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 6 3 1
V 12 N .2 o. 1 o 1
Ae o p c e i i e rs a e M dcn
D c 00 e 1 2
静 脉 留置 针 在 儿 科 输 液 中 的 应 用 及 护 理 体 会
吴晓蔚 , 红梅 , 赵 隋丽光
( 中航 工业集 团二 四儿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0 6 ) 50 6
长 带 来 痛 苦 。小 儿 静 脉 留置 针 技 术 , 年来 在 临床 上 得 到 近 了广 泛 的应 用 。 这 项 技 术 可 以 延 长 每 次 静 脉 穿 刺 的 间 隔
见透 明 的外 套 管 内血 液 回 流 顺 畅 。左 手 复 位 、 手 持 针 翼 右
将软管送入 血管 , 根据情况决定送 管长度 ) ( 。送外 套管时
时间, 使患儿在较 自由舒适环 境 中接 受治疗 。减少 患儿 因
反 复 穿 刺 而 造 成 静 脉 损 伤 、 染 和 不 必 要 的 痛 苦 , 保 各 感 确 项 治 疗 顺 利 进 行 。既 提 高 了患 儿 家 长 对 护 理 工 作 的 满 意 度 , 缓 解 了护 士 的 工 作 压 力 和 工 作 量 。 也 1 临 床 资 料 我院东轻儿科 自2 0 09—1 2 1 0为 7 2~ 00—1 2例住 院患 儿应 用静 脉 留 置针 输 液 。其 中病 种 : 生 儿 感 染 3例 , 生 新 新
捷 有 效 的 途 径 。 同 时有 效 地 保 护 患 儿 血 管 , 少反 复 穿刺 造 成 的 感 染机 会 , 轻 患 儿 痛 苦 , 高 患 儿 家 长 满 意 减 减 提
度 。也 减 轻 护 士的 心 理 压 力 , 高 工作 效 率 。 提 .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体会
[ 1 ] 蔡颖娴 , 罗鉴 兰 . 护 理 干 预 对 减 轻 烧 伤后 瘢 痕 形 成 的效 果研究 [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0 9 , 2 5 ( 1 8 ) : 3 9— 4 0 . [ 2 ] 管翠红 , 刘闪. 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护理干预 [ J ] . 内 蒙 古 中 医药 , 2 0 1 2 , 3 1 ( 2 2 ) : 1 2 7—1 2 8 . [ 3 ] 王爱 , 王成德. 综 合 性 康 复 训 练 对 减 轻 烧 伤 后 瘢 痕 形 成 的 临床 护 理 体 会 [ c] . / /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学 会 烧 伤 专 业 委 员 会 再 生 医疗 技 术 与 烧 伤 1 —1 4 4 . [ 4 ] 葛敏娟 , 赵耀华 , 黄群等 . 深 度 烧 伤 患 者 的综 合 康 复 护 理[ J ] . 中 国基 层 医药 , 2 0 1 2 , 1 9 ( 1 8 ) : 2 8 6 7—2 8 6 8 . [ 5 ] 周俏梅. 重症头面颈 部烧伤患 者的护理 [ J ] . 护 理 与 康
复产 生严 重 的影 响 。在 创 面 的愈 合 过 程 中 , 皮 肤 色素 的沉 着会 造 成 瘢 痕 增 生 , 严 重 者还 会 导 致 功 能障碍 , 进一 步增 加 患者 的 心理 压力 , 所 以在烧 伤 患者 的临床 护理 中要重 视心 理护 理 。 3 . 3护 理过程 中 , 若 对烧 伤 创 面 的处 理 不 恰 当 , 易 使 创面发 生 细菌感 染 , 导致 炎 性反 应 , 从 而对 创 面 胶原组 织产 生刺激 , 使 其修 复 过 度 , 加 重 瘢痕 的增 生 J 。在 创 面愈合 过程 中 , 要 保 持创 面 的干 燥 、 清 洁, 勤 修剪 指 甲 , 及时剃除创面及周围毛发, 及 时 清理 坏死组 织 。同时 还要 勤 换 药 , 以免 局 部受 压 , 对创 面分 泌物 及 时 进 行 清 理 , 同 时保 持 床 上 用 品 的无 菌状 态 。本 研 究 中 , 给 予 系统 护 理 干预 的实 验组 的治 疗有 效 率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 P<0 . 0 5 , 表 明对烧伤 患 者 实施 有 效 的护 理 干预 、 康 复 治疗 措 施, 可有效 减少 烧伤 创 面瘢 痕 的形 成 , 改 善创 面 外 观, 有利 于烧 伤 部 位 功 能 的恢 复 和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的提高 。 [ 参 考 文 献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 0 1 3 年l 1 月第7 卷第2 2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N o v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9 7・
静脉 留置 针在 儿科 护 理 中 的应 用及 体会
例 患者 , 患 儿 的组 别之 间从 年龄 、性 别 、住 院时 间及 病 史 情况 方面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1 . 2 方法 临 床 由于 患 儿不 合 作 多 采取 静 脉 留 置针 的 方 法, 主要 是 为 方便 患 儿输 液 及 临床 检 查 , 仔 细 观 察两 组 患 儿 的治疗 方 法并 分 析 。观察 组 的患儿 在 治疗 中采 取静 脉 留
儿, 所 有 的患儿 都 需要 在 本 院进行 住 院 以及 静脉 穿 刺治 疗 护理 , 其 中包 括 2 3 6 例男 性患 者 , 2 6 4 例 女性 患 者 , 患者 的 年 龄在 6 ~ 1 5岁 之 间 , 患 儿在 本 院的住 院的时 间在 2 ~ 6 周 之 间, 患 者 的平 均住 院 时 间在 4周左 右 。本 院将 按 照入 院先
从 根本上使患 者的痛苦大大 降低 , 也会使 患儿及其家属 提高 了对 医护人员 的护理方面满意程度 , 与对 照 组 相 比较有非 常明显差 异 f P < O . 0 1 ) 。结论 由于静 脉留置针减少 了大量的静脉穿刺 的现象 , 特别是在 儿 科 的护理 当中 , 能够 极大 的降低 了儿科患者对 穿刺 出现 的恐 惧感 , 也 能够提高护理人员 的护理效率 , 确 保 医护人员在 临床上可 以进行 推广和使用 , 但也要对患 儿的感染情况加 以注意 , 降低患者并发症 出现的

