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学与土力学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力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力学实验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通过对土壤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土力学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及对土壤力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土力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土壤的压缩性和剪切性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压缩特性、剪切强度和变形特征等。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掌握土壤的力学行为规律,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压缩性测试:采用压缩试验仪进行,首先将土样放置在试验仪中,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记录土样的压缩变形和应力变化,最后得出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2. 剪切性测试:采用剪切试验仪进行,首先将土样放置在试验仪中,施加一定的剪切力,然后记录土样的剪切变形和应力变化,最后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压缩性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可以得出土壤的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的压缩性质,如是否具有压缩回弹性、压缩变形的速率等。

2. 剪切性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的剪切应力-剪切变形曲线,可以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特征,如剪切破坏的形态、剪切面的切线斜率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力学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土壤的压缩性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体积变化,具有压缩回弹性和压缩变形速率等特征。

2. 土壤的剪切性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破坏,具有剪切强度和剪切变形特征等。

3. 土壤的力学性质与土壤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密实度等因素有关,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力学行为规律。

六、实验应用土力学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对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在土地开发和基础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土壤的压缩性和剪切性参数,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措施和结构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

即:
式中
X1ms0C 0s(R0Tnh)dx
X——小于某粒径d的土颗粒的百分含量,%; ms——试样干燥时的质量,g; Cs——比重计校正系数.
R0——比重计读数,g/L; T——温度校正值,g/L;
n——刻度及湾液面校正值,g/L; h——分散剂校正值,g/L;
整理课件
绘图
• 绘制分析曲线,采用半对数坐标,以小于某粒径土粒的百分含量 为纵坐标,粒径为横坐标绘制粒度分析曲线。
比重计法
5 将悬液冷却整理后课倒件 入1000mL量筒内
比重计法
6 将三角烧瓶中残留悬整理液课冲件 洗倒入1000mL量筒中
比重计法
7 加入1整0理m课L分件 散剂
比重计法
8 再注入蒸馏整理水课件至1000mL
比重计法
9 用搅拌器从整液理课面件 至筒底上下搅 拌1min左右.往返各约30次
直接剪切试验
7 整加理蜡课件纸
直接剪切试验
8
整理课件
加透水石
直接剪切试验
9 用加压盖板整将理土课件样压入剪力盒中
直接剪切试验
整理课件
10 移去环刀
直接剪切试验
整理课件
11 装好土样的剪力盒
直接剪切试验
12
整理课件
将滑动槽中放入钢珠
直接剪切试验
整理课件
13 将剪力盒放入仪器
直接剪切试验
• 式中 w——土的含水量,%; • m、ms——分别为湿土和干土的质量,g。 • 本项试验要求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
差值需满足的要求是: • 当含水量小于40%时,允许平行差值不大
于l%;当含水量大于或等于40%时,允许平 行差值不大于2%。两次测值取平均值。

