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德感防洪工程对通航条件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水工工程建设影响通航安全的原因及对策

水工工程建设影响通航安全的原因及对策

水工工程建设影响通航安全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最近几年,在各江河领域的干线上都在进行和通航安全相关的工程建设或者所需要建设的项目在不断的增多,这些工程的建设和通航安全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本文结合水工管理实际的操作,简单的阐述了目前水下工程或者施工的具体状况,究其存在的矛盾提出相应的改进海事管理上的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工工程;通航安全;原因;对策1 影响水工工程建设和通航安全的原因解析1.1来自内因1.1.1水工工程的规模现在,工程施工的项目日益增多,倘若只根据工程成本的投入或规模可以分为三类:大型工程、中小型工程和小型工程或者临时性工程。

首先,大型工程的建设对于通航安全的影响最大,比方说大型工程的建设可能会改变通航的条件,或者去除掉很多的浅水险道,比较有特点的就是松花江上的两座大型桥梁的构建;其次,中小型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在影响上面都有一定的局部性,不过规整的不合理,也会给水域上的交通安全留下隐患;最后,就是小型或者临时性的工程,这种占用的水域是最小的,其工程建设的时间也比较短,但是对过往船舶来说突发性最强,比方说各节假日,也是目前最容易出现水上交通安全问题的时间。

1.1.2工程建设环境和占地大小从通航的角度来说,工程建设的环境最好能避开一些弯道、浅水区、港口区、锚地等限制通航条件的区域,然而在工程建设上面肯定要考虑到陆地的交通、城市的选择、工程的成本等特性,有的时候会和通航条件相悖。

此外,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设备也比较多,那么占用的水域也会增大,也就是说在施工的时候会对通航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过往的船舶来说,工程涉及到的水域越小对其影响也越小。

1.1.3开始施工的时间水工工程建设不用说就是在水下进行工作的,因此在施工时间上首要选择枯水期、水位低或水流比较平缓的地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水位的下降,船舶通航就会受到限制,有的时候水深度不够,船舶航行的时候就会产生巨浪,这些都会干扰到工程的进度。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们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标签: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水库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和大气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

有关研究表明,水面上空比成片的房屋群上空空气的透明度高8%~10%;水面上空与陆地上空相比较,紫外线辐射高出30%,气温降低4~5℃,相对湿度提高10%~15%。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控制,但大中型水库和灌溉工程的修建,使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水利工程对水质产生影响,尤其是水库工程对水质的影响较明显。

水库形成后,库区流速减小,水库的沉清作用显著,有利于削减溶解矿物质,减少浑浊度和生化需氧量,增加营养物质浓度。

库内水温一旦出现分层,库水会形成一种密度屏蔽,库内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

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修筑堤坝将使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改变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长、产卵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

兴建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重点体现在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上:①水库大坝截断江河,使洄游性鱼类不能顺利完成其生活周期。

②改变鱼类区系组成。

水库形成后,水体的水文条件发生较大变化,从而改变了鱼类的栖息环境。

不同的鱼类栖息环境不同,因此,库区的鱼类组成常发生明显的变化。

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

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水道等措施,保护农田免受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土壤的水分,改善土壤的养分和热状况。

长江镇扬河段河势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长江镇扬河段河势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ma n an t e c re ea ie y fv r b e c nn l c n to s i ti h u r ntr l t l a o a l ha e o di n .Es c al ,fr t s e c e y be a s al w,i v i pe ily o ho e r a h s ma h l o t mu t a e e e s r e i e rn me s e t n ro d p r p a e h lo s t k n c s a y ngn e g i a ur s o a we a p o r t s a lw s ci n n i c e s t e lih i e t a d n r a e h f g t o c p ct a k wa hi g i r e o i r v h nn ls a e a a i t n s n , n o d rt mp o e c a e c l . y
2 011生 6 月
水 运 工 程
Po t & W a e wa En i e i r tr y gne rng
J n 2 1 u .01
No Se a . 4 .6 i f lNo 45
第 6期 总第 4 4期 5
长 江镇 扬 河 段 河 势变 t a t a e n a ay i o h n e n t i a to a ia l o dt n f r h lg v lt n i s r c :B sd o n ls fc a g sa d i mp c nn vg bec n io so p oo ye oui n s s i mo o
c an lcn io s o s bl e b a h s tp t r,t cnrlo a js te iltdv r o t cue n o hn e o dt n,t t iz ec l a en o o t r dut h ne i s n s u tr,a d t i a i o t o ei r

