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了解关节疼痛部位、疼痛性质、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程度,有无畸形,晨僵的现象,注意关节外症状。

3、急性活动期、高热和内脏受累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改善病情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注意保暖。

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4、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依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给氧方式。

注意观察氧疗效果,定时检测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

5、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及高钙食物。

7、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安慰。

8、保持患者皮肤及口腔清洁,用温水洗浴,忌使用刺激性肥皂,避免染发及烫发。

9、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10、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功能锻炼,并进行关节周围的皮肤和肌肉的按摩,若有关节外症状,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工作计划汇编10篇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工作计划汇编10篇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工作计划汇编10篇篇1 护理工作计划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矗。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

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医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

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类风湿关节炎全面护理论文

类风湿关节炎全面护理论文

论类风湿关节炎的全面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16-02【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全面;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病情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反复发作,至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也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机能,调节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护理措施的正确与否,在某种程度上比单独的药物治疗更为有效。

而最佳治疗效果的产生要依赖全面系统的护理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我就类风湿关节的全方位护理总结出以下几点:1 心理护理由于类风湿关节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倍受痛苦折磨,心情非常压抑、失望、紧张。

病程长,许多患者活动受限,且经济负担重,对治疗失去信心,中药熏蒸使许多患者产生顾虑。

通过心理护理,以情治情,护士应以真诚友善的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判断其心理问题。

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给予同情、理解及正确的引导,适时告诉其预后,与患者沟通时要讲究语言艺术、注意仪容仪表、以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动作要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让其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

2 环境护理创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室病应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柔和、温湿度适宜,提供稍高的轮椅、拐杖,在厕所内放置较高的马桶或便器。

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感到身心安全、消除陌生感。

3 引导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必要的疾病知识,详细讲解药物的反应是短期的可逆的,出院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有不良反应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3个月复查1次肝功能和血常规。

一定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可以让病人消除无谓的恐惧,主动配合医务工作者的工作。

4 日常生活护理睡眠护理许多患者大部分时间卧床不动,因活动怕关节疼。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特点
多发于手、足等小关节,呈对称 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可导致 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 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大量自身抗 体,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引发炎症反 应。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可伴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
或停止治疗。
保持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 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提高康复效果。
注意安全
在康复过程中注意安全 ,避免因训练不当造成
二次伤害。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
整康复计划。
0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设定康复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与患者及家属共 同制定康复目标,包括减轻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
能力等。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包括康复训练方法、频
率、持续时间等。
康复训练方法与实施
01
02
03
04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和主动运动,增加关 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类风湿因子阳性)和影像学检查(如关节X线) 进行综合评估。
0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要点
疼痛管理
01
02
03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 和持续时间。
疼痛缓解措施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 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 心理支持等。

第03节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第03节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对症护理
2.保护关节功能 (1)保护关节功能和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 畸形和肌肉萎缩 (2)配合采用热疗法、电疗、高频电疗法等,结 合中医按摩、推拿等方式。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 肌肉,活络关节,达到缓解病变关节功能的目的
护理措施
对症护理
3.关节功能训练 (1)关节体操: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如上肢 常采用摆动运动,下肢需取坐位与卧位以减少关节负 荷;或在器械上做关节连续被动运动 (2)肌力练习:以关节不负重或少负重等练习方 法为主,逐渐增加抗阻肌力练习
B
1.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A.晨僵 B.关节疼痛. C.骨性强直畸形 D.掌指关节偏向尺侧畸形 E.关节半脱位
B
2.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为 A.肘关节 B.四肢小关节 C.膝关节 D.肩关节 E.脊柱小关节
E
3.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不符的是 A.多数患者起病缓慢 B.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 C.主要侵犯小关节 D.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 E.肾脏损害多见
风湿性关节炎 A.游走性四类肢大风关湿节性肿痛关,节极炎少出现畸形 B.对称性小关节受累S,L晚E 期多有畸形 C.大小关节均可急受性累白,很血少病畸形及关节脱位
D.全身关节酸痛伴明显胸骨下端压痛
发病机制
RA是免疫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细胞免疫
更突出。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感染史 (2)关节及关节外表 (3)诱发因素 (4)不良心理状况、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情况 及婚姻状况 (5)家族史 (6)认识疾病程度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关节表现:滑膜炎和关节结构破坏。 典型表现: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 部位: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最常见。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业务学习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业务学习

