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太赫兹相关会议信息(二)

合集下载

太赫兹的相关产品及介绍说明

太赫兹的相关产品及介绍说明

TDS 以及FDS 光谱系统的成像光束我们的太赫兹成像相机是一款测量TDS 以及FDS光速轮廓的完美工具。

TERASENSE与TOPTICA研究者在我们的研发项目中已证实了这款产品的实用性。

这个研发项目是继2015年3月19日-20日在慕尼黑的TOPTICA总部举行的技术会议而产生的。

我们对在这次在TDS以及FDS系统的应用前景相当自信,这次的相互促进合作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是标志TERASENSE成像仪的时代的到来。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太赫兹时域光谱运用了光谱技术,通过这个技术材料的属性可通过太赫兹辐射短脉冲探测出来。

生成和检测方案对样板材料在太赫兹辐射的振幅和相位的效果都是非常敏感的。

脉冲太赫兹辐射是由光电导开关产生(GaAs 或者InGaAs/InP)产生的,通过femtosecond 激光照射。

最后,事实上傅立叶变换的太赫兹振幅产生的太赫兹频谱的频率范围为0.1 – 5太赫兹。

Test of TeraSense camera operation with TDS systemTeraSense相机在TDS系统的检测50 GHz – 0.7 THz 频率范围1.5 x 1.5 mm2像素大小1 nW√Hz噪声等效功率每秒高达50 帧16x16, 32x32, 64x64 总像素型号光纤耦合InGaAs光电开关0.1 – 5 THz 带宽>90 dB动态范围峰值平均功率25 uW100 MHz 脉冲重复率太赫兹频域光谱(THz-FDS)太赫兹频域光谱运用了光谱技术,通过这个技术材料的属性可用持续波(cw)太赫兹辐射探测出。

辐射是通过在高带宽的光电导体中的光外差作用获得的:两个持续波激光的输出转换成太赫兹辐射,正是在不同频率的激光。

光电混频器由一个小型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表示。

使用偏压到半导体结构中,然后产生一个振荡在跳动频率的光电流。

输出频率范围从50 GHz 高达1.5 THz。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通知(第二轮)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会议通知(第二轮)
1 .会议论文须 采在其他仝 圆学术会议及学 术刊物上公 开发表 ,不得涉 及 国家秘 密: 2 .之前 已交过论 文摘要 的作者 ,请在 2 l 0 2年 8月 1 0 一日前将 全 文发 到指 定的 E m -a
尚未交论 文摘要 的 ,请在 2 1 02年 8 1 月 0目前直接将论 文全 文发到指定 Em i -al 3 .热情欢迎全 国各地从 事 太赫兹研 究的专家 ,擘者和广 大科技人 员积极投稿 参会 同 时欢迎没有投稿但对会议 内容感 兴趣的 同志参会 参 会的 同志请填写 回执 表 ( 见附件 )
1 .
2 . 3 .
件 与 MM 捷 . ES 长
第 一 届 全 国太 赫 兹科 学 技 术 与应 用 学术 交 流会 会 议 通知 ( 第二 轮)
4 太赫 蟊 天 线技 术 .
太赫 兹调 制 器 技 术
6 太赫兹非相 干检测技 术 ’ j
7 太 赫兹 相 干 检 测 技 术 ,
传 真 :0 l 86—2 8 5 4 9 47
! 塾_ } l m l c e gh r yi 0 0 O 谊 r . 0 , t z } n - i t n l ̄ l t 1 h 曼
太 赫
8 穴赫兹 多像元检测技 术 . 9 其 它 的 太赫兹 传 输 和检 测 技 术 .
( )太 赫兹 应 用 系统技 术 四
1 太赫兹通信技 术及 其应 用 .
2 太赫兹雷达技术及 其应 用 。 3 太赫兹光谱 学及其应用 . 4 太赫兹 成像 技术及其应用 . 5 太赫 兹在天文 学的应用 . 6 太赫兹在空问科学 中的应用 . 7 太赫兹在生物 医学 中的应用 . 8 太赫兹的其它应用 , ( )其他太赫兹相 关技 术 五 1 太赫兹单 片集成 电路 ( M ) 术 . T 技

