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胆碱酯酶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和论著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变化汪显祺(安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陕西 安康 725000)【摘要】 目的 探讨血胆碱酯酶(ChE)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90例AOPP患者,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
采用试纸法和速率法分别检验ChE和CPK活性,并观察患者心脏功能改变。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OPP患者血清CP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均<0101),且与中毒程度呈平行关系。
血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中毒程度不相平行。
结论 AOPP患者血清CPK升高越显著,提示中毒程度越重,其预后不良,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血ChE降低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对判断中毒程度仅供参考。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酯酶 肌酸磷酸激酶Changes of seru m choli n estera se and creati n e phosphoki n ase i n pa ti en ts w 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 c i des po ison i n g.WANG X ian-qi.Depart m ent of Em ergency,Ankang City Central Hospital,Ankang Shanxi725000,China.【Abstract】 O bjecti ve T o study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seru m cholinesterase(ChE)and creatine phos phokinase(CPK)in pa2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 phorus pesticides pois oning(AOPP).M ethods According t o the pois oning degree,90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 o milddegree pois oning gr oup(n=30),moderate degree pois oning gr oup(n=30),and severe degree pois oning gr oup(n=30),30healthy pers ons wereselected as contr ol gr oup.Cardiac functi 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monit ored.Results I n co mparis on with healthy contr ol gr oup,the levels of CPK inpatients with AOPP were increased t o vari ous degree(P<0.01)and the increased degrees were parallel t o pois oning degrees.The activities of ChEwere decreased t o vari ous degree,but the decreased degrees were not parallel t o pois oning degree.Conclusi on The more significantly seru m CPKlevels increase,the more severe the pois oning degrees of the patients are,therefore the worse the p r ognosis of the patients is.It has i m portant signifi2cance for diagnosis confir mati on and severity judge ment.The decrease in ChE activities has i m portant significance only for diagnosis confir mati on;when y ou are giving a judge ment on the severity,it is 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 Acute organophos phorus pesticides pois oning;Cholinesterase;Creatine phos phokinase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血胆碱酯酶(ChE)和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可从细胞学指标方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好地估计患者的预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治疗。
100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胆碱酯酶数值分析

100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胆碱酯酶数值分析作者:杨生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01期【摘要】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是否存在胆碱酯酶的降低,探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案。
方法 100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为中毒组, 100例排除肝脏疾病及肝脏中毒的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服毒剂量患者之间胆碱酯酶数值变化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患者无一例胆碱酯酶降低;中毒组患者中69例胆碱酯酶正常, 31例患者发生胆碱酯酶降低,占总中毒患者的31%,与对照组发生胆碱酯酶降低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毒组中小量服毒患者有26例,中量服毒患者有47例,大量服毒患者有27例。
不同服毒剂量患者的胆碱酯酶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部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也会发生胆碱酯酶降低,且这种降低与中毒存在一定相关性。