静脉留置针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

静脉留置针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

静脉留置针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常用于儿科护理中的设备。

它是一种针头与管子组成的装置,用于在静脉内注射药物、输液或采集血液样本,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它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同时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1. 提高治疗效果儿童在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输液。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每次抽血后再插针进行输液,然而这种方法对孩子们的皮肤造成了伤害,同时冲击输液更容易使得孩子们感到痛苦。

而静脉留置针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一次插针之后可以不间断地输液,同时还不会对孩子们的皮肤造成太大的伤害。

因此,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帮助儿科病人在手术前后、疾病治疗期间等多方面提高治疗效果。

2. 减少感染风险静脉留置针使用一次后不用拆除,因此能够减少插针次数,从而减少了外界对孩子皮肤的刺激。

相对于短时间重复插针,一次性插针再不需要拆除的方法不仅让孩子们更舒适,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因为连续注射长时间不用拆卸的静脉留置针免疫系统中处于虚弱状态的孩子也能够快速恢复。

3. 方便操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让每一次输液更加便捷。

不需要每次插针,医护人员能够根据静脉留置针中药液的用尽情况及时添加药液,保证即使在近距离的观察中也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多的困扰。

在实际使用中,静脉留置针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便于执行各种急救措施,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以更快的速度处理病情。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为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

而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医护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对插针位置进行合理选择及时进行更换,确保静脉留置针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对于孩子们的治疗起到同样重要作用。

