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SQ
QC七大手法简介

QC七大手法简介引言QC(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是一种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的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不良率,QC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的质量控制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QC的七大手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来改善质量控制。
1. 石川式五问法石川式五问法是QC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通过提出5个关键问题,来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 问题是什么? -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 - 哪里会出现这个问题? - 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 该如何解决问题和确保问题不再发生?通过回答这五个问题,我们可以逐步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
2. 柴田先生的图解法柴田先生的图解法是一种通过绘制图表来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我们可以将问题和相关因素表达成图解,从而更加直观地识别和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绘制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问题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3. 工程统计法工程统计法是一种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信息,从而识别潜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工程统计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变异性,并帮助我们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4. 田部井手法田部井手法是一种通过定义和管理关键控制点,来控制和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法。
田部井手法将重点放在关键控制点上,通过严格地监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控制点,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合格率。
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并控制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5. 直方图法直方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直方图来分析数据分布的方法。
通过绘制直方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并根据数据分布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数据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来降低不良率。
6.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因果图来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QC七大手法目录

QC七大手法目录1. 引言2. 了解QC七大手法3. 第一大手法:检查表4. 第二大手法:直观检查5. 第三大手法:对比检查6. 第四大手法:统计检查7. 第五大手法:关联图8. 第六大手法:因果关系图9. 第七大手法:多变图10. 结论引言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QC(Quality Control)七大手法成为了企业管理中重要的质量控制工具。
QC七大手法是指基于数据的质量管理工具,旨在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问题并提升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QC七大手法的目录及其应用。
了解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是日本质量专家石川馨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
这些手法是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数据来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七大手法的目录及应用。
第一大手法: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记录问题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了解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原因。
这些表格通常由准确的问题描述、记录时间和相关负责人构成。
通过使用检查表,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二大手法:直观检查直观检查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来发现问题的手法,它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直观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问题的细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大手法:对比检查对比检查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产品或过程的质量差异来发现问题的手法。
通过将相同类型的产品或相似过程的质量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四大手法:统计检查统计检查是一种通过收集并分析数据来了解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的手法。
通常使用统计图表、直方图和控制图等工具,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质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五大手法:关联图关联图是一种通过将问题与其根本原因进行关联来发现问题所在的手法。
关联图通过将问题放在中心,然后绘制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问题的来源并制定解决方案。
质量QC七大手法

质量QC七大手法
质量QC七大手法是用于提高产品或过程质量的七种有效工具和技术。
这七种手法包括:1.流程图、2.直方图、3.帕累托图、4.散点图、5.控制图、6.因果图、7.树状图。
流程图指的是用图表表示一个流程或系统的各个步骤,从而更好地分析和改善流程。
直方图则是将数据按一定规则分成不同的组别,并用条形图表示数据分布情况,以帮助判断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帕累托图则是将问题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用柱形图表示,以便确定优先处理哪些问题。
散点图则是通过画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是否有相关性。
控制图则是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识别异常值的图表。
同时,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树状图则对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帮助。
这七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质量改进。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QC七大手法有哪些在质量管理领域,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手法来控制和监测质量。
本文将介绍QC 七大手法,包括:1.物理检验2.外观检验3.抽样检验4.统计控制图5.测试和验证6.校准和校验7.过程改进1. 物理检验物理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物理属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例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通过测量尺寸、重量、电压等物理指标来进行检验。
物理检验可以直观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和质量水平,是质量控制的常用手段之一。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特征进行检查,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污染或其他不良情况。
外观检验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辅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来进行。
外观检验尤其适用于对产品外观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家电等。
3.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从批量生产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
通过对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断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情况。
抽样检验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又能提供可靠的质量判断结果。
4. 统计控制图统计控制图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一个过程的质量。
通过将过程的质量参数反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绘制在控制图上,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统计控制图可以及时识别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测试和验证测试和验证是通过执行已定义的测试计划和验证方案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需求。
测试和验证涉及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发现产品的潜在问题,及早进行修正,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6. 校准和校验校准和校验是对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通过调整设备或工具的参数,使其与已知标准一致。
【工具】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

