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而美丽的舞蹈形式,它融合了舒展的身体动作、优雅的手势和精确的脚位。

在芭蕾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手位和脚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并讨论它们在舞蹈中的作用。

一、手位1. 基本手位(First Position)基本手位是芭蕾舞中最基础的手位,它要求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并拢,手掌微微向内扣。

这个手位可以让舞者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为后续的动作做准备。

2. 二手位(Second Position)二手位是另一个基本手位,它要求双臂打开,手肘微微弯曲,手掌飞起。

这个手位可以增加舞者的舞台表现力,让动作更加灵活和优雅。

3. 三手位(Third Position)三手位要求一只手臂的前臂与身体前方的手臂呈交叉状。

这个手位可以更好地平衡舞者的身体,并使动作更加流畅。

4. 四手位(Fourth Position)四手位要求舞者将一只手臂从二手位转向三手位,然后将其延伸到身体前方。

这个手位可以让舞者更好地展示舞蹈的动感和美感。

5. 五手位(Fifth Position)五手位是最高级的手位,要求舞者将一只手臂从四手位转向三手位,然后将手臂延伸到身体前方,并与另一只手臂的前臂交叉。

这个手位可以增加舞者的舞台表现力,并让舞者的动作更加精确和准确。

6. 六手位(Sixth Position)六手位要求双臂分别从二手位和三手位延伸出来,呈“六”字形状。

这个手位展示了舞者的柔软和优雅性,使舞蹈更加美妙。

7. 点手位(Pointe Position)点手位是芭蕾舞中特有的手位,要求舞者用脚趾尖站立,同时将一只手臂从五手位延伸到头顶。

这个手位增加了舞者的舞蹈难度,并让舞者的动作更加优美。

8. 统一手位(Port de Bras)统一手位是芭蕾舞中用于过渡和平衡动作的手位,它要求舞者以柔软和连贯的动作进行手臂的运动。

这个手位将舞者的手臂与上半身的动作融合在一起,使整个舞蹈更加流畅和美妙。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的基础知识
4.婴幼儿常见坐姿: 交叉盘坐——双脚交叉盘坐,绷脚向臀部靠近,双背手,脊椎从下至 上垂直上提,腰背挺直,气息自然,依旧要目视前方。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课程实践中的常用术语: 1.主力腿——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 条腿。 2.动力腿——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条腿为动力腿,可 屈伸、摆动等。 3.起法儿——动作前的准备姿势,又称起势。 4.节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5.韵律;身段;形体;造型;亮相。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的基础知识
1.基本站姿: 双脚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站立,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 腹,肩膀下沉,膝盖向上提。
舞蹈的基础知识
2.基本坐姿: 正步位绷脚伸坐。正——头和下 巴、膝盖和脚尖、两肩和手臂都要 求一条直线,两手轻点在地面的最 远处与身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 两腿并拢,脚踝夹紧。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课程实践中的常用术语: 11.环动——环动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有时也泛指以 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12.控制:指舞蹈训练科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 练肢体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编创过程中的常用术语: 1.舞蹈动作——经过提炼和美化的、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 2.舞蹈组合——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 的动作。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 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组合。 3.主题动作——一个舞蹈或一个舞蹈形象最重要的、成为核心的动作, 有“音乐主题”一语演绎而来。 4.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务。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编创过程中的常用术语: 5.舞蹈结构——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按照塑造舞蹈形象 和表现主题的需要,用舞蹈及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些列生活材料、 人物形象、事件情节按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 符合欣赏规律。达到舞蹈艺术上的完整和谐。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幼儿舞蹈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展现自我,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自信心。

而在幼儿舞蹈中,手位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然地表现出舞蹈的美感,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的内涵。

