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必备:你不可不知的HR十大经典理论~~~!!!想在职场立足,必看!!!

合集下载

HR理论大全

HR理论大全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掌握了这些理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HR,但是却能成为优秀HR的优势之一。

1 战略框架2 战略实施模型3 波特价值链分析4 战略管理过程5 洛克希德法6 组织变革的战略类型7 决策树8 基础统计技术9 蒙特卡罗模拟技术10 阿姆科公司事前测感技术11 希布纳的预测七原则12 组织决策的卡耐基模式13 阿尔布雷克特组织政治分析14 赋权分析矩阵15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16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7 奥德费ERG理论18 麦克利兰成就激励理论19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20 期权的六要素法21 弗鲁姆期望理论22 亚当斯公平理论23 斯金纳强化理论24 埃德温洛克目标设置理论25 股权陷阱规避法26 工作分析信息的种类27 工作分析的步骤28 因素比较法29 因素计点法30 分类法31 排序法32 问卷法33 访谈法34 工作日志法35 实践法36 结构化面试法、STAR面试法37 丰田公司选拔计划38 岗位评价的权重系数确定法39 管理评价中心法40 内部选拔的方法41 外部选拔的方法42 员工的投入与收益分析法(Roi:rate of investment .投资回报率)43 格兰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44 效率\设备\岗位\比例定员法45 平衡记分法46 胜任特征模型47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48 艾森格人格测验49 卡特尔16种因素测验50 比奈-西蒙智力测验51 罗夏墨迹测验52 勒温的场论53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54 库克创造力曲线55 默里与摩根的主题统觉测验56 皮亚尔故事测验57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58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59 赫茨伯格工作丰富化模型60 比德返转原理61 冲击晋升模式分析62 蔓藤晋升模式分析63 旅行保险公司工作丰富模型64 TRW五合一65 阶层淘汰66 斯坦福压力管理67 Lawrences.Kleimand的16项措施68 管理人员的开发规划69 通用的培训技术70 培训效果评价技术71 素质训练卡72 职务轮换法73 培训八步法74 企业学习环境塑造法75 培训评估信息收集法76 培训收益评价法77 薪酬水平与结构设计方法78 工资曲线\工资分级方法79 岗位工资设计方法80 职位归类法81 薪资调查法\薪金调查指标82 报酬策略与目标确定法83 百事公司员工福利分析84 绩效工资设计方法85 哈佛谈判项目规划86 亨登谈判策略87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88 个人沟通的基本模式89 员工沟通技巧90 管理者沟通评估方法91 彼德斯的领导方法92 工作丰富化的步骤93 团队训练法94 团队沟通技术95 团队间冲突管理策略96 团队素质评估法97 高效团队领导模式98 有效团队特征分析99 冲突处理的方法100 德尔菲法、人力置换图101 趋势预测法(数学预测)102 竞争环境分析(SWOT)103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104 环境不确定因素处理105 管理人员判断法106 经验预测法(工作负荷)107 马尔可夫链模型108 常规管理法(档案数据分析)109 内部环境SWOT分析110 职业阶段的划分111 约翰﹒霍兰德的职业性向选择112 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途径113 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工程114 埃德加﹒施恩职业锚的预测115 人生阶段的划分116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117 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和方法118 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119 劳动协商和谈判模式120 风险管理过程分析法121 假定情景演练法122 人力资源指标分析库123 人员访谈法124 组织生命周期125 组织气候分析126 技术与组织结构127 问卷调查法128 员工满意度调查129 现场观察法130 文件查阅法131 有效组织的7S要素模型132 策略经营单位133目标管理134X-Y理论135Z理论136超Y理论45平衡记分法平衡记分法即平衡计分卡方法,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平衡计分卡是1992年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国际方案总裁戴维·P·诺顿设计的,是一种全方位的、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策略性评价指标体系,平衡计分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它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十大经典原理任何学科都有其基本原理,这种基本原理是读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因素,应该成为学习该学科过程中始终要围绕的核心。

因为读者如果真正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就可以独立地面对并深入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不断地、独立地认识新问题,增加新知识。

这一点在“知识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显得至关重要。

任何一个学科中,当一个人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你会发觉,真正体现一个人水平的恰恰是他对这个学科中一些最基本的、本质的东西的理解和认识深度。

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如此。

1、要素有用原理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

换而言之,一个组织中没有无用之人,而只有没有用好之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所有人找到或创造发挥作用的环境或条件。