[VIP专享]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报告

[VIP专享]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报告

数据表格
孔径
(mm)
20 10 5 2 1 0.5 0.25 0.1 0.075 底盘总 计 备注
土样编号 2 土样说明 干燥砂土
留筛土质 量
(g)
24.41 53.79 54.66 68.39 123.60 64.61 28.69 24.05
试验一 土的粒度成分测定(筛析法)
累积留筛土质量
(g)
24.41 78.20 132.86 201.25 324.85 389.46 418.15 442.20
筛析法(筛分法) 风干土质量 443.00
试验日期 2011.5.15
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
(g)
2006年经省农业厅,南平市政府19批41准年,毛南泽平东农在校《与改建造阳我农们业的工学程习学》校一合文署中办,学把,这强句强原联指合治,学实态行度一的套话班古子为,今两用个,校从区哲的学管的理高体度制做,了从新而的使分学析校,的深办化学了规对模实,事办求学是实的力理都解有,长并足为的其发提历展出史,了的逐一经步个验发经教展典训成的告为注诉有释我着,们广指:泛出什发:么展“时空‘候间实坚和事持良’实好就事发是求展客是前观,景存党的在和闽着国北的家唯一的一切事一事业所物就集,会文第‘顺理一是利、个’发农问就展工题是;商,客什实贸实观么事为事事时求一求物候是体是的背是,地内离一面看部实个向待联事老全我系求话国们,是题招的即,,生学规党实和校律和事就。性国求业职,家是的业‘的一,教求事一语办育’业、,学明就就实出规显是会事自模不我遭求东最同们遇是汉大于去挫地班、高研折看固师等究。待所资教”同学著力育。时校《量和毛,、汉最中泽只学书雄学东有生河厚教对坚和间、育中持学献办,国实校王学不社事当传质同会求前》量点、是工。和就中,作书办在国党以中学于革和及称声职命人存赞誉业的民在刘高教分的的德的育析事问“综所无业题修合有不才学性工贯能好国作穿顺古家和着利,级任实前实重何事进事点事求,求中情是一是专都的旦。和必精背”省须神离其级靠。实意文自因事思明己而求是学完他是根校成才就据。。能必实而找然事这到遭求些中到索成国挫真绩革折理的命甚。取的至得规倒是律退得,。益制实于定事学出求校适是党合是政中马领国克导国思的情主坚的义强路世领线界导方观,针的得政根益策本于,要全指求体导,党中是员国马干革克部命思和走主教向义职胜的工利精的,髓辛实。勤事工求作是和是共中同国努革力命的实结践果经,验但的最高主度要总的结一和条概是括得,益中于国学革校命始和终建坚设持的实经事验求表是明的,原实则事,求可是以是说胜,利坚之持本实,事只求要是坚原持则实是事我求们是学,校我各们项党事就业会健永康远、立稳于定不和败谐之发地展。的重要保证。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专业_09_勘查技术与工程_班级___2________实验小组____2______姓名____李萌___学号___************___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2010年5 月试验一土的粒度成分测定(筛析法)数据表格筛析法(筛分法)土样编号 2 风干土质量443.00 姓名土样说明干燥砂土试验日期2011.5.15 班级2孔径(mm)留筛土质量(g)累积留筛土质量(g)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g)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百分数(%)2010524.41 24.41 417.79 94.48% 253.79 78.20 364.00 82.32% 154.66 132.86 309.34 69.95% 0.568.39 201.25 240.95 54.49% 0.25123.60 324.85 117.35 26.54% 0.164.61 389.46 52.74 11.93% 0.07528.69 418.15 24.05 5.44% 底盘总计24.05 442.20备注试验五粘性土的液限、塑限的测定数据表格液塑限实验土样编号 2 班级 2误差分析解:思考题1 为什么不能将平衡锥随意放入土中?答:因为平衡锥放入土中时,应处在土体表面呈自由落体进入土中。

如随意将平衡锥放入土中会使平衡锥受力不均,导致试验无法准确的测出土的液限指数。

2 放锥后土面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放锥后土面有微小的土隙或裂隙,会减小甚至消失。

接近平衡锥的土面会变得平滑。

3 什么是土的界限含水量?土有哪几种含水量?其物理意义是什么?答:(1)黏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

(2)有缩限、塑限、液限。

(3)意义:对黏性土进行分类,对工程性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试验七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固结试验数据表格测定含水量表格不同荷载、不同时间下试样变形量表格固结试验土样编号 2 密度 2.16 班组2环刀体积100 含水率27.08% 姓名思考题1 固结试验按照稳定条件分为几种?如何保证快速压缩试验的准确性?答:稳定压缩,假稳定压缩,快速压缩。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

在工程设计中,土力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土层的力学特性,有助于设计出更加可靠、优化的工程方案。

