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龙泉中学高2019届9月月考试题语文【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

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分清婉、灵动和含蓄。

“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入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

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

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

范仲淹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可收。

“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

去不断,来无际。

”(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

流动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二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二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龙泉二中2019届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诚然,物质财富可以满足生存,但是精神庙宇才能安放心灵。

一个国家,要有共同捍卫的信念天空;一个社会,要有一起坚守的核心价值。

每一个人,在满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唤更加富足而充实的人生。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信仰,否则社会上什么‘恶性肿瘤’都会长出来”,有志之士的呼吁,折射出我们时代的精神需求。

如车轮围绕中轴才能转动、苍鹰振动双翼才能飞翔,社会拥有核心价值观,才能产生凝聚力的强大磁场。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明辨是非、评判美丑、权衡得失的基本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性和行为操守。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道统”,人们得以从中寻求生命意义,寄托终极关怀。

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敬畏,也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理想情怀。

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道统”,孕育出中华儿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己达达人、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拜金主义在一些人那里颇有市场,一些传统道德价值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被弃守。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欲追求,“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的道德拷问,毒奶粉、地沟油带来的良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价值关怀,那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尽头,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

四川省成都龙泉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答)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龙泉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答) Word版含答案

成都龙泉试验中学2022-202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伴侣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爽”,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淡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挽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势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四周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沟通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把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很多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埋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受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玛克家的小儿子李娟阿玛克家的小儿子特别坏,老是朝我扔雪球。

到了夏天,就朝我扔石头。

活该这个死小孩都长到一米七了还在上小学六年级。

喀吾图乡小学放学时,就是喀吾图最热闹的时候。

整条马路上到处大呼小叫的,无数个书包上下乱飞,丢来甩去。

——阿玛克的小儿子突然从背后袭来,一把揪住我的辫子。

出于对他长期以来的经验性的防备,我迅速做出反击,用手肘往后一顶,另一只手连忙攥着辫子根往回拔。

并且回过头来用脚踢他。

可是这死小孩左闪右闪的,就是踢不着,而且死也不松手。

我急了,拽着他的衣服,用力往回扯辫子,还伸出指甲去抓他的手背。

可是他个子比我高那么多,我哪是他的对手呀,而且又不敢太猛地跟他拼命,辫子扯着会很疼……结果当然是他赢了——同过去无数次发生过的一样。

我哪能善罢甘休!咬在他后面紧追不舍,我们两个一前一后地呼啸着穿过整个村子,一直追到边防站圈马的院子的后院墙那儿。

我就知道我逮不住他的——他冲到院墙跟前,往墙上一扑,双手撑在上面,长腿一迈,就跳过去了。

我又气呼呼往回跑,径直去到这死小孩家,堵在门口等。

他美丽的母亲从那儿进进出出的,不时地给我打着招呼。

我正气得要死,又和她说不清楚——她一句汉话也不会,只好哼哼哈哈和她应付一阵……突然瞥见院墙拐角处有人影鬼鬼祟祟往这边看,可一转眼的工夫又不见了。

我真是快要疯掉了!直冲进他家正屋,大喊一声,向他爸爸冲去:“哥哥!你家娃娃坏得很!他太坏了,他抢我东西呢!”“哦?”他把头扭向儿子:“怎么回事?”他那个臭儿子这会儿又一副老实得不得了的样子,飞快地给他说了两句什么,然后再委屈地把衣服左边的口袋翻出来,再把右边的口袋也翻出来,然后翻裤子口袋。

“还有书包!”我不依不饶。

这个死小孩很无奈的样子,捞过书包带子,把里面的书呀本子呀铅笔呀什么的稀里哗啦全抖出来倒了一炕。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高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可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曹文轩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

”“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

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

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

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

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

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

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

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

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

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2020-2021学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

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显赫一时。

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等内容。

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

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

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

东方和西方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

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摘编自新华社的文章)材料二:科幻文学一般分为软硬两类。

科学技术深度参与到情节发展中,故事发展受科学规律制约的作品,则属于硬科幻。

人们对硬科幻有两种误解:一种是只要不符合现有技术,就是伪科学。

另一种误解是只要是科幻,随便怎么“幻”,都是可以的。

把科幻的“科”,等同于现有技术,这会压抑科幻的空间。

2021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成都龙泉二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山地是世界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主要地貌骨架,其面积占整个陆地的30%。

