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试题(带答案)
职业卫生训练考核题目及答案

职业卫生训练考核题目及答案1. 职业卫生的定义是什么?职业卫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保护和促进工作环境中的员工健康。
它涉及预防和管理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2. 列举三种常见的职业病,并简要描述其症状。
- 肺尘病: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和肺功能下降。
- 职业性耳聋:症状包括听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降低。
- 职业性皮肤病: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脱屑和疱疹。
3. 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它包括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提供员工的健康监测和培训,确保合规性,以及建立有效的职业卫生政策和程序。
4. 在工作场所中,什么是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指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它们可以是物理性的(如噪音、振动、辐射)、化学性的(如有毒化学物质)、生物性的(如细菌、病毒)或人为的(如不安全的工作环境、缺乏培训)。
5. 什么是个体防护措施?举例说明。
个体防护措施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中采取的措施,以保护自己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
例如:- 戴上防护眼镜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入眼睛。
- 戴上防护口罩以防止吸入有害颗粒物。
- 戴上防护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化学物质的侵害。
6. 请简要介绍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过程。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识别危险因素:确定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振动等。
2. 评估风险程度:评估每种危险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3. 制定控制策略:确定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例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4. 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5.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7. 职业卫生培训的重要性是什么?请提供两个理由。
职业卫生培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提高员工意识:通过培训,员工能够了解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如何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从而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风险。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4月1日2.职业病指(B)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8.(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10.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11.国家规定每年(A)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B.5C.6D.712.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卫生考试试卷 - 带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考试题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60分)1.《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2.《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用人单位需每年至少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数据、评价结果无需存档、公布并报告。
(×)4.高温、噪声、有机生产性粉尘(花粉、茶尘、蔗糖粉等)均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
(×)5.职业健康体检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体检或者不体检。
(×)6.职业健康体检后,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7.在存在噪声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职业危害告知牌。
(√)8.噪声可导致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
(√)9.劳动者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照标准佩戴。
(√)10.劳动和应留意口罩自身使用寿命。
禁止用纱布口罩代替防尘口罩,不得清洗复用。
(√)1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3.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14.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劳动者,应接受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5.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16年(C)起施行。
职业卫生训练考核题目及答案

职业卫生训练考核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问题:什么是职业卫生?答案: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保护和促进工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科和实践。
题目二问题:列举5种常见的职业病。
答案:1. 尘肺病2. 职业性皮肤病3. 职业性肺癌4. 职业性中毒5. 职业性听力损失题目三问题:什么是职业卫生检查?答案:职业卫生检查是指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生物学监测以及工作场所环境的监测,评估其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过程。
题目四问题:简述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答案: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工人健康:通过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 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工作中的健康问题,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符合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管理能够确保企业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避免法律风险和罚款。
4. 促进企业形象: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吸引优秀的员工和客户。
题目五问题:列举三种职业卫生管理的措施。
答案:1. 危害识别与评估:对工作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卫生风险。
2. 预防和控制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3. 健康监测和培训: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
题目六问题:什么是个体防护用具?答案:个体防护用具是指工人在特定工作环境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耳塞等,用于保护工人免受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侵害。
题目七问题:简述职业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职业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职业卫生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增强对职业卫生的重视和防护意识。
2. 促进健康行为:职业卫生教育可以引导从业人员养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如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具、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查等。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姓名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1、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不正确的是(ABCD )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患有职业病时隐瞒2、室温超过(A )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之为高温作业场所。