此类中毒的乙酰胆碱蓄积表现不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明显,在治疗上也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胆碱酯酶;农药中毒DOI:10.14163/ki.11-5547/r.2017.01.013Analysis of cholinesterase content in 100 pyrethriods pesticide poisoning cases YANG Sheng-tian. Shandong Cha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Changyi 261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whether there is a reduction of cholinesterase content in pyrethriods pesticide poisoning pati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reatment scheme for pyrethriods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s There were 100 patients with pyrethriods pesticide poisoning as poisoning group, and 100 patients without hepatic disease and hepatic poisoning as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of cholinesterase content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s and poisoning dosage. Results There was no case with decreased cholinestera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re were 69 cases with normal cholinesterase and 31 cases with decreased cholinesterase in the poisoning group, which accounted for 31% of total poisoning cases.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isoning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creased cholinesterase content (P0.05). There were 26 cases with small poisoning dose, 47 cases with moderate poisoning dose and 27 cases with huge poisoning dose in the poisoning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holinesterase contents in different poisoning dose cases (P>0.05). Conclusion Some of pyrethriods pesticide poisoning patients may show decreased cholinesterase, 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poisoning. Acetyl choline accumulation in pyrethriods pesticide poisoning is less obvious than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and it requires remarkably different treatment as well.【Key words】 Pyrethriods pesticide; Cholinesterase; Pesticide poisoning内科教科书明确提出有机磷农药能引起患者胆碱酯酶降低,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不能引起胆碱酯酶降低[1]。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新进展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新进展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病,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发展,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以下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新进展:
胆碱酯酶复原剂:胆碱酯酶是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关键酶,胆碱酯酶复原剂可以迅速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缓解中毒症状。
目前常用的胆碱酯酶复原剂包括阿托品、普拉克索等。
氧疗: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缓解中毒症状。
血液净化: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通过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方式,将血液中的有机磷农药和代谢产物清除,从而缓解中毒症状。
其中,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最好。
抗炎抗氧化药物:抗炎和抗氧化药物可以减轻有机磷农药对身体的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缓解中毒症状。
例如,利多卡因、维生素C等。
细胞治疗: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胞治疗可以通过干细胞、基因工程等技术,恢复中毒后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新进展主要涉及了胆碱酯
酶复原剂、氧疗、血液净化、抗炎抗氧化药物、细胞治疗等多个方面。
这些新进展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中毒症状,降低死亡率。
同时,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也非常重要,应注意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装备,遵循使用说明,定期检查农药储存和使用设施等,以减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风险。
对于发生中毒的患者,应尽早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同时,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大众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是减少中毒发生的重要手段。
血清胆碱酯酶监测用于农药中毒后两种急救方法的比较研究

LI Z h i — f e n g , Z HU Do n g — d o n g (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2 .E me r g e n c y De p a r t me n t s ,P e o p l e S
鼻 胃管 组 患 者进 行 比 较研 究 。 方 法 将 6 5 例1 : / 服 农 药 中毒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空 肠 管组 、 鼻 胃管 组 和 对 照 组 , 比 较 3组 患 者 反 跳 发 生例 数 以及 血 液胆 碱 酯 酶 活 性 百分 比 变化 、 达到正常值低 限活力 6 O 以上 需要 天 数 等 差 异 。 结 果 空
l o w e n e r g y 6 0 n o r ma l l i mi t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B o u n c e h a p p e n e d i n 5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j e j u n u m t u b e s g r o u p, a n d
肠 管组 反 跳 发 生 5例 , 胆碱 酯酶活力恢复至 6 O 以上 需要 ( 1 O . O 4 ±1 . 2 1 ) d ; 鼻 胃管 组反 跳 发 生 1 0 例, 胆 碱 酯酶 活力
恢复至 6 O 以 上 需要 ( 1 1 . 1 7 ±1 . 5 8 ) d ; 对 照组 反 跳 发 生 l 0 例 , 胆碱 酯酶 活力恢 复至 6 0 以上 需要 ( 1 1 . 3 5 ±2 . O 5 ) d ; 3组 均 在 6 d内发 生反 跳 , 由此 连 续对 胆 碱 酯 酶 活 力 动 态监 测 并 对 6 d内的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分析 , 3组 从 第 l 天 开始
爱福丁农药中毒胆碱酯酶下降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t t uiglea ecPo . n JPot dn, 04 1 ()7 ~7 . e hdr t l xus n It r h ot 20 ,7 1 :2 6 e n a r i so