【工具】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一:引言A. 背景介绍B. 目的和范围二:质量控制概述A. 质量控制的定义B.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C. 质量控制的目标三:QC七大手法简介A. 概述B. QC七大手法的分类1. 手势分析2. 统计抽样3. 流程图4. 棒图和直方图5. 帕累托图6. 因果图7. 控制图四:QC七大手法详解A. 手势分析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B. 统计抽样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C. 流程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D. 棒图和直方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E. 帕累托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F. 因果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G. 控制图1. 定义2. 用途3. 实施步骤4. 注意事项五:案例分析A. 案例一:手势分析在生产车间的应用B. 案例二:统计抽样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C. 案例三:流程图在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 案例四:棒图和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E. 案例五:帕累托图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F. 案例六:因果图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G. 案例七: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六:总结A. 本文总结B. QC七大手法的优缺点C. 未来发展趋势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案例分析数据和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控制法- 定义:指导企业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提高质量的法律规定和制度。
- 适用范围:所有从事质量控制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2. 质量标准法- 定义:规定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的法律法规。
- 适用范围:所有涉及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企业和个人。
QC七大手法详解(完整版)一:前言A. 背景介绍B. 本文目的和范围\t二:质量控制概念A. 质量控制定义B.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C. 质量控制目标三:QC七大手法介绍A. 概述B. QC七大手法分类1. 手势分析2. 统计抽样3. 流程图4. 棒图和直方图5. 帕累托图6. 因果图7. 控制图四:QC七大手法详细解析A. 手势分析1. 定义及原理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B. 统计抽样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t\tC. 流程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D. 棒图和直方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E. 帕累托图1. 定义及原理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F. 因果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G. 控制图1. 定义及原理2. 实施步骤及流程3. 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五:案例分析A. 案例一:手势分析在生产车间的应用B. 案例二:统计抽样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C. 案例三:流程图在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 案例四:棒图和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E. 案例五:帕累托图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F. 案例六:因果图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G. 案例七: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六:总结A. 本文总结B. QC七大手法优缺点及应用场景C. 未来发展趋势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案例分析数据和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控制法- 定义:质量控制活动所需遵守的法律法规。
QC七大手法实操

QC七大手法实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简称QC)是一种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的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地实施QC,可以采用七大QC手法。
本文将介绍这七大手法,并提供实操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QC手法。
1. 查图法查图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图表或数据图来发现问题和趋势的方法。
例如,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可以绘制过程控制图(PCC)来记录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并及时发现异常。
举个例子,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绘制零件尺寸控制图来监控每个零件的尺寸是否在标准范围内,以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2. 校正法校正法是通过调整和改进工艺流程,以达到质量目标的方法。
例如,在组装线上,如果发现产品组装不良,可以通过对工艺参数、工具或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曾经使用校正法来解决产品在组装过程中的偏差问题。
通过重新调整工艺参数,他们成功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不良率。
3. 影响图法影响图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方法。
例如,在饮料生产过程中,影响图法可以用来分析温度、湿度、时间和原材料成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关键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饮料生产商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4. 检具法检具法是一种通过使用特殊工具来检测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方法。
例如,在制造业中,可以使用量规、卡尺等工具来测量产品尺寸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而在软件开发中,可以使用测试工具来检查软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检具法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质量检验的速度和准确性。
5. 模拟法模拟法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来测试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方法。
例如,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可以使用风洞实验来测试飞行器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模拟法可以帮助产品开发者在早期阶段识别潜在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减少风险和成本。
6. 自动化法自动化法是一种通过使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方法。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Q 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食品论坛2018-05-13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3排列图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effectdiagram)——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5控制图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7相关图法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QC七大手法

Volex(SZ) QA Department training Material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Presented By: Xia Fan2th April. 2001Suzhou Quality1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影响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实施改进。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品质管理活动中所运用的统计手法一般称为“QC七大手法”:1、检查表(又称点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
2、柏拉图(又称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
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伏性的问题。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
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具体步骤是:1、问题的把握点(柏拉图、直方图),2、对问题的现状分析(控制图、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3、改善对策实施(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及固定的技术),4、实施结果的确认(推移图、柏拉图),5、标准化。
Quality Control Seven Tools1.什么是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數據=事實
二.運用數據應注意的重點: 1.收集正確的數據 2.避免主觀的判斷 3.要把握事實真相
11
三.數據的種類 A.定量數據:長度.時間.重量等測量所得數據,也稱計量值; 以缺點數,不良品數來作為計算標準的數值稱為計數值. B.定性數據:以人的感覺判斷出來的數據,例如:水果的甜 度或衣服的美感. 四.整理數據應注意的事項 1.問題發生要採取對策之前,一定要有數據作為依據. 2.要清楚使用的目的. 3.數據的整理,改善前與改善后所具備條件要一致. 4.數據收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馬上使用.
