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癌症病理学分子标志物

癌症病理学分子标志物

癌症病理学分子标志物癌症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病理学分子标志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分子标志物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潜在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子标志物的定义分子标志物指的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特定蛋白质、核酸或其他生物大分子,其特异性地与某一疾病相关的生物学或化学变化相关联。

通过检测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存在与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癌症的诊断、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二、分子标志物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检测方法,分子标志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分类:1. 蛋白质标志物:蛋白质标志物是目前最常用的癌症病理学分子标志物。

它们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等途径进行检测,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如p53)、激素受体(如雌激素受体ER)以及肿瘤相关的细胞因子等。

2. DNA标志物:DNA标志物是以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组重排等为基础的分子标志物。

现在已经有多种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被用作癌症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如BRAF、KRAS等。

3. RNA标志物:RNA标志物主要包括趋化因子、miRNA和mRNA等。

这些标志物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HER2基因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起到关键作用。

三、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分子标志物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癌症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可以通过血液或尿液等非侵入性的方法,早期发现癌症的存在。

例如,CA125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中被广泛应用。

2. 癌症预后判断:分子标志物可以根据其表达水平和变化趋势来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HER2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预测患者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预后。

3. 癌症治疗监测:分子标志物可以监测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和术后复发风险。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不同细胞具有趋化吸引作用的蛋白质,它必须与趋化因子受体相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CXCR7作为趋化因子CXCL12的又一新发现的受体,它在调节细胞黏附和增殖、激活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和AKT信号通路、调节CXCR4的生物学活性及升高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浓度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探讨CXCR7在妇科肿瘤的作用机制,提出检测CXCR7将成为妇科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判断预后的新指标和方向。

标签:妇科肿瘤;趋化因子受体CXCR7;肿瘤转移;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吸引作用的细胞因子,是由白细胞、组织细胞和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是一组由70~9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的蛋白质(8~10 kDa)。

趋化因子由大约50种人类配体和20种受体组成的超家族,掌控着细胞的迁移[1]。

根据其氨基酸序列中半胱氨酸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分为4个亚型:C、CC、CXC、CX3C。

其中CXC 型含有保守的半胱-X-半胱(C-X-C)模体(X为任意氨基酸),可对中性粒细胞有强力的趋化作用,同时对淋巴细胞也有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必须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方能发挥生物学效应,绝大多数趋化因子受体都含有与G蛋白偶联的7次跨膜结构,进而进行信号传导。

趋化因子受体根据结合配体的不同分为4类:CCR、CXCR、CR和CX3CR。

趋化因子CXCL12又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是CXC亚型中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及其他相关的间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此外,肿瘤细胞和肿瘤间质细胞也可分泌CXCL12[2],它能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包括心脏与神经的发育,干细胞运动,血管生成、凋亡及肿瘤发生[3-4],趋化因子CXCL12的受体是CXCR4,但是,最近有人认为CXCL12还可以与CXCR7受体结合。

趋化因子结合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趋化因子结合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C h e mo k i n e - 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s( C K B P ) , i n c l u d i n g D A R C, D 6 a n d C C X— C K R, E v a s i n s f r o m t i c k s , U S 2 8 f r o m v i r u s ,
o r s ma l l mo l e c u l e r a n t a g o n i s t s a g a i n s t f o r c h e mo k i n e r e c e p t o r s s h o u l d b e u s e d a s a n t i — c a n c e r d r u g s .Ho w e v e r , t h e r e —
ma y c o n t r o l t h e b i o l o g i c l a b e h a v i o r o f t u mo r c e l l s ,b y s e q u e s t r a t i n g p r o - t u mo r c h e mo k i n e s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 Ke y wo r d s : B r e a s t t u mo r ;C h e mo k i n e s ;C h e mo k i n e — 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s
促肿瘤性趋化 因子 , 管控肿瘤细胞 的生物 学行 为 , 已经或正在呈现 出广阔的应 用前 景。
关键词 : 乳 腺肿瘤 ; 趋 化因子 ; 趋化 因子结 合蛋 白
中图分类号 : 1 1 3 9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2 - 2 6 3 9 ( 2 0 1 3 ) 0 3— 0 0 0 1一 o 7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bt c】 0 jcv : vsgt t pe i e oi cp r C C 4 n s li l e i A s at r be eT i e i eh e r s n f hm k er et ( X R )adi cn a m a n i i f o n ta e x s o o c n e o t ic n g n
显著性差异 , 与患者淋 巴结转移状态 、 e2 P N H r 、C A密切 相关 。结 论 : X R C C 4在乳腺 癌 中高 表达 , 以作 为乳 可 腺癌患者预后 的一个指标 , 寻找新 的乳腺癌治疗靶点提供 了依据 。 为
LIW e n—fn, ANG n W ANG n a W Ge g, Mi g—h a, u HUIZ n, he ZHAO n Zo g—b n i
Dp r etfT y i T ie o i lYn agMei l oeeS i n4 20 ,hn . eat n h rd,ah s t ,uy n dc lg ,h a 4 0 0 C i m o o H pa aC l y a
b e s c n e . e h d :S—P i rat a c rM t o s mmu o itc e c l e h iu s s d t e t h x r si n o XC 4 i is e f n h so h mi a c n q ewa e ot s t e e p e so fC R ntsu so t u b e s c n e n y e p a i fma r a t a c r a d h p r l s o mma y ga d , b o d பைடு நூலகம் mao r a t An h ea in o XC 4 e p e so i a r ln s f r a e o fb e s. d te r lt fC R x r s in w t i o h e p e so a e e o r P NA a d t esae o y h t tsa i sa ay ie . s ls T e e p e so e e x r si n l v l fHe2, C n h tt fl mp ai mea t sswa n l sz d Re u t : h x r s in lv l l c o XCR n b e s a c r sh g a d h d i t t ea in w t e sae o mp ai t s ssa d He 2, C fC 4 i r a t n e ih, n a i e r lt i t t t fl c wa n ma o hh y h t me a t i n r P NA c a e p e so a e e. n l so C x r si n llv 1 Co cu in: XCR x r s in i r a tc n e y b r g o t n e n u py n w c r g 4 e p e so n b e s a c rma e ap o n si i d x a d s p l e u i c n