消除咬合创伤 困难 , 长期 观察不愈或 患牙症状逐 渐加重 时, 应及 时行牙髓治疗 。
参 考 文献
l Hal n WW .H r lS l mo a r K.O c u a n lssd a n ssa d ma a e n n e e ls la a i ig oi n n g me ti y te p a t e o e id ni s ei d no , 0 0,2 0 , 4 1 1~ 1 4. h r ci fp r o t .P r o tl 2 0 c o e o 0 43 :5 6
2 li hCE,S z k B,li h— Dith F ,e 1 Vs lc uu i J Vs lc es N ta.A oiv orlt n p st e ereai i o
b t e c ls lt u n e e we n o eu a - ma a d p n— i ln o e ls : le au e s p o t  ̄ a mp a t b n o s i r tr u p r. t
髓修复能力较 弱, 以导 致牙髓 炎合并 根尖 周炎 。创 伤 拾 所
力 同时也影响牙周 的血液 供应 , 使牙周膜血 管扩张或 出血 , 从 而造成牙周病变 。 牙髓有活力 , 临床上表现为急慢 性根尖周 炎症 状 , 这是 因为多根牙受到异常拾力 时 , 应力 可集 中于根侧 处 , 导致部 分血液循 环障碍 , 时创伤 拾 力对牙 髓血循 环还 未发挥 作 此 用或部分作用 , 因而有不同的牙髓活力表现 ,t l等 _认 为 Se e _ e 7 l 牙髓有活力 的患牙 出现根尖周 x线透 射 区, 可用 充血性 脱 矿理论来解释 。1 6例创伤 殆患牙 , 牙髓 活力 温度测 试基 本 正常 , 8 有 例进行调拾观察 , 结果仍出现患牙病情加重 , 或无 变化 , 这是 因为 :1 伤 拾力 未完全 消除 , ) 髓活 力情况 () 创 (牙 2 不能完全证 明牙髓状态 , 有活力的患牙 , 其牙髓 可能 已经 发 生局部坏死或慢性炎症 , 这些 未消除 的感染 物质 , 继续引起 根尖炎症 。对这类患牙的治疗 , 如果牙髓 状态基本 正常 , 调 冶 适 当, 且在恢复过程 中未发生摄菌作用 , 才能痊愈 。如果
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9卷 第1期2007年3月 衡水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Vol.9,No.1Mar.2007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和大坡(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河北 衡水053000)摘 要: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主要是有机磷农药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成中毒酶,AChE失去催化水解乙酰胆碱(Ach)的活性;导致胆碱能神经突触间隙ACh大量蓄积.大量ACh对受体的作用大大增强和延长,导致中枢和周围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外,农药也可直接作用于胆碱能受体.中毒酶形成后有3种去向.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乙酰胆碱;胆碱酯酶中图分类号:Q8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07)01-0018-02 有机磷化合物根据用途一般可分为3部分,大部分为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主要是农药抑制了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活性,导致胆碱能神经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大量蓄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外,农药也可直接作用于胆碱能受体.为了进一步认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或毒理,首先必须了解胆碱酯酶的生理功能.1 胆碱酯酶的生理功能1.1 胆碱酯酶的分类和分布胆碱酯酶(ChE)是一类能催化水解胆碱酯并具有不同专一性的水解酶.根据它催化水解ACh的速度快慢,可将体内的ChE分为真性ChE(AChE)和假性ChE(BChE)[1].真性ChE(又名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胆碱酯的水解速度依次为ACh>丙酰胆碱>丁酰胆碱,假性ChE(又名丁酰胆碱酯酶, BChE)则相反,其水解顺序依次为丁酰胆碱>丙酰胆碱>ACh.此外,真性ChE还能被高浓度的ACh 所抑制,即所谓底物或基质抑制效应;而假性ChE 无此特点.真性ChE(AChE)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灰质、自主神经节、运动终板的神经末梢与神经元突触前、后膜和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内,其生理作用是催化水解神经末梢释放的ACh,假性ChE(BChE)主要存在血浆、肝、肠粘膜、肠平滑肌、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肺和心肌等部位,其生理作用至今尚不完全清楚[2].有人认为假性ChE一词可能包括一系列酯酶.其中有一些不仅能破坏胆碱酯类,还能破坏其他有药理活性的酯类,如普鲁卡因、琥珀酰胆碱和阿托品.真性ChE(AChE)在神经元胞体中合成,可区分为细胞浆内酶(膜内酶)和细胞膜外表面酶(膜外酶).只有位于细胞膜外表面的AChE才能接触神经末梢释放的ACh,故这些部位的AChE也称为功能性酶.而位于细胞浆内的AChE是合成后尚未输送到膜外面的膜内酶,故也称为贮存酶.1.2 AChE催化水解ACh的原理AChE是一种含糖的蛋白质.它的活性部位(活力中心)包括相距0.5n m两个部位,即负矩部位(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酯解部位中有3个功能基团,即酸性基团、酰化基团及碱性基团.负矩部位为二羧酸门冬氨酸或谷氨酸的游离羧基,其周围还有疏水区.当ACh靠近AChE的活性表面时,ACh的三甲铵阳离子头(带正电)与AChE的负矩部位(带负电)依靠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而结合;使ACh固定在最有利于酯解部位水解ACh的位置.AChE对ACh水解的催化过程主要在酯解部位进行.在酯解部位的酸基和碱基协助下,ACh的乙酰基上的碳原子与AChE丝氨酸上的氧原子形成共价键结合;同时ACh的酯键断裂,乙酰基与AChE结合,形成乙酰化酶.随后,ACh的胆碱从负矩部位脱落.随后,乙酰化酶上的乙酰基很快从酶的酯解部位自动脱落,重新形成自由酶,即AChE恢复到与ACh 结合之前的状态,又可重新催化水解ACh.①收稿日期:2006-10-13作者简介:和大坡(1954-),男,河北深州市人,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2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2.1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机磷农药与AChE 的作用原理和ACh 与AChE 的结合方式基本上相似.在AChE 酯解部位的酸基和碱基协助下,有机磷农药的磷原子与AChE 酯解部位的丝氨酸上的氧原子形成共价键结合;同时酯键断裂,磷酰基与ChE 结合形成磷酰化酶.有机磷农药与AChE 结合生成磷酰化酶,ACh 与AChE 农药结合形成乙酰化酶,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乙酰化酶,其乙酰基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脱落,重新恢复为自由酶,继续行使其正常功能.而磷酰化酶的脱磷酰基反应速度极慢,有些情况下接近零,根本不能重新恢复为自由酶.因此,这个AChE 分子失去活性,而一般将失去活性的磷酰化酶称为中毒酶.有机磷农药在结构和性质相似的同系物中,毒性愈大,抑制AChE 活性的作用愈强,是平行关系.但农药在体外抑制AChE 活性的强弱、在体内抑制AChE 活性的程度和农药的毒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常不能得到简单的平行关系.这主要与农药的理化性质不同和体内外作用的差异等许多因素有关.2.2 中毒酶(磷酰化酶)的转归中毒酶的形成并不是反应的终结,它可沿两个方向自然转化.一是整个磷酰基脱落,AChE 自动恢复其活性,称为自活化反应;另一个是磷酰基的部分基团脱落(脱烷基),AChE 失去活性即老化反应.