本次实验是围绕土体的抗剪强度展开的,通过不同试验方法对不同土壤的耐剪强度进行测试。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土体的耐剪强度测试方法;2. 了解不同土体类型的耐剪强度特性;3. 通过实验对比,学习土体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三、实验设备及试样本次实验利用的设备主要包括:直剪仪、剪切试验机等。

试样在实验前应经过充分的取样、干燥、筛分等处理,保证其物理性质符合实验要求。

试样大小应根据实验方法的要求进行制备。

例:大三角形试验方法中,试样大小应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00mm。

四、实验方法1. 直剪试验法直剪试验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土体耐剪强度测试方法,它通过单一剪切面的加载来测定土体的结果。

实验中,试样在直剪仪中放置,上下两个板子同时沿一个方向运动,施加相对位移。

在测试中需要控制加载速度、停顿时间等参数,并测定剪切荷载、剪切位移等参数。

2. 大三角形试验法大三角形试验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耐剪强度测试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应力平衡原理。

在试验中需要先利用标准切割口,切割巨型三角形试样,然后对其两侧施加载荷,通过精密仪器测试其强度、变形等参数。

5、实验结果针对不同类型试样的不同测试方法,我们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1. 直剪试验法对于黏土等性质松散的土体,它们的耐剪强度较差,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失稳现象就会显现出来。

2. 大三角形试验法对于性质坚硬、致密的土体,其耐剪强度较高,大三角形试验法通常比直剪法更适用于这类情况,可以有效地测试土体的耐剪强度。

六、结论与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土体类型的耐剪强度特性、掌握了基本的耐剪强度测试方法。

在实践中,不同类型的土壤应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以求得尽可能准确的数据。

土质实验实习报告

土质实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土质实验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力学、土壤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熟悉土样的采集、制备和各种土力学实验的操作,如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等参数的测定。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实习动员大会,了解了实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通过查阅资料,对土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2. 实习过程(1)土样的采集与制备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使用标准取样器进行土样的采集。

采集到的土样经过筛分、去杂质等步骤,制备成符合实验要求的土样。

(2)密度实验密度实验是测定土样密度的重要方法。

我们学会了使用密度计、天平等仪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最终得到了土样的密度值。

(3)含水率实验含水率实验是测定土样含水量的关键步骤。

我们掌握了烘干法、酒精比重法等测定含水率的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4)抗剪强度实验抗剪强度实验是研究土体抗剪性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学会了使用直剪仪进行抗剪强度实验,分析了土样的抗剪性能。

(5)其他实验我们还完成了如渗透实验、压缩实验等其他土力学实验,进一步了解了土体的工程性质。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土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四、实习总结本次土质实验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了土力学实验的操作,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我们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果。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土壤工程事业做出贡献。

土质学与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及报告书

土质学与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及报告书

3.透水石。
4.变位量测设备。
5.其它:天平、秒表、烘箱、刮土刀、铝盒等。
三、试样
1.根据工程需要切取原状土样或制备所需湿密度的扰动土样。
2.用钢丝锯将土样修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用手轻轻将环刀垂直下
压,边压边修,直至环刀装满土样为止。再用刮刀修平两端,同时注意刮平试样
时,不得用刮刀往复涂抹土面。
表 2 固结试验表
土样含水量ω= 土样高度 h0=
土样面积 F= 原始孔隙比 e0=
试验说明:
50
100
300
400
压缩曲线
孔 隙 比 e
0 50 100
200
300
400
500
垂直压力 p (kPa)
实验四 直剪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定粘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试验方法种类:慢剪,快剪,固结快剪。
二、仪器设备 1.直剪仪 2.环刀:内径 61.8mm,高 20mm。 3.位移量测设备:百分表或传感器。
直至盆内悬液澄清,最后将全部土粒倒在 0.074mm 筛上,用水冲洗,直到筛上 仅留大于 0.074mm 净砂为止。
5.将大于 0.074mm 的净砂烘干称量,进行细筛分析。 6.如小于 0.074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土质量 10%,有必要时,取样做沉降 分析试验。 五、 结果整理 1.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
X = A ×100% B
式中:X―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百分数,%; A―小于某粒径颗粒质量,g; B―试样的总质量,g。
2.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以粒径为 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级配曲线。
3.按下式计算不均匀系数:
Cu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土力学是土壤力学的一门学科,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

