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省昆明市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精品

合集下载

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惘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摹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试题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试题
5 c 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题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答题卡的考生,在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选择题栏中;不用答题卡的考生,在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在答题卷相应的选择题栏上。

3.答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点、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不要在试题卷上答题。

4.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Ⅱ卷不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__3题。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

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
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

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年累计销售78万辆的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

B.玉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绝技之一,以其巧夺天工....之美,向世人证明了:再小的手艺,也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C.“火炬手要奔跑,火焰要燃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职场新人应立足本职,登高自卑....,从点滴学起、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从环保部信源处获悉,环保部已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文件,提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B.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将广场舞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社会治理层面上提高广场舞的意义。

C.据国家气候管理中心统计显示,今年11月以来,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1毫米,达到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D.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具体日期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7·河东模拟) 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

(1)春节期间,一档看似没有多少综艺节目基因的综艺节目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突然走红,有网友称它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

有人说这是国人无处安放的诗词之心撞上用诗词打擂的《中国诗词大会》,火花一触即发。

如果你看过这个节目,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如节目创意、格调、内容设计、主持人、选手、点评嘉宾等)谈谈你认为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

(2)如果让你推荐一档你喜欢的电视节目,你会推荐哪档电视节目?请谈谈你的推荐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37分)2. (6分) (2017高二上·西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诗词”二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语词。

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它表示两种文学形式:一种是“诗”,它是从商周时代以来早已有了的韵文形式;一种是“词”,它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韵文形式。

但是在宋以前人的观念中,诗词二字很少连用。

偶然有连用的,也只能讲作“诗的文词”。

因为在当时,词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名称。

“词”字是一个古字的简体,原来是“辤”字,后来写作“辭(辞)”。

所以,“诗词”本来就是“诗辞”。

到了宋代,词成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于是“诗词”不等于“诗辞”了。

诗是一种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被谱入乐曲,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它就成为曲辞,或说歌辞,其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

在当时,诗就是辞。

不过从文学的观点定名,称之为诗;从音乐性的观点定名,就称之为曲辞或歌辞,简称为辞,例如楚地流行的歌辞——楚辞就是如此。

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以后,诗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不能唱的文学形式,于是诗与歌辞分了家。

从此以后,凡是能作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一个“辞”字。

201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2018最新试题资料-云南省昆明三中2018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最新试题资料-云南省昆明三中2018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

云南省昆明三中2018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云南省昆明三中2018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试卷云南省昆明三中2018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试卷
5 云南省昆明三中2018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试卷
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纤xiān 椎心泣血chuí 泥淖nà风声鹤唳lì
B、缧绁léi 呼天抢地qiǎng 谄媚chǎn 宁缺毋滥ù
c、睥睨bì 强颜欢笑qiǎng 啜泣chuò 相形见绌chù
D、稗官bài 未雨绸缪óu 桎梏ù 风流倜傥t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c、传统的家长会、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网上家访”取代吗?中小学教师、家长和专家对此莫衷一是。

D、走私贩毒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黑洞”,陈家兄弟却深陷其中,义无反顾,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乘坐城际快车去天津,速度真了不得,刚过20分钟,就天津了。

②这次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 不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③有关材料显示,“神七”的研制成功,带动了许多高科技产品。

2018云南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2018云南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

最新-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精品

最新-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精品

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时间2018年3月5日9:00~11:30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侨胞.褒.奖含苞.欲放孢.子植物B.觇.视孱.弱馋.涎欲滴蟾.宫折桂C.创.痛怆.然满目疮.痍灯影幢.幢D.撮.合挫.败措.手不及错.落有致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对弈词不达意稗官野史不打不成交B.崇奉鞭长莫及无以覆加浪子回头金不换C.拜谒缠绵悱恻砥柱中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缔造宠辱不惊风生鹤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的道德体系是以伦理为核心的,它的价值观往往偏重于别人的,面缺少自我灵魂的忏悔和自责。

②这是一部讲述当代中国跨世纪十年增长率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著作。

③把《二十四史》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个巨大的工程,史书原文共计四千多万字,白话译文近六千万字。

A.评判历史校对B.评判历程校勘C.评价历史校勘D.评判历程校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小燕在校运动会上夺得了五项全能第一,从此骄傲得要命,对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目.不斜视...,老师批评了她。

B.考场上,同学们始终手不释卷....,苦思冥想,认真作答,不时响起书写的沙沙声,好一派紧张的气氛。

C.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D.赵老的文字功夫很好,思路清晰,用语严谨,闪烁其辞....,广大读者很喜爱他的作品。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钟山》杂志社发起的研讨会上,新生代作家武某宣称,“我的小说代表当前最高水平”。

这番宠论引起文艺界一派哗然。

B.偏义复词,指两个并列成分结构的复合词,其中一个成分的意已经虚化,如“他是我的兄弟”中,“兄弟”指“弟”,“兄”的意义虚化了。

C.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却有青年人的朝气,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他们都主动在十字路口帮助维持交通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辟.邪/复辟.憎.恶/锃.亮吹毛求疵./睚眦.必报B.慑.服/蹑.足军饷./晌.午弄巧成拙./相形见绌.C.缜.密/嗔.怒偌.大/诺.言童山濯濯../擢.发难数D.狙.击/拮据.乐阕./宫阙.毁家纾.难/各抒.己见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怨竞聘上岗固步自封豆腐渣工程B.租赁代薪休假突如其来无立椎之地C.把炳唇松舌箭额首称庆万变不离其中D.对峙恃才傲物响誉中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看一段快乐的小品,听一曲喜欢的歌曲,读一本隽永的书籍,和知心朋友开心的聊聊天,这时,你的忧愁、烦恼都可能在一瞬间付诸东流....。