当上述两个转化的反应尚未发生时,如果应用适当的药物重活化剂(复能剂),促进中毒酶的磷酰基脱落而重新恢复为自由酶,称为重活化反应.因此,中毒酶形成后有3个去向,前2个是自然转归,后1个是用人工手段造成的重要转归,也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根本措施.2.2.1 自活化 自活化是中毒酶磷酰基自动脱落而成为自由酶.这种脱磷酰基反应速度极慢,有的中毒酶基本上观察不到脱磷酰基反应,如梭曼中毒酶;有些中毒酶虽能观察到自动活化,但需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因此,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形成的中毒酶,如仅依靠自活化,而不给予适当药物促进重活化,不但病程较长,且易出现死亡.2.2.2 老化 中毒酶随着时间的进程或早或晚地进一步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其磷酰基的部分基团脱落即脱烷基反应,这种脱烷基反应称为老化.有机磷农药和胆碱酯酶结合24~48h 后成不可逆状态即老化.中毒酶老化后,因而,当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应尽早给予适当的药物,促进中毒酶重活化,避免老化.否则,将为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或易出现死亡.2.2.3 重活化 当中毒酶的磷酰基尚未自动脱落而自活化,又未进一步脱烷基而老化时,应用适当的药物能大大加快脱磷酰基反应的速度,这种药物促进的脱磷酰基反应称为重活化反应,其药物称为ChE 重活化剂或复能剂.一旦中毒酶重新恢复为自由酶,又可继续催化ACh 水解,一切中毒症状将消失.因此,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应在中毒酶未老化之前,尽早给予足量的重活化剂使中毒酶恢复为自由酶,故也可以把重活化剂称为特效解毒药.但在中毒酶尚未恢复为自由酶时,过多的ACh 引起的中毒症状尚需及时应用足量的抗胆碱药物治疗.参考文献:[1] 王吉耀.内科学: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62-1165.[2] H.O.席尔德.应用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66-67.Choli n estera se and the Tox i c M echan is m of O rgan phosphorus Po isonHE Da -po(Depart m ent of I nternalMedicine,The Second Hos p ital of Hengshui,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Abstract:The mechanis m of organphos phorus pois on is p ri m arily AChE ’s accu mulati on in synap tic cleft of cholinergic nerve,in the case of the deactivati on of AChE which caused by the combinati on of AChE and organophos phorus pois on .A s the boom ing up and exten 2si on of ACh ’s acti on t o the recep t or,the functi on of central cholinergic nerve system and peri pheral cholinergic nerve syste m confused .Secondary is the direct effect t o the cholinergic recep t or by the organphos phorus pois on,which can cause cholinergic crisis in the navi 2gated organ of central cholinergic nerve system and peri pheral cholinergic nerve syste m,such as res p irat ory failure and circulat ory fail 2ure .Key words:organphos phorus pois on;acetylcholine;cholinesterase〔责任编校:魏彦红 英文校对:安晓红〕91第1期 和大坡 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 。
辛硫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恢复延迟的临床研究及探讨

( A O P P )患者 ,包 括 A组辛硫磷 中 毒 患者 4 5 例, B组其他有机磷 中毒 患者 5 0 例, 入 院后均给 予洗 胃、清除毒物 、解磷 定 、阿托
品及积极 的对症 支持 治疗。分别 于入 院时、治疗后 1 、2 、3 、4 、5 、6~8 、8~1 1 、1 1 ~1 3天……及 出院时抽 血测定血 清 C h E,
计算 阿托品 用量 。结果 血清 C h E在 两组 患者治疗前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O 5 ) ,治疗后 1 —3 天部分有 下降趋势 ,第 1 天 降至最 低 ,3天后 B组血 清 C h E逐渐上升 ,而 A组 Ch E持续低水平 。6—9天后缓慢 回升 ,部分 患者 出院时仍低 于甚 至明显低于正 常 ,
H e a l t h C e n t e r f o Y a n d u Di s t r i c t , Y a n d u 2 2 4 1 0 0 , C h i n a ,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H A N Xu e f e n g , E — m a i l : t h c 8 2 2 @1 6 3 . c o m )
T A N G H a i c h e n g i , H A N X u e f e n g , Q I N
l , B AI H o n g it f m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R e s p i r a t i o n , Y a n c h e n g F i r s t P e o p l e H o s p i t a l , Y uc a h e n g 2 2 4 0 0 1 , C h i n a ; 。 D e p a r t m e n t fI o n t e r n l a Me d i c i n e , D a z o n g h u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变化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r e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m.R e s u l t s C H E c h a n g e o f 8 3 c a s e s( 4 5 % )w a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d e re g e o f
Co r r e l at io n s t u dy o f t h e a c t i v i t y c h a ng e s o f who l e bl o o d c ho l i ne s t e r a s e a nd t h e d e g r e e o f i nt o x i c a t i o n
o f a c u t e o r g no a p h o s p h o r u s p e s i t c i d e p o i s o n i n g
Z HU A N G F u 4 u , L I
, W A NG X i a n g, S U N B i n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w h o l e b l o o d c h o l i n e s t e r a s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农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胆碱酯酶的变化作者:淡安琪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农药中毒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胆碱酯酶的变化,分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农药中毒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碱酯酶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胆碱酯酶情况无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胆碱酯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