土力学实验是对土壤力学性质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土力学实验,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探索土壤的力学行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土壤的颗粒分析实验一旨在通过颗粒分析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首先,收集一定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干燥处理。

然后,将干燥土壤样本分级,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

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土壤的颗粒组成,并绘制颗粒分布曲线。

通过分析颗粒分析结果,可以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如孔隙比、孔径分布等。

实验二:土壤的压缩性实验二旨在研究土壤的压缩性质,即土壤的压缩变形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初次固结。

然后,利用压缩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不同的荷载,测量土壤的应力与压缩变形的关系。

通过绘制压缩曲线,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等重要参数,从而评估土壤的压缩性质。

实验三:土壤的剪切强度实验三旨在研究土壤的剪切强度特性,即土壤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固结处理。

然后,利用剪切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不同的剪切应力,测量土壤的剪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关系。

通过绘制剪切曲线,可以得到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如内摩擦角和剪切模量等,从而评估土壤的抗剪切性能。

实验四:土壤的液化特性实验四旨在研究土壤的液化特性,即土壤在地震或振动作用下的液化现象。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固结处理。

然后,利用液化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一定的振动,观察土壤的液化现象。

通过分析液化现象的发生时间和振动强度等参数,可以评估土壤的液化敏感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实验五:土壤的渗透性实验五旨在研究土壤的渗透性特性,即土壤对水分渗透的能力。

首先,制备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固结处理。

然后,利用渗透仪对土壤样本施加一定的水头压力,测量土壤的渗透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手轮转数
测力计读数
剪切变形
剪应力
手轮转数
测力计读数
剪切变形
剪应力

