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 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 且不 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如图所示
(注:图中的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 的分布情况, 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 化情况)
3.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
提示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 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存环境 的总称。它占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_________
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1.北极星与地球是否属于同一个恒星系统? 否。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有自己的恒星系统;地球是一 颗行星,属于太阳系这个恒星系统。 2.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有没有区 别? 无。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 样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1.生命存在问题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 手分析: 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 二看: 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 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 的温度。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 的体积、 质量和大气演化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生 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 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
2.太阳辐射(光照)强弱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思路 (1)在大区域范围内, 一般从气候特征方面考虑太阳光照 对农作物的影响。例如我国内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利 于农作物有机质的合成,瓜果糖分高;青藏地区光照强,作 物颗粒饱满。 (2)在小区域范围内, 一般会从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方 面考虑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影响。例如山谷或山地背风坡, 晴天多、光照强,利于作物有机质的合成;山地向阳坡,太 阳辐射多,植被茂盛,自然带谱界线较阴坡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

第2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考点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图2-5
第2讲 │ 考点自主梳理
1.划分依据:地震波__传__播__速__度__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代 码
类型
(4)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也与坡向有关。阳坡太阳辐射强于 阴坡;背风坡太阳辐射强于迎风坡。
(5)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穿过的大气路程有关。路程短, 太阳辐射强;路程长,太阳辐射弱。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2 [2011·海南卷]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 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 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多阴雨天气的地 区,日照时数少, 多晴朗天气的地 区,日照时数多
地势高,大气稀 薄,透明度高, 固体杂质、水 汽少,获得的 太阳辐射多
晴天多,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多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世界总体分布特征 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 分布特征如下: (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 于冬季。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
图2-9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特别提示】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 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 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因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方法点拨】 分析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弱的方法和规范 语言
1.1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

1.1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依标托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锁定考点:考点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和自转的特征等方面并无特殊性。
地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太阳系中唯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生命存在条件要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考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特例分析:1.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
考点三:地球的圈层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圈层名称不连续面厚度特征地壳平均厚度为①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地幔上地幔 2 800多千米①物质状态为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①物质状态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地核外核 3 400多千米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注: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
2. 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无明显界限) 典例探析:1. 2010年4月15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新的太空探索计划,他希望在30年内将美国宇航员送达围绕火星的轨道。
下图分别为美国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照片和阿姆斯特朗登月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进入火星轨道的航天器属于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2.读下图,回答(1)~(2)题。
1.4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D
A.海水深度<5000 米 B.海洋地壳厚度<6000 米 C.海水深度<11000 米 D.(海水深度+地壳厚度)<11000 米
课堂练习
(2019年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 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上下颠簸
课堂探究
图a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找出图c的两个不连续面所在的深度 并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读图b)
✓ 莫霍界面:地下平均33千米处 ✓ 古登堡界面:地下约2900千米处
图b
(2)说出横波、纵波经过两个不连 续面后的变化特点
✓ 莫霍界面:横纵波都增快,纵波 速度大于横波。
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 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 16千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目前, 共造成82人遇难。当地救援工作正在紧 张展开。
地震来临时,站在陆地上的人们感受 到的震动是怎么的?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水中的动物感受到的震动是怎样的?