第二届太赫兹国际会议成功举行

第二届太赫兹国际会议成功举行

【本刊讯】News20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2月第二届太赫兹国际会议成功举行12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深圳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深圳市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协办的2017·SICAST第六届深圳先进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太赫兹国际会议在中国深圳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Peter H.Siegel、华讯方舟集团董事长吴光胜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深圳大学原校长谢维信主持。

此届会议汇集了全球顶尖太赫兹领域专家、学者共300余人,由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以色列、日本、韩国等近20位外国专家及和国内著名学者进行高端学术报告及产业报告,聚焦当前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出席会议并致辞。

他认为,太赫兹作为至今人类尚未充分认知和利用的频谱资源,其广袤的科学前景为世界所公认。

近年来,中国太赫兹科学技术领域进展迅速,在太赫兹源、探测、太赫兹功能器件和应用等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关的研究平台。

第六届深圳先进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是世界太赫兹领域多方对话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

他希望与会代表利用这次机会,系统展示创新成果,深入交流学术创见,进而激发创新灵感,增进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太赫兹领域的全面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华讯方舟院士工作站首席院士、太赫兹研究院院长刘盛纲在开幕式的致辞中对各位院士、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他说,此次学术年会是我国太赫兹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通过国际会议这个平台,促进太赫兹领域的学科研究、学术交流,最终推动技术应用,将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推向新的发展高峰,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太赫兹香山会议

太赫兹香山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历次图片资料——
第270次会议: 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相关图片(共11张)
太赫兹(Terahertz,简称THz)波是指频率在(0.1-10)THz (1THz=1012 Hz, 或波长为30微米-3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它在长波段与毫米波有重叠,而在短波段,它与红外线有重叠(如图1)。由于其在电磁波谱中所处的特殊位置,THz波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有人也将其称为“T-射线”。THz波在频域上处于宏观经典理论向微观量子理论的过渡区,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领域;THz波的光子能量很低,不会对物质产生破坏作用;频谱极宽,覆盖了各种包括凝聚态物质和生物大分子在内的转动和集体振动频率。因此,THz科学技术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2005年11月22—24日,以“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为主题的第270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相关领域的44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交流了国内外THz科学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THz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吴培亨教授作“太赫兹信号的检测”报告。……为了检测太赫兹波段的超短脉冲,目前大多采用光导取样或自由空间电光取样的方法;而对太赫兹波段连续信号的检测,则有多种方案可用,应根据灵敏度方面的要求,因事制宜作出选择。采用超导技术检测太赫兹信号,可以获得迄今为止最高的灵敏度,但有关的系统必须工作在极低的温度。……从整体上看,今后应鼓励研究太赫兹信号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从中发现新的物理效应,据以研制太赫兹信号检测器;此外,还应注意研究太赫兹波段频谱仪,用于信号的测量和分析。
包括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以及基金委等单位领导在内的18位特邀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杜祥琬,母国光,周炳琨,杨国桢,姜文汉,范滇元,樊明武,朱静等11位院士在会上发言,对THz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我院士代表会议执行主席作题为“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主题评述报告。……THz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皮肤癌的诊断和治疗,DNA的探测,THz的医学应用,THz断层成像,THz生物化学应用,药物的分析和检测等方面都显示了其强大的功能和成效。由于生物大人子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均在THz波段,而THz辐射技术又可提取DNA的重要信息,因此,THz在植物,特别是粮食选种,优良菌种的选择等方面可以起重要的作用。THz辐射可以穿透烟雾,又可检测出有毒或有害分子,所以在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太赫兹方面的资料

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太赫兹方面的资料

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太赫兹方面的资料标题: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太赫兹技术资料简介: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太赫兹技术相关的资料,包括太赫兹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进展,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学习资源。

