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知识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

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而美丽的舞蹈形式,它融合了舒展的身体动作、优雅的手势和精确的脚位。
在芭蕾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手位和脚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芭蕾舞的八个基本手位和脚位,并讨论它们在舞蹈中的作用。
一、手位1. 基本手位(First Position)基本手位是芭蕾舞中最基础的手位,它要求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并拢,手掌微微向内扣。
这个手位可以让舞者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为后续的动作做准备。
2. 二手位(Second Position)二手位是另一个基本手位,它要求双臂打开,手肘微微弯曲,手掌飞起。
这个手位可以增加舞者的舞台表现力,让动作更加灵活和优雅。
3. 三手位(Third Position)三手位要求一只手臂的前臂与身体前方的手臂呈交叉状。
这个手位可以更好地平衡舞者的身体,并使动作更加流畅。
4. 四手位(Fourth Position)四手位要求舞者将一只手臂从二手位转向三手位,然后将其延伸到身体前方。
这个手位可以让舞者更好地展示舞蹈的动感和美感。
5. 五手位(Fifth Position)五手位是最高级的手位,要求舞者将一只手臂从四手位转向三手位,然后将手臂延伸到身体前方,并与另一只手臂的前臂交叉。
这个手位可以增加舞者的舞台表现力,并让舞者的动作更加精确和准确。
6. 六手位(Sixth Position)六手位要求双臂分别从二手位和三手位延伸出来,呈“六”字形状。
这个手位展示了舞者的柔软和优雅性,使舞蹈更加美妙。
7. 点手位(Pointe Position)点手位是芭蕾舞中特有的手位,要求舞者用脚趾尖站立,同时将一只手臂从五手位延伸到头顶。
这个手位增加了舞者的舞蹈难度,并让舞者的动作更加优美。
8. 统一手位(Port de Bras)统一手位是芭蕾舞中用于过渡和平衡动作的手位,它要求舞者以柔软和连贯的动作进行手臂的运动。
这个手位将舞者的手臂与上半身的动作融合在一起,使整个舞蹈更加流畅和美妙。
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手位脚位动作要领
舞蹈基本手位和脚位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它们在不同的舞种中可能有不同的规范与要求。
以下是一般性舞蹈(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等)中常见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动作要领:### 基本手位:
1. 一位手:
- 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指伸直并拢,手臂呈椭圆形弯曲,肘部轻轻贴住身体。
2. 二位手:
- 右手向上抬起,手掌朝前,手臂保持圆润弧度,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大臂形成约90度角;左手位于一位手位置。
3. 三位手:
- 右手继续向上延伸至耳朵高度或稍高于头部,小臂仍与大臂成约90度角;左手移至二位手的位置。
4. 四位手:
- 右手从三位手位置向右打开,掌心朝外,手臂依
然保持弧度;左手也相应打开到对称位置,双臂如同画了一个半圆。
5. 五位手:
- 双手在头顶上方相握,手臂呈圆形,指尖向上,手臂与耳朵保持一定距离。
### 基本脚位:
1. 一位脚:
- 两脚并拢,脚尖向前,双腿收紧站立。
2. 二位脚:
- 左脚沿直线向左侧平移一步,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足之宽,两脚尖均朝前。
3. 三位脚:
- 在二位脚基础上,左脚尖转向正侧方,右脚尖仍向前。
4. 四位脚:
- 左脚再向左侧转动,使两脚跟连线与肩同宽,左右脚尖分别指向左右正侧方向。
5. 五位脚:
- 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置于左脚的后方,脚跟紧贴左脚足弓处。
以上描述的是基础的手位和脚位,具体细节可能因舞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根据实际学习的舞种进行调整和深入学习。
同时,在练习时应注意身体姿态的优美和肌肉的控制力。
手位

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知识一、手臂的位置1山膀臂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开度与胸平,小臂微向前屈,臂成弧形,掌心向旁,指尖微向上。
2托掌臂成弧形,托于额前上方,掌心向前上方,食指对眉梢。
3按掌臂成弧形,掌心向下,按于胸前,于胃平,相距一掌余。
4提襟臂成弧形位于身旁稍向前,小臂下垂,握拳,扣腕,虎口对胯骨,距胯一掌余。
5斜托掌(扬掌)臂举旁斜上方,掌心向斜上方,肘微屈。
6高低手双臂前抬,一臂举向斜上方,另一臂抬于胸前,双臂相距同肩宽,掌心向上。
三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1顺风旗、双山膀、山膀按掌、托按掌、斜托掌、双提襟。
四、手臂的动作1盖掌手臂由旁上抬,掌心向上至斜托掌位,在屈肘、掌心向下经额前下按,可静止在按掌位。
2撩掌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带动向上撩起。
可静止在托掌位。
3、推掌(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前,推出。
4摊掌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5盘掌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平圆。
b.内下盘掌上动不停,掌心保持向上,以腕为轴,用指尖带动,通过掖下向里划平圆。
6分掌双臂腹前交叉,掌心向里,上抬至额前上方,然后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向上,可静止在斜托掌位。