一、手位的基本要素在幼儿舞蹈中,手位是指在舞蹈中使用的手的姿势和位置。

手位的基本要素包括手指的弯曲、手掌的打开和闭合、手臂的伸展和弯曲、手的位置和方向等。

这些要素的正确使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然地表现出舞蹈的美感,让舞蹈更加生动。

二、八个手位的介绍1. 手掌向上手掌向上是幼儿舞蹈中最基本的手位之一,它通常用于表现欢乐、轻松的情感,如春天的花开、小鸟的飞翔等。

在使用手掌向上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伸展,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2. 手掌向下手掌向下是幼儿舞蹈中另一个常用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沉重、严肃的情感,如大象的行走、狮子的咆哮等。

在使用手掌向下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弯曲,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3. 手掌相对手掌相对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优美、温柔的情感,如白天的阳光、夜晚的月光等。

在使用手掌相对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伸展,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4. 手掌交叉手掌交叉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力量、决心的情感,如战士的英勇、运动员的拼搏等。

在使用手掌交叉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弯曲,让手掌显得更加有力。

5. 手掌握拳手掌握拳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力量、决心的情感,如战士的英勇、运动员的拼搏等。

在使用手掌握拳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弯曲,让手掌显得更加有力。

6. 手掌张开手掌张开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自然、舒适的情感,如清晨的阳光、海浪的拍打等。

在使用手掌张开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伸展,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芭蕾基本手位脚位教学简案

芭蕾基本手位脚位教学简案

芭蕾基本手位脚位教学简案芭蕾是一种优雅的舞蹈形式,其独特的姿势和技巧是其魅力所在。

学习芭蕾舞需要掌握基本的手位和脚位。

本文将介绍芭蕾基本手位和脚位的教学简案。

一、基本手位:1. 第一手位:将双臂放于胸前,手腕交叉,手指自然弯曲,手掌略微向下。

2. 第二手位:将双臂稍微拉开,与肩平行,手指自然弯曲,手臂呈圆弧形。

3. 第三手位:将双臂向两侧伸直,与肩平行,手掌平行于地面。

4. 第四手位:将右手臂向斜上方伸直,左手臂向斜下方伸直,手掌平行于地面。

5. 第五手位:将双臂向上伸直,手臂与头部形成一个圆环,手掌平行。

二、基本脚位:1. 第一脚位:将双脚闭合,脚跟相贴,脚尖向外稍微分开。

2. 第二脚位:将左脚脚跟与右脚脚趾相对,脚尖稍微向外。

3. 第三脚位:将左脚脚跟与右脚弓步相对,脚尖稍微向外。

4. 第四脚位:将左脚脚跟与右脚脚尖相对,脚尖形成一个直角。

5. 第五脚位:将左脚脚跟与右脚脚尖相对,脚尖形成一个直线。

以上是关于芭蕾基本手位和脚位的简要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正确练习这些姿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实例和深入分析。

首先,对于基本手位,正确的姿势是保持双臂放松而有力,肩膀放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练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臂运动来加强手臂的肌肉和灵活性。

例如,练习者可以慢慢地将手臂从第一手位移到第五手位,然后逐渐返回。

这样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每个手位的正确姿势。

对于基本脚位,正确的姿势是保持腿部肌肉紧绷,腰部挺直,呼吸平稳。

练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腿部和脚部的练习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例如,练习者可以从第一脚位开始,逐渐过渡到其他脚位,然后逐渐返回。

练习者还可以通过演练不同的芭蕾步伐和动作来巩固基本脚位的掌握。

除了基本手位和脚位,芭蕾教学还包括姿势的调整和变化。

例如,对于第五脚位,练习者可以通过调整腿部的角度来改变姿势的难度。

他们可以逐渐将脚尖分开,形成一个更宽的角度,从而提高平衡和灵活性的要求。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幼儿舞蹈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的综合艺术形式。

在幼儿舞蹈中,手位的运用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增强舞蹈的美感和表现力,还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在幼儿舞蹈中,常用的手位有八个,分别是:自然手位、握手位、手心手位、合十手位、心手位、莲花手位、拳头手位和爪子手位。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八个手位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一、自然手位自然手位是幼儿舞蹈中最常用的手位之一,它是指双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内,手指自然张开。