A. 30℃,80%B.35℃,80%C. 35℃,85%D. 30℃,85%3、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5、用人单位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6、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
A 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7、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C防尘口罩用于防治粉尘吸入9、预防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在岗期间必须佩戴耳机和耳塞,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B )。
A75dB(A) B85dB(A) C88dB(A)10、手臂振动病是(A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11、矽肺是由于吸入(C )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12、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和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病试题及答案答案

2017年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部门: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4、职业病人有权按国家规定享受()和()的权利;5、未依法参加()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病人,享有用人单位承担其医疗和()的权利;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1、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2、防尘经费应当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3、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
()4、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5、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测尘结果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报告,并定期向职工公布。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兼职工人B.单位职工C.专人负责3.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
A.追究民事责任B.给予经济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4.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3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粉尘、物理、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3、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4、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5、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在岗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6、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7、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 1 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8、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等有关规定组织健康监护。
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0、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2017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单位:广东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姓名得分一、判断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但不包括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必要时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6、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人正式生产和使用。
()7.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先安排其上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8.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碉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9.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
()10.煤矿企业已经按规定配发给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从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是否佩带、使用由自己决定。
()1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必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告知劳动者。
()13、为做好煤矿粉尘监测工作,煤矿企业应设立测尘组织机构,建立测尘管理制度和测尘数据报告制度,并配备专职测尘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职业卫生实验室检测人员考试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30空,15分)1. GBZ/T 210.4推荐固体吸附剂解吸效率是指能够被解吸下来的待测物量占固体吸附剂管中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要求平均解吸效率应不得低于75 %。
2. 超限倍数(EL)是指对于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PC-TWA 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PC-TWA 的倍数值。
3. 在工作场所空气毒物检测进行样品稳定性试验中,试验样品中待测试物的含量在当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下降率分别为1.5%、5.7%、9.9%、13.4%,该样品的稳定时间为 3 天。
4、检验检测设备都应有明显标识,取得由省级计量机构检定合格证书的挂绿色“合格”标识、取得准用证书的挂黄色“准用”标识、对于停用的挂红色“停用”标识。
5. 气溶胶态化学物质常用的采样方法有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6. 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的滤料是微孔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粉尘选用过氯乙烯滤膜。
7. 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8. 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µ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粉尘分散度测定有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两种方法选用。
9.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 dB(A)的噪声称为脉冲噪声。
10. 色谱柱的温度控制方式分为恒温和程序升温两种。
二、判断题(15题,15分)1.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对)2.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任意一次接触均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错)3.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根据化学物质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对)4. 解吸效率是衡量解吸程度的指标,指被解吸下来的待测物量占固体吸附剂上吸附的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
(对)5.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有高气温、或伴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情况下,WBGT指数超过25℃的作业。