Duty Parts
每個條圖之間是否有間距
第一個直方條和累積百分比曲線是否連接 各點資料標籤是否清晰
正確、一致、簡潔 (Correct,Consistent, Concise)
21
三.柏拉圖的使用
1.掌握問題點 2.發現原因 3.效果確認
四.製作對策前.對策后的效果確認時 應注意以下三項
6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析因果,視相關,查現象,示重點,看分佈,濾問題,管異常 魚骨圖,散佈圖,查檢表,柏拉圖,直方圖,層別法,管制圖
QC 七大手法
7
QC七大手法? 跟我有關係嗎?
你曾有過出門忘記帶手機、鑰匙、皮包的痛苦經驗嗎? (查檢表) 你曾經有長官交付任務卻考不清楚方向的迷惘嗎? (柏拉圖) (特性要因圖) 干係今ㄟ! 怎麼全台灣的人都中獎了只有我槓龜。樂 透彩券真的公平嗎?(直方圖)(散佈圖)
1.28% 0.87% 0.55%
PD
10%
0.08%
0% Others
0.00% IQC BOARD ME
Duty Part
ENG/TS
17
一.何謂柏拉圖?
根據收集的數據,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 不良發生位置或客戶抱怨的種類.安全事故等 不同區分標準,找出比率最大的項目或原因並 且以所構成的項目依照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 累積值的圖形.由構成比率很容易了解問題的 重點衙影響的程度,以比例估計最多的項目著 手進行改善,較為容易得到改善成果
你知道HOMETOM使用了哪些QC大手
法嗎?
8
正確數據 = 事實
垃圾進,垃圾出…..
數據分類 1).定性數據(布的質感/酒的香醇) 2).定量數據(計數:良品數、缺點數) (計量:重量、時間、長度...) 應用數據頇注意: 1.搜集正確可用的數據 三现主义 2.避免個人主觀的判斷 3.掌握事實的真相 4.數據不可造假,否則問題將永遠無法解決
41%
5,000 3,750 2,000 1,000
交際費
其他
25
3,000
第三章 特性要因圖 -Characteristic Diagram
一.何謂特性要因圖?
一個問題的特性受到一些要因的影響時,我們將這些要因加以整 理,成為有相互關系而且有條理的圖形,這個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由 於形狀就像魚的骨頭,所以又叫做魚骨圖.
5,000
3,750 2,000 1,000
3,000
20%
0 伙食費 零用錢 水電費 教育費 交際費 其他
0%
項目
24
比率
柏拉圖
25,000
100% 84% 88%
支 出 費 用
20,000
76%
61%
15,000 10,250 10,000 5,000 0
伙食費 零用錢 水電費
教育費 -
累 計 比 率
9
QC Story活動步驟
計劃 Plan
1.主題選定
2.目標設定 3.活動計劃表 4.現況保握
持续改善
5.解析
6.對策擬定
沒 有 效 果 時
實施 Do
確認 Check
有效果時
7.對策實施及檢討 8.效果確認
9.標準化
10.檢討及改進
10
處置 Action
第一章
數據與圖表
一.何謂數據? 就是根據測量所得到的數值和資料等事實.因 此形成數據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就是:
12
五.何謂查檢表?
以簡單的數據用容易了解的方式作成圖形或表格, 只要記上檢查記號,並加以整理,作為進一步分析或核 對檢查用. 在收集數據時一種簡單的表格,將其有關項目和預定 搜集的數據,依其使用目的,以很簡單的符號填註,而 容易彙集整理,用以了解現狀、做分析或做核對點檢使 用,這種設計出來的表格稱之為查檢表。
18
二.柏拉圖的製作方法 1.決定不良的分類項目 2.決定數據收集期間,並且按照分類項目 收集數據. 3.記入圖表紙並且依數據大小排列畫出 柱形. 4.點上累計值並用線連結 5.記入柏拉圖的主題及相關資料.