山地不限于单纯的地貌学概念,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经济综合体。

在山地,热量和水分条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因此而变化。

世界上许多高大山系不仅是自然地理的界线,而且是重要的农业界线。

山地地区人口虽然占比不大,但是依赖山地资源生活的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30%~40%。

山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山地的自然风景和空气清新的山地气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或珍稀动物、植物种属的山地地区。

人类认识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对山地的描述。

以后的《管子地员》《汉书·地理志》和《徐霞客游记》等都有翔实的对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记载。

对山地的综合研究是20世纪中期才开始的。

1968年,国际地理联合会成立高山地生态学委员会。

国际山地学会于1980年9月成立,翌年5月正式出版《山地研究与开发》学术性刊物。

这些都标志着世界山地研究已进入一个国际合作的阶段。

(摘编自百度)材料二山地生态系统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4,居住着世界12%的人口,山地生物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提供了全球40%的生态系统服务。

同时,山地生态系统由于海拔高度、坡度与坡向变化,以及造山运动等地质活动,也成为地球上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

山地处于全球变化的最前沿,深受气候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山地也因此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热点地区与生态治理的关键地区。

山区肩负着生态安全屏障、生物资源贮备、经济增益配套、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战略功能。

山地未来必须走生态重构、乡村文明、产业振兴与市场保障的绿色发展之路。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英语(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100分)第一部分:英语听力(共两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What is the weather going to be like tomorrow?A.Rainy.B.Cloudy.C.Sunny.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omatoes?A.They are not tasty.B.They are really good.C.She doesn’t like them.3.Why can’t the woman sleep at night?A.The baby keeps crying.B.Her mother moved in recently.C.She is not used to her new role as a mother.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library.B.In a laboratory.C.In a classroom.5.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he coat?A.$200.B.$175.C.$150.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一款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

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

不少人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

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

“浓缩书”,说白了就是给书做笔记,把最精华的部分划出重点来,让读者得以快速把握全书内容。

这听起来像是个新概念,但我们或许早有接触。

举个通俗的例子,网上经常有人炒作的“状元笔记”,其实就是针对教材及老师所讲授的课堂知识的“浓缩书”。

但大家也都清楚,绝对不是买了“状元笔记”就能成为状元,“状元笔记”也无法替代上课与教材,它只是个人对学习方法及思路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对于“浓缩书”来说,道理也是如此。

“浓缩书”的原作多是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名著,为我们划重点的毕竟不是作者,作为知识中介,固然可以给你描述、推荐书籍的精彩之处,但是书的全貌如何,恐怕还是需要自己去亲自体会。

更何况,知识中介对全书的理解是否到位、对精髓的把握是否准确,这些都要暂时先打个问号。

而即便是原作者来给书进行摘要浓缩,做的也是留下全“骨架”、剔除内容“血肉”的工作,也会让阅读的乐趣大幅下降。

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提高吃饭的效率,不吃丰盛的肉类、水果、蔬菜,直接喝营养液、吃维生素片——吃饭变成枯燥单调的营养摄取,而丢失了享受美味的乐趣和饮食文化的内涵。

当然,“浓缩书”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拿出完整的几个小时来安静地读书,很多时候已成奢念。

这种情况下,与其不读书,还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几本“浓缩书”,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让人保持获取知识的积极心态,而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

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看了“浓缩书”,对原著产生兴趣,可能就会产生将原作拿出来看的动力,这不失为一个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出版物中甄别筛选的有效方法,对于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也大有裨益。

总之,虽然“浓缩书”价值远远低于原作,但是阅读总比不阅读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一时抽不出足够的阅读时间时,偶尔从知识中介那获取一点“血肉”有限的内容,也算不上坏事。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始终保持清醒:“浓缩书”毕竟不是完整的知识,对其不可过度依赖。

(节选自《“浓缩书”,不可过度依赖的知识中介》,2018年3月12日光明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在线“浓缩书”迎合了人们需求,悄然走红。

B.“浓缩书”并非新概念,它借鉴了“状元笔记”的手法,划出书中的精华和重点,方便快速把握全书。

C.“浓缩书”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背景下出现,改变了人们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的不良习惯。

