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省一等奖)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山雨》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语文《山雨》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语文《山雨》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语文《山雨》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山雨》一课。

一、说课本: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怀散文。

以奇特的感觉、神奇的想象和遐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绘声绘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山雨、对大天然那份浓浓的喜好之情。

课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次序写山雨的。

先写山雨寂静而至,刻画了由远而近的歌谣般动人的雨声,接着突出形貌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却的绿色,末了写山雨寂静地停了,山林中留下了山雨的余韵。

在表达上,文章首尾呼应,重点写了山雨的声音和颜色,主次明白;摹声状物过细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重要特点;寄情于景、景象融会,字字句句婉转动人,极富熏染力。

说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要求,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教学的难点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而且通过这几年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为此,我创设了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教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拓展。

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掌握双基,发展能力。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行探究性学习,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文《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课文《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课文《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课文《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山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用优美抒情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

整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对山雨的爱是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的思路如下: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虽然课文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能突出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点,但我认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山林中雨来时——雨中——雨后的声音变化,对他们想象雨中山林的情景有帮助。

因此,我精心节选了“风声”、“雨声”、“鸟叫声”、“雨滴落小水洼声”,把它们串连起来播放给学生听,听后让他们说说想到了什么,说完再让学生去读课文,学生的感受就比较贴近于文章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想、说的能力。

二、重视范读。

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读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读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方式上我选择了配乐范读。

学生边欣赏《春野》的音乐边听老师范读,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从孩子们眼中我看到了佩服的目光,她们夸老师读得好,我适时鼓励他们,说只要认真大家都能读好,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练读,读中自悟。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部分读?为什么这么读。

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毕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该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作品欣赏,这对学生是极其有帮助的。

2、小学语文课文《山雨》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山雨》阅读理解

《山雨》阅读理解

《山雨》阅读理解①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有()、(),也有火一般的()。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绿得()。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③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④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

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⑤丁――冬――丁――冬……⑥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调”在“调色板”这个词中读“______”;它还有一个读音是“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___。

3.“屏”在“屏住呼吸”中读“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

请你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中:①除去,排除;②抑止(呼吸);③遮挡;④屏风。

屏蔽()画屏()屏弃()屏气()4.“啼啭”一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第②段中作者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______。

这是一种______的、______的、______的色彩,它可以______所有的色彩。

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______。

作者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6.在第①段中,作者巧妙地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做______,把______比做______,这是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也写一句这样的话: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等奖优秀课件-山雨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等奖优秀课件-山雨



不知在什么时候 ,雨,悄悄地停 了。风,也屏住了呼吸 ,山中一 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 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 ,仿 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近处,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 , 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 ,发出异 常清脆的音响——
思考:作者写雨后山林的幽静,为什么还要写鸟儿啼啭和雨 珠滴落的声响?
山 雨
风 回 雨 定 芭 蕉 湿 ︐ 一 滴 时 时 入 昼 禅 ︒
云 鹤 惊 乱 下 ︐ 水 香 凝 不 然 ︒
长 风 吹 落 西 山 上 ︐ 满 树 萧 萧 心 耳 清 ︒
山 雨 欲 来 风 满 楼 一 片 雨 ︐ 山 半 晴 ︒
新 课 导 入
︽ 山 雨 ︾
唐 皎 然 ·
赵丽宏,1951年出生于上海,当代著名散文家、诗
人。其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各种 文学评奖中获奖。 主要作品: 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等; 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等; 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等。
走 近 作 者
最少雨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天天下雨 巴拉圭巴拉那河
雨 的 趣 闻
知 识 备 查
高空下雨,低空无雨
中亚土库曼斯坦
近义词
轻盈——轻快 清晰——清楚 幽静——寂静 欢悦——愉悦 忘却——忘记 凝聚——凝结
反义词
清晰——模糊 幽静——喧闹 优雅——粗俗 湿润——干燥 柔软——坚硬 轻盈——笨拙
雨来
边朗读课文边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按照雨来—雨中—雨后
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一幅 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 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 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作者写鸟儿啼啭和树叶上雨珠滴落的声响, 是为了反衬雨后山林的幽静,也突出了雨 后山林特有的音韵美。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山雨》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山雨》

优质课一等奖六年级上《山雨》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神奇、辨认、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会大自然的秀美。