o.o1mm
o.o1mm
kPa

o.o1mm
o.o1mm
kPa


⑶=⑴20-⑵
⑵×C


⑶=⑴20-⑵
⑵×C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周围压力σkPa固结下沉量△hccm固结后试样高度hccm 固结后面积Accm2
轴向变形读数
cm
测力计量表读数0.01mm
轴向
应变
%
试样校正后面积
cm2
主应
力差
kPa
大主
应力
kPa
孔隙水
压力
kPa
有效大
主应力
kPa
有效小
主应力
kPa
有效主应力比
kPa
△h
ε1
Aa
σ1-σ3
σ1
u
σ1′
σ3′
σ1’/σ3'
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原理
三、仪器设备
四、操作步骤
五、记录格式
四、固 结 试 验 (快速法)
土样编号密 度班 组
验日期
各级加荷或
时 间
各 级 荷 重 下 测 微 表 读 数 (mm)
50KPa
100KPa
200KPa
300KPa
400KPa
0
15秒
1分
2分15秒
5分
土质学与土力学试验报告
专 业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
实验小组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
土木工程系
2013年3月
前 言
为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对高校的学生,必须提出“高素质、创造性”的要求。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而创造性则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这就是21世纪我们高校迫切要造就的人才品质。。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和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办学优势。为满足新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及学科同相互渗透与融会的要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新的教学大纲和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遵照学校教材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总结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1999】148号文颁布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范.编写了本《土质学与土力学试验指导书》.通过试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岩土力学试验的规范要求和基本工作技能,以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和国家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本报告册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适用。
报告册由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土木工程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实验员的大力支持,并参考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教材,引用了某些内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编者
2013年3月
试验一土的含水量试验
试验二土的密度试验
轴向变形△h
(0.01mm)
轴向
应变
(%)
校正面积
(cm2)
钢环读数
(0.01mm)
( )
(kPa)
孔隙压力
(kPa)
(kPa)
(kPa)
/
(kPa)
(kPa)
三轴试验记录表(不固结不排水剪)
工程名称试样编号试验日期
试 验 者计 算 者校 核 者
试样状态纪录
试验前
试验后
试样高度h0(cm)
试样直径D(cm)
Si(1+eo)
e
e~p关系曲线
压缩系数
a1-2=Mpa-1
属压缩性土
0
P(kPa)
试验五土的直剪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原理
三、仪器设备
四、操作步骤
五、记录格式
五、直接剪切试验(一)
土样编号仪器编号班组
土样说明测力计系数姓名
试验方法手轮转速试验日期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三轴试验记录表(固结不排水剪)(参考)
工程名称试样编号试验日期
试 验 者计 算 者校 核 者
1、含水率 2、密度
试验前
试验后
试验前
试验后
盒号
试样高度(cm)
湿土质量(g)
试样体积(cm3)
干土质量(g)
试样质量(g)
含水率(%)
密度(g/cm3)
平均含水率(%)
试样破坏描述
3、反压力饱和
试样体积V(cm3)
试样质量m(g)
密度 (g/cm3)
测力环系数N/0.01mm剪切速率mm/min 周围压力kPa
温 度℃
轴向变形
(0.01mm)
轴向
应变
(%)
校正面积
(cm2)
钢环读数
(0.01mm)
主应力差
(kPa)
大主应力
σ1
(kPa)
轴向变形
(0.01mm)
轴向
应变
(%)
校正面积
(cm2)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直接剪切试验(二)
土样编号仪器编号班组
土样说明测力计系数姓名
试验方法手轮转速试验日期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手轮转数
测力计读数
剪切变形
剪应力
手轮转数
测力计读数
剪切变形
剪应力

o.o1mm
o.o1mm
100
200
300
400
内摩擦角Φ=
凝聚力C= kPa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垂直压力σ(kPa)
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
试验六土的击实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原理
三、仪器设备
四、操作步骤
五、记录格式
六、击实试验(一)
土样编号土粒比重班 组
土样说明试验仪器姓 名
土样类别每层击数试验日期
土样编号仪器编号班组
土样说明测力计系数姓名
试验方法手轮转速试验日期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垂直压力kPa抗剪强度kPa
手轮转数
测力计读数
剪切变形
剪应力
手轮转数
测力计读数
剪切变形
剪应力

o.o1mm
o.o1mm
kPa

o.o1mm
o.o1mm
kPa


⑶=⑴20-⑵
⑵×C


⑶=⑴20-⑵
⑵×C
1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新的教学大纲和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遵照2001年学院教材建设会议精神,经过努力编写完成了《土质学与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结合“河北省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及我院土木类各专业教学上的需要,在《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编写了该报告册,旨在使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与现行规范一致,结合生产实践单位土工实验室的具体规定,以其实用性和先进性最大程度地为教学服务。
风干含水率%,估计最优含水率%
试 验 点 号
1
2
3
4
5
6
7
干密度
筒湿土质量(g)
筒 质 量(g)
湿土质量(g)
筒 体 积(cm3)
湿 密 度(g/cm3)
干 密 度(g/cm3)
含水率
盒 号
盒加湿土质量(g)
盒加干土质量(g)
盒 质 量(g)
水 质 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6分15秒
9分
10分
12分15秒
16分
20分15秒
△H1mm总
变形量
△H2mm仪
器变形量
△Hmm试样
变形量
Hmm试样
变形后高度
各级荷载下
空隙比e
荷重
时间
压力
(kPa)
量表
读数(0.01mm)
总变形量
(mm)
仪器
变形量
(mm)
土样
变形量
(mm)
单位
沉降量
压缩后
孔隙比
P
ΣΔhi
Si=
ΣΔhi/Ho
ei=eo-
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原理
三、仪器设备
四、操作步骤
五、记录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