1、疾病认识和护理知识
1、疾病认识和护理知识
病情认知:包含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 概念、诊疗规范、临床表现、并存病和 类风湿因子等内容。 护理基础:包含护理观察、护理技能、 饮食保健、精神护理等内容。
1、疾病认识和护理知识
护理实践:包含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病 情进展的判断、正确使用药物、遵从医 嘱、积极锻炼等内容。
护理重点:包含病情观察、情感交流、 饮食参考、康复锻炼等内容。 必备技能:包含病人自理能力训练、床 位护理、注射技能、药物配制和住院补 液技能等。
6、总结
6、总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护理 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本次 PPT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充分意识到 护理的重要性,加强对此领域的学习和 应用,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业 务学习
目录 简介 1、疾病认识和护理知识 2、养生运动与辅助治疗 3、药物治疗 4、护理意义及护理定位 5、护理重点和必备技能 6、总结
简介
简介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全身 感觉异常、疲劳等不适症状。早期诊断 和积极治疗对于减轻痛苦、预防残疾十 分重要。本PPT旨在介绍与类风湿性关 节炎护理相关的业务学习。
2、养生运动与辅助治疗
2、养生运动与辅助治疗
养生运动:包含身体训练、保健与保育 、疼痛缓解、康复锻炼等内容。 辅助治疗:包含物理治疗、针灸、按摩 、推拿等非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抗风湿药物:包含NSAIDs、双氯芬酸钠 、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4、护理意义及护理定位
4、护理意义及护理定位
护理意义: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 特点,给予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到全身各部位的关节。

RA可以使人们长期处在一种痛苦的状态,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运动能力,病情严重时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以一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某某为例,介绍护士在护理他时所有的护理体会。

某某患有RA,肩关节和多节段关节受到影响,以至于大部分的运动都不太方便。

某某的情况都已经确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医院,都伴随着疼痛。

护士在为他护理时,以按摩和肌肉松弛疗法为主,以减轻关节疼痛和促进弹性为目标。

护士在护理某某时,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护士的护理态度。

护士在为某某进行按摩或肌肉松弛的时候,充满着耐心和耐心,以某某身心的状况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尊重病人的舒适程度,给某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而让某某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

另外,护士还结合某某的个人习惯,使用多种不同的护理措施,既有温柔的抚摸,也有科学严谨的护理。

此外,护士还在护理时给某某提供护理建议。

护士建议某某采取一些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RA发作,例如恰当的运动活动,合理的饮食,及时服用药物,及时诊断治疗并及时应对病情变化。

护士还会鼓励某某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寻求心理疗法的帮助,以缓解RA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

总之,护士在护理某某时给我的护理体会是,要以病人的身心状
况为起点,采取综合的、科学的护理策略,做到个性化的护理,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护理和关怀。

同时,还要注意健康教育,并通过身体护理和心理疗法等措施,尽可能帮助RA患者获得尽可能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