7穿掌左臂盖掌,同时右臂指尖向上,经胸前上穿,左腕与右腕在胸前交叉,右臂上举,在头上方最高点处手腕外旋,然后在右旁落下,可静止在提襟位,同时左臂继续下盖可经撩掌静止在托掌位。
8双晃手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托掌位。
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动作要连贯。
9小五花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旗。
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掌心向上手腕相靠。
10云手左臂按掌位,掌心向上,右臂山膀位,左臂向右,右臂向左平划,双小臂上下叠于胸前,相距一掌半,左臂经前向左划弧线,同时右臂经上向左,双臂动作如同揉球,左臂经盖掌拉至山膀位,右臂晃至按掌位,掌心向上,再拉至山膀位。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的基础知识
4.婴幼儿常见坐姿: 交叉盘坐——双脚交叉盘坐,绷脚向臀部靠近,双背手,脊椎从下至 上垂直上提,腰背挺直,气息自然,依旧要目视前方。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课程实践中的常用术语: 1.主力腿——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 条腿。 2.动力腿——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条腿为动力腿,可 屈伸、摆动等。 3.起法儿——动作前的准备姿势,又称起势。 4.节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5.韵律;身段;形体;造型;亮相。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的基础知识
1.基本站姿: 双脚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站立,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 腹,肩膀下沉,膝盖向上提。
舞蹈的基础知识
2.基本坐姿: 正步位绷脚伸坐。正——头和下 巴、膝盖和脚尖、两肩和手臂都要 求一条直线,两手轻点在地面的最 远处与身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 两腿并拢,脚踝夹紧。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课程实践中的常用术语: 11.环动——环动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有时也泛指以 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12.控制:指舞蹈训练科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 练肢体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编创过程中的常用术语: 1.舞蹈动作——经过提炼和美化的、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 2.舞蹈组合——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 的动作。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 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组合。 3.主题动作——一个舞蹈或一个舞蹈形象最重要的、成为核心的动作, 有“音乐主题”一语演绎而来。 4.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务。
舞蹈的基础知识
舞蹈编创过程中的常用术语: 5.舞蹈结构——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按照塑造舞蹈形象 和表现主题的需要,用舞蹈及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些列生活材料、 人物形象、事件情节按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 符合欣赏规律。达到舞蹈艺术上的完整和谐。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

幼儿舞蹈的八个手位幼儿舞蹈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展现自我,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自信心。
而在幼儿舞蹈中,手位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然地表现出舞蹈的美感,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的内涵。
一、手位的基本要素在幼儿舞蹈中,手位是指在舞蹈中使用的手的姿势和位置。
手位的基本要素包括手指的弯曲、手掌的打开和闭合、手臂的伸展和弯曲、手的位置和方向等。
这些要素的正确使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然地表现出舞蹈的美感,让舞蹈更加生动。
二、八个手位的介绍1. 手掌向上手掌向上是幼儿舞蹈中最基本的手位之一,它通常用于表现欢乐、轻松的情感,如春天的花开、小鸟的飞翔等。
在使用手掌向上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伸展,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2. 手掌向下手掌向下是幼儿舞蹈中另一个常用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沉重、严肃的情感,如大象的行走、狮子的咆哮等。
在使用手掌向下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弯曲,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3. 手掌相对手掌相对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优美、温柔的情感,如白天的阳光、夜晚的月光等。