这种手位简单、自然,适合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舞蹈动作。

在使用自然手位时,要注意保持手臂的放松和自然,不要过度紧张或过度放松。

二、握手位握手位是指双手握在一起,手指交叉,拇指并拢。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友谊、团结和合作等主题的舞蹈。

在使用握手位时,要注意手指的交叉要紧密,拇指要并拢,手臂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

三、手心手位手心手位是指双手手心朝上,手指自然张开。

这种手位常用于表现崇敬、敬礼等主题的舞蹈。

在使用手心手位时,要注意手掌要保持平直,手指要自然张开,手臂要放松,不要过度紧张。

四、合十手位合十手位是指双手手心朝内,手指交叉,拇指并拢。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现祈祷、感恩等主题的舞蹈。

在使用合十手位时,要注意手指的交叉要紧密,拇指要并拢,手臂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

五、心手位心手位是指双手手心朝前,手指交叉,食指和中指伸出,形成一个心形。

这种手位常用于表现爱、关怀等主题的舞蹈。

在使用心手位时,要注意手指的交叉要紧密,手心要向前,手臂要放松,不要过度紧张。

六、莲花手位莲花手位是指双手手心朝上,手指交叉,拇指并拢,小指和无名指伸出,形成一个莲花状。

这种手位常用于表现美、优雅、纯洁等主题的舞蹈。

在使用莲花手位时,要注意手指的交叉要紧密,拇指要并拢,手臂要放松,不要过度紧张。

七、拳头手位拳头手位是指双手握成拳头,手指握紧,拇指并拢。

这种手位通常用于表现力量、勇气等主题的舞蹈。

在使用拳头手位时,要注意手指要握紧,拇指要并拢,手臂要放松,不要过度紧张。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是源于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手势,传达着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基本手位是表现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动作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表达艺术的手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及其讲解。

第一部分:基本手位的概述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分为九个主要类型,分别是握、捧、探、托、抓、平、拨、吐、翻。

这些手位的形态丰富多样,每一种手势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握手位是指手心向上,指尖自然抬起,躯干高举的手势,表达着自信和威严。

捧手位是指手掌向上,指尖自然张开,手指微微向外张开,形成一个圆形,代表着接受和包容。

探手位是指手心向下,手指微微屈曲,掌心向前伸出,象征着寻求和探索。

托手位是指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屈曲,手掌平伸,代表着承载和支持。

抓手位是指手指稍微弯曲,形成一个半握的状态,寓意着拿取和捕捉。

平手位是指整个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张开,代表着平和和和谐。

拨手位是指手指微微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半弓形,表示击打和推动。

吐手位是指手掌自然地向前伸出,表达着倾吐心声和呼唤。

翻手位是指手心向外翻转,手指微微屈曲,手掌自然下垂,代表着展示和敞开。

第二部分:基本手位的讲解1. 握手位:将手掌轻轻合在一起,手心向上,指尖自然抬起,躯干高举。

这个手位通常用于表达自信和威严的形象。

2. 捧手位:将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张开,手心向上,像是在承接某种东西。

这个手位传达出接受和包容的意思。

3. 探手位:将手心向下,手指稍微屈曲,掌心向前伸出。

这个手位表达了寻求和探索的态度。

4. 托手位:将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屈曲,手掌平伸,就像是在托着某种东西。

这个手位表示承载和支持。

5. 抓手位:将手指稍微弯曲,形成一个半握的状态,象征着拿取和捕捉。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抓住某种东西的动作。

6. 平手位:将整个手掌平放,手指微微张开,表达平和和和谐的意思。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现平稳、平静的形象。

7. 拨手位:将手指微微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半弓形,表示击打和推动。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华丽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在古典舞中,手位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手位的变化和动作的表达,舞者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舞蹈的意境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及其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舞。