趋化因子CXCL1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CXCL1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CXCL10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许锦辉【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6(045)013【总页数】3页(P1849-1851)【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0;IP10;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作者】许锦辉【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趋化因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结构相关性蛋白,它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定向迁移。

CXC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ligand-10,CXCL10)又称干扰素诱导蛋白(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是CXC趋化因子超家族中的一种,具有调节免疫应答、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增殖等作用。

CXCL10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疗效、预后均有相关性[1-2]。

研究发现CXCL10对肿瘤有抑制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其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本文就CXCL10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趋化因子是一类小分子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10)×103,属于细胞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大类。

基于在趋化因子分子N端的头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不同位置,可以把趋化因子分成两类4个亚型:主要亚型(CX3C和CXC)和次要亚型(CC和C)[3]。

CXCL10是1985年Luster等[4]在研究干扰素-γ(IFN-γ)诱发的免疫应答时从U937细胞中克隆得到,因其N端的2个半胱氨基酸残基被一个非保守性氨基酸残基分割,把它归类于CXC趋化因子。

由于它具有炎性趋化作用,因此它也被命名为炎症趋化因子。

此外,因为它具有抑制血管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做抗血管生成趋化因子。

它对肿瘤具有促进及抑制的双重作用,这可能与其本身的变体结构、受体的亚型、趋化的细胞种类及其靶细胞的种类有关系。

CXCL10主要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3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CXCR3有两种变体结构:CXCR3-B以及CXCR3-alt,这两种变应体都是通过选择性剪接编码原始的CXCR3受体(从此被称为CXCR3-A)mRNA产生[5-6]。

趋化因子作用机制在癌症转移中的研究

趋化因子作用机制在癌症转移中的研究

趋化因子作用机制在癌症转移中的研究癌症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最为致命的地方在于恶性肿瘤的转移。

肿瘤的转移是指原发癌症细胞离开原部位,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其他部位生长,最终导致多个部位同时发生癌症的过程。

许多研究表明,趋化因子是肿瘤转移的重要生物学调节因子之一。

趋化因子是一类分子信号分子,它可以影响人体中各种细胞的生长、分化、分布等生理活动。

除此之外,趋化因子还可以诱导癌细胞向外向性移动,进而促进癌细胞的转移。

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浓度升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的淋巴结、血管等组织移动,从而加速癌症转移的进程。

针对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在肿瘤转移研究中也有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可以激活一类叫做Rho GTPases的蛋白质,进而控制细胞的向外移动。

此外,乳腺癌患者的趋化因子CXCL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的骨转移密切相关,其在维持癌细胞骨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趋化因子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信号通路的调节来控制,比如,于近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Met信号通路(Met/HGF),该通路与多种癌症的恶性度、转移相关。

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可以有效地减少肝癌转移,是肝癌转移防治的重要进展。

而且,研究表明,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信号通路中,如Rho,PI3K和GSK3等,随着趋化因子浓度的增加,细胞的生长、膜流等多种生物学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活或抑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研究,对于癌症的遏制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趋化因子在掌控肿瘤的恶性度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总之,趋化因子是肿瘤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类分子信号分子,其通过调节信号通路、细胞活动等多种途径控制着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对于癌症的转移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专家基于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越来越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被发现,这将极大地促进癌症转移的防治水平,为癌症患者带来更为乐观的前景。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