2、同素异构原理事物的成分由于在空间关系上的变化会引起不同结果,从而产生质的变化。

例如,在团队成员的组合配置上,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群人,由于组合搭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劳动力,不同的组合方式,其劳动效率也不同。

因此,在团队组合搭配上,既要考虑到性格的搭配,又要考虑到学识、能力、年龄等因素。

3、系统优化原理系统优化原理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通过计划、协调、组织等职能,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系统优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最优,新系统内部冲突最小,内部人员团结创新,整体竞争力增强。

系统优化原理具体要求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第二是人力资源各个子系统相互支撑与协调配合最优化。

对于第一个层次,制订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要符合企业战略方向,作为支撑总体发展的子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发挥每位员工的创造力,为组织的运转增添动力。

对于第二个层次,要协调好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规划等若干模块职能,创造一个优化的系统。

这就要求在制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时,要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减少企业内部消耗。

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十大定律

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十大定律

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十大定律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十大定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十大定律,快来看看吧!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避免凭印象用人)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HR管理者的眼睛可要睁大一些,要把60%的眼光的放在10%的人才身上,把15%的眼光留给70%的庸才,把剩下的25%的眼光坚定不移的盯住20%的小人。

要趁那匙污水还没发臭之前,你要做的就是把污水与酒隔开,同时,你也要想方设法让这滴污水改造成一滴酒,象变魔术一样把他悄悄的净化,即使倒进了芳香甘醇的美酒里也不会坏了口味,反而增添了雅兴,这就是最好的效率!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一个出色人才能顶50个平庸员工”,这是美国苹果公司的老板、“管理奇才”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名言,从而发展为“乔布斯法则”,风靡西方管理界。

HR启示:宁要一个诸葛亮,不要三个臭皮匠。

1.以实际行动重视人才。

久负盛名的沃顿商学院负责职业开发的安德鲁?亚当斯说:“公司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引进人才多么重要,却又不采取实际行动。

HR十大定律

HR十大定律

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水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经典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经典理论一、需求层次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五种类型,等级越低者越容易获得满足,等级越高者则获得满足的比例较小。

这就促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迫使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从心理上去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从文化上对员工加以调控和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的愿望,使他们不仅感到自己是一个被管理者,同时也能够在安全感、感情归属、受尊敬、自我实现等方面,都能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期望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关系式是:激发力量(F)=效价(V)×期值(E)。

激发力量(F)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的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效价(V)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种结果偏爱的强度,期望值(E)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的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三、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的工作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保健因素,另一种是激励因素,其理论根据是: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职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四、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其相对值。

即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这个比率作比较,若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情绪高昂;若个人的比率小于他人的比率,就会感到不公平,从而情绪低落,怨气横生。

这种比较,还包括与本人历史上的比率作比较。

五、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与传统管理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传统管理都是以事为中心,该理论“以人为中心,在鼓励人的积极性上下功夫”;第二,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职场必备:你不可不知的HR十大经典理论~~~!!!想在职场立足,必看!!!

职场必备:你不可不知的HR十大经典理论~~~!!!想在职场立足,必看!!!

彼得原理、水桶定律、马太效应、蘑菇治理……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不管是初入职场的小菜鸟仍是职场达人,这十大经典理论必需牢牢把握,不然难以在职场立足,更何况笑傲群雄啦!1、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晋升是最糟糕的鼓励方法彼得原理是指:在各类组织中,雇员老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份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致使平庸者出人头地,进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依照奉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职位上干得很超卓,就推断这人必然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专门好发挥才能的职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专门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Wine and Sewage Law):及时清除烂苹果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取得的是一桶污水;若是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取得的仍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确实是为了把情形弄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若是不及时处置,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恐怖的地方,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专门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成立在彼此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缘故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磁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够损坏掉。

若是一个组织里有如此的一头驴子,即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可不能有多少像样的工作功效。

若是你的组织里有如此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若是你无力如此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十大HR经典管理理论

十大HR经典管理理论

女人做得越纯粹,皮肤和身材就越好,没有一个步入更年期的女人能保持少女的模样。

脐下三寸之地就是美丽的后花园,问问自己:有没有炎症?有没有痛经?有没有包块和淤塞?已婚女人很难都没有,只要有其一,它们就是皮肤的杀手,用多少化妆品都没有用。

一...女生内调养颜经~~珍贵资料啊——女生送给自己,男生送给女友哦女人做得越纯粹,皮肤和身材就越好,没有一个步入更年期的女人能保持少女的模样。

脐下三寸之地就是美丽的后花园,问问自己:有没有炎症?有没有痛经?有没有包块和淤塞?已婚女人很难都没有,只要有其一,它们就是皮肤的杀手,用多少化妆品都没有用。

一、女人不能让自己冷冷是一切麻烦的根源。

冷女人血行不畅,手脚冰凉而且痛经。

血行不畅,面部就会长斑,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没有生气,所以很多女人皮肤像细瓷一样完美,却一点不青春,假假的感觉;而一些年青女人再怎么长豆豆还是很有生机。

