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讲)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共50张ppt)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
我国部分地区太阳辐射的对比分析
太阳辐射
对比分析
北方地区 比南方地区
丰富
①北方地区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 ②夏季北方地区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丰富 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朗
最丰富 贫乏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 间长,大气透明度高
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 雨、雾天多
(2015安徽)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 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²,图中阴影部分表 示没有太阳辐射。
1.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 凌日的是( )
C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天体系统及地球具备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 [命题探究]
(典型高考题)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 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图甲为地月系示意 图,图乙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据 此完成(1)~(2)题。
专题三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
命题分析: 1.以宇宙探测为背景,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以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有关热点为背景,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以示意图、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宇宙中的物质存在(独立存在)为天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1.进入太空的梦天实验舱( )
A.属于恒星
B.属于行星 C.属于卫星 D.不属于天体
2.图中丙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

第2讲 │ 考点自主梳理
► 考点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图2-5
第2讲 │ 考点自主梳理
1.划分依据:地震波__传__播__速__度__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代 码
类型
(4)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也与坡向有关。阳坡太阳辐射强于 阴坡;背风坡太阳辐射强于迎风坡。
(5)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穿过的大气路程有关。路程短, 太阳辐射强;路程长,太阳辐射弱。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2 [2011·海南卷]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 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 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多阴雨天气的地 区,日照时数少, 多晴朗天气的地 区,日照时数多
地势高,大气稀 薄,透明度高, 固体杂质、水 汽少,获得的 太阳辐射多
晴天多,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多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世界总体分布特征 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 分布特征如下: (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 于冬季。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
图2-9
第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特别提示】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 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 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因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方法点拨】 分析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弱的方法和规范 语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PAR强度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则图中数值越大的区域,太阳辐射 量也越大
年平均PAR(光合有效辐射) 强度的空间分布图
解题思路 运用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结合图示①地具体地理条 件➡分析、组织答案。
信息解读
答案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
因素:天气多变。
方法2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方法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 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
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 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 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
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
射总量
获得太阳辐射多
,固体杂质、水汽少
辐射多
2.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图示
注意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 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 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的存在。
(3)太阳辐射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类型
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 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扰乱地球上空③ 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 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层结构及各圈常结合宇宙探测、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错误!1. 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1________和□2________。
(2)运动性——天体□3________、□4________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 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太阳系模式图①主要成员:由里到外分别排列。
⎩⎨⎧类地行星:□7 、□8 、□9 、□10 巨行星:□11 、□12 远日行星:□13 、□14②运动特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15 自西向东□16 近圆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17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光照,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适宜的□18________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19________的存在。
命题角度一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经典例题](2019·山西省重点学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思维建模]1. 材料分析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第二讲能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固体、液体 和气体
共性
传播速度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性质 而变化
(3)不连续面及波速(bō sù)变化 ①界面C_____莫__霍_界__面_____: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② 界 面 D_______古__登__堡__界__面___ : A 波 传 播 速 度 完 全 消 失 , 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第十八页,共42页。
3.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kōngjiān)分布 (1)空间(kōngjiān)分布
第十九页,共42页。
(2)特例分析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①海拔高,空气稀薄,
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xuēruò)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 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xuēruò)作 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
第三十五页,共42页。
5.下图是黄果树瀑布(pùbù)图,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 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 黄果树瀑布(pùbù)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个圈层。
【答案】 C
第三十六页,共42页。
6.(2013届泰安质检)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 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xiàliè)图表,回答下列(xiàliè) 问题。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根据图中信息(xìnxī)分析塔里木盆地与台湾岛PAR值差异 的原因。 【解析】 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PAR值高于台湾岛。塔 里木盆地地势较高,深居大陆内部,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台湾岛地势较低,降水较多,太阳辐射弱。 【答案】 塔里木盆地PAR值高于台湾岛。塔里木盆地为 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阴雨天气少,且海拔高;台湾 岛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且海拔较低。
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的位置及特征核心考点是地球能够存在生命的条件。
这个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自身条件密切相关。
宇宙中的物质统一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类型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等。
一、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具有层次性:以地球为例,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宇宙>总星系。
宇宙还有未知的,总星系的人类已知的)二、地球是太阳系统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主要命题是证明地球为什么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成员主要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在土星和木星之间。
【普通性】:主要是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在运动特征上:运动平面具有共面性,均在同一轨道面上(黄道平面);运动方向具有同向性,均为自西向东;运动轨道具有近圆性。
在结构特征上,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均不是最特殊的。
【特殊性】:地球存在生命。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同时为液态水存在提供了条件;②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外围存在适于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③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地球内部水汽不断向外散发,为地表液态水提供水源。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内部的氢氦核聚变产生的热量会源源不断的地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给地球。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太阳能。