一、双手合十双手合十是古典舞中最常见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两只手掌心合在一起,手指轻轻交叉,手肘微微弯曲。

这个手位代表着虔诚和尊敬,多用于描绘恭敬的场景或表达对神明的敬意。

二、悬壶手悬壶手是古典舞中常见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握住一个虚拟的壶状物品,手臂微微向前伸展。

这个手位多用于描绘供奉和敬酒的场景,表达舞者对客人的热情和善意。

三、花手花手是古典舞中表达优雅和柔美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手指自然张开,手臂稍微弯曲,手掌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展开。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现舞者的柔美和婉约,在舞蹈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四、背手背手是古典舞中表达忧郁和沉思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双手放在身后,手指自然交叉,手臂微微弯曲。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舞者内心的痛苦或思考,在舞蹈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五、扇动手扇动手是古典舞中表达轻盈和飘逸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手臂伸直并互相交叉,手掌呈扇形,轻轻扇动,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现舞者在舞蹈中的飞扬感和自由感。

六、抱月手抱月手是古典舞中表达温柔和宁静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两只手臂平行于地面,手掌相对,手指轻轻合拢,形成一个抱月的姿势。

这个手位多用于描绘夜晚的宁静和舞者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七、翻转手翻转手是古典舞中表达欢快和活力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手臂伸直,手掌朝下,手指紧密并拢,然后轻轻向上翻转,展示出一种轻快和活力的感觉。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舞者在舞蹈中的高兴和欢乐。

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舞者表达舞蹈意境和情感的关键元素之一。

双手合十、悬壶手、花手、背手、扇动手、抱月手和翻转手等手位都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表达方式。

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学习知识

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学习知识

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知识一、手臂的地点1、山膀臂平抬于身边,高度与肩平,开度与胸平,小臂微向前屈,臂成弧形,掌心向旁,指尖微向上。

2、托掌臂成弧形,托于额前上方,掌心向前上方,食指对眉梢。

3、按掌臂成弧形,掌心向下,按于胸前,于胃平,相距一掌余。

4、提襟臂成弧形位于身边稍向前,小臂下垂,握拳,扣腕,虎口对胯骨,距胯一掌余。

5、斜托掌(扬掌)臂举旁斜上方,掌心向斜上方,肘微屈。

6、高低手双臂前抬,一臂举向斜上方,另一臂抬于胸前,双臂相距同肩宽,掌心向上。

三、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1、顺风旗、双山膀、山膀按掌、托按掌、斜托掌、双提襟。

四、手臂的动作1、盖掌手臂由旁上抬,掌心向上至斜托掌位,在屈肘、掌心向下经额前下按,可静止在按掌位。

2、撩掌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段带动向上撩起。

可静止在托掌位。

3、推掌(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前,推出。

4、摊掌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5、盘掌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接着以手段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平圆。

b.内下盘掌上动不断,掌心保持向上,以腕为轴,用指尖带动,经过掖下向里划平圆。

6、分掌双臂腹前交错,掌心向里,上抬至额前上方,而后向左、右双侧分开,掌心向上,可静止在斜托掌位。

7、穿掌左臂盖掌,同时右臂指尖向上,经胸前上穿,左腕与右腕在胸前交错,右臂上举,在头上方最高点处手段外旋,而后在右旁落下,可静止在提襟位,同时左臂持续下盖可经撩掌静止在托掌位。

8、双晃手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托掌位。

晃动时,双臂凑近身体,动作要连接。

9、小五花两掌心相对,手段相靠,交错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左掌在上,而后可经撩掌成顺风旗。

动作要连接,圆润,划圆时掌心向上手段相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知识?一、?手臂的位置?1、???山膀?臂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开度与胸平,小臂微向前屈,臂成弧形,掌心向旁,指尖微向上。