正文:在当今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太赫兹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研究领域,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赫兹技术是指在介于红外光谱和微波之间的太赫兹频段进行研究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它具有穿透力强、不损伤生物组织和物质的特点,在通信、成像、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太赫兹技术在无线通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微波和光纤通信,太赫兹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能耗,并且对于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关的学术研究表明太赫兹通信技术可以在未来的5G和6G通信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太赫兹技术在医学成像和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太赫兹波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和吸收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医学成像工具,能够实现对生物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和病变检测。

同时,太赫兹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检测、生物分子结构研究等方面,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太赫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术研究方面,许多学术期刊和会议都发表了大量关于太赫兹技术的论文,如"IEEE Transactions on Terahertz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rared,Millimeter,and Terahertz Waves"等。

此外,一些知名的学术机构和实验室也在太赫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

除了学术资源,一些产业界的专业机构和协会也提供了丰富的太赫兹技术资料。

太赫兹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

太赫兹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

太赫兹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目录一、太赫兹通信概述 (1)1.1 太赫兹波段特性 (2)1.2 太赫兹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3)二、太赫兹通信关键技术 (4)2.1 太赫兹波段调制技术 (5)2.2 太赫兹信号处理技术 (7)2.3 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 (8)三、太赫兹通信应用场景分析 (10)3.1 集成电路与微组件测试 (11)3.2 军事通信与导航 (13)3.3 医疗健康与生物成像 (14)3.4 物联网与智能城市 (16)3.5 无人机通信与遥感 (17)四、太赫兹通信发展趋势与挑战 (19)4.1 技术发展趋势 (20)4.2 应用场景拓展 (21)4.3 面临的挑战与研究方向 (22)一、太赫兹通信概述太赫兹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全球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

太赫兹波段位于微波与光波之间,频率范围约为THz至数十THz,拥有极宽的带宽和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潜力。

由于其特殊的频段位置,太赫兹通信融合了微波通信和光波通信的特点,既具备无线传输的便捷性,又具备光通信的高速率优势。

太赫兹通信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通信技术。

太赫兹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号产生、信号检测、传输和调制解调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可以不断提升太赫兹通信的性能和应用能力。

特别是在数据吞吐量大、延迟要求苛刻的高动态通信环境中,太赫兹通信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太赫兹频谱由于其丰富的频谱资源,使得其在高速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网络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太赫兹通信将在未来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范围内对太赫兹通信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种新的技术和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随着生产工艺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太赫兹设备的生产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由于太赫兹波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应用潜力,太赫兹通信在未来有可能在卫星通信、安全监控、医学成像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20太赫兹相关会议情况

2020太赫兹相关会议情况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Copenhagen,Denmark
2020.03.15-20
已取消
6G Wireless Summit
LAPLAND,Finland
2020.03.17-20
暂无变化,03/11将出最新通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RAHERTZ EMISSION, METAMATERIALS AND NANOPHOTONICS 2020
2020.04.20-23
暂无变化,论文提交已延期
9th International THz-Bio Workshop
Sicily, Italy
2020.04.30 – 05.03
暂无变化
ICMWC 2020: 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s
Natal,Brazil
2020.04.06-10
暂无变化
5th EMN Terahertz 2020
Victoria, Canada
2020.04.20-24
暂无变化
9th "Advanced Lasers and Photon Sources Conference" (ALPS2020)
Yokohama,Japan
2020年1H太赫兹相关会议变更信息
作者:张宇/美克锐科技
会议名称
地点
日期
更新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LTO 2020)
பைடு நூலகம்上海
2020.03.05-08
推迟,时间待定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0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CHINA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会议手册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会议手册