在合适的时机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提高医疗水准和医疗效果,让病情持续稳定,让孩子们及家属的护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严格遵守相关护理规范,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留置针在儿科门诊静脉滴注中的应用

留置针在儿科门诊静脉滴注中的应用

静脉滴注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小儿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传统的静脉针行经脉滴注已经不能满足患儿的治疗需要[1-2],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重要的工具,不但能够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患儿的血管[3],还能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4],同时可以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本院门诊静脉滴注室也进行了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使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静脉滴注室得到了安全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10月在本科使用留置针的60例患儿,年龄26d至2岁,平均9个月;其中肺炎患儿30例,腹泻患儿20例,高热患儿10例。

1.2方法1.2.1材料及用物本科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24G英全康适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留置针敷贴采用3M透明敷贴。

1.2.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评估患儿的合作程度、病情、血管情况,若患儿静脉滴注时间大于3d可考虑使用留置针。

向患儿家长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优点及回家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取得患儿家长的同意后方可应用静脉留置针[5]。

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破裂、开叉现象[6]。

1.2.3穿刺部位的选择2岁以下的患儿多采用头皮静脉,因头皮静脉易于固定,方便照顾[7],如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

1.2.4皮肤准备行头皮静脉穿刺应尽量剃尽穿刺部位周围8 cm×8cm范围大小的头发,对胎脂较多的患儿,可先用50%的乙醇擦拭去除胎脂。

1.2.5穿刺穿刺时应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即三足够:足够的消毒时间、足够的消毒范围、足够的消毒剂,消毒范围大于8cm。

消毒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指腹绷紧血管周围的局部皮肤,固定静脉血管,右手取出留置针,将留置针针头斜面朝上,以10°~ 25°角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继续进针2mm,退针芯0.55~1cm到外套管内,滑动推送板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撤出针芯,左手食指按压穿刺处前端的血管穿刺点防止出血,迅速连接肝素帽。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儿科领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也成为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安置与护理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静脉留置针作为治疗静脉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其适用范围如下:1.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可以用于输注药物、营养液、生理盐水、化疗药物等等,同时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针头注射的时间。

2. 静脉营养支持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作静脉营养支持的手段。

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注营养液,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所需,并减少消瘦的发生。

3. 输血和血液透析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输注輸血和进行血液透析。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输液或者长时间输液的病人来说,可以减少反复针扎的痛苦。

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方法1. 静脉留置针的安置(1)准备工作在安置静脉留置针前,需要先确认是否有适当的器具和材料,如手套、无菌巾、麻醉药、置针针头、针身等。

同时,进行清洁和消毒手术部位,对病人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术前准备。

(2)安置针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大小和类型的静脉留置针。

麻醉药可以用来减轻针扎时的疼痛感。

在安置针头时,需要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和方向,然后用手进行牵拉以固定位置,最后缓慢插入针头。

(3)固定针头安置完毕针头后,需要进行固定,防止针头移位。

常用的方法包括贴上敷料、用贴膜将敷料固定、利用固定带和保险带固定等。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1)药物的注射害怕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失效,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注射药物时,要确保针头的位置和质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配制和稀释,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

(2)留置针的更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

同时还需要注意留置针的保存和维护,防止留置针变质和失效。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静脉留置针(IVC)是一种用于输液或注射药物的医疗设备,常常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使用。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更是举足轻重,它是连接患儿与药物的桥梁,更是实现治疗的必要手段。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许多儿科患儿的治疗,并利用静脉留置针为他们输液或注射药物。

通过这些经历,我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十分常见。

儿童的生理结构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皮肤薄嫩、血管较细,同时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

在输液或注射药物时使用静脉留置针,相较于其他方式更为安全、快捷和有效。

在一些重症患儿的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它能够及时、准确地为患儿输液或注射抢救性药物,帮助他们度过危险的关头。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需要护士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

儿童患者的血管较细,而且他们对于输液或注射药物的过程往往感到紧张和害怕,护士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要更为细致和耐心。