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洪灾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首先,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道路交通受阻。

洪水会淹没道路,导致道路交通无法通行,给城市的
交通运输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二是桥梁受损。

洪水会冲毁桥梁,造成
交通中断,加剧交通拥堵。

三是公共交通系统受阻。

洪灾会导致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针对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抗洪能力。

城市应建设更加强固的防洪设施,确保城市交通
运输基础设施的安全。

其次,完善应急预案。

城市应建立健全的应急
预案,提前做好各类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援准备,及时应对交通运输
系统遭受的灾害影响。

再次,加强资金投入。

政府应增加对城市交通
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设施维护,确保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
运行。

最后,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应急处置能力。

城市应加强应急处置
队伍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轻洪灾对城
市交通运输的影响。

综上所述,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只要
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就能有效减轻洪灾对城市交通运输的
影响,确保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正常高效运行。

内河航道条件影响因素

内河航道条件影响因素

内河航道条件影响因素内河航道是河流水体中的一条通航线路,其顺利通航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因素。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内河航道条件影响因素。

首先,水文条件是内河航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水文条件包括河流的水深、流速、水位等。

水深是内河航道最重要的水文条件之一,航道水深应保持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以确保船只的安全通航。

同时,流速也会影响航道的通航能力,过大的流速会增加船只的阻力,影响船只的行驶速度。

此外,水位的变化也会对航道的通航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降雨季节,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航道的淤积或淹没,从而影响航道的通航能力。

其次,地质和地形条件也是内河航道的重要影响因素。

地质条件包括航道两岸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对航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例如,岩石地质条件较好的航道通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软土地质条件较差的航道可能会发生塌陷等问题。

地形条件包括航道的曲线、水流的弯曲等,地形条件的复杂性会对船只的操控造成一定的困难。

第三,气象条件是内河航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气象条件包括风速、风向、降雨量等。

风速和风向对船只的航行速度和航向有直接影响。

强风可能增加船只的阻力,从而降低航行速度;而逆风则可能使船只的航向发生偏差,增加驾驶的困难。

此外,降雨量的增加可能导致航道的水位上升,从而影响航道的通航能力。

第四,水质条件也会对内河航道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质条件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

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会增加船只的阻力,降低航行速度;水中的溶解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对船只的设备、船体等造成腐蚀或损坏。

最后,人为因素也会对内河航道条件产生影响。

例如,沿岸的开发活动可能导致河道的淤积或破坏航道的稳定性;河道的排污行为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影响航道的通航能力;航道维护和管理的不善也会导致航道条件的恶化。

总的来说,内河航道条件受到水文条件、地质和地形条件、气象条件、水质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防洪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防洪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航运长江干流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显著的航运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通航能力能够从现在的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航运成本降低35%~37%,年保证率为50%以上。

重庆至宜昌650km范围内,原有急流淮、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25处,单行航行航段46处。

葛洲坝水库虽淹没了30余处险滩,仅改善了滩多流急的三峡河段约110km的航道,尚有约540km航道处于天然状态,目前只能行驶1500t级船队,严重阻碍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淹没上述所有险滩,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库区航道成为深水航道,航道水深增加40%,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减缓50%,可满足万吨级船队对航道尺度的要求。

经三峡水库调节,每年枯水季节平均下泄流量5860立方m/s,比建库前天然情况下约增加2300~3000立方m/s,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增加0.5~0.7m,有效解决了“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扩大了重庆至武汉间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对促进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②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单位功率拖载量可由目前的0.904~1.207t/kW(0.7~0.9t/hp)增加到2.682~9.387t/kW(2~7t/hp);船舶运输耗油量可从目前的26g/(t·km),降低到7.66g/(t·km)。

浅析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符合性论证

浅析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符合性论证

浅析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符合性论证摘要: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为研究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航道管理条例》、《内河通航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从码头选址、码头平面布置以及通航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码头工工程符合性论证,为码头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码头;符合性论证重庆江津港区作为江津市特色工业园区和渝蓉产业带建设的重要依托,是黔北、川南、赤水河流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物资主要中转口岸。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作为江津港区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江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为研究基础,对码头工程开展符合性论证,为促进江津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码头航道概况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码头工程位于长江上游江津水道左岸(长江上游航道里程约732.70~732.85km),具体位置见图1。