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会议手册2015.3.25-27四川成都主办单位: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太赫兹分会承办单位: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太赫兹科学技术前沿发展战略研究基地,863-12专家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金牌赞助商:成都至上兴邦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会议组织机构大会主席:刘盛纲院士大会委员会:高级顾问:陈佳洱院士、周炳琨院士主席团:刘盛纲院士、吴培亨院士、姚建铨院士、庄松林院士、范滇元院士、杨国桢院士、褚君浩院士、龚知本院士、樊明武院士、刘永坦院士、雷啸霖院士、吴一戎院士、李树深院士、金亚秋院士、许宁生院士、牛憨笨院士、彭堃墀院士、王育竹院士、朱中梁院士、涂铭旌院士、林祥棣院士、姜文汉院士、郭光灿院士、李言荣院士、龚克教授、谢维信教授委员:陈健、罗先刚、刘濮鲲、蒋亚东、曹俊诚、张存林、崔铁军、冯志红、汪力、张伟力、唐传祥、金飚兵、王华兵、常胜江、盛政明、施卫、秦华、刘峰奇、刘伟伟、朱亦鸣、王金淑、姜万顺、杨梓强、鄢扬会议执行主席:喻胜会议秘书长:张雅鑫副秘书长:钟任斌第一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会议安排会议时间:2015年3月25日-27日时间安排:●3月25日报道●3月26-27日会议会议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一教会议报告形式:●4份大会特邀报告(报告时间35分钟,提问时间5分钟)●23份主题报告(报告时间20分钟,提问时间5分钟)●20份口头报告(报告时间12分钟,提问时间3分钟)●63份张贴报告参展公司:金牌赞助:成都至上兴邦科技有限公司会议赞助:上海铭剑科技有限公司(按笔画排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北京先锋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美克锐科技有限公司会议日程安排本次会议将设置优秀论文奖和优秀青年学者奖优秀论文奖奖项(1项):5000元/项优秀青年学者奖奖项(2项):2000元/项会议报告详细信息16:00~18:00张贴报告专题一P-1.苟君,王军,蒋亚东,电子科技大学,“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增强NiCr薄膜太赫兹辐射吸收率研究”P-2.ZhiqingLiang,JunWang,ZijiLiu,YadongJiang,WeizhiLi,TaoWang,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Terahertz Detector Coated With NiGr Metallic Film: Absorptivity and Frequency Responsivity”P-3.陈海兵,东南大学,“基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太赫兹波极化转换器”P-4.刘硕,万向,崔铁军,东南大学,“太赫兹龙伯-鱼眼双功能透镜”P-5.张浩驰,傅晓建,徐俊珺,崔铁军,东南大学,“通过空间波激励的太赫兹人工表面等离激”P-6.刘俊岐,王涛,李媛媛,刘峰奇,王占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功率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P-7.郝璐瑶,嵇敏,李军,王华兵,吴培亨,南京大学,“一种在液氮中工作的小型超导太赫兹发生器”P-8.蒋玲,李淼,李春,南京林业大学,“维生素的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P-9.陈赛,范飞,陈猛,常胜江,苗银萍,潘鹏,南开大学,“ 偏振相关的全介质太赫兹超表面结构”P-10.范飞,张选洲,李珊珊,陈猛,张昊,常胜江,南开大学,“太赫兹光栅波导管传输性质及其传感实验研究”P-11.张波,和挺,沈京玲,首都师范大学,“机聚合物太赫兹光调制器”P-12.王新柯,张岩,首都师范大学,“焦太赫兹电场的纵向分量表征”P-13.袁敏杰,王新柯,孙文峰,张岩,首都师范大学,“超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壁画颜料的太赫兹光谱研究”P-14.顾畅,赵国忠,首都师范大学,“H型亚波长金属阵列结构的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P-15.李想,孙建东,秦华,中科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太赫兹自混频探测器差分结构的天线仿真”P-16.张天钟,喻胜,张颜颜,牛新建,电子科技大学,“94GHz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研究”P-17.钱骏、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0.34THz八次谐波混频器研究”P-18.黄永丹,秦华,张宝顺,张志鹏,余耀,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太赫兹等离激元共振与调制器”P-19.张颜颜,喻胜,张天钟,杨有维,牛新建,刘迎,电子科技大学,“ W波段回旋管电子光学系统模拟分析及设计”P-20.李全龙,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四次谐波混频器的研究与设计”P-21.余耀,张晓渝,秦华,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石英平片组装的太赫兹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P-22.