成功留置静脉针需要护士对于患儿的血管情况有着准确的判断,并且需要细致地操作,避免对患儿造成过多的疼痛或损伤。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静脉留置服务。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也需要护士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巧。

尤其是对于一些年幼的患儿来说,他们对于医疗过程的理解能力和合作意愿都较低,护士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和细致的心理护理,将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愉快。

护士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与患儿交流,让他们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在治疗中感受到护士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也是需要及时、正确护理的。

一旦静脉留置针安装完毕,护士需要不断地观察患儿的反应和血管情况,确保静脉留置针的畅通和安全。

护士还需要及时更换静脉留置针的位置,避免对患儿的皮肤和血管造成更多的损伤。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较 粗 直 的 血 管㈣


也 减轻 了 患 儿及 家长 的痛 苦 和烦恼
, ,

尤其对肥 胖儿及 穿刺难度 大



注 射 盘 内放 2 5 % 碘 酒 7 5 % 酒 精 消 毒 棉 签




留置
的患儿 不 但减轻患 儿 痛苦 也 大大 减轻 了护理 人 员 的心 理 压 力
, ,

1



方法

通 过 对 本 院 2 0 0 5 年 10 月 到 20 0 7 年 1 月 14 7 例

患儿 采 用 静脉 留置 针 输 液 采血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有 效 地 保 护 了 患 儿 的 血 管 减 少 了 反 复 穿刺 造 成 的 感 染 机 会 也 减 轻 了 患 儿


家长 的 痛 苦 和 烦 恼
, , ,


按 常 规作好 穿刺前 的 准备 调 整 心 态 保 持情 绪稳
, ,
-
提 高 了病 人 满 意率
薯 五j
j




选 择 注 射 部 位 的 血 管 常 规 消 毒 皮 肤 5 l Oc

m
范 围 (穿 刺 部 位 周


!:

围 应 剃 去 毛 发 约 l Oc
10 月

m
)


操作 者站 在 穿刺侧 或 头侧 左 手拇 指 及 食

减轻 了护 理

员的 心

理 压 力
提 高了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的患儿多是低龄儿童,其生理发育尚不完善,所以血管的直径较细,此外,因为疼痛的原因,很多患者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比较愿意动,这就为护理人员的穿刺工作带来了难度,而且反复的穿刺会为患儿带来很大的血管刺激,因此,要对穿刺的方法进行改善。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以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儿科患者13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1~10岁,平均(4.2±3.3)岁,住院时间1~5周,平均(2.3±0.5)周。

按照随机的原则,将130例患儿分成两组,并保证两组人数的相同,由于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住院周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能够进行结果的对比。

研究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对患儿的病情护理、用药护理以及穿刺护理等。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静脉留置针护理,其详细护理内容如下:①针管的选择:由于患儿的血管较为纤细,因此要能够针对患儿的血管情况选择留置针[1]。

②血管的选择:在选择做穿刺的血管时,护理人员要能够选择相对而言较粗、较直并且弹性较好的血管作为穿刺的首要对象,患儿穿刺的位置要尽量避免关节、没有静脉瓣的血管,此外,因为下肢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较大,所以在穿刺选择上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静脉留置针要选择较为常用的18~24G 的留置针。

③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和固定:在穿刺之前要求患儿采用平卧位,在将头部侧偏之后,护理人员要能够选择1个合适的头部血管,并对即将穿刺的部分进行消毒工作,然后旋紧留置针的肝素帽,握住针座,针座管,将针尖的保护套取下,保持针尖和患儿血管静脉之间的角度,通常情况下,都以30°直刺方式进针,然后观察患儿的血液流入情况,再将软管送入到患儿的静脉中后,将针芯抽出,并放置在锐利物品放置箱中,再打开输液的开关,观察滴注的频率是否顺畅,最后将无菌膜覆盖在穿刺口,并用透气的纸胶布绕圈进行固定[2]。