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含气性,从而为油田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3.工程探测。在实施工程当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不规范、工
序不严格等诸多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振捣不密实、存有孔洞、出现蜂窝状等问题,从而 给隧道、桥梁以及其他土木工程项目中的结构体带来质量隐患。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常用地震CT(指 利用地震波射线对地质进行透视,通过地震波走时和能量衰减的观测对地质体成像的技术)对工程进 行勘察。
✓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1-1

关联 1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 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 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关联 2 “四看”法判断地外天体是否存在生命 在分析地球外部天体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 入手分析: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必备知识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性——由天体组成 (1)类型:___恒_星____、星云、__行_星___、卫星、流星体、彗星、 星际物质等。 (2)最基本的天体:___恒_星____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 (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___相_互__吸_引____、 ___相__互_绕__转___、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可观测宇宙
太阳系
小提示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 中。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返回地面的航 天器。 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如流星现象。 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 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 体。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黑__子__数___增多→太阳活动强烈→不同纬度地区 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___耀__斑_____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 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 空→同空气摩擦→产生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 晚)。 ④影响地球磁场,产生“____磁_暴_____”现象,使磁针不能正 确指示方向。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与典例(含详解)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考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知识点二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昼长、地势及天气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2.世界太阳年辐射总体分布特征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1)空间分布⎩⎪⎨⎪⎧①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易错排查】1.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因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太阳辐射弱的地区,热量不一定贫乏,如四川盆地,虽然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但由于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热量资源丰富。
【知识拓展】1.我国部分地区太阳辐射的对比分析2.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量越大,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就越强,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
比如新疆南部绿洲农业发展瓜果、棉花生产,充分利用的就是充足的光照和丰富的太阳能。
高三地理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五、地球的圈层结构 1.读图,填写下列内容,认识内部圈层的特点。
(1)A、B两类地震波的区别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A
__横__波__
_较__慢___
__固__体__
B
__纵__波__
较快
固体、液体和_气__体___
(2)两个不连续界面 ①C界面——___莫__霍__界__面___,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 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 下图所示:
(4)太阳能开发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能量巨大:它是人类可以利用 的最丰富的能源,可以说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分析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点 下图示意横跨帕米尔高原主体、阿莱谷地、西天山、费尔干纳 盆地等主要构造单元及对应的莫霍面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地壳厚度最大处为( D )
A.费尔干纳盆地
B.西天山
C.阿莱谷地
D.中帕米尔
4.图示剖面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是( D )
A.地壳垂直运动
2.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A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
的通信设施 ④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结合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考查太阳辐射能的开 发利用
青海省德令哈市的1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是新型太阳能 光热发电站,于2016年8月30日发电成功。光热发电是利用大规模 定日镜场收集的太阳能,将熔盐加热并进行储存,再根据电网的调 度指令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 电机组发电。下图是德令哈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56张) (1)

巨行星轨道面
变化
C .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
巨行星、远日行星的轨道面;太阳活动(黑子和 耀斑 ) 的周期约为 11 年,从 1977 年至今,不可 能观测到6次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太阳系八 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金星自 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其他的行星自转方向相 反,故本题选A。
条
件 自 身 条 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
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有适宜的温度(平均
日地距离适中(大气层的存
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也保证 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 了条件 给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条件
温度15℃)
有液态水存在
在和地球自转速度)
地球活动,释放出水汽, 温度降低形成原始海洋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
【答案】 1.(1)A 【解析】 第(1)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 轨道之间,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旅行者1 号”穿越小行星带后遇到的是木星,而太阳系
A .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后与太阳系最大
的行星近距离相望
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就是木星。在飞出太 B .沿途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 阳系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
行星 、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1)物质性:宇宙是由恒星、星云、①________ 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运动性:天体时刻在运动,它们②_____________
考点分阶突破
2.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 ⑤____________ 银河系 ③____________ 太阳系 ④____________
有适宜生物生存的
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天空多云 ③位于山地的南坡 ②降雨天气
④位于山地的北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解析】1选D,2选D。第1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纬度、天 气、地形等。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短, 太阳辐射最强;而丁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最长,太阳辐射最弱,
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有自己的恒星系统;地球是一颗行星,属于太阳
系这个恒星系统。
2.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并没有区别。