(错)6. 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吸附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气体和蒸气,吸附容量大,吸附力强。
(对)7.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对)8. 呼吸性粉尘的采样曲线有两种,我国采用的是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B 曲线。
(对)9.冲击式吸收管在采集在采集气态或蒸气态样品时,应采用3.0L/min采样流量。
(错)10.进行个体采样时,应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个体采样对象(错)11.在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采样介质。
(对)12.苯的PC-TWA为6 mg/m3,PC-STEL为10 mg/m3,测得某工作场所苯CTWA 为8mg/m3,未进行C STEL的检测,可将该工作场所苯的浓度判断为不符合限值要求。
(对)13.在生产环境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或者因生产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工作地点操作,且接触热强度大小不一致时,应采用最大WBGT指数计算(错)14.个体粉尘采样器既可以采集总粉尘,也可以采集呼吸性粉尘。
(对)15. 穿透容量是指当通过固体吸附剂管的空气中待测物量达到原空气中待测物量的10%时,固体吸附剂所吸附的待测物量。
(错)三、单项选择题(10题,10分)1.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大于等于(B)的作业,即为噪声作业A、75dB(A)B、80dB(A)C、85dB(A)D、88dB(A)2.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是:(A)A、无毒代替有毒B、加强通风C、降低毒物浓度D、采取综合措施3.在工作场所空气中,下列哪种毒物呈气溶胶态存在(A)A、铅B、一氧化碳C、甲苯D、1,3-丁二烯4.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为(A)A、5kV/mB、3kV/mC、10kV/mD、8kV/m5.在空气采样时,要带样品空白,其做法是(D)A、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只需将空气收集器自然平放在采样现场,收集和样品采集相同时间内的自然沉降或自然吸附的化合物本底外,其余操作通样品B、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与空气采样器连接但不打开空气采样器外,其余操作同样品C、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不打开空气收集器外,其余操作同样品D、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6.当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C)米设置1个采样点。
A、5B、7C、10D、157.用40mm直径测尘滤膜采样、感量为0.1mg分析天平称量时,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为( D )A. 0.5~5 mgB. 0.5~10mgC. 1~5mgD. 1~10mg8.测量作业人员超高频辐射的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
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分别取( B )A、1.2m~1.5m、1.1m~1.3m、0.7m~0.9m;B、1.5m~1.7m、1.1m~1.3m、0.7m~0.9m;C、1.1m~1.3m、0.8m~1.0m、0.5m~0.7m;D、1.5m~1.7m、1.0m~1.2m、0.4m~0.5m。
9.作业现场激光的测量参数不包括:( A )A、激光波长;B、照射时间;C、照射量;D、辐照度。
10.根据数值修规则将0.350、0.455、0.654、1.149修约成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值;( A )A、0.4、0.5 、0.7 、1.1;B、0.3、0.4 、0.7 、1.2;C、0.4、0.5 、0.6 、1.1;D、0.3、0.4 、0.6 、1.2;四、不定项选择题(10题,20分)1. 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主要包含:(ABDE )A、采样选点;B、采样时机及频率;C、采样目的;D、采样效率;E、样品空白。
2. 下列哪些是影响有机化合物采样用固体吸附剂穿透容量的因素:(ACD )A、待测物极性;B、大气压力;C、吸附剂的性质;D、采样流量;E、风向风速。
3.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可选择使用(BCE )A、滤膜增重称量法;B、焦磷酸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原子吸收光谱法;E、X线衍射法。
4. 现场采样和现场检测的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ABCDE )A、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B、采样方式;C、检测时间;D、采样和检测的地点;E、个体采样对象及人数;5. 理想的气溶胶采样用滤料应具备的特性有:(ABCE )A、机械强度好;B、理化性质稳定;C、通气阻力低;D、重量较轻;E空白值低。
6. 作业现场高温测量时,如果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哪些部位:(BCD )A、背部;B、头部;C、腹部;D、踝部;E、胸部7. 下列哪几项可以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ACDE )A、紫外-可见光检测器;B、电子捕获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E、电化学检测器。
8.装有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可以采集下列哪些化合物(ABC)A、铅烟B、铅尘C、三氧化铬D、甲醇E、氯化氢9.活性碳管采集有机物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BC)A、洗脱法B、溶剂解吸法C、热解吸法D、微波消解法E、酸消解法10.在滤膜–相衬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空气中石棉纤维方法中,计数的纤维应符合(ACE)A、长度大于5 μmB、长度大于10μmC、宽度小于3 μmD、宽度小于1 μmE、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五、简答题(4题,20分)1.简述常用的液体吸收管的类型以及使用的采样流量范围?答: 常用的液体吸收管包括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
采样流量大型气泡吸收管一般为0.5~2.0 L/min,小型气泡吸收管0.1~1.0 L/min,多孔玻板吸收管0.1~1.0 L/min,冲击式吸收管为0.5~2.0 L/min,当采集气溶胶态化合物时为3L/min。
2. 简述采样点的选择原则?答:采样点的选择原则是: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3.如何对室外、室内WBGT指数进行计算?答: 1.室外:WBGT=湿球温度(℃)×0.7 +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2.室内:WBGT=湿球温度(℃)×0.7 + 黑球温度(℃)×0.34.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对加标量有哪些要求?答: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加标量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2.0倍, 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 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
加标量应和样品中所含待测物的测量精密度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作如下规定:(1)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并应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2)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3)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4)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5)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
六、论述题(2题,20分)1. 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2)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3)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4)在采样的同时应做样品空白,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5)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
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6)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7)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8)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9)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