D.就像不能将吃饭简单理解为枯燥单调的营养摄取一样,人们读书也完全不能依靠阅读在线“浓缩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提出“浓缩书”这一论述对象,然后列举了人们对其不同的态度,引起下文的议论。

B.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方法,将“浓缩书”与“状元笔记”进行对比,通俗易懂地阐释了其特征。

C.对于“浓缩书”现象,文章在论述时较为辨证,既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也指出其意义和价值。

D.文章将“浓缩书”定义为“知识中介”,这是全文立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相关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日常的阅读全部变成在线“浓缩书”类阅读,人们将再难以享受翻书通读的乐趣。

B.如果进行摘要浓缩的是原著作者,那么对“浓缩书”的理解、对精髓的把握会更准确。

C.读“浓缩书”可能使读者对原著产生兴趣,可见其对培养读书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益处。

D.只要能够获取知识,即使内容有限,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浓缩书”在当下应当提倡。

【答案】:1.A(B“借鉴了‘状元笔记’的手法”曲解原文。

C“改变了人们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的不良习惯”无中生有。

D“完全不能依靠阅读在线‘浓缩书’”表述过于绝对,偶尔阅读“也算不上坏事”。

)2.B(这里不是对比论证,而是类比。

)3.D(“应当提倡”说法不当,“浓缩书”有诸多限制,先天不足,原文对其也持“偶尔从知识中介那获取一点‘血肉’有限的内容,也算不上坏事”这一态度,不能理解为“应当提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玩家聂鑫森吴昌开着崭新的宝马车,行驶在铺满晨光的乡村公路上。

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

昨晚睡前,他习惯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

在古城私企老板中,40岁出头的吴昌还算不得头面人物,尽管他拥有一家两千人的服装制造厂。

但在玩家圈子里他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个正经的玩家。

吴昌玩得很雅,其一是玩瓷,也就是专项收藏古瓷器。

唐盆宋碗、明壶清瓶,竞收了上百件,或从拍卖场拍得,或从古玩店淘来。

他当然吃过亏,吃一堑长一智,慢慢摸出门路,眼力自然练出来了。

谈起四大名窑、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他口若悬河,当行本色。

他曾请城中古玩店好古斋的当家人袁清来家鉴赏,袁清的目光冷冷地扫视一遍,说:“不错啊……都是真货。

”能得到袁清这句赞语,不容易!玩瓷之外,吴昌还喜欢钓鱼。

古城郊外大小钓鱼基地他都光顾过。

什么鱼用什么竿,下什么饵,他如数家珍,而且手感极好,浮子稍一颤动,他的手就会闪电般扬起,刚吞钧的鱼也就成了俘虏。

他钓鱼,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顺带在附近的农家转一转,说不定哪天会发现一件“老器”。

这就叫“捡漏儿”。

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杨家村的一口大水塘边。

水塘的左侧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是水塘主人的家。

一个60来岁的老人飞快地来到汽车前,对刚下车的吴昌说:“先生,欢迎你来钓鱼。

请先到堂屋里歇口气,喝杯茶。

”吴昌说:“好。

好。

”堂屋很宽敞,正面墙上挂着一个神龛,里面立着一尊白瓷观音像,造型极其优美;神龛下面摆着一张古旧的八仙桌,一边搁着一把上了年岁的太师椅。

吴昌想:这户人家应该是有些来头的,一般农家不会有这样的家具。

老人送来一壶茶和一个小茶杯。

茶壶和茶杯都是瓷的,似乎还很“老器”。

吴昌的心突突跳。

他提起茶壶给小茶杯斟上茶,迅速地把壶扫视一番。

壶是平常式样,上面有明人唐伯虎的一幅仕女图,笔墨很见功夫,题款是两句诗:“屈指三春是嫁期,几多欢喜更猜疑。

”他记起这两句诗是清人黄遵宪的。

明人唐伯虎的画怎么会题上清代人的诗?他笑了,这壶顶多是个民国时的仿品。

吴昌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呀,这竟是一只斗彩杯!造型轻灵俊秀,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和蝴蝶。

这样一只杯子,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逾20万,想不到,竞让他遇着了!吴昌说:“这把壶不错,有些年岁。

