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梳理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文学

合集下载

地理课堂笔记 (2)

地理课堂笔记 (2)

第一单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2、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态。

天体系统:天体在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下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1)银河系主要由恒星和星云构成。

2)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3)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构成。

其中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致。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外观、物理性质、太阳系当中的位置普通。

2)特殊性——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分布。

适合的温度 自身条件: 适度厚度的大气3)生命存在的原因: 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气候(天气状况)地形( 地势)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光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影响呼吸作用弱。

不利:温度影响作物生长期。

太 阳 系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天体系统的级别低地球 月球其他恒星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通讯 3)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6)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如地震)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昼夜更替 1、 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限。

侧视图中过地心。

晨昏线的判定: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白天的为晨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黑夜的为昏线。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1.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最基本是恒星和星云。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

含: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分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类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但一定要在太空中)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和物质的永恒运动,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分层其他恒星系统地球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地月系月球地月距离:约38.4万千米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统三、太阳系及其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其他行星皆绕其运转,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

其中金星离地球最近。

水星,金星没有卫星。

木星卫星最多,体积最大。

水星体积质量最小。

运行近圆性:八大行星皆绕太阳以近圆的椭圆轨道运行地内行星:水、金特征同向性:除金星逆行外其他行星皆自西向东公转分按位置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轨道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类地行星:水、金、地、火类按结构巨行星:土、木远日行星:天、海四、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普通性:外观和所处位置特殊性:存在生命,特别是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稳定、安全的→→→太阳光照稳生适宜的适宜的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恒星际环境条件稳定定物温度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八大行星各行→→地球稳定、安全安生适宜呼吸大气厚度、密度合适←体积、质量适中其道互不干扰的行星际环境全存的大气大气成分合适←←←←漫长的演化过程日地距离适中环要充足的水内部水汽释放←收缩、衰变制热境求分*液态原始海洋形成←冷却、凝结、汇聚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最新最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最新最全)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具有层次性: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宇宙>总星系。

宇宙还有未知的,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认识的)二、地球是太阳系统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成员主要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在土星和木星之间。

【普通性】:主要是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在运动特征上:运动平面具有共面性,均在同一轨道面上(黄道平面);运动方向具有同向性,均为自西向东;运动轨道具有近圆性。

在结构特征上,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均不是最特殊的。

【特殊性】:地球存在生命。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表面均温为15℃),同时为液态水存在提供了条件;②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外围存在适于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③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地球内部水汽不断向外散发,为地表液态水提供水源。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内部的氢氦核聚变产生的热量会源源不断的地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给地球。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太阳能。

(重点)掌握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因素:(常与等值线分布的联系)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1.影响因素: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越强②昼长: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辐射越强③地势:地势越高,空气稀薄,透明度越高,日照越强,辐射越强④天气: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小,辐射强2.空间分布:①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a.空间分布纬度差异: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地区差异: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b.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高中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1:地球在宇宙中

高中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1:地球在宇宙中

高中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01:地球在宇宙中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

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恒星 由炙热的形体组成,有很大的质量,自身能发光的球状天体;所有的恒星都在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因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其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主要成分是氢。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

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

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日地平均距离主要成分 半径 质量体积密度重力加速度1.5亿千米(光行8分钟) 氢和氦 地球半径的109倍(70万千米)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地球密度的1/4地球的28倍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太阳活动的标志 发生的层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光球 (1)黑子、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

(2)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会干扰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高空大气层,同稀薄大气相撞形成极光)耀斑、日珥 色球 “太阳风”日冕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2024届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的基本构成宇宙的定义: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由物质组成并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可见宇宙(已知宇宙):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其半径约为137亿光年。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是一个距离单位,1光年等于9.4605×10¹²千米。

二、天体及天体系统1. 天体的定义与分类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天体分类:自然天体:星云、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球)、流星体、彗星(如哈雷彗星)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

2. 天体系统的定义与层次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银河系:包含数千亿颗恒星和星云等天体。

总星系(可观测宇宙):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所有天体系统的总称。

三、太阳系的结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

行星: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

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表面温度较高,质量小,体积小,平均密度大,卫星数目少或无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大,体积大,平均密度较小,卫星数目多。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低,质量体积适中,平均密度较小,卫星数目较多。

四、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地球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质量、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他类地行星相比并无特别之处。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这得益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稳定、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以及液态水的存在。

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梳理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文学

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梳理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文学