?2、托掌???臂成弧形,托于额前上方,掌心向前上方,食指对眉梢。

?3、按掌???臂成弧形,掌心向下,按于胸前,于胃平,相距一掌余。

?4、提襟???臂成弧形位于身旁稍向前,小臂下垂,握拳,扣腕,虎口对胯骨,距胯一掌余。

?5、斜托掌(扬掌)??臂举旁斜上方,掌心向斜上方,肘微屈。

?6、高低手??双臂前抬,一臂举向斜上方,另一臂抬于胸前,双臂相距同肩宽,掌心向上。

?三、??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1、顺风旗、双山膀、山膀按掌、托按掌、斜托掌、双提襟。

?四、??手臂的动作?1、盖掌???手臂由旁上抬,掌心向上至斜托掌位,在屈肘、掌心向下经额前下按,可静止在按掌位。

?2、撩掌??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带动向上撩起。

可静止在托掌位。

?3、推掌(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前,推出。

?4、摊掌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5、盘掌??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平圆。

??????????b.内下盘掌??上动不停,掌心保持向上,以腕为轴,用指尖带动,通过掖下向里划平圆。

?6、分掌??双臂腹前交叉,掌心向里,上抬至额前上方,然后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向上,可静止在斜托掌位。

?7、穿掌??左臂盖掌,同时右臂指尖向上,经胸前上穿,左腕与右腕在胸前交叉,右臂上举,在头上方最高点处手腕外旋,然后在右旁落下,可静止在提襟位,同时左臂继续下盖可经撩掌静止在托掌位。

?8、双晃手?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托掌位。

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动作要连贯。

?9、小五花?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旗。

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掌心向上手腕相靠。

?10、云手??左臂按掌位,掌心向上,右臂山膀位,左臂向右,右臂向左平划,双小臂上下叠于胸前,相距一掌半,左臂经前向左划弧线,同时右臂经上向左,双臂动作如同揉球,左臂经盖掌拉至山膀位,右臂晃至按掌位,掌心向上,再拉至山膀位。

?五、??步位?1、正步??两脚靠拢,脚尖对前方,重心在双脚上。

?2、小八字步??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

对左、右前角。

?3、大八字步??两脚跟相距一脚半,其他同小八字步。

?4、丁字步??右脚跟靠拢左脚窝,脚尖方向同小八字步。

?5、虚丁步??站丁字步,右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绷脚点地,大腿外旋。

?6、踏步??左脚尖向前,右脚向左后踏,脚掌着地,与左脚跟成一横线,左脚直立为重心,右腿微屈,两膝前后重叠。

7、弓步???a.?正弓步?站右丁字步,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屈膝,小腿垂直,左腿直,重心在中间,上身与右脚尖同一方向。

???????????b.?横弓步,当弓步的上身左转与左脚尖同一方向时,称横共步。

?六、???步法?1、圆场、单碾步、双碾步、花梆步、蹉步(错步)、颠步(垫步)、跑跳步?幼儿园舞蹈简易步法?幼儿园舞蹈简易步法(一)?选自黄式茂老师主编《幼儿舞蹈教学指导》?1、踮起脚尖向前走?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

因为脚尖踮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

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向前走。

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

一般双?手叉腰,按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

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多用。

??2、蹦跳步?提起脚跟并脚跳又称蹦跳步。

做动作时,两脚并立,身体稍向下蹲作准备,一拍或两拍跳一步,按音?乐的性质和节奏轻轻跳起,落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屈膝而有弹性。

蹦跳步的音乐采用?2/4、3/4、4/4?拍皆?可,但必须是带有跳音的乐曲。

??3、碎步走、小步跑?碎步走的动作是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

?小步跑就是小跑步,半拍一步,每一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向前。

跑时双手叉腰或自然摆动,步子?应小而轻快,速度要均匀。

?碎步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

而小跑步则必须一拍跑二步,所以小跑步一般常采用?2/4、4/4?拍的音?乐。

为了训练幼儿听音乐改变动作,可以把碎步走和小跑步放在同一乐曲中进行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 ?4、滑步?滑步是一拍一步,向侧面进行。