(重点)掌握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因素:(常与等值线分布的联系)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1.影响因素: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越强②昼长: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辐射越强③地势:地势越高,空气稀薄,透明度越高,日照越强,辐射越强④天气: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小,辐射越强2.空间分布:①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a.空间分布纬度差异: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地区差异: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b.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自然地理 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名师课件

与日平均 距离(百 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 密度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 均温 (℃)
自转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3.三大圈层:
圈 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图中范围
C层以上 部分
C、D两层之 间的部分
D层以下部分,内部分为E外 核和F内核
4.岩石圈的构成:包括地壳和_上__地__幔__顶__部__(软流层以上)两部分。
五、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连__续__但__不__规__则__的圈层。 3.生物圈: (1)构成: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生__存__环__境__。 (2)范围:_大__气__圈__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成员,应位于银河系中;该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原因是温
度太高,而温度太高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考点二 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2.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Hale Waihona Puke 【盲区扫描】 1.北极星与地球并不属于同一个恒星系统。 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有自己的恒星系统;地球是一颗行星,属于太阳 系这个恒星系统。 2.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运动特征与八大行星并没有区别。 小行星带中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与八大行星一样都具有同向性、 共面性和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行星地球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解析:5.C 6.A [第 5 题,从图中可知,总体上来看,黑子高 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量偏多。第 6 题,太阳黑子增多 时,即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深度(km)
特征
地壳
①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②厚度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题点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图表示 1960~2013 年平均太阳黑 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读图完成 5~6 题。
5.图示信息表明( ) A.1988 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 B.1988 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 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量偏多 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6.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A.①
B.②
C.③
D.④
2.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A 2.B [第 1 题,图中显示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可以判断由④到①阴雨天气越来越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减小,故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①,故选 A。第 2 题,太阳能热水 器安装一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要求这个地 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据图可知①到④降水越来越多,太阳辐射 条件越来越差;同时可以看到①地城市数目少,②地城市密集,因 此②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故选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一、高考考点统计分析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直击真题剖析高考】——感受真题体会命题方向(2016•上海卷)(一)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答案】1、D 2、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宇宙环境的月球环境。
学生要明确月球是真空状态,大气的作用很重要。
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
(2016•上海卷)(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A.满月B.上弦月C.新月D.下弦月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答案】3、D 4、A【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考查月球环境。
【名师点晴】主组题主要考查月相变化。
学生如果了解月相规律,这道题也是较容易的。
满月以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黄经差0度;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黄经差0度—90度;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黄经差90度;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黄经差90度—180度;满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黄经差180度;月相满月以后: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180度—270度;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270度;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黄经差270度—360度;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黄经差为360度。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一般多发生在朔日。
(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列问题。
32.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3.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答案】32.B 33.A【解析】试题分析:3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故C先排除;据上题分析,ab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排除,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b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a纬度较b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A正确。
考点: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为材料,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第1问,关键找到突破口,根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该时期内,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该时期包括冬至日,因而可以推测出图中M日最接近是夏至日;第2问,可以使用排除法,结合选择项来分析,a点太阳辐射大于b点,图中只有两点纬度差异,其他海陆位置、天气状况都不确定,所以可以很快推出A答案正确。
(2015•山东卷)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B、62﹪C、70﹪D、78﹪【答案】7、A 8、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中,天气状况、纬度、海拔高度都有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天气,是天空中的云量的多少。
根据图中月份和各月的日照时数,容易判断7月份出现低谷。
结合季风气候区的特点,不难判断是云量。
根据材料中概念,图中表示数值是实际日照时数,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份的春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即每天日照12小时,可以计算出理论日照时数,进而求出百分数。
(2015•上海卷)下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
26、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27、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A、3天B、8天C、12天D、16天【答案】26、B 27、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月球公转运动。
(2014·新课标Ⅰ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答案】1.A 2.C【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故从资源条件看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
第2题,考查人类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题意,太阳能光热电站由众多反光板构成,而众多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使锅炉加热产生蒸汽,有可能对途经此处的飞鸟造成伤害,故C正确。
反光板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则会降低地表温度,从而降低作物产量,故A、D两项错误;飞机飞行高度一般远高于高塔高度,故该电站的建设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不正确。
(2013·江苏卷)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 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2)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2013上海卷)(一)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
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A.0.52天文单位B.1天文单位C.1.52天文单位D.2.52天文单位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①宇宙空间强辐射②火星引力强大③火星大气层稠密④环境长期失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1.A 2.D【解析】【考点定位】该题结合宇宙探索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考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归纳总结】1.天体:(1)定义: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2)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②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系统:(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组成(3)光年: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150亿~200亿光年。
【方法技巧】天体的判别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彗星、流星体、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有运行在宇宙空间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属物不能称天体,例如: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都不是天体。
【典题突破】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 B.卫星C.吉林1号陨石 D.按航线飞行的飞机【答案】B考点二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条件及其成因【归纳总结】1.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条件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2.3.我国和世界一些著名航天基地的地理区位及条件分析【典题突破】(2018·赣中南五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2~3题。
2.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3.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答案】2.D 3.B考点三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归纳总结】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2(1)总体特征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