码头建设千吨级散货泊位1个,码头货物年吞吐量为50万吨/年。

码头河段为典型的天然航道段,航道弯曲,河面宽阔,汛期流速较大,非汛期水流平缓。

图1 码头地理位置概位图2 码头河段河床演变情况码头河段两岸及河床大多由基岩和卵石覆盖,河床在江水侵蚀下缓慢下切,河床形态变化缓慢。

据史料记载,川江河道在燕山运动中,岩层褶皱成“向斜”和“背斜”,加之出露的地质不同,在水流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河床形态。

江水流经“背斜”地段时,坚硬的石灰岩抗侵蚀能力强,逼使水流沿着垂直裂隙向下切割,形成深陷的谷槽,随着下切的加深和岩层的崩塌剥落,逐渐形成了两岸为万仞绝壁的峡谷;当江水流经“向斜”地段,由于页岩和砂岩的抗侵蚀能力弱,易受破坏,故江流向两侧扩张,河床逐渐被侵蚀为宽谷。

而宽谷河段两岸由不同的地质构成,受水流侵蚀各异,在江中形成了有碍航行的石梁、石盘、石咀,或江岸凹入成沱。

河床在江水侵蚀下缓慢下切,河床形态变化十分缓慢。

由于地质组成不同,侧蚀强弱有差异,形成了参差不齐的岸线,逐步形成近期河道平面形态。

简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简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简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补偿措施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促进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大踏步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水利工程的兴建需要对河流进行改造,一些大规模的改造势必会对环境甚至人类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影响有的是伴随着兴建而发生的,又的是不能预见的。

(一)对水文的影响河流的自身水文特征是经过上千年甚至上万年而形成的,它属于自然界运动的规律。

而水利工程建设是建立在对河流进行改道或者筑坝的基础之上的。

例如筑坝,是在天然河道上直接截断河流,构筑起大坝,这种大坝往往使上游河段的流水速度变缓从而形成积水湖泊。

随着湖泊的形成,该河段的水深相应增加,河水的温度也会上升,伴随而来的种种问题也会不断如温度上升导致浮游生物增多、河水自净能力减弱、水体密度变大等。

更重要的是对鱼类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如下游河段的鱼类在大坝的拦截下无法游回上游河段繁殖,有可能造成一些鱼类的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积水也会使河流周围的植被淹如河道内,对植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的打击。

(二)对气候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大气的循环。

由于大气环流的存在,才会导致降水、晴阴天的变化。

而内陆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状况是大气循环的重要部分。

一座水利大坝的建成,必然会使上游形成积水湖泊,湖泊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当地周边环境的干湿状况,大面积的湖泊的形成,通过蒸发现象,进入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增加,从而对降水造成影响。

然而受水深的影响和湖面高度的影响,湖面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和量也会增加,可能会导致某地气候干旱,这些都是对环境的影响。

(三)水质的影响河流通过长距离的流动会使富氧过程充足,从而导致其自身的环境承载能力变大。

然而随着水位的上升使得水流变缓,水温升高,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变差,大量细菌和水生物便会增加。

与此同时,湖泊形成的同时也使河流的排污能力降低,污染物很容易形成堆积,无法扩散。

(四)对工程外生态的影响水库的建设使上流水位增加的同时,也会使下游河段水位降低甚至干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流f 0 's 0. /时工程所 占过水面积 3 31
测流 天然过 水 右岸 工程所 右 岸工程 +左 岸 左岸 工程
断面
面积/ 甘
占比 % 工程 值1 所占比 % 回
增加值1 %
一1 2 .8
5 0 1 94. 1 2 1 1 .2 85 6 1 4 0. 19 .4 S 2 1 1 00. .2 3 9 0 1 0 7 6 1 4 4. S 3 1 1 5 8 352. .1 1 9 1 5 1 9 4. 一1 7 .2 S 4 1 1 5 . .1 54 14 8 9 1 1 .9 3 42 .8
施 工 技 术
〔 NS RUC Y N E 刀 T O 7 CHN OL OC Y
20 05年 1月 2 第 3 卷 第 1期 4 2
长江德感防洪工程对通航条件的影响
刘 玲
( 重庆交通学院河海学 院, 重庆 407 004
[ 摘要〕长江德感河段 防洪 工程是以防洪为主的综合性河岸整治工程 , 根据河工模 型试验研究成 果, 从通航安全 角 度, 分析工程修建后对船舶通航、 港区停泊条件的影响 , 出航运条件改善措施 。 提 〔 关键词〕防洪工程; 通航条件 ; 影响 r 中圈分4*111 9 I *i d1 6 fEH RP9 A Sj 「 立童编-1 289(05 -) -2 a 10 0 0 -4820)2(5 0 1 X8
径 5mm 7 a
口 20./ 二40 s 0
无方案
弓、 4 4
510 512 514