此外,还要进行封管工作。

对于儿科的患儿而言,较为常用的封管方式是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其主要方式为,取用3~5mL 的封管溶液,并利用输液针头将其缓缓送入管腔之中,在推注2~3mL 之后,然后一边推注,一边将针头拔出,但是要能够保证投有一小段的针头是在肝素帽中的,在进行该项操作的过程中,其推注以及把针头的速度要缓慢,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保证生理盐水能够充满管腔,达到封管的效果。

当封管液仅剩下0.1~0.2mL时,要能够采用小夹子将延长管夹住,并将针头完全拔出。

④留置时间: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要能够对留置针的留置时长进行观察,通常情况下,留置针的留置时长不得超过5d,这样是为了防止患儿在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以及感染的情况。

所以,大量的医生研究表明,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长仅以3~4d 为宜[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以及对相关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方式,如果患儿无能力自述则由家属代替回答调查问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6.34.97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方法:将130例儿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以及认知护理。

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的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可以极大地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Applic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sZhang QinHan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Ya'an City,Sichuan Province 625300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s.Methods:130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gnit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uccess rate ofpunctu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 nurs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puncture,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Key words Pediatrics;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Nursing experience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张沁625300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人民医院(下转第163页)干预:a.阴道出血及取宫内节育器(IUD)的围绝经期、绝经多年后患者:这些患者一方面又担心取IUD或手术的难度,一方面担心患有恶性疾病,心理负担比较大,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检查,应由护士告知,对取IUD更具针对性,镜子直径3.5~4.5mm,是诊断宫腔病变的可靠方法,所以手术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

b.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宫颈病变治疗的患者未生育者担心手术对生育的影响,还有患者多害怕手术疼痛。

在直观下操作使病变切除的更彻底,针对这些患者的心理,应让患者了解宫颈的解剖知识,宫腔镜不影响卵巢内分泌的功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有形成果:本次活动的有形成果主要是妇科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实施对策前120例患者完全依从率78.3%,实施对策后提高到95.0%,达到了预期目标值,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无形成果:采用资质评分表,内容的调查每项1~5分,分别算出7项内容的总分,对每位圈员进行责任荣誉、自信心、团队精神、专业知识、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等7项与实施前比较,所有指标均有所提高,尤其是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等方面。

讨论妇科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依从性通常是指健康指导和治疗与一个人的行为保持一致的程度,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而患者依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

我科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圈员的综合能力提高,圈员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使工作质量得到改进,更重要的是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圈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4],从而促进长效质量改进机制的形成[5],使患者治疗处于无缝隙管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通过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大大提高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依从性,品圈活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能够明显提高妇科患者对宫腔镜检查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1]邵翠颖,金玉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3]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135.[4]马逊,朱亚梅,王玲,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28):561-562.[5]谭晓青,李冬敏,朱淑芳.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7):525-526.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对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对比中,对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47例,二次穿刺成功8例,其总体的穿刺成功率84.6%,而对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65例,其穿刺的成功率100%。

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相关医护人员还进行了患儿满意度调查,见表1。

讨论对于儿科的护患纠纷事件,其绝大多数都是由穿刺工作没有做好所导致的,或者是穿刺工作没能够很好地达到家属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患儿的反复穿刺,更是会很大程度地增加纠纷事件的概率。

由于患儿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其血管的直径较细,并且由于穿刺疼痛的原因,患儿对相关护士的配合度较差,所以护士在对其进行穿刺之后,总是会发生穿刺不成功的现象,而且反复的穿刺会极大地损伤患儿的血管。

因此,医院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种现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穿刺护理技术,即静脉留置针。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穿刺的成功率84.6%,而观察组100%,在对相关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中,对照组的满意度83.1%,而观察组的满意度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充分说明了,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很好地提高患儿血管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在本次的研究中,主要通过针管的选择、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封管以及留置时间控制几个方面进行护理,这让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有效地减轻,更好地配合医院对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很好地提高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相关患儿及其家属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故而,可以在儿科进行推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