源是由分散存储在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的统称。
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

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引言概述:空间数据是指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它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空间数据的质量对于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空间数据与数据质量的关系,并从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可用性五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准确性1.1 数据源的选择:选择可靠的数据源是确保空间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应优先选择来自权威机构或可信数据提供商的数据。
1.2 数据采集的精度: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方法,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1.3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算法和方法,减少误差和偏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二、一致性2.1 数据格式的统一:在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应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确保不同数据集之间的一致性。
2.2 数据命名规范: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应制定规范的数据命名规则,确保数据的命名方式清晰明确。
2.3 数据更新的一致性:当数据需要更新时,应确保所有相关数据集都能够及时更新,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三、完整性3.1 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确保采集到所有必要的数据,避免遗漏关键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2 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在数据存储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3 数据更新的完整性:当数据需要更新时,应确保所有相关数据集都能够完整更新,避免数据的部分更新导致数据的不完整。
四、时效性4.1 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及时采集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避免数据过时或失效。
4.2 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当数据需要更新时,应及时更新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避免过时的数据对决策产生误导。
4.3 数据发布的及时性:在数据发布过程中,应及时发布更新后的数据,以满足用户对数据时效性的需求。
五、可用性5.1 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可用性:在数据存储和管理过程中,应采用易于访问和管理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可用性。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引言概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两种重要的数据类型。
属性数据描述地理对象的特征和属性,而空间数据则描述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在GIS中的应用。
一、属性数据1.1 属性数据的定义:属性数据是指描述地理对象特征和属性的数据,通常以表格形式存储,每个地理对象对应一行记录,每个属性对应一列。
1.2 属性数据的特点:1.2.1 数据类型多样性:属性数据可以包含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数字、日期等,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不同特征。
1.2.2 数据结构简单:属性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易于理解和处理,可以通过行列索引快速访问和查询。
1.2.3 数据可视化: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地理对象的属性分布和特征。
二、空间数据2.1 空间数据的定义:空间数据是指描述地理对象位置和形状的数据,通常以矢量或栅格形式存储,用于表示地理对象的几何特征。
2.2 空间数据的特点:2.2.1 数据表达精确性:空间数据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状,通过坐标系统和几何算法来实现。
2.2.2 数据拓扑关系:空间数据可以描述地理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如相邻、相交等,用于分析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2.2.3 数据地理处理:空间数据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地理处理,如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等,用于解决地理问题和支持决策。
三、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系3.1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之间可以建立关联关系,通过共同的标识字段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属性和空间的一一对应。
3.2 属性数据对空间数据的补充:属性数据可以为空间数据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如地理对象的名称、类型、属性值等,使空间数据更具实际含义和应用价值。
3.3 空间数据对属性数据的支持:空间数据可以为属性数据提供空间背景和参考,通过空间分析和地理处理,为属性数据提供更全面的解释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次作业与讨论
通过查阅资料总结空间数据的来源和表达形式? 尽可能的细化, 如shapefile中的属性数据用dbf来表示; 点要素coverage文件属性数据用.pat来表达
第二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2.1 2.2
空间数据的来源、表达 空间数据完备化和标准化
2.1 空间数据的来源和表达
1 相关概念(掌握) 空间实体 空间数据 2 空间数据的来源(了解) 3 空间数据的表达(掌握)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第二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2.1 2.2
空间数据的来源、表达 空间数据完备化和标准化
回顾 第一章 GIS空间分析绪论
1.1 基本概念(掌握) 1.2 空间分析过程(掌握) 1.3 GIS与空间分析(掌握) 1.4 常用GIS空间分析类型(了解) 1.5 ArcGIS软件介绍(了解) 及其空间处理方式(掌握)
•
• • •
Shape文件是一种基础的矢量数据文件,可以用来存 储点、线、面等几何形状的位置及属性信息。 每个Shape文件由三个文件组成:后缀为.SHP和.SHX 的文件用以存储要素的几何信息,后缀为.DBF的文件 用来存储要素的属性信息。 Shape文件只能包含一个要素类,线状河流和面状湖 泊必须分别存储为不同类型的Shape文件。 Shape文件只能包含单一的要素类,不能将要素类组 织成要素集,要素属性是存储在dBase数据表中。 Shape文件还可以包含其它类型的文件,比如坐标系 定义文件(后缀PRJ).、元数据文件(比如:河 流.shp.xml)。
Info
• Shapefiles
– Developed for ArcView ~ 1993 – Simpler structure in public domain – Attributes in dBase (.dbf) tables
Shape文件
Shapefiles
•
Texas Counties.shp Counties.shx Counties.dbf Evap.shp Evap.shx Evap.dbf
空间数据的整体表达(空间+属性)
空间几何数据:图形数据
Name
属性数据:表单数据
Address Town St. Zip
G
GIS 是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 空间和属性都随时间而变化
IS
空间实体在Coverage中 属性的表示
特征类型 描述
二者区分:对于点属性表: 周长,面积都为0,而面属 性表则有面积和周长大小。
水井,山顶,居民区 电线杆,阀门 街道,等高线,河流,电 线等 土壤,土地利用 地名,街道名 街道,管道 路径的组成单位
由相连弧段(边界)所定义区域,包括岛屿,湖泊 用于描述地理特征的文字串 由一个或多个弧段或部分弧段组成的线性特征 用于定义路径的弧段或部分弧段
数据的类型
名义数据 顺序数据 间隔数据 比率数据 字符(C) 二进制整型数(B)
2.1 空间数据的来源和表达
1 相关概念(掌握) 空间实体 空间数据 2 空间数据的来源(了解) 3 空间数据的表达(掌握)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现 实 世 界
空间实体的类型
实体类型组合
1
相关概念——空间实体
重要性:是构成地球圈层间复杂的地理综合体, 是GIS表示和建库的主要对象。 定义:即地理空间特征实体,指具有地理位置、 属性和时序特征的空间对象或者地理实体,即地 理事物。 表达:点、线、面、体及其实体类型组合
属性表 例子
Tic Label Node Arc Polygon Text(注记) Route Segmentation
地理控制点,用于坐标注册和转换 用x,y表示的点,表示地物或识别多边形 弧段的始终点,或弧段之间的交点 用有序的一系列点定义,代表现状特征
TIC PAT NAT AAT PAT TAT. RAT. SEC.