温泉浴的、活红动外功线能超,短加波强或肌短肉波
物理治疗 透热疗的法力,量以和增耐加力局。部血液循
环,使肌肉松弛,减轻疼痛,
消除关节僵硬。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19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本病治疗及预后, 鼓励与同病室病人多交流,增强与疾病抗 争的信心。
鼓励病人自我护理,从事力所能及的 活动,克服自卑心理,争取早日重归家庭 和社会。
(1)晨僵
(2)关节肿痛
(3)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风湿性—身体状况
晨僵 出现在95%以上的病人。早晨起床后 病变关节僵硬明显,持续时间多超过1小 时,活动后症状减轻。 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的严重程度 呈正比,是观察本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14
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进展,保 持关节功能和防止骨破坏及关节畸形。
常用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控制关节肿痛、 改善症状。常用阿司匹林。
慢作用抗风湿药:有抗炎作用,能控 制疾病发展。如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 多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15
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20
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 基本知识、治效及预后,
2.生活指导
足说量明蛋尽白早质接、受高正维规生治素疗、 营的养重丰要富性的。清介淡绍易日消常化生饮
3.用药指导
指食导活,病中忌人应辛按避辣医免。嘱的养服各成药种良,诱好介发的 绍生药因活物素方用。式法和、习用惯量,及坚不持良锻 反炼应,,保定护期关检节测功血能、;尿教常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一)关节表现 1. 晨僵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突出的表现,病变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
较长时间(多 在1小时以上)的僵硬,活动后可减轻。 2. 肿痛与压痛 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因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
围软组织炎 症,常引起关节肿痛。最常出现在腕、掌指关节、近指端关 节,其次是趾、膝、踝、肘、 髋关节等。多呈对称性、持续性,往往伴 有压痛。 3. 关节畸形与功能障碍 多见于较晚期病人。关节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 愈,使滑膜炎 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的骨质及关节周围组织,最终导致 关节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
风湿药两大 类。前者又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 皮质激素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前列腺素等炎性 介质的生成 控制关节肿痛,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的对症治 疗的药物。以口服药为主。 常用的有:布洛芬1.2~2.4g/d,分3~4次口 服;萘普生0.5~1.0g/d,分2次口服;吲哚美辛75~150mg/d,分3次口 服。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二)发病机制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样细胞吞噬,经消化、浓缩后
与其细胞膜的 HLA-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受体 识别,会使该T辅助淋巴细胞被活 化,释放出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介 质,引起关节的炎症和破坏,同时激活B淋巴细胞,使 其分化为浆细胞, 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Fc端的抗体,它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故 又是一个自身抗 体。类风湿因子和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造成关节局 部和关节外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乳胶凝集法所 测得的为IgM型,约70%的病人为阳性。其滴度与本病 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比例。但RF阳 性也可见于SLE等其他自身免疫性 疾病,因此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四)关节X线检查
对本病的诊断、分期、监测病情均重要。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 有价值。X线片中 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骨质疏松(Ⅰ 期);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而变得狭 窄(Ⅱ期);关节面出现虫凿样 破坏(Ⅲ期);晚期则出现纤维性和骨性强直(Ⅳ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病理】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和细胞
浸润而充血、 水肿;当病变进入慢性期,滑膜细胞增生肥厚,形成许多 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 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绒毛是造成 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血管 炎可发生在关节外的 任何组织。它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 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是血管炎 的一种表现,常见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但也见于肺。结节中 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 皮样细胞浸润,外层为肉芽组织及大 量淋巴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三)其他 肺损害可有慢性间质性肺炎、类风湿胸膜炎和类风湿尘肺;心脏表现可
有心包炎、心 肌炎、心内膜炎等;部分病人可有神经系统受累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象 病程长或病情重者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病人血小板增高。少部分病
人有全血细胞 减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二)血沉和C反应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治疗缓解后下降。
两者均可作为判断RA活动程度和病情缓解的指标。但无特异性。 (三)类风湿因子(RF) RF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在临床上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 感染因素 支原体、分枝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很
可能与该病有 关,但迄今尚未得到证实。各种感染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 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2.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RA有家族聚集倾向。本病的易感性 是与HLA-DR4 有关,HLA-DR4阳性出现在RA病人的频率明显高于正 常人。部分HLA-DR4阴性病人可能 与T细胞受体基因、性别基因等有关。
2. 慢作用抗风湿药 本类药物起效时间长于NSAID,作用于类风湿关节 炎病程中的不 同免疫成分,并认为有控制病情进展的可能。其中部分属 免疫抑制剂。诊断RA明确的,应 及早用本类药物与NSAID联合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3.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本药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者 或关节炎明显 又 不 能 为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所 控 制 或 慢 作 用 药 尚 未 起 效 时 的 病 人 。 常 用 泼 尼 松 ( 强 的 松 )30~40mg/d,症状 控制后递减,以每日10mg维持,逐渐以非甾体抗炎药代替。但长期应 用 激素应注意其副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二)关节外表现 1. 类风湿结节 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20%~30%的病人可出现。
多位于关节隆 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 跟腱等处。结节直径0.2~3cm不 等,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它的 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 类风湿血管炎 可出现在病人的任何系统。查体可见指甲下或指端出 现小血管炎, 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在眼造成巩膜炎,严重 者因巩膜软化而影响视力。
(五)关节滑液
RA时,关节滑液增多,微浑浊,黏稠度低。白细胞明显增多,达 (2~75)×109/L,中性 粒细胞>50%。
(六)类风湿结节的活检
其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类Leabharlann 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治疗要点】 (一)一般性治疗 包括休息、急性期关节制动、恢复期关节功能锻炼,结合物理疗法等。 (二)西药治疗 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分为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和控制疾病发展的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