杨昕昕,孙建东,秦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基于自混频理论的石墨烯场效应太赫兹探测模型”P-23.金振豪,杨召龙,张开春,电子科技大学,“耦合腔太赫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研究”P-24.赵陶,钟仁斌,胡旻,陈晓行,张平,龚森,刘盛纲,电子科技大学,“金属薄膜加载二维周期结构中的增强衍射辐射”P-25.周玉聪,张雅鑫,刘盛纲,电子科技大学,“双电子注与双光栅-亚波长孔阵列复合结构互作用产生太赫兹辐射”P-26.王军,黎威志,蒋亚东,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热释电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研究”P-27.马宇婷,施长城,张瑾,韩晓惠,李薇,魏东山,彭晓昱,杜春雷,崔洪亮,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生物胶原组织水含量变化检测”P-28.孙萍,邹韵,刘维,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糖多晶太赫兹辐射的吸收机制”P-29.毛洪艳,夏良平,王思江,魏东山,沈俊,崔洪亮,杜春雷,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大面积低损、高偏振薄膜衬底太赫兹偏振片”P-30.颜识涵,魏东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太赫兹光谱技术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P-31.王俊龙,梁士雄,邢东,张立森,杨大宝,赵向阳,冯志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一种新型太赫兹GaAs基肖特基倍频二极”11:00~12:30张贴报告专题二P-32.杨晶晶,黄铭,云南大学,“基于石墨烯带传输模式的分子谱增强特性研究”P-33.王思江,夏良平,毛洪艳,姜雪锋,魏东山,崔洪亮,杜春雷,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四边开口环阵列的太赫兹生物传感芯片”P-34.李志刚,欧毅,傅剑宇,吴蒙,欧文,陈大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应用于太赫兹成像的超材料阵列芯片制作”P-35.刘龙海,江元卿,陆亚奇,爱德万测试(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差频延迟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系统及其检测应用测应用”P-36.黄崟东,孟超,吕治辉,张栋文,袁建民,赵增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定向分子的角向太赫兹辐射研究”P-37.孟超,黄崟东,陈文博,吕治辉,张栋文,赵增秀,袁建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长沙利用太赫兹原位测量双色场相位”P-38.龚森,胡旻,钟任斌,陈晓行,张平,赵陶,刘盛纲,电子科技大学,“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增强相干辐射”P-39.徐刚毅,中国科学院,“单模面发射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锁相耦合阵列”P-40.杨磊,范飞,陈猛,张选洲,常胜江,南开大学,“可调控太赫兹超表面偏振控制器”P-41.兰峰,杨梓强,史宗君,电子科技大学,“新型过模圆波导模式过渡器研究P-42.李嘉伟,查钢强,杨睿,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应用于太赫兹辐射源的ZnTe厚膜结晶质量研究”P-43.徐新龙,周译玄,李家源,祁媚,任兆玉,白晋涛,西北大学, “石墨烯对于太赫兹波的调控”P-44.纪东峰,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664GHz太赫兹谐波混频器”P-45.胡鹏飞,沈力,宋茂江,杨霏,韩峰,刘丽萍,贵州省计量测试院,“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的数据采集系统研制”P-46.Bo Zhang, TingHe, Jingling Shen,Yanbing Hou,Yufeng Hu, MengdiZang, TianjiChen, Shengfei Feng,Feng Teng, Liang Qin,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Optically switching THz waves with polymer-inorganic heterostructuresP-47.王丹,颜立新,杜应超,苏晓禄,张振,华剑飞,鲁巍,黄文会,陈怀璧,唐传祥,清华大学,加速器实验室基于高亮度电子束的太赫兹辐射源研究”P-48.葛宏义,蒋玉英,廉飞宇,张元,夏善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防腐剂分子的太赫兹光谱研究”P-49.司梦姣,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0.19GHz三倍频器设计”P-50.郭泉,陈磊,张栋文,袁建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飞秒激光作用(100)硅表面辐射太赫兹强度对方位角的四重对称依赖关系”P-51.