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此相关。
(3)耀斑以
离层产生
射电爆发 和 磁暴 现象,影响
高能粒子喷发 等方 短波 通信。
式放出辐射能,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 (4)太阳日冕层中的许多带电离子脱离太阳引力飞 向宇宙空间,形成 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 极地上空 ,
时,受地球
产生
磁场 的作用,偏向
极光 现象。
日。40年前的今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 上月球,印下了自己的足迹。实现了个人一小步, 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大步。 材料二 2009年3月1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
一号”在绕月飞行了5 514圈后,舍身撞向月球,
为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根据目前的探测结果,知月球上的能源有 ( A.生物能、潮汐能 B.核能、生物能 )
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 资源贫乏。
强化专练
2.下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 ①纬度低 A.①② ②海拔较高 B.③④ ③云量少,晴天多 C.②③ D.①④ ④上空臭氧少 )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这样的新能源 发达的地区 能源 ) ②我国
答案(1)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时,
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长江中下游 (3)日珥 (4)观察月全食机会多。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 四川 成都 日偏食
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
而月影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
【预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3)运动特征:
(3)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1.同向性:从北天极看,逆时针(自 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2.共面性: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 3.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性
1.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3)
水星 0.05 0.056 5.46 金星 0.82 0.856 5.26
课堂小结,要点回顾:
一、人类认识的宇宙
1.可见宇宙半径
。可见宇宙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3.太阳系:
(1)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及分类。 (2)说出小行星带的位置。 (3)说出八大行星公转的特点。
(1)在图中A行星处
标出A行星绕日公 转【的典方例向剖。析2】读太阳系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练习】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1、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2、陨石
3、山上掉落的石头 4、运行中的人造卫星
5、哈雷彗星
6、酒泉的神州飞船
7、天空的白云
2、如何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
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的不同之处?它 们是否属于天体。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 级别的天体系统。


你认为有外星人吗?
“外星人并不一定 像人类,他的生命形式 可能很复杂”
“外星人应该能自 我保持,由碳元素组成, 拥有信息系统”
“能造访地球的外 星人,其科技水平要比 我们先进很多”
听说过贵州“天眼”吗?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 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 ,能够接收到1 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2016年10月23日 贵州天眼开机就获外星信号,霍金急忙阻拦千万 不要回应。

宇宙知识要点

宇宙知识要点

交角=直射点纬度
•重合 交角为0
46
直射点经度 直射点纬度
12时所在经线度 公式计算所得 日照图所得
晨昏线与经线 的交角
晨昏线与极圈 的切点
交角=直射点纬度
切点与交角互余
47
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切点即是极昼、
春分日、秋分日
夜出现的纬度
•垂直 切点为90°切点与交角互余 互余
晨昏线与经线交角为0°
利用晨昏线推理
时间换算与日界线
时差问题 东加西减
未知时间=已知时间±两地差
日界线 分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
180°经线
关键:找出0时所在经线
34
如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
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NA的经度为 60°,E NB的经度为 180。°
180°B 8点钟
N
120°
这时北京时间为

1.该地房屋一定坐落
在 A.东半球
B.西半球

西
CC.南半球
D.北半球
2.据图判断夏至日的
日出方位为
AA.① B.② 夏季
C.③ D.④
北 冬季
51
3.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
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180°、45°W经线的度数。
考点布局; •比较昼夜长短 •计算昼长或夜长
=2×(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39
图l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
为AMB昼弧,AM=MB, α等于20°,据此回答。
12点钟
145°W
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
D.行星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解析 第(1)题,“开普勒”望远镜的观察是对 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搜寻,超出了太阳系范围,而
在银河系范围之内。第(2)题,生命的存在与发
展离不开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范围与光照条件。 答案 (1)C (2)B
任务期内,它将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
恒星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 象。据此回答(1)~(2)题。
(1)“开普勒”望远镜所搜寻的宇宙范围包括的
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 B.2级 C.3级 ( D. 4级 )
(2)假设“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
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
深化探究 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分析地面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从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的影响因素上去分析,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影响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可总结如下: (1)太阳高度——最主要的因素,直射时太阳辐 射最强,削弱最少(阳光通过大气的路程及等量 的光线照射的地表面积的差异)。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基础梳理 1.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 射总量的 间,分为 电磁波 的形式向宇宙空 间放射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 二十二亿分之一 。 可见光 、 0.15~4 微米之 红外光 和 紫外光 三 可见光
(2)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
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波段,约占总能量的 50% 。
(3)太阳常数是表示太阳辐射
能量的物理量,即在 1分钟 内所得到的
地球大气上界,在
阳光线的
日地平均 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
1平方厘米面积上,
8.24 焦/(厘米2·分)。 (4)太阳辐射可转化为有机物中的 生物化学 能。
太阳辐射能量。太阳常数值为 (5)太阳辐射是地球 能源。 大气运动 、 水循环 的主要
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此相关。
(3)耀斑以
离层产生
射电爆发 和 磁暴 现象,影响
高能粒子喷发 等方 短波 通信。
式放出辐射能,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大气电 (4)太阳日冕层中的许多带电离子脱离太阳引力飞 向宇宙空间,形成 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 极地上空 ,
时,受地球
产生
磁场 的作用,偏向
极光 现象。
C.风能、太阳能
D.太阳能、核能 (2)图示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是。 (3)地表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 条件。你认为地表有适宜温度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生物和水,没有生物
能、风能和潮汐能;图示中的中心天体是地球,为
辐射能就越多,同时,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穿
过的大气层路径就越短,被削弱得就越少;二是当 地的天气状况。一个地方云雨天气越多,云层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 就越少,反之天气晴朗的地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多。
【预测1】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 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 的日照总量,并绘出下图(图中等值线由内至外 依次为:4 186、8 372、12 558、16 744、
2.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 外部的不同圈层。如太阳黑子出现于
不稳定 性所
光球层 ,
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
日冕层 。
色球层 ,太阳风出现于
(2)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 周期。生长在 疏密变化以及对两极地区
11 年为 中高纬 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 永久冰层 的钻探研
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而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第(2)题,据图可知,地形坡度为10°时,a点数 值大于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a点数值与地形坡度呈 正相关,故地形坡度增大到15°时,a点数值将增大。 答案 (1)D(2)A
借题发挥 一个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 素:一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等量的太阳辐 射散布的面积就越小,因此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
象则是