前半拍左脚向左擦地滑一步,后半拍左脚轻轻跳起,右脚急速向左脚?并上。

右脚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滑步一般采用?2/4、3/4、4/4?拍音乐,但必须有滑的感觉。

??5、踏点和踏跳?踏点和踏跳是幼儿舞蹈中常用的两个基本步法。

它们都是两拍一步。

?踏点步的跳法是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屈左膝,右脚尖在左脚跟后点地。

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一般向左侧或右侧踏(又称侧点步)?,也可以向前或退后踏。

?踏跳步有三种跳法:第一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向前、向侧、向后都可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脚屈膝抬起,脚尖向下。

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第二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腿直膝后举。

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第三种跳法又称踏踢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腿直膝向左前方踢起。

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和踏跳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

它们可以在同一曲调中进行练习。

??7、踵趾小跑步?脚跟脚尖跑跑跑又称踵趾小跑步。

这个步法四拍完成。

第一拍右脚跟向右前方点地,同时左膝微屈,?身体稍向右倾,脸向左前方,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同时左腿伸直,身体稍仰,脸向右后方,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向前跑四小步。

如果两脚交替进行,应向前跑三小步,以便换脚。

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踵趾小跑步采用?4/4?拍音乐较为合适,练习时先两手叉腰,逐步加上采果子等手的动作,或两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成一行或搭成圆圈等进行练习。

??8、娃娃步?摆动手臂拐拐脚就是娃娃步,是儿童舞中大头娃娃的动作。

两拍一步(或一拍一步)?,第一拍(或前?半拍)?,左腿屈膝向旁抬起,小腿向上翘,两手五指张开向左摆动,头和上体向左侧弯曲,第二拍(或后?半拍)?,左脚落地。

??9、跑跳步?跑跳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轻跳,同时右腿屈膝自然提起,脚尖向下;后半拍右脚向前落地。

?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两脚连续做就是跑跳步行进。

跑跳步?2/4、4/4、6/8?拍音乐都可以用,但?3/4?拍音乐?用得比较少。

10、跑马步?跑马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步;后半拍,右脚跃至左脚处,同时左脚离地屈膝准备向前跑,?连续起来象马跑的样子。

右脚起步,动作相反。

跑步时,身体稍前倾,两臂前伸稍屈,两手半握拳,做拉?马缰绳状,或一手上举做挥鞭状。

跑马步?2/4、3/4、4/4、6/8?拍音乐都可以用,但要能跳得起来的乐曲。

??11、交替步?交替步是幼儿常用的抒情的舞蹈步法,动作节奏不均等,幼儿比较难掌握,必须反复练习,才能动作?自如。

?交替步两拍一步。

第一拍前半拍,左脚向前一小步,重心在左脚;右脚前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二拍前半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后半拍停顿。

右脚开始,左?右脚相反。

?交替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做交替步时可以两手叉腰;两臂向侧面摆动;一手叉腰,一臂向左?右摆动;或两人并立交叉手等。

??12、进退步?进退步是幼儿跳新疆舞的基本步法,实际上幼儿跳的进退步是一前一后的垫步。

依次幼儿学习进退步?必须在学会垫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幼儿做的进退步都是右脚开始,一般在原位进行。

进退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着地,右脚离地。

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踏地,右脚离地。

进退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形成美?妙的姿态,可以赏心悦目。

?进退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

?16、小铃铛步?小铃铛步是很灵巧的儿童舞蹈步法,为幼儿所喜爱。

它象铃铛一样的形象和节奏,熟练的动作(一摇?一摆)?,看起来很灵巧象摇铃铛一样。

?小铃铛步两拍一步。

第一拍,左脚开始碎步急速行进;第二拍,左脚踏地屈膝,身体稍向左倾,同时?右脚绷脚伸直向右前方擦出离地。

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