”老人笑了:“当然。

是祖传的,传了多少代就弄不明白了。

这只杯子,是挖菜窖时,从土里偶然发现的,看着入眼,权用它盛茶。

”吴昌放下茶杯,随意说:“老人家,给我找根钓竿,我钓鱼去。

”老人说:“好。

”吴昌在塘边勉强坐了两小时,一条鱼也没钓着,他脑子里想着那只斗彩杯。

近午时他回到堂屋里,对老人说:“你给我用网打20斤鱼吧,空手而返,老婆会笑话。

”老人忙安排人去打鱼。

“先生,你喝茶。

”“谢谢。

老人家,我很喜欢这把壶,你愿意出让吗?”“祖传之物,舍不得。

”“我愿意出高价购买,你开个价!”老人似乎心动,犹豫了好一阵才说:“不能少于12万!”吴昌差点要喊起来:“土老帽儿,这壶是民国的仿品呀,顶多值两千元!”但他没喊出来,装出痛苦的神情,说:“太高了,太高了,8万!”“你真心要,10万,再不能少了。

”吴昌咬咬牙,说:“10万就10万,不过,你得搭上这个小杯子,让我早晚配着对儿喝茶。

”老人说:“这个杯子反正是白捡的,你喜欢就拿走。

”吴昌从内衣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张支票,签好名,交给老人。

吴昌开着车喜洋洋地回到城里。

今天捡漏儿,应该是他玩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笔。

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妙不可言。

他不想告诉城里任何人——包括袁清。

过了半月,他去省城博物馆,托朋友找瓷器专家“掌眼”。

他没想到,“成化斗彩杯”是当今的仿品,只值几十块钱!吴昌傻眼了,谁给他下的饵呢?他后来打听清楚,报纸上那篇介绍青山桥杨家村钓鱼基地的散文,是袁清化名写的。

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他去钓鱼,其实自己也成了一条被钓的鱼。

(选自杨晓敏《名家名篇笔记体小小说欣赏》,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吴昌开着宝马行驶在乡村公路上,来到杨家村人水塘边青砖人瓦屋,走进厅堂看到古色古香的陈设,这些环境描写为吴吕与主人公老人活动提供了真实背景。

B.吴昌在古城私企老板中是出名的玩家,专门收藏古瓷器且很有眼力,他爱钓鱼的动机之一就是到乡下农家捡漏儿,这些介绍为下文描写吴昌受骗上当作铺垫。

C.小说情节设设置悬念首现、引人入胜,叙描深得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尤其末尾处发现成化斗彩杯是仿品的描写虽山人意料但合乎情理,有凸显小说主题作用。

D.小说语言通俗自然,虽没有华丽辞藻点缀,但写人叙事却很形象生动,如吴昌和老人做交易一段就综合运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弓手法,收惟妙惟肖之效。

5.小说结尾吴昌最终被“好古斋”当家人袁清算计,文中有哪些伏笔暗示?(4分)6.探究小说的主题,并至少从两个角度阐明你的理由。

(6分)【答案】:4.鉴赏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案与解析】B(A项错在“主人公老人”,小说主人公应是吴昌,老人只是次要人物;C项错在“悬念首现、引人入胜”,小说开头是起因描写,没有悬念设置;D项错在“肖像”,做交易一段没有肖像描写。

)(4分)5.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答案与解析】①吴昌并非真正的收藏家,只是业余玩家;②袁清来吴昌家鉴赏瓷器时眼光冷冷扫视;③大水塘边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且堂内陈设古色古香;④老人将破绽明显的茶壶与不易鉴别的茶杯一同献上;⑤老人做交易时很爽快地奉送小茶杯。

(4分,答对任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6.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答案示例与解析】做人不要自以为是(或:刚愎自用、盲目自信、自作聪明等)。

(2分)①从情节设计角度看,先写吴昌精明地鉴别茶壶是赝品、茶杯是成化斗彩杯,后写他受骗上当,这情节逆转明显是讽刺自以为是的人;②从人物形象角度看,小说重点描写了吴昌富有心机,特别是和老人做交易时更是精明与心机毕现,结果仍然落入老人圈套,可见小说是通过吴昌形象的描写讽刺自以为是的人;③从表现手法角度看,小说中老人外愚内精的个性与吴昌小智大愚的个性形成鲜明对比,可见主题是讽刺自以为是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