(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 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
有利于观察的是
哪一个多?为什么?
现象。
(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
解析
第(1)题,结合日地月位置关系解释日食
成因。第(2)题,信息在图中,注意题目中“食 甚”“本影”等关键词。第(3)、(4)题,结合 日地月的运动关系及体积对比答题。
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新疆呈东
西向分布。(2)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
心,主要是因为:①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 多。(3)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①盆地形状,
水汽不易散发;②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
日。40年前的今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 上月球,印下了自己的足迹。实现了个人一小步, 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大步。 材料二 2009年3月1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
一号”在绕月飞行了5 514圈后,舍身撞向月球,
为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根据目前的探测结果,知月球上的能源有 ( A.生物能、潮汐能 B.核能、生物能 )
分利用太阳能。
答案 (1)C(2)C(3)C
考向二
天文观测及生命探索
【例2】(2009·上海地理)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 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读图回答问 题。
2009年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范围示意图
(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是:

(2)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
平原和
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 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在上海、成都、武汉三 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 。同日上 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
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
第(1)题,图中四条反映太阳辐射量的曲线
中,1月的曲线变化最大,说明此季节该地坡向对地
18 837)。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3)题。
(1)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是


A.悉尼
C.广州
B.布宜诺斯艾利斯
D.基多 ( )
(2)该地7月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最少的墙面是 A.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北面 B.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 C.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 D.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北面
(2)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综合分析,即从地球本身
和其周围环境条件入手进行分析。
强化专练
1.新华网2009年8月6日华盛顿电:美国航天局6日发
布消息说,已升空5个月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日前发回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图像。美 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 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为期3年半的
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5)八大行星按照与

都按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公转
逆时针方向,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个 平面上。
(6)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数目最多的是 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基本位于
木星,卫星
木星,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和金星 , 火星 轨道和
天体组成的,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是⑥ 银河系。所
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 ⑦ 总星系 。 (4)太阳系是由⑧ 太阳 、围绕太阳运行的⑨ 行星、 ⑩ 矮行星,以及 流星体 和 小行星 、 卫星 、 彗星 、 行星际物质 等组成,太阳的质量约 99.86% 。 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
(2)大气厚度——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
阳辐射强的一个因素(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
(3)大气密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 (4)大气透明度——阴天云层或尘埃对太阳辐射 反射强(阳伞效应——云层或尘埃反射)。
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1)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高值和低值的中心 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 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 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
答案(1)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时,
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长江中下游 (3)日珥 (4)观察月全食机会多。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 四川 成都 日偏食
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
而月影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
【预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0日是人类登月40周年纪念
较多,2.下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 ①纬度低 A.①② ②海拔较高 B.③④ ③云量少,晴天多 C.②③ D.①④ ④上空臭氧少 )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这样的新能源 发达的地区 能源 ) ②我国
(3)该地理小组对某小区调查发现,朝南房间的用 电量都比朝北的房间少。这反映了 ( ) A.太阳为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光、热资源 B.太阳辐射能量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大气、水 体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