B.下半场比赛,中国队主教练杜伊在中国队落后时,果断换上了五名替补队员,就是这一念之差....,使中国国奥队连扳三球,以3:3逼平了美国队。

C.新年第一天,街上热闹非凡,秧歌表演、穿城长跑等活动掀起阵阵高潮,整个城市喜气洋洋,不可终日....,市民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庆贺元旦到来。

D.就在各界对贝·布托遇刺事件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际,她的一名贴身随从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称无论华南虎照真假都不能完全说明野生华南虎在当地生存的状况,国家林业局不会越位进行虎照鉴定。

B.今年7月,昆明市出台了了爱心卡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的规定,受惠对象包括昆明市和外省来昆居住满一年的60岁以上老人,都可凭爱心卡免费乘坐公交车。

C.我省首个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于近日成立,意图采取变“堵”为“疏”,对解决未成年人沉溺网络问题进行探索。

D.去年最火的电视剧要算《士兵突击》,它记载了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

它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是观众备受喜爱的。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联合国发出全球海水变酸警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主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的多国科学家警告说,全球海水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上升,从长期影响来看,它会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加。

在此之前,美国《科学》杂志今年7月份发表文章指出,过去200年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一半已溶解到海洋中,致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的骨骼和外壳生长的能力。

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委秘书、教科文组织理总干事伯纳尔日前对此表示,全球海洋正在变酸的结论是科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海水监测研究后得出的,同时也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

教科文组织正是基于这些科学研究发出海水变酸警告的。

伯纳尔指出,从近十年科学家对海水的监测研究结果看,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确实上升了,如果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再持续增加50年,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会破坏海洋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全球海水进一步变酸,在高纬度地区,海水分层的现象将更为严重,海水表层的营养物质和含量将进一步减少,浮游植物将有更多的日照时间,这一切都将影响海洋生物生态构成。

在酸度比较高的海水中,许多有壳类海洋生物将无法生长和繁殖。

如果再加上海水温度的提高,将对珊瑚礁构成严重的威胁,到这个世纪末,珊瑚礁将完全消失。

伯纳尔强调,海水变酸将是一个自然发生与漫长的过程。

他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海水酸度的增加,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不过,海洋中二氧化碳长期的积累才会产生海水变酸的效果,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伯纳尔同时表示,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一件对人类有利的事情。

但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是有限度的。

此次会议的有关报告指出,海洋每年可能收1/3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据估算,海洋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约有2000万到2500万吨。

应该说,目前海洋还处于一个缓冲区阶段,也就是说,海洋能既吸收二氧化碳,又不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海洋具有很强的缓冲特性。

海水真正变酸之前,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否则的话,地球的气温会上升得很快。

伯纳尔还强调,为了准确了解海水变酸对海洋生物、对环境的长期影响,科学家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包括什么时候海洋表层的海水将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把二氧化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在什么情况下,海洋的深层海水将把表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解析出来,带入深海水流循环,从而使表层海水重新具有吸氧能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帮助人们达到更好地保护海洋的目的。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节)5.不完全...属于伯纳尔指出的海水进一步变酸后“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后果”的一项是()A.海水进一步变酸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从而破坏海洋食物链,改变海洋和地球化学构成。

B.海水分层现象将加剧,表层的营养物质和含氧量将减少,浮游植物日照时间会更多,从而影响海洋生态构成。

C.将影响海洋生物的骨骼和外壳的生长,有壳类海洋生物将无法生长和繁殖。

D.海水进一步变酸加上海水温度提高会对珊瑚礁构成严重威胁,到这个世纪末,珊瑚礁将完全消失。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海水变酸的警告的原因之一。

B.从近10年科学家监测研究结果看,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再持续增加50年,海水才会变酸。

C.海水变酸虽然有其弊端,但对人类也有好处,它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

D.海水变酸是一个自然发生与漫长的过程,它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继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海水变酸的速度。

B.目前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还很强,还有很大的潜力。

C.海水可以将吸收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或者解析到深层海水里。

D.人们对海水变酸这一现象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

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

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

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

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

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

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

子其无往!”拱从歆言而.止。

后芬果败,洪乃服。

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

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

后策死。

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

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末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

”权悦,乃遣歆。

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

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

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

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

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

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

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①而时动。

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

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

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

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

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注:①戢:收敛,收藏。

《三国志·华歆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衣冠..无不游行市里衣冠:借指士族。

B.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持平:与别人的观点一样C.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识:标记D.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多:夸赞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洪从歆言而.止吾兄之盛行而.夭其嗣乎B.众乃.各留所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二祖劳于.前世不拘于时,学于.余D.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歆作为高唐官吏,为人低调。

陶丘洪自以为比华歆高明,他想参与王芬谋废灵帝一事,被华歆劝阻,他因此佩服华歆。

B.华歆先是投靠孙权,并受以孙权的礼待。

当他准备应曹操之征离开孙权的时候,孙权并不想放他走,最后孙权被他说服。

C.在华歆离开孙权的时候,很多人都给华歆送礼,华歆也回赠了他们价值相等的礼物,这些人都佩服华歆的品行。

D.魏明帝征伐蜀国,华歆认为应当以德服人,让百姓衣食无忧是治国的根本。

明帝非常赞许华歆,并撤回了军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5分)译文:(2)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5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晚春”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