4.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学情分析:《山雨》既是一篇抒情散文,又是一篇阅读课文,这就要求教案的设计须以学生为主体。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在朗读上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在读出感情这一点上是个难点,更何况面对的是这样一篇抒情散文。

因此,在编写教学设计时,我通过多读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以读带悟。

同时,还注意兼顾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设计了谈谈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以及自己的感想的环节,并设计了小练笔。

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山雨韵味和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山雨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画面,音乐)欣赏图片。

师:我们的大自然神奇莫测,变幻多姿。

夏天,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秋天,让我们感受着凉爽的金风;冬天,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春天的蒙蒙细雨……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起:2、(多媒体出示语段)揭题。

生(读):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

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生:想。

师:好,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起:生:山雨。

二、初读,感知“雨前、雨中、雨后”的结构美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春雨介绍给我们的?(2).作者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2、学生汇报。

六年级语文教案 山雨-“黄冈杯”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教案 山雨-“黄冈杯”一等奖

山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教学难点: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多媒体出示画面)1.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姿多彩。

有时,他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他又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他也会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细雨。

2.师生背诵和雨有关的诗句。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图片和诗句的吟诵开始一篇充满韵味的课文的学习,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这场山雨的?2.指三名同学分别读第1~4自然段,第5~7自然段,第8~10自然段,即雨来、雨中、雨后的相关段落。

教师矫正发音。

理解“啼啭”的意思。

3.指名说说阅读的初步感受。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个性阅读,悟雨之美1.细读课文,感悟雨韵。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从哪里品出了这山雨的韵味?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并在学习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再全班交流。

3.学生交流,提示教学。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1)感悟山雨的音韵之美。

句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①指名朗读,抓关键词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飘然而起”“逐渐清晰”“响亮起来”“由远而近”写出了山雨那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

)②说说从中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照应,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山雨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2-山雨-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2-山雨-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1/18
自由读文,想想,课文是 按什么次序写?
2/18
雨来 1-4 雨中 5-7 雨后 8-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间次序
3/18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山雨声 音?哪些语句写山雨色彩?再 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写出 自己体会。
4/18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 山雨声音?
5/18
像一曲无字歌谣,神奇地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步清 楚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 由远而近……
6/18
7/18
雨声里,山中每一块岩石、 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 变成了奇妙无比琴键。飘飘洒 洒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手指, 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小曲,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色彩。
8/18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9/18
远处,一只不著名鸟儿开始啼 啭起来,好像在倾吐着浴后欢悦。 近处,凝聚在树叶上雨珠还往下滴 着,滴落在路旁小水洼中,发出异 常清脆音响——
丁——冬——丁——冬
好像是一声山雨余韵。
10/18
蹄啭鸟儿
11/18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2/18
远处,一只不著名鸟儿开 始啼啭起来,好像在倾吐着浴 后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 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 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音 响——
13/18
好像是一声山雨余韵。
14/18
哪些语句写了山雨色彩?
15/18
在雨中,全部色彩都融化 在水淋淋嫩绿之中,绿得刺眼, 绿得透明。这清新绿色好像在 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眼睛,流 进我心胸。
16/18
17/18
这种拟人化手法,使 作者笔下景物充满了 生机,流露出作者对 山雨喜爱之情。
18/18

《山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山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山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

1、自由读文。

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

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

1、指导看图。

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

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句。

板书设计:山雨声音美颜色鲜2、《山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

1、自由读文。

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

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

1、指导看图。

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

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句。

3、《山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理念】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

引导适当拓展。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精读赏析
汇报个性化感悟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 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 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 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 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 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 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 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细致观察、用心倾听,抓住山雨的 特点,从不同感官表现(眼、耳朵、鼻 子……)
引发奇特的联想、想象,用了比喻、 拟人、对比和写景抒情等写作手法。
Hale Waihona Puke 四、小练笔你眼中的雨是怎样的呢?用几 句话写下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也可以用在本课或者课外积累的语 句,快快动笔吧。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 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 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 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 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 起来,仿佛在倾吐着雨后的欢悦。
山雨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刘阿丹
一、初读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 什么顺序来写山雨的?从课文哪些词 语和句子可以看出来的?
雨来 雨中 雨后
“来得突然” “雨声里” “雨,悄悄地停了”
二、再读感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把 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画 下来,并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 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