空间实体一定具有形状么?
空间数据
1
相关概念——空间数据(Spatial Data)
重要性:又称地理数据(Geo Data),是GIS处理和分析 的对象; 描述对象:地球表层一定范围(地理圈、地理空间) 内地理事物(空间实体)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 关系和变化规律; 定义: 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 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是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 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来源与表达
二字节整型数: ±32,767 四字节整型数: ±2,147,483,647
日期型(D) YYYYMMDD,存储宽度8字节 浮点数(F) 4字节单精度数:7位有效数字; 8字节双精度数:14位有效数字
矢量数据存储型模型
矢量数据结构介绍内容
矢量数据结构的表达 相关格式类型介绍
File-based Data Models
Geographic coordinates and attributes are stored in separate but linked files
Arc
• Coverages
– Developed for workstation Arc/Info ~ 1980 – Complex structure, proprietary format – Attributes in Info tables
Coverages
Texas
Counties
Evap
Info
Coverages
• Coverage:一种拓扑数据结构。目前ArcGIS中仍然 有一些分析操作只能基于这种数据格式进行操 作。 • Coverage 是一个或多个要素类的集合,这些要素 类存储在某一个文件夹中。 比如,土地利用数据 中,多边形要素用来表示地块的面积,线状要素 用来表示地块间的边界,这两种数据可以同时存 在一个coverage中。在Coverage 文件夹中,包含 多个文件:要素几何数据文件、属性数据文件 等。 • 在Coverage中,存储要素属性的数据表是以 INFO 格式存储(ArcInfo中的一种文件格式),与 Shape文件不同,Coverage中可以将要素的拓扑信 息(长度、面积、连通性、相邻关系)作为属性 表的一部分来存储。INFO数据表有一个标识字段 (关键字段)cover# (比如:landusecover#) , 通过关键字段关联要素的几何数据与属性表。
3
空间数据的表达
按数据是否进行加工划分 按数据类型来分 观测数据、统计数据、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等 按数据表达形式划分 记录数据:测量数据、统计数据等 模拟数据(纸质或者扫描的地图、专题图等) 数字化地图 按照数据结构划分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3
空间数据的表达
按数据是否进行加工划分 按数据类型来分 观测数据、统计数据、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等 按数据表达形式划分 记录数据:测量数据、统计数据等 模拟数据(纸质或者扫描的地图、专题图等) 数字化地图 按照数据结构划分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介绍内容
矢量数据结构的表达 相关格式类型介绍
矢量数据结构介绍内容
矢量数据结构的表达 相关格式类型介绍
空间数据的图形表示
点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 用点、线、面、体来 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 素
线
面
体
空间数据的 几何特点
对现实世界的几何抽象
ArcGIS中点的类型
标识点(label): 用于表示一个点特征或者标识一个 多边形; 结点(node):表示线的起点、终点和弧段的交点; 拐点(vertex):表示线段和弧段的内部点, 用于定义 弧段形状的点; 伪结点(pseudo nodes): 弧段形成闭合的节点或只 连接两条弧段的节点. 用于给两个相连的弧段赋予 不同的属性,e.g.道路情况; 悬挂结点(dangling nodes): 弧段的末端没有与其 它弧段相连的点; USER-ID: 分配给每个特征的一个编号. 这个编号具 有唯一性,用户可以改变这些编号; TIC: 注册或地理控制点. 使所有的COVERAGE特征注 册到同一坐标系统中去;
华蓥市 邻水县 垫江县 县区政府驻地 忠县 华蓥市 邻水县 垫江县 县区政府驻地 主要公路 忠县 主要公路 区县界线 区县界线 机场 机场 河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河流 区县区划图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丰都县 区县区划图 丰都县 长寿县 长寿县 李渡区 北区 李渡区 北区 江北区 区江北区 岸区 区 岸区 区 区 区 武隆县 区 彭水苗族土家族 0.0 7.5 15.0 22.5 30.0 37.5 km 武隆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 0.0 7.5 15.0 22.5 30.0 37.5 km
在矢量存储中表达拓扑关系
• 点要素: – Id, x, y. • 线要素: – 弧段/结点(Fnode, Tnode)列表 – 弧段坐标 • 多边形: – 多边形/弧段列表 – 弧段/[左/右多边 形列表]
拓扑关系的重要性和主要类型
• 利用空间数据的拓扑 关系可以重建地理实 体,减少数据的存储 冗余; • 利用拓扑关系,无需 知道坐标、距离,以 及与之对应的复杂计 算,可得到地理实体 之间的位置关系; • 便于进行空间查询和 空间分析; • 拓扑邻接(Adjacency) 表示同类元素间拓扑关系 • 拓扑包含(Containment) 表示同类不同级别对象之 间的拓扑关系; • 拓扑关联(Connectivity) 表示空间图形不同元素之 间的拓扑关系。
2.1 空间数据的来源和表达
1 相关概念(掌握) 空间实体 空间数据 2 空间数据的来源(了解) 3 空间数据的表达(掌握)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2.1 空间数据的来源和表达
1 相关概念(掌握) 空间实体 空间数据 2 空间数据的来源(了解) 3 空间数据的表达(掌握)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