牛中乾,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 0.3TH z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的研究”P-52.刘戈,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平面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330GHz分谐波混频器设计”P-53.吕治辉,张栋文,赵增秀,袁建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太赫兹波的偏振检测及其应用”P-54.黄键,王思江,魏东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跨尺度制造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太赫兹纳米探针近场增强效应仿真研究”P-55.于俊翔,李德华,周薇,赵鹏,季琲琲,宋宾宾,山东科技大学,“ 太赫兹波段方形开口谐振环结构超材料电路模型建立与分析”P-56.乔绅,孙瀚,张雅鑫,刘盛纲,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波段非对称多谐振太赫兹平面人工阵列结构研究”P-57.陈林辉,李连鸣,崔铁军,东南大学“一种应用于太赫兹放大器的增益增强技术”P-58.曾泓鑫,杨梓强,兰峰,史宗君,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波纹平板天线的波纹凹槽和增益与方向性的研究”P-59.闵应存,张波,樊勇,电子科技大学,“0.16 THz 三倍频器设计与仿真”P-60.杨有维,喻胜,电子科技大,“170GHz共焦回旋行波管输出耦合器设计”P-61.涂珊,周俊,张秀娟,肖林芝,罗雁冰,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古书纸的太赫兹和远红外光谱研究”P-62.吴倩男,杨梓强,兰峰,史宗君, 电子科技大学,“一种极化不敏感双开口SRR太赫兹滤波器”P-63.刘迎辉,牛新建,王晖,雷朝军,王合闯,李宏福,电子科技大学,“0.1 THz回旋管高频结构研究”会议金牌赞助商:成都至上兴邦科技有限公司会议赞助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度太赫兹相关会议信息(二)
第二十五届空间太赫兹技术国际专题研讨会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四川太赫兹应用研究联合课题组胡灵犀编译
时间:2014年4月27——30日
地点:莫斯科经济高等学院,莫斯科Maly Gnezdnikovskiy街4, 125009
范围:
外差和直接探测器(例如:超导热电子测热辐射仪,电磁辐射检测仪,KID, 热辐射计) 太赫兹源/太赫兹自振荡系统
太赫兹系统与器件
太赫兹光学,太赫兹元件和太赫兹测量技术
太赫兹的后端系统
网址:http://www.hse.ru/org/hse/isstt2014
第四届欧洲光学学会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专题会议(TST 2014)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四川太赫兹应用研究联合课题组冯晓冬编译
地点:意大利卡莫利的Cenobio dei Dogi酒店
时间:2014年5月11日- 2014年5月14日
提交时限:2013年12月16日- 2014年3月9日
会议主席:
Petr Kužel –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捷克共和国
Alessandro Tredicucci –NEST,CNR - NANO /意大利
特邀嘉宾
Hartmut Roskos,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德国)- 主题演讲
Fritz Keilmann, Ludwig-Maximilians - 马克西米利安- 慕尼黑大学(德国)- 大师班
Jun Kono,莱斯大学(美国)- 大师班
Christoph Deutsch, 维也纳科技大学/奥地利
Mona Jarrahi, 密歇根大学/美国
Michael Johnston, 牛津大学/英国
Tobias Kampfrath, 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德国
Toshihiko Kiwa, 冈山大学/日本
Alexey Kuzmenko, ,日内瓦大学/瑞士
Jean-François Lampin, IEMN里尔/法国
Joo-Hiuk Son, 首尔大学/韩国
Vincenzo Spagnolo, 都灵理工大学/意大利
Frederic Teppe, 蒙彼利埃大学2 /法国
主题
太赫兹辐射发射(量子级联激光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自由电子激光,同步加速器,非线性光学等)
太赫兹辐射探测(量子点,单光子探测器,时间选通,晶体管等)
太赫兹集成光学,波导,等离子体,超材料,光子晶体
太赫兹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介质,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液态动力学,化学,生物学,超快光谱等)
太赫兹辐射诱发的非线性现象
太赫兹的远场和近场成像,太赫兹显微镜和显微光谱学
气体和化学/生物制剂的遥感
太赫兹应用(安全,电信,远程检测等)
了解更多信息:/events/tst2014
NEMO2014 :射频,微波和太赫兹应用的数值电磁建模与优化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四川太赫兹应用研究联合课题组冯晓冬编译
NEMO2014是一个全新的国际会议,与会者来自射频,微波和太赫兹应用的计算电磁学专家以及从业者。