19
製作一個好的柏拉圖
步驟一:座標之取法,即是目的 縱軸:可以代表佔總不良之百分率、故障次數、損失金額或災害件數 橫軸:可以代表材料總別、機器總別、缺點總別或加工方法等 步驟二:搜集數據資料 一組好的數據資料必頇要掌握正確的事實,在規定的期間內去蒐集 資料,而這些資料有賴於平時之記錄與匯整。 步驟三:整理數據資料 依搜集項目(橫軸)數據的大小順序排列。 計算每一項目的數據佔累積總和的百分比率。 數據之數目小的項目多時,整理成其他項。 步驟四:柏拉圖分析圖製作 (MS Excel) 步驟五:分析
六.制作方法
1.決定所要收集的數據及希望把握的項目 2.決定查檢表的格式 3.決定記錄形式 4.決定收集數據的方法
13
七.查檢表的種類
1. (事前…)點檢用查檢表: 點檢用查檢表是為了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設備的實施情形、預防發 生不良或事故、確保安全時使用。如機械定期保養檢核表、不安全處 所檢核表、登山裝備檢核表…等,這種檢核表主要是調查作業過程之 情形,可防止作業的遺漏或疏失 (事前) 2. (事後…)記錄用檢核表: 是將數據分類為幾個項目別,如依不良的種類、工程別、原因別等排 列出來再以符號或數字記錄於圖或表中,藉以瞭解數據分佈之狀況。 這種查檢表主要是調查作業結果的情形,不單是記載每天的數據,並 且可以看出那一種項目的數據特別集中 (事後)
0.030 35.23%
0.028 0.013 0.009 0.006 0.001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圖表名稱是否有意義
X,Y軸座標名稱,刻度是否明確
IQC
BOARD
ME
ENG/TS
ive Percentage
特性要因圖是管理、改善工作所不可欠缺的品管七大手
法之一,因其狀似魚骨.特別為它取名「魚骨圖」。因為其
為日本東京大學石川教授所提出,有人稱之為「石川圖」。
所謂特性要因圖,係指整理特性(結果),以及可能對之造
成影響的要因(原因)的關連性,用狀似魚骨的圖形,有系統 地彙集而成的。
26
二.特性要因圖的製作方法
交際費 其他 合計
1,000 3,000 25,000
22,000 25,000 25,000
88% 100%
23
月支出柏拉圖
30,000 120%
25,000
100% 100% 84% 76% 88%
80%
20,000
支出金額
15,000
61%
60%
10,250
10,000
41%
40%
5,000
1.決定問題或品質的特征 2.決定大要因 3.決定中小要因 4.決定影響問題點的主要原因 5.填上製作目的,日期及製作者等資料
特性要因圖的特點
• 繪製特性要因圖就是一種教育. • 特性要因圖是討論問題的捷徑. • 特性要因圖可以表示出水準. • 展現現場問題的因果關係,工作層次.
Acc. Weighting 100.00%
100% 90% 80%
82.56% 67.67%
7.00%
6.00%
70% 60%
5.00%
Defect Rate
4.00%
50% 40% 30% 20%
35.23%
3.00%
Acc. Defect Percentage
3.03%
2.00%
2.79%
1.00%
14
八.查檢表的使用
數據收集完成應馬上使用,首先觀察整體 數據是否代表某些事實?數據是否集中在某些項 目或各項目之間有否差異?是否因時間的經過而 產生變化?另外也要特別注意週期性變化的特殊 情況.
查檢表 統計完成即可利用QC七大手 法中的柏拉圖加工整理,以便掌握問題的重心.
15
第二章
柏拉圖
講古篇… •為何叫柏拉圖 – Pareto Chart – 柏拉圖為十九世紀意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V. Pareto) 調查國民所得分配時,發現少部分的人, 占有大部份 財富。 – 80/20 法則: 80% 的問題集中於20% 的項目中,故控 制 20%的項目即可解決 80%的問題。 精神篇… 柏拉圖的基本觀念是: 以有限的人力和時間,有效的解決問題。
1.柏拉圖收集數據的期間和對象必須一樣 2.對季節性的變化應列入考慮 3.對於對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須加以注意,避免在解 決主要原因時影響了其他要因的突然增加。
22
五.柏拉圖實例
1.查檢表
支出項目 伙食費 零用錢 水電費 教育費 出支金額 10,250 5,000 3,750 2,000 累計金額 10,250 15,250 19,000 21,000 累計比率 41% 61% 76% 84%
5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憑經驗去決定問題點,不易掌握重點,應利用統計方法 來解析所得的數據或圖表,藉以取得重點;QC 七大手 法是目前最簡單、常用的統計手法,時時刻刻在生活中 出現,分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