《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第23卷第8期 CHINA ONCOLOGY 2013 Vol.23 No.8618通信作者:欧周罗 E-mail:ouzhouluo@趋化因子与乳腺癌欧周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32 [摘要] 趋化因子参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血管生成及远处转移过程。

然而,近年来单靶点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多以失败告终,彰显了肿瘤微环境中趋化因子网络的复杂性,因此基于多向药理学原理确立多靶点调控策略势在必行。

多靶点非典型性趋化因子受体(ACR)作为内源性和生理性的调节分子,有可能成为捕获高表达的多种促肿瘤性趋化因子、有效控制乳腺癌的利器。

[关键词] 乳腺肿瘤;趋化因子;非典型性趋化因子受体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3.08.010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3)08-0618-07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okines and breast cancer OU Zhou-luo (Breast Cancer Institut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Correspondence to: OU Zhou-luo E-mail: ouzhouluo@ [Abstract ] Many chem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such as CCL2 and CXCR4, participate in the growth, angiogenesis, distal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However, the recent failures in the clinical trials of some single target antagonists suggest that chemokine network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s really complicated. Obviously, multi-targets regulation strategy for chemokines is indispensable based on the polypharmacological principle in the future. Atypical chemokine receptors (ACR) as endogenous and physiological regulators, including 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 (DARC), D6 and ChemoCentryx chemokine receptor (CCX-CKR), may be the powerful candidates for this purpose. [Key words ] Breast tumor; Chemokines; Atypical chemokine receptors欧周罗,1958年6月出生,1999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J Cancer编委。

趋化因子CCL2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趋化因子CCL2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趋化因子CCL2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龚迪和;丁克峰【摘要】Background and purpose:Chemokin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reast cancer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little about the function of CCL28 in breast cancer is reporte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CCL28 in breast cancer, and analyz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Methods: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CCL28 in 15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IHC(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The corresponding normal breast tissues in paraneoplastic were also detected. The level of CCL28 expression in 150 breast cancer was analyzed whether it was associated with age, cTNM stage, tumor diameter,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ER status, PR status and HER-2 status. Results:①CCL28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both breast cancer and normal breast tissues in paraneoplastic.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CCL28 in breast cancer was 54.6%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CCL28 in normal paraneoplastic breast tissues was 9.3%. Expression of CCL28 in breast cancer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araneoplastic breast tissues,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01). ②The expression of CCL28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ge, cTNM stage, tumor size, axillary lymph node, ER, PR and HER-2 status(P>0.05). Conclusion:The level of CCL28 expression showed signiif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breast cancer and paraneoplastic normal breast tissues. In conclusion, CCL28 may becorrelated with breast cancer carcinogenesis and evolvement. The level of CCL28 expression was not signiifcantly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If CCL28 may be a factor to predict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is worth further studying.%背景与目的:目前已知趋化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CCL28在乳腺癌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CCL28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化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大类可趋化并激活白细胞的小分子量蛋白质,依其N端半胱氨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可分为C、CC、CXC和CX3C等4个亚家族,迄今发现的成员已逾50个,其相应受体(XCR、CCR、CXCR、CX3CR)约有20种。

趋化因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不同的趋化因子也可与同一受体结合,趋化因子对不同白细胞亚型的特异性趋化作用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的种类及特性。

一般认为,CXC族趋化因子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而C、CC、CX3C族趋化因子则主要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

人们曾设想,肿瘤细胞是否也与白细胞一样,利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构成的牵引体系达成向靶器官的转移,但一直到近期才找到了一些线索。

2001年,兹洛特尼克(Zlotnik)等观察到,表达CXCR4和CCR7的乳腺癌细胞,可转移到高表达其配基CXCL1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CL21(6Ckine)的肺、肝及淋巴结等靶器官,抗CXCR4的抗体可使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在CB-17 SCID小鼠的肺转移率下降61%~82%。

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由此揭开了趋化因子学研究史上新的一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已经并正在为乳腺癌治疗打开一扇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门。

趋化因子与乳腺癌:亦“促”亦“抗”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构成的网络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是广泛而复杂的。

研究指出,CXCL8(IL-8)、CXCL12(SDF-1)、CCL2(MCP-1)、CCL5(RANTES)等趋化因子具有促乳腺癌作用,而另外一些趋化因子如XCL1(Ltn)、CXCL9(Mig)、CXCL10(IP-10)、C XCL14(BRAK)、CCL16(LEC)、CCL19(ELC)、CCL28(MEC)等则可能有抗乳腺癌作用。