在使用手掌相对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伸展,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4. 手掌交叉手掌交叉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力量、决心的情感,如战士的英勇、运动员的拼搏等。
在使用手掌交叉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弯曲,让手掌显得更加有力。
5. 手掌握拳手掌握拳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力量、决心的情感,如战士的英勇、运动员的拼搏等。
在使用手掌握拳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弯曲,让手掌显得更加有力。
6. 手掌张开手掌张开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手位,它通常用于表现自然、舒适的情感,如清晨的阳光、海浪的拍打等。
在使用手掌张开的手位时,孩子们需要注意手指的弯曲和手臂的伸展,让手掌显得更加自然。
芭蕾基训手型、手位、脚位课件

基本脚位
芭蕾中5种开,两脚跟相接形成一条横线
12
二位脚
两脚跟在一位基础上,向旁打开一脚的距离。(根据自己脚的大小)
13
三位脚
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前脚跟紧贴后脚心,前脚盖住后脚的一半。
14
四位脚
一脚从五位向前打开,两脚相距一脚的距离,前脚跟和后脚趾关节成一条线
舞蹈基础
芭蕾基训
1
基本手型
拇指靠近中指,食指微微上翘,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
2
基本手位
(芭蕾七个手位)
3
一位手
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 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 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手心朝上, 两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与身体也相距一拳。
4
二位手
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 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 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 保持一位时的弧度,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 觉
8
六位手
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 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
9
七位手
原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 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此 时双臂都到了身旁,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 上好象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 样。
(以上是芭蕾的七个手位,再补充一下从七 位到一位的做法:七位手随吸气使手心朝下, 然后双手稍往上抬,略高于肩,随着呼气用 手腕下沉来带动手臂轻柔地下降,逐渐回到 原一位的手位上。)
15
五位脚
两脚紧贴在一起,一脚的后跟紧挨着另一脚的脚尖,前脚完全遮盖住后脚
16
5
三位手
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 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 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精妙的舞蹈手法和独特的舞姿。
其中,基本手位是古典舞的基石,通过手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舞者的情感和形象。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并为读者详细讲解每个手位的含义和运用方式。
一、云手云手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的手位之一,也是最基础的手位。
舞者将双臂微曲,手与臂形成一个自然流动的曲线,仿佛云朵在空中缓慢流动。
云手代表着柔美、婉约的意境,舞者通过云手的展示,展现出舞蹈的柔美和韵味。
二、花抓花抓是中国古典舞中表达优美花朵的手位。
舞者将五指微张,手腕微屈,仿佛摘取花朵一样。
通过花朵的形象,舞者展示出高贵、典雅的气质,使观众感受到花开美好的意境。
三、琵琶手琵琶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现琵琶声音的手位。
舞者将右手五指微闭,左手五指张开,右手掌心向外,左手掌心向内,向观众表达出琵琶的音律和悠扬的旋律。
琵琶手的展示让观众感受到舞者与琵琶的默契与互动。
四、风扇手风扇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舞者运用扇子展示的手位。
舞者将五指略微张开,手掌自然伸展,仿佛手持一把扇子在舞动。
风扇手通过舞者手势的轻柔和舞蹈配合,传达出扇子舞的韵味和优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五、印华手印华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达华盛意境的手位之一。
舞者将五指自然合拢,手腕轻微屈曲,仿佛手心印着美好的华丽。
印华手代表着华贵、庄重的气质,通过舞者的展现,让观众体验到华丽的文化魅力。
六、鸳鸯手鸳鸯手是中国古典舞中表达鸳鸯情侣形象的手位。
舞者将左手握拳置于胸前,右手手指自然张开,手腕微曲,左右手呈现出对称的姿势。
鸳鸯手通过舞者手势的呼应和舞蹈的编排,传达出深情厚意的爱情画面,感动观众的心灵。