结论:对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输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胆碱酯酶的活力,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农药中毒胆碱酯酶治疗变化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27-0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国家息息相关,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药行业的发展,农药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由于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农药中毒的现象越来越多。
农药中毒主要是农药中的有机磷成分抑制了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使人体内集聚了大量的乙酰胆碱,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的症状[1]。
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对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从而清除体内的毒物,避免器官受到损害。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农药中毒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患者的选入标准:患者均是由于农药的不规操作或是口服农药导致的中毒,出现昏迷或是意识模糊症状,体内重要的脏器严重受损,患者体内的中毒量很高甚至高于致死量。
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不纳入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洗胃、静脉注射解毒药物,进行心肺功能复苏等。
实验组在这个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在患者的右静脉插入双腔管进行血液的灌流,治疗时间为2个小时,血液灌流循环3次[2]。
1.3胆碱酯酶的观测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住院时即进行静脉抽血检验,进行胆碱酯酶活性的检测,同时在治疗一个过程之后再对患者的胆碱酯酶进行检测,观察两者活性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也可以发现,患者的治愈效果好,住院时间短。
具体的数据详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对照()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P
表二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n,%)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P
3讨论
从我国临床上收治的农药患者的中毒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都是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
农药中的有机磷成分能够抑制人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大量乙酰胆碱的聚集能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从而是人出现中毒的症状[3]。
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的都是急救,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性命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进行保守治疗,对患者进行洗胃、静脉注射解毒药物等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的血液灌流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农药中毒比较有效的方法,其主要通过血管穿刺,将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的循环,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物质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清洁,从而进行血液的净化[4]。
本次治疗采用的治疗仪器是Adosbra150c 炭罐,其吸附物质是活性炭,不仅能够吸附多种化合物,同时其吸附的容量也很高,它是广谱吸附剂,可以吸附血液中分子比较大的毒素。
相关的医学研究证明,血液灌流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液中的有机磷浓度,从而缓解患者的中毒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5]。
临床上进行农药中毒治疗观察的焦点是体内胆碱酯酶的活力,因此本次试验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体内胆碱酯酶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血液灌流可以减少有机磷农药的浓度,从而提升胆碱酯酶的活性[6]。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胆碱酯酶的含量相差不大,治疗后实验组胆碱酯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88.8%,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4结语
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中毒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因此血液灌流治疗农药中毒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余,赵金垣,刘彦慧,等.急性有机磷中毒后72h内全血、红细胞、血浆胆碱酷酶活性的观察[J]月.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3(16):142一143.
[2]杜晓冬,陈瑶,邹利群.血胆碱酷酶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JI.现代预防医学,2007,7(3:4)139l一1392.
[3]戎燕燕.68 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 8) :101 -102.
[4]KouvlsaloAM,Yildirim Y.VakkurA,etal.EXPerience wtih balllmn diaylsis in f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ovedroses of Paarcetamol[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3,47(2):1145一1150.
[5]周晓梅,魏晓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J]中医药导报,2007,13( 6) :91 -92.
[6]谢新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11例抢救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
02( 1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