2 98 25
: _ : 1
4 4
右岸 +左 岸 0方案 2 07 巧
4 4 4
71 25 加
4 5 . 9 1 5 1
4 . 7 3 2 5 3 1
33 水位变化 . 由表 1 由于左岸防洪工程所 占河床过水断 可知, 面面积变化较小 , 修建左岸工程前后水位变化较小, 在 通航流量下 , 水位增加值为一 1 - . m, 2 0 最大增加值 09 位于工程段出口。 一维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表明, 5 年一遇 的洪水 在 0 由护岸工程引起 的最大水位 雍高值为 01m . 。工程修 6 建后 , 可以大大提高抗洪能力, 防洪标准将达到抗御 5 0 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34 比降变化 . 德感防洪堤工程修建后, 大桥附近比降有所增大, 最大 增 加值 为 3 00 s 量 时 由 01 。 加 至 1 砂/流 0 .%增 4 05%。其余水域水面比降变化不大。工程后全河段 . a 1 水面 比降均小于 10最大值 为3 00 S %, 10时/流量时大桥 上游处的 。7%0 00 4 工程对通航条件的影响 41 对船舶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 防洪堤工程采取了顺应河势修筑沿江护岸大堤提 高防洪标准 、 以德感坝右侧碳坝挖槽改善航行条件 辅 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由左岸工程引起的过水断面最 仅 大缩窄率为49 。该工程的修建不会对长江主航道 . 3 航宽 、 航深产生不利影响 , 满足航道尺度要求。船舶下 行走主流, 方案前后主流带位置及大小变化不大, 不影
表 3 主 流带流速变化
测流 — 断 面 无方 案 Q二1 0. / 600 s
流量为 1 ' 遇洪水流量20 时/防洪标准 9 m/ 常 1 e 0 , 40 , 0 ,
为2 0年一遇洪 水设防, 相应 洪水流量为 5 20 S 4 0时/.
悬移质年 输沙量 .亿 t 均含沙 为3 2 , 平 量为11 .叼时。 6
2 0 No 1 0 5 . 2

玲: 长江德感防洪工程对通航条件 的影响
的支流汇人 , 可作为本河段的基本水 文站。朱沱站多 年平均径流量为 2 亿 耐 , 68 8 年平均流量为 8 矽/, 53 。 2 洪水流量约 3 00 s, 水流量为 220 s 0 0衬/ 枯 0衬/左右 。 根据实测统计资料, 历史最大流量为 5 40 S最小 3 0时/、
度为 17. 防洪堤采用土工 8 。 0 格栅挡墙、 斜坡护岸结
构。
2 水文泥沙特性 工程河段上游 7k 0m左右为朱沱水文站, 中途无大
I 收稿 日期〕20-91 050-4
[ 作者简介〕 刘 玲( 6 ̄)女, 1 9一, 重庆人, 9 重庆交通学院河海学 院讲师 重庆市南岸区 40 4电话:036 48 00 , 7 ( )693 2 2 6
不同断面挖槽增加的过流面积与右岸护岸工程压 缩的过流面积 的比值如表 2 所示。随着 流量 的增加 , 挖槽影响逐渐减少, 但在常遇洪水流量 2 00 , 4 0时/时, 挖槽增加 的过流 面积 , 占到右岸 工程 压缩面积 的 仍
5. -2 %, 枯水 2 % . 表明 河槽左侧 2 67 边滩开 挖可有 效缓
朱沱站来水来沙年 内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主汛 期7 9 一 月。主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 5.%, 27 输沙量 占 7. 。推移质输沙量更为集 中, 3.万 t其中 7 83 为 22 , 一 月占了全年 的9%以上。径流量和输沙量历年变 9 0 化过程基本相似, 即水大沙多, 水小沙少 , 沙量随水量 增减而相应变化。朱沱站悬沙最大粒径为 06= , . 中 8 值砂径为 004 , . - 卵石最大粒径大于 20 , 3 0- 中值粒
1 防洪 堤工 程 布 置
设计 防洪 堤 工程起 点 为 江津长 江 大桥 上游 约 13.处 , 近 汤包 沱 , 点 下 游 客 渡码 头, 长 . k 接 终 全
3 . , 顺河段长3 . , 下 7 7 其中 4 . 9 5 7 上、 游连接 4 . 9 段长分
别为 12 8m 1.和 8 , 为了降低左右岸 防洪堤 的修建 , 减小过水 面积带 来 的不利影响 , 以减小 中枯水期航槽流速 , 在德感坝江 心洲枯水主槽左侧进行扩挖 , 挖槽横断面从 1 .水边 8 0 线开始, 15 底坡向左侧开挖 10 以 : 0 5.的宽度 , 13 至 8. 高程后再按 14的侧 向坡度与原河床衔接 , 区长 : 挖槽
解右岸工程引起的水流阻力 。
表 2 挖槽 占右岸工程压缩 的过 流面积的比例
断面 流 量1时/) ( s
1 00 0 0 19 1 1. 2 0 40 0 5. 84 5. 22 6 . 27 3 10 3 0 4 . 17
3 R 8

