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21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刊载下载千载难逢载入史册B.腼腆忝列暴殄天物恬不知耻C.惬意楔子切肤之痛提纲挈领D.灰烬觐见噤若寒蝉劲头十足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从呀呀学语到初识句读,他从曲径通幽绿树蓊郁红荷映日的朗润园走出了绚丽人生的第一步。

B、20XX年9月19日晚,沉寂20XX的泰国政坛又起轩然大波。

军方趁总理他信赴美参加联大会议之隙,悍然发动军事政变,给泰国局势平添了几分不稳定因素。

C、经验表明,我们工作中应该抓典型、树标杆,以点代面,榜样的力量会引导人们竞相上进。

D、钱谦益的诗歌造诣确实达到了近代不可逾越的高度,但当一个人被历史唾弃后,哪怕他有再美的文字,也会为人所不耻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分析人与指出,陈水扁的“终统”行为,为的是捞取政治利益。

台军近日动作频繁,并暗中“结美联日”,指出一副迎战架势,就是极好的。

②新闻作为大众传媒,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完全于一般党政部门的宣传工作。

③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

它是一片绿洲,一个生态城市,是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证明雷同既/又B、佐证类同不仅仅/还C、证明类同不仅仅/还D、佐证雷同既/又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次是( )A、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联袂演出的小品《小崔说事》是继他们合作过的《实话实说》后又一部经典。

全国人民在笑声中,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B、老太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使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多的感染力。

C、如果上级领导干部将官位定价,通过卖官大发其财,必然导致上行下效,官场风气大坏,使有才能会实干的干部心灰意懒。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综述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综述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戈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临川一中、临川一中实验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具有鲜明的特点:虽然吸收了先哲的思想智慧,但主要来自他本人的生活体验;有很强的实践性,不是停在纸面上,而是诉诸实践;是以诗的形式表现的,没有逻辑的论证,而只是若干智慧的火花,这使它类似南宗禅的顿悟。

陶诗和玄言诗不同,玄言诗并没有写出切身体验的哲理,只是抄录道家之旨也没有诗意,而陶诗则是活生生的富有哲理的诗。

陶渊明哲学思考的三个特点表明,陶诗虽未完全脱离玄言诗的影响,但已不再是玄言诗,在诗史上有其卓然独立的品格。

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可以这样概括: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改变,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那么,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了诗人陶渊明什么呢?首先是异乎寻常的慧眼。

在常人看来,南山就是具象的南山,归鸟就是具象的归鸟。

而在陶渊明看来,它们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包含理趣和人生的真谛。

说陶渊明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性,似乎还不确切;这并不是有意为之的技巧,而是慧眼之慧见,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人生,才能随处见到常人见不到的“理”。

陶诗缘乎景,发乎事,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这理带有普遍意义,既不游离于情景事之外,也不像玄言诗那样作为一个尾巴拖在诗的最后,而是融化在情景事之中。

江西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奥班)

江西省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奥班)

江西省上饶中学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奥班〕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三局部)考前须知: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局部:听力〔共两节,总分值30分〕第一节 (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总分值 7.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答复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ich language is the menu printed in?A. Chinese.B. English.C. French.2.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B. Teacher and student.C. Husband and wife.3. What size does the woman want?A. Size 8.B. Size 10.C. Size 12.4.What probably is the woman?A. A chef.B. A waitress.C. A saleswoman.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Wine.B. Apples.C. Ri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总分值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答复第6至7题。

6. What kind of room does the man ask for?A. A room facing the street.B. A nonsmoking room.C. A smoking room.7. 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he room?A. $114.B. $104.C. $140.听第7段材料,答复第8至10题。

江西省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

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江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江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江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末)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而后乃今培风B . 此小大之辩也C .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D . 字而幼孩2. (2分)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B .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C .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D .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3.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 天堑无涯天堑变通途B . 参差十万人家参差错落C . 异日图将好景此事异日再议D . 胡盈罗绮遍身罗绮者4.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 少长咸集火尚足以明也B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舞幽壑之潜蛟C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始舍于其址D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顺流而东也5. (2分)下列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B . 导大窾,因其固然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臣之所好者道也D . 乃中《经首》之会乃有二十八骑6. (2分)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狄人攻之B . 事之以珠玉而不受C . 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D . 民相连而从之7. (2分)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B .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C .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D .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8. (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洎牧以谗诛”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B .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方其系燕父子以组C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戍卒叫,函谷举D . 故不我若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9. (2分) (2018高一上·浦东月考) 以下中国乐曲,不出自阿炳的作品是()A . 《二泉映月》B . 《听松》C . 《寒春风曲》D . 《十面埋伏》10. (2分) (2019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全书本于历史,真实地记录了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黄巾起义,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百余年间的史实。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
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
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
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
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
(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2.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4 分)
(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A.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