更可怕的一点是,我们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一旦体质过冷,它就会选择长更多的脂肪来保温,我们的肚脐下就会长肥肉。

而一旦气血充足温暖,这些肥肉没有存在的必要,自动就会跑光光。

女人体质冷、手脚易凉和痛经是普遍的现象。

现在就更加普遍:第一,mm们节食,只吃青菜水果,怕脂肪不敢吃红肉,而青菜水果性寒凉的居多。

其实,红肉是女性的恩物,尤其是牛肉和羊肉,都含大量的铁质,可以有效地避免贫血。

贫血的mm脸色自然苍白。

第二,mm们白领居多,天天上班坐着看电脑,下班倒着看电视,穿高跟鞋也实在不适合多动。

出去约会gg开车来接,买一张健身卡一年用不了两次。

因为坐得太多,血都淤在小腹部位。

流水不腐,老是不流动的血积压在我们的盆腔,盆腔怎么能不长炎症。

一旦有炎症,脸上自然就会发黄起斑。

就算不至于发炎,不畅通的血堵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就会肤色不均匀。

第三,mm们爱美,用束身内衣把腰束得紧紧的,其实那一点用没有。

束得太紧了,你的生殖系统没有血供应,就更冷,冷就长更多的肉肉。

现在冬天都流行穿裙子啊,下面就是一条薄袜子,整个下身都冷了,寒从脚下起嘛。

不可不知的HR十大经典理论(图)

不可不知的HR十大经典理论(图)

手表定理:目标和方法要统一
7、Watch Law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 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 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 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 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 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 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 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 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
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5、Zero-sum Game
• The zero-sum property (if one gains, another loses) means that any result of a zero-sum situation is Pareto optimal (generally, any game where all strategies are Pareto optimal is called a conflict game). Situations where participants can all gain or suffer together are referred to as non-zero-sum. • 零和游戏原理是指参与者们都受益或
• 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
3、Buckets effect / Cannikin Law
水桶定律(短板理论):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 How much of a bucket filled with water, does not depend on the highest piece of wood on the sides of casks, but rather depends on the shortest piece on the sides of casks. According to this core content, Second, as long as the bucket, there are a sufficient height, a bucket of water can not be full. •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原理、水桶定律、马太效应、蘑菇管理……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不管是初入职场的小菜鸟还是职场达人,这十大经典理论必须牢牢把握,不然难以在职场立足,更何况笑傲群雄啦!
1、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彼得原理是指: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Wine and Sewage Law):及时清除烂苹果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水桶定律/短板理论(Buckets effect/Cannikin Law):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

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4、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在社会学中,马太效应是指富者越富,穷着更穷。

那些拥有权力和经济社会资本的人会夺取其他人的资源来增加自己的权力和财富。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

这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5、零和游戏原理(Zero-sum Game):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零和游戏原理是指参与者们都受益或都受损失。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6、华盛顿合作规律(Washington Company Law):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

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

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7、手表定理(Watch Law):目标和方法要统一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8、墨菲定律(Murphy’s Law):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均会出错
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均会出错。

”引申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个可能性,则它必然会朝往令情况最坏的方向发展”。

行政管理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单就人为而言,管理学家也是极难解释,故此,管理者自不能避免目标制订和执行永不出错,这个管理原则说明,如果一个危机将要发生,它总会出事,换言之,管理者需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面对到来的失误和失败。

墨菲法则是管理哲学的一个论点,包含着悲观主义的元素,说明“得不喜,失不忧”,在工作上要时刻准备接受失败,有些人常常说凡事无不可为,只要一鼓作气往前冲,便能获得成功,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就是世上永无常胜将军,人生不免有挫折失败。

可是反过来说,我们亦可从乐观一方去想:“若要成功,总会成功”,墨菲理论没带有事情必坏或必好的成果,他只是让管理者知道,能发生的事,总会发生,换言之,管理者必须对所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作好周全的准备。

9、蘑菇管理(Mushroom Management):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

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

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

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0、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

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