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地理环境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1)
新加坡地理环境

新加坡地理环境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
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
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
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
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
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
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1、影响条件:优越的交通条件和重要港口位置;
自然资源缺乏且国内市场狭小。 2、处于西亚石油原产地和东亚石油消费区之间的 有利位置和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政策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 本国的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1、新加坡一向是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 地和转口中心;地处热带,自然风光优美,加 上注意城市的美化和绿化,素有“花园城市” 美誉;又充分发挥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 旅游业发展迅速。
(1)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 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 (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 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12 分)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 ( 2)图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挡海水涌入 ,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 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盐碱变化及 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其原因 。(12分)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 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除建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拟出一种解 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3)(6分)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 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 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 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 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资料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 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 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槃 (pán)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 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 之称。
地理条件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那些条件

1.从哪些方面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扼马六甲海峡”是新 加坡地理位置的突出优 势。马六甲海峡是连通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 要道,是欧洲、非洲、 西亚、南亚与东亚、大 洋州之间海上贸易的必 经之路。新加坡则是马 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
自然带的典型
植被____;C处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 温带季风气 所属自然带相 候(2)水热 水稻 光照热量 水 小麦和棉花 光热 草 应的气候类型
场 灌溉(绿洲)长绒棉、葡萄、哈密瓜
_____。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条件:
A处_______条件配合好,宜种植______为主的高产粮食作
3()1从)成海因啸上是说一,种海非啸常是严由重于的海洋灾害(,内其、危外害力性)极作大用, 产它生与的;具体说、来本次印和度天洋文地灾震害是并由称为影和响人类和的地撞理 击环引境起的的四。大灾害。 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B;
4()2遭)受发地生震海和啸海时啸是袭当击地的时印间度20洋04各年国12(月南26日亚上和午东8南时亚16国分 家()雅从加气达候〈类东型七来区看〉主时要间是),这气时候北和京时间气是候( 。) 受本次
9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32())1决)决定图定该中该山①山地②山垂③直麓依自自次然代然带表带变(的化主的)导主导因因素素是是(())
A.热A量.积雪冰B川.降带水、量高寒荒C漠.大带气、环高流山草原D带.太阳辐射
A纬(.4山度BC)..高高体位该寒寒坡置山荒荒可度漠漠能带带位、、于B山积(.海地雪落冰陆)叶川位阔带置叶、林高带山C、草.山高原山带脉草走原向带
D.
A.4D0°.高N山附草近原B带.40、°山S附地近针叶C林.赤带道、附高近寒荒D漠.极带圈附近 10
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4)本岛国没有石油资源,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 试分析原因。 新加坡虽没有石油资源,但其扼守马六甲海峡,是世界原油的 重要中转站。同时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石油开采量为其提供供给。 冶炼的成品油主要用于出口,附近地区市场广阔,海运交通便 利。
2. 领土面积狭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匮乏、 市场狭小对工业发展不利。
1.什么地理条件影响了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的选择? 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港口的条件,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 展,促使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工 业部门。例如,海上石油运输、炼油、石油化工、钻井平台制 造、港口服务、航运业、转口贸易、修造船、旅游。 2.除新加坡本身的地理条件外,促进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 展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①处于西亚石油原产地和东亚石油消费区之间的有利位置和石 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②政策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本国的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④东南亚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新加坡位
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上, 新加坡港是天然良港,港宽水深,风平浪静,可停泊 许多艘大型轮船。
自然资源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新加坡农 业受地形、河流等因素制约,农业耕地面积小,粮 食依赖进口,连淡水也主要靠从国外引入。虽然四 面环海,但渔业资源并不丰富,年产仅1万余吨。 新加坡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且多属热带低 地常绿植物。植物品种多达2000种以上,其中椰子、 油棕、橡胶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 普遍种植有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 (即兰花),胡姬花每年被大量销往欧、美、日、 澳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该国重要的出口创 汇商品之一。
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 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 耕地面积59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 靠进口,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 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 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 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