本次会议是分享电磁建模,提出有效的设计算法和工具,并预测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建模需求的数值方法思想的理想场所。

NEMO2014由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协会(MTT-S)以及欧洲微波协会(EUMA )共
同赞助举办。

会议将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地点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之间变换。

第一届将由意大利帕维亚大学主办。

本次大会设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技术方案,一个行业展览,并邀请计算电磁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进行会谈。

会议网站:/
2014年第七届全球毫米波研讨会(GSMM)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四川太赫兹应用研究联合课题组丁德成编译
2014年5月21日~ 23日,The-K首尔酒店,首尔,韩国
会议目标
2014年全球毫米波研讨会的主题是“毫米波太赫兹传感器和成像技术”。

它将覆盖从毫米波到太赫兹波段的设备,电路,系统、新型传感器,以及被动、主动成像等应用。

2014年的全球毫米波研讨会将主要由高质量的主题演讲,技术会议、面板和以下的展示构成,当然,这绝不仅仅是局限于下面列出的主题领域。

GSMM全球毫米波研讨会最初起源于三个国家的重要会议,这三个国家分别是芬兰、日本和韩国。

今年第七届全球研讨会举办地将在芬兰,中国、日本、和韩国这几个国家中产生。

主题
1) 毫米波天线和无源元器件
天线和传播
滤波器,多路转换开关/双工器和输电线路
相控阵天线
基板和封装(低温共烧陶瓷,工程塑料等)。

2) 毫米波有源设备和集成电路
毫米波微波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电压控制振荡器
毫米波设备、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异质结双极晶体管,氮化镓设备
On-wafer和先进的测量
3) 毫米波微波系统和应用
雷达和遥感
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区域网络
5G无线通信
毫米波系统和子系统
基于4G / 5G的小型化通信设备的毫米波回程
固定/移动无线接入系统
被动和主动成像
能量转移系统
毫米波芯片系统
4) 毫米波光子
毫米波光子设备
毫米波光子系统
5) 亚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
亚毫米波设备和系统(300 GHz ~ 1THz)
太赫兹设备和系统(1THz~)
6) 新兴技术
毫米波生物医学应用
毫米波纳米电子设备
新材料(石墨烯,问,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
第五届太赫兹纳米科学国际研讨会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四川太赫兹应用研究联合课题组丁德成编译
综述
第五届太赫兹纳米科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14年12月1-5日,在马提尼克岛举行。

之前的四届会议分别在大阪,冲绳,火奴鲁鲁和大阪成功的举行。

这个研讨会将工作在太赫兹(THz) 纳米结构动力学等多领域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年轻研究人员和学生汇聚在一起。

0.1到10THz频率范围的电磁波谱是电力传输和光学转换的合并,它也因此为研究各种令人兴奋的新颖的物理现象提供了机遇。

通过结合太赫兹技术和纳米技术,我们可以推进我们对太赫兹物理学的理解从而改善和发展太赫兹设备。

特别是,太赫兹动力学研究在碳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它不仅扩宽了我们研究太赫兹的视野,也使我们对新型器件独特的交流特性和潜能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会议的主题包括:
纳米结构太赫兹波的吸收、发射和散射
基于纳米结构的超快动力学的载波、激子和声子
非线性光学光谱产生强烈的太赫兹辐射
基于纳米结构的太赫兹源和探测器
相干太赫兹磁和光电光谱
高频电子设备
基于纳米结构的太赫兹遥感和成像
太赫兹研究纳米材料的生长和净化
这个会议的主要参与者将会达到100名。

我们相信,这次会议的重点在纳米结构的太赫兹动力学研究,将为年轻的研究人员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促进与发展的理想合作平台。

/teranano5.s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