船舶上水航线大多避开主流区, 沿岸边缓流区上
五举沱广
图 1 长江德感防洪工程布置
德感河段由上游的急弯段 、 的顺直分汉段 和 中部 下游的弯 曲段组成, 平面上呈连续弯曲形态。上游 急 弯段洪水河宽 50 0. 急弯段下侧左岸形成汤包沱 0 - , 60 回流区 , 汤包沱 以下进人德 感分汉段。当水位 1 . 8 4 ( 黄海高程) 以上, 相应流量 8 时/以上时, 50 s 0 德感坝 左汉开始分 流, 至洪水期 水位 11 9m以上 ( 相应 流量 2 00 以上 ) 水位淹至德感坝顶 , 80衬 时, 洪水河宽最大约 为 10. 20 。主槽位于右侧 , 枯水河宽约 40 分汉段下 0., 游为一弯 曲河道, 洪水河宽约为 40 . 0m
se vao ad tcni n p v e ip vmn mau m ntnv ao cni n a tn itn br odi , i s r eet sr et aitn di . f ag i n eh t y o r d mo o e e o g i o t o Ky rsfo- n l ien; itn di ; une e w d: c t eg erg nvao cnio i ec o l dom nn i o ag i o tn n l f 江津德感长江河段上起干坝子 , 下至莲花石 , 全长 约 Im 见 图 1。形状呈“ 字形 弯曲, O ( k ) 几” 天然情况下 河段内河床宽窄相间 , 河底和河岸一般为砂卵石和基 岩地层, 在宽阔段形成德感坝 、 大沙坝两大沙洲, 高程 在 170一1 . . 8. 9 0 o 0 00 由于江津市长江右岸几江河段防洪整治工程 中西 段已完工, 也开工建设。作为左 岸的德感 河段没 东段 有同步建成 , 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体 系, 己建工程效益 也不能充分发挥, 防洪标准不足 5 年一遇。为了提高 0 江津城区防洪标准, 修建左岸德感防洪堤工程。
If ec o D gn o- nrl i e n t n une ea Fodc t E g er g l f l o o nn i o
Nv ai odi o ag e e Cni n Y nt Rvr ai tn t n z i g o o
(ir S Eg e n DprnroCogi Itu oCm uctn Cogi 407, n Rc ad n'e g a e f nq g it f mr ao , nq g 004 Ci e n e a . n e n u h n n te o a i n s h n ha
已建有右岸工程的基础 上实施左岸工程 , 由于整治工 程顺应了河势、 所占天然河床过水断面面积较小 , 同时
辅以 槽, 00 s 40 。 挖 1 0 , 0 时/ 6 衬/2 0 流量时挖 槽中 下段流
速有明显减小( 见表 3, )说明挖槽效果 十分明显, 处于 副汉的左岸工程对河道水流影响较小 。
L Lg I i U n
Asat e n dor e ie g ie t rc s i nn rg or fooYnz btc: f -n l ei i ng ee h ra e ientc tl n ge r Dg l ct nn r s r d ee r e a o o o g n a a t a p g i o o l d a t n o re B eo ma r d or r ettahr z t i u cofoc tl n rg ir ad eu d v md e, oa be h n e e o -n e ient v . n s a f o l u n s f n f or n e s e t i a e s t a e l ld o g i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