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对新加坡经济造成冲击。
人才短缺
02
新加坡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是目前新加坡人才储
备相对有限,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竞争压力
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新加坡需要面对世界各国日
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对策
创新驱动
人才引进
产业升级
扩大开放
政策支持
新加坡需要加强科技创 新和研发,推出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提升核心竞争力。
02
新加坡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持续增长
2022年GDP同比增长3.3%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加坡仍然实现了3.3%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 的金融服务、制造业和物流业。
持续创新和转型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制造业发展
电子制造和石油化工
新加坡是全球电子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重要中心,拥有许多世 界知名企业,如新加坡石油化工公司、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 公司等。
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
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为相 关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服务业发展
金融服务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拥有许多世界知名银行和金融机构,如星展银 行、华侨银行等。
旅游和教育服务
新加坡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同时其教育服务 也备受推崇。
生物多样性丰富
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为生 态旅游和生物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
土地资源充足
新加坡土地资源相对充足,有利于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空间保障。
城市规划建设便利
新加坡地理位置分析

新加坡地理位置分析一、引言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文将对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新加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概述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端,海上交通便利,海上贸易发达。
它北接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此外,新加坡还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若干小岛组成,总面积733.16平方公里。
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做出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三、地形与地势新加坡地形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为低地和平原。
新加坡岛的地势由中部向四周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武吉知马山,海拔164米。
此外,新加坡还有一些小岛和礁石,如圣淘沙岛、乌敏岛等。
虽然新加坡的地形相对简单,但其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地形因素,使得城市布局合理且美观。
四、气候特点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气温在24-32摄氏度之间。
此外,新加坡的年降雨量也相当可观,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400毫米。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新加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五、自然资源尽管新加坡土地面积有限,但其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新加坡拥有充足的淡水资源,这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雨水收集和废水回收系统。
此外,新加坡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和海底油气资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地理位置对新加坡的影响经济发展: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海上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新加坡的海上贸易和转口贸易十分发达。
同时,新加坡还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等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前来旅游和投资。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城市规划与建设: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出了精心的设计和规划。
精品高中地理 新加坡地理环境及优势分析