趋化因子可能充当乳腺癌微环境中重要的驱动分子,已证实乳腺癌向肺、淋巴结的转移与CXCL12-CXCR4轴、CCL19/21-CCR7轴的活动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增强乳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作用是通过CCL5/CCR5旁分泌作用方式来实现的。

此外,有关趋化因子抗乳腺癌作用的报道也不少。

有人观察到,导入趋化因子CCL19(ELC)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C3L5,在体外的生长不受影响,但在体内的成瘤性下降90%。

以免疫原性低下为特征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TSA-pc,在接受CCL16(LEC)基因修饰后虽仍具成瘤性,但可被迅速排斥,形成免疫记忆,其转移性也降低,同时观察到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的聚集,CD8(+)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增加。

在小鼠的乳腺癌模型中,以腺病毒为载体联合转染白介素(IL)-12、CXCL10或CXCL9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

瘤内注入编码XCL1(L tn)和IL-2(或IL-12)的双重组腺病毒载体,可增强小鼠的抗乳腺癌免疫反应。

乳腺癌靶向治疗新方向:CXCR4
乳腺癌细胞可产生多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其中CXCR4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尤其引人注目。

据报道,曲妥珠单抗的靶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2 0%~30%,而多数研究结果显示,CXCR4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

此外,由于C XCR4也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T细胞的辅助受体,以CXCR4为靶点的药物也许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就CXCR4拮抗剂而言,既有经典的小分子拮抗剂AMD3100、AMD3465、AMD070、TN14003和CTCE9908,也有新近通过蛋白质模拟表位(PEM)技术制备的作用更为强大的肽类拮抗剂Pol 3026等。

2009年,美国FDA已经正式批准CXCR4拮抗剂AMD3100的注
射液plerixafor上市。

抗CXCR4抗体在美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许不久就可成为乳腺癌治疗药物中可与曲妥珠单抗相媲美的新秀。

此外,以趋化因子受体为靶点的其他药物是否具有抗乳腺癌作用也值得考察。

例如,用于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的抗CCR4抗体KW-0761、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CCR9拮抗剂CCX282-B(traficet-EN)、用于结肠癌的C CL3拮抗剂ECI301、用于艾滋病的CCR5拮抗剂maraviroc、SCH-417690和尼非韦罗等。

趋化因子网络平衡调节因子:ACB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为数众多,采用既往点对点(point-to-point)的单靶点治疗策略可能并不适宜。

临床实践也一再提示,针对单一靶点的抗体、小分子拮抗剂、反义核酸、核酶、小干扰RNA(siRNA)等往往效果有限。

我们设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所构成的网络在机体内可能受神经、激素、细胞因子、酶及结合蛋白等的综合调节。

趋化因子结合蛋白也被称为非典型性趋化因子结合物(atypical chemokine binder,ACB)、诱饵受体(decoy receptor)、沉默受体(silent receptor)、清除槽(sink)、清道夫(scavenger)或内化受体(interceptor),可能在体内趋化因子网络平衡的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

阐明A CB在乳腺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ACB司趋化因子的转录后调控,其广谱趋化因子结合特性与强大的趋化因子清除能力引人注目。

最近,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DARC、D6和CCX-CKR等多种ACB均在乳腺癌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成反比,而与生存期成正比。

我们对517例浸润性乳腺癌的分析结果显示,DARC、D6和CCX-CKR三重阳性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而生存率高,提示这些ACB在乳腺癌中具有协同作用,其共表达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信围绕这些特殊分子的深入研究将使趋化因子的多靶点高效调控成为可能。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也不乏ACB的故事。

一些病毒编码的ACB如M-T7、M-T1、Cr mB、M3、pUL21.5、Glycoprotein G、US28及寄生虫编码的ACB如smCKBP、evasin等的相继发现,使人们逐步意识到此类分子的潜在应用价值。

近来,有人从寄生于犬身上的褐色犬蜱唾液腺中分离到一种被称为evasin的趋化因子结合蛋白,其可有效而特异性地中和多种趋化因子,已知evasin 1可结合CCL3、CCL4和CCL18,evasin 3可结合CXCL1和CX CL8,evasin 4可结合CCL5和CCL11。

分泌型evasin作为这种聪明的寄生虫为便于驻留吸血而平息宿主局部炎症反应的一种策略,是一类高效的广谱趋化因子灭活蛋白,给了人们极大的遐想空间。

所幸最近有人已经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多靶点肽类杂性趋化因子拮抗剂,其中BKT130可有效地抑制6种趋化因子,包括3种CC趋化因子(CCL2、5、11)和3种C XC趋化因子(CXCL9、10、11),虽然这类特殊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尚待进一步验证,但其问世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可望找到基于趋化因子的多靶点、高效和特异性乳腺癌治疗的新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