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样都具有同向性、 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3.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太阳并非太阳大气的全部。 我们平时看到的炫目太阳实际上是太阳外部圈层中的光球层;色球层 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仪器才能看到;日冕层只有用特殊的仪器才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
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拓展提升】
我国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分布的对比分析要点
地 区 太阳辐射 北方地区比南 方地区丰富 丰富 最丰富 贫乏 对比分析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排除纬度因素,侧重分析:①北方地区天 气:晴天多,阴雨天少;②夏季北方地区 白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重点强调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 阳辐射强
④银河系
B.②③④
C.③④⑤
3.火星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是最有可能接收地球移民的星球,为了满足
大批地球移民在火星上的生存需要,火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①平坦的地形 ②有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有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液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解析】1选A,2选D,3选D。第1题,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小得 多,引力太小。第2题,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进入火星 轨道的“好奇号”不属于地月系和河外星系。第 3题,维持生命存在
成员,应位于银河系中;该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原因是温
度太高,而温度太高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考点二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2.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2018届一轮复习
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年5考
高考指数:★★★☆☆
考纲 的行星 考情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梳理】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宇宙的两大特点: (1)物质性:由各种天体组成。 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形成 (2)运动性:天体时刻在运动,它们_________ 天体系统。
自转周期
58.6 d
金星
地球
0.82
1.00
0.856
1.000
5.26
5.52
224.7 d
1 a
243 d
23 h 56 min
火星
0.11
0.150
3.96
1.9 a
24 h 37 min
(1)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B.体积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
(2)月球一边自转,一边围绕地球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 为27.32天。但其自转周期太长,同时缺少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和保温作用,因此月球昼夜温差大,液态水无法存在。
【考题研析】
读下表,完成(1)~(3)题。
类地 质量(地 体积(地 平均密度 公转周期 行星 球为1) 球为1) (g/cm3) 水星 0.05 0.056 5.46 87.9 d
的基本条件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加固训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
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
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
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 材料回答(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古登堡界面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 (2)D界面——___________
降。
3.三大圈层:
圈
层
地壳
C层以上 部分
地幔
C、D两层之 间的部分
地核
D层以下部分,内部分为E外 核和F内核
图中范围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两部分。 4.岩石圈的构成:包括地壳和___________
五、地球的外部圈层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雨、 雾天多
【考题研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
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
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C.山东半岛 B.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
所以本题选D。第2题,据图可知:乙地的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的路
程不太长,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多云雨天气,大气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维导引】
【尝试作答】(1) D
,(2)
B
,(3)
D
。
【题组精练】
2014年8月6日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
落在火星表面两周年纪念日。两年中“好奇号”在火星表面的行走探
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回答1~3题。
与日平均 表面 大气 大气主 公转 距离(百 质量 体积 均温 自转周期 密度 要成分 周期 万千米) (℃) 地球 火星 149.6 227.9 1.00 1.00 1.00 N2、O2 0.11 0.15 0.01 CO2 22 -23 23时56分 1年
提供能源 。 (3)对人类:为人类生活生产_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太阳大气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活动的基本概况。 日冕层 、B色球层、C_______ 光球层 。 ①太阳大气分层:A_______ 黑子 、B层_____ 耀斑 。 ②主要太阳活动类型:C层_____ 11年 。 ③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 (2)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 大气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①扰动地球的_______ 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 ②扰乱_________ 极光 ③产生“_____”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 稳定的_________
适宜的_____ 温度 条件
(2)自身条件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液态水 的存在 _______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三大影响: 光、热资源 。 (1)对地球:直接提供___________ (2)对地表: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 动。
考点一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分析:
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具体 分析如下图:
2.宇宙生命探索问题的分析思路:
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运用“三看法”:
一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距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
周期长短、大气层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
火星 轨道和_____ 木星 轨道之间。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 哈雷彗星 。 (4)彗星: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_________
2.地球的普通性——两大表现: 同向 性、_____ 共面 性、_____ 近圆 性。 (1)运动特征相同:_____ (2)结构特征相似: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同为类地行星。
)
(2)依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证明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人类必须在火星上探寻到( A.O2存在 C.CO2存在 ) B.H2O存在 D.CH4存在
(3)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
)
②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④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且轨道相邻
24时37分 1.9年
1.有关表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星体积、质量小
B.火星表面温度低的唯一原因是距离太阳太遥远
C.火星公转周期太长,所以昼夜温差大
D.火星上没有温室效应 2.进入火星轨道的“好奇号”属于( ①太阳系 A.①②③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 ⑤河外星系 D.①③④
欢 迎
步入地理课堂
吴起高级中学 高云飞
课前检查
【2011·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
•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50m B.55m C.60m D.65m •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 长度约( ) • A.15m B.40m C.90m D.65m
【尝试作答】(1) A
,(2)
C
。
【题组精练】
(2015·周口模拟)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
气削弱得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