新加坡地理环境及优势分析一、新加坡地理环境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段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面积为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想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有63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占全国面积的%。
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二、地理环境优势分析马六甲海峡无疑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
同时地处东南亚中心,连接亚洲和多个大洲,处在东方的“十字路口”。
这个“十字路口”是世界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
新加坡处在西亚石油和东亚石油消费区之间的有利位置和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而同时,新加坡国家较小,人口多为移民。
良好的居住环境为新加坡赢来“花园城市”的美誉,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移民。
这些移民人口中大多数是别国精英人士,不是拥有精湛的信息技术,就是拥有大量有效可投资本。
而同时,狭小的国土,也让跟多的人选择海外投资,这也让新加坡成为世界对外投资的佼佼者,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三、“转口贸易”——经济腾飞转口贸易即不是由出口国和最终进口国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地区)转手的贸易。
从事转口贸易的国家或地区一般具有的运输便利、贸易限制宽松等条件。
新加坡即是转口贸易的典型代表。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航运地位,让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在世界航运中地位极其重要。
石油运输转口贸易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新加坡国民经济总量做了尤为重要的贡献。
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都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不多,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者地区。
他们的经济发展的特点明显。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先后推出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他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_98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教学目标:1 在学生学习了区域地理和旅游地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复习地理环境对新加坡发展的影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针对高考的一般性答题要求,提升学生答题得分能力。
【课前研学】1阅读<《区域地理读本》(下)第三章第3节”新加坡”。
2 阅读地理必修三第一章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3 利用网络媒体学习了解新加坡的有关知识。
【课中研学】●研学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的经济支柱之一材料1新加坡地理位置图(图1)材料2:中新网2018年2月13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文章称,新加坡接待的外国入境旅客及旅游收益连续2年创下历史新高,4大游客来源国排名也有改变,中国首次超越印度尼西亚,成为最大游客来源国。
材料3:我国2015----2017年赴新加坡旅游人数统计表(见表1,数据来源:新加坡材料4: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国城市国家。
2017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5.9万美元,世界排名第6位,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前景持续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之一。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华人居多,占70%,多元文化和谐融合,交织成一幅色彩斑체的文化景观。
新加坡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
(结合教师个人旅游经历,展示新加坡旅游资源)请结合学案材料,分析我国民众为何喜欢到新加坡旅游?(1)本题需要调用的地理知识模块是。
(2)请你在材料4中勾画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3)问题表达:。
修正与补充:。
●研学二:花园之国享誉全球材料:新加坡人把一种名叫“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即兰花)作为国花,有卓越锦绣、万代不朽之意”。
万代兰原产于东亚热带地区,总共有大约40种。
万代兰是单一的兰花,花朵通常为粉红色、红色、蓝色、紫色或斑驳。
万代兰的种植条件比较苛刻,不适合初学者来种植,即使经验丰富的种植者在种植万代兰时也有一些难度。
这是因为万代兰需要某些室内难以存在的一种元素,并且还需要高湿度和高温,强光和湍流气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简史
• 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 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 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 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 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 • 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 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 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 • 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 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
新加坡CBD核心
新加坡金融区
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情况
• • • • • • 新加坡电子业持续疲弱走势,8月份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萎缩7.3%。 经济发展局昨天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在制造业中,电子业依然是呈疲弱的走势。继6月和7月份产值出现同比下挫5.0%和5.3%之后,8月份因出 口需求疲软而持续萎缩,同比下滑幅度达7.3%。 运输工程业萎缩两成 其中,半导体领域的产值下跌12.3%,电脑周边产品和数据存储也分别萎缩了5.7%和4.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讯通信和消费者电子产品领 域出现13.7%的增幅。总体来看,电子业累计产值在今年的八个月里同比下滑了12.0%。 运输工程业在制造业中的同比萎缩幅度最大,高达20.1%。 虽然陆路运输领域扩张了34.5%,但被宇航和海事与岸外工程领域产值的下滑而抵消。由于来自欧美的引擎维修需求放缓,宇航领域的产值下跌了 10.0%。钻油平台项目的贡献减低也使得海事与岸外工程领域出现了27.2%的跌幅。不过整体而言,运输工程业在今年1至8月还是取得了同比13.6%的 增长。 生物医药业表现亮丽新跃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陈启文博士指出,海事与岸外工程领域的表现令人失望,不过随着石油价格走高以及吉宝企业(Keppel Corp)、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获得不少大订单,相信这将使该领域的产值在近期有所提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 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 63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24-27℃。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 由新加坡岛、德光岛,乌敏岛和圣淘沙岛等6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694平方公里。 因为土地资源有限,新加坡在过去40年一直在进行填海造地,已填出了100平方公里 的新土地。然而新加坡扩大领土的行为也引发了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的强烈抗议。 它们担心自己的领海会缩小,国境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1]。 新加坡地处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线马六甲海峡的南端出口,战略地位重要。 新加坡地形平缓,最高点为新加坡岛上的武吉知马丘陵,海拔高度为163.63米。新加 坡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很短小。新加坡共有32条主要河流,加起来共93公里长, 最长的加冷河不过10公里[2]。新加坡没有天然湖泊,但是建有人工湖储存淡水。新 加坡水资源严重匮乏,新加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位,城市日常生活和 工业生产用水主要靠收集存储雨水及从邻国进口淡水(目前有超过50%的供水来自马 来西亚的柔佛州)[3]。
问题研究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为其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感知狮城—新加坡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条 件和人文地理条件 新加坡的经济结构
新加坡美景
新加坡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 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 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 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 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 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 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新加坡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人文地理: 321.75万(1999年6 月),其中华人占77.2%;马来人 占14.1%;印度人占7.4%,其余 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马来语、 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 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 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 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 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 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 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 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 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 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 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 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 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
新加坡气候
新加坡靠近赤道,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气温变化不大, 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 度在23~31摄氏度之间。新加坡有两个不同的季候风 季节,从12月到翌年3月吹东北季候风,相当潮湿;6 月到9月则吹西南季候风,最为干燥。这两个季风期, 间隔着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 11月。在季候风交替月里,地面风弱多变,阳光酷热, 形成下午至傍晚时分,全岛经常会有阵雨及雷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