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云手、花抓、琵琶手、风扇手、印华手和鸳鸯手等手位的展示,舞者可以展现出不同主题和氛围的舞蹈表演。
这些手位既要求舞者灵活熟练地掌握,又要求舞者能够准确地表达舞蹈的情感与意境。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其优雅的动作与精致的手势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典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手位对于表达舞者的情感和唱诵故事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古典舞中的24个手位及其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第一手位:合掌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是合掌,即两手手掌完全贴合,手指伸直并合拢。
这个手位表达出尊重和祈祷的情感,常用于舞蹈开场和舞蹈中对神明的敬意表达。
第二手位:手心在手心手位中,双手的手掌相对,手指微微弯曲似乎搭着一件无形的物品。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持物品或者接受礼物的情景。
第三手位:托碗托碗手位是右手掌抬高,左手掌在右手掌下方托住。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舞者托起碗、盘等物品的动作。
第四手位:雁字雁字手位是左右手掌平行,中间有一段间隔,手指伸直并合拢。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挥洒自如、飞翔的情感,是展示舞者灵动的手指技巧的手位。
第五手位:玉钩玉钩手位是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弯曲相连,形成一个弯弧。
这个手位经常用于表达拿取、抓取物品的动作,并且带有宫廷舞蹈的气息。
第六手位:花翻花翻手位是手指连续弯曲,形成弧形,类似于花瓣翻转的形态。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花朵盛开、摇曳的形象。
第七手位:盘盘手位是左掌向上,右手指弯曲屈腕,手指尖点触掌心。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持盘、盛物品的动作。
第八手位:蛇头蛇头手位是手指伸直弯曲,指尖向前,形成一条弯曲的线条。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动态、欢快的舞蹈动作,如舞蹈中的蛇腰舞步。
第九手位:花抱花抱手位是手臂抱起,手肘微微弯曲,手指向上并合拢。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抱花、回抱等动作,突显出柔美的舞姿。
第十手位:兰花指兰花指手位是四指合拢,食指伸直向上,状如婉约的兰花。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文雅、品味的形象,是舞蹈中高雅表现的手位。
第十一手位:竖指竖指手位是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分开,形成一个竖直的直角。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邀请、指引的动作,突出指引和引领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舞蹈手位、步位、步法的基础知识
一、手臂的位置
1、山膀臂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开度与胸平,小臂微向前屈,臂成弧形,掌心向旁,指尖微向上。
2、托掌臂成弧形,托于额前上方,掌心向前上方,食指对眉梢。
3、按掌臂成弧形,掌心向下,按于胸前,于胃平,相距一掌余。
4、提襟臂成弧形位于身旁稍向前,小臂下垂,握拳,扣腕,虎口对胯骨,距胯一掌余。
5、斜托掌(扬掌)臂举旁斜上方,掌心向斜上方,肘微屈。
6、高低手双臂前抬,一臂举向斜上方,另一臂抬于胸前,双臂相距同肩宽,掌心向上。
三、由上手位演变出的常用动作
1、顺风旗、双山膀、山膀按掌、托按掌、斜托掌、双提襟。
四、手臂的动作
1、盖掌手臂由旁上抬,掌心向上至斜托掌位,在屈肘、掌心向下经额前下按,可静止在按掌位。
2、撩掌手臂旁抬,掌心向下,用手腕带动向上撩起。
可静止在托掌位。
3、推掌(立掌)按掌位掌心向上,臂不动,手掌向里绕腕,成掌心向前,推出。
4、摊掌按掌臂不动,向外绕腕成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微下倾。
5、盘掌 a.外上盘掌掌心向上,屈肘端于腰侧,指尖向腰,手先移向按掌位,掌心保持向上,接着以手腕为轴,用指尖带动,向外划一平圆。
b.内下盘掌上动不停,掌心保持向上,以腕为轴,用指尖带动,通过掖下向里划平圆。
6、分掌双臂腹前交叉,掌心向里,上抬至额前上方,然后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向上,可静止在斜托掌位。
7、穿掌左臂盖掌,同时右臂指尖向上,经胸前上穿,左腕与右腕在胸前交叉,右臂上举,在头上方最高点处手腕外旋,然后在右旁落下,可静止在提襟位,同时左臂继续下盖可经撩掌静止在托掌位。
8、双晃手双臂在左前下平伸,距离同肩宽,在身前垂直面经左、上向右划一立圆,上半圆掌心渐旋向前,下半圆掌心渐旋向后,可静止在托掌位。
晃动时,双臂靠近身体,动作要连贯。
9、小五花两掌心相对,手腕相靠,交叉在胸前,右掌在上,两掌指尖保持在相对方向,划平圆一周,成左掌在上,然后可经撩掌成顺风旗。
动作要连贯,圆润,划圆时掌心向上手腕相靠。
10、云手左臂按掌位,掌心向上,右臂山膀位,左臂向右,右臂向左平划,双小臂上下叠于胸前,相距一掌半,左臂经前向左划弧线,同时右臂经上向左,双臂动作如同揉球,左臂经盖掌拉至山膀位,右臂晃至按掌位,掌心向上,再拉至山膀位。
五、步位
1、正步两脚靠拢,脚尖对前方,重心在双脚上。
2、小八字步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
对左、右前角。
3、大八字步两脚跟相距一脚半,其他同小八字步。
4、丁字步右脚跟靠拢左脚窝,脚尖方向同小八字步。
5、虚丁步站丁字步,右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绷脚点地,大腿外旋。
6、踏步左脚尖向前,右脚向左后踏,脚掌着地,与左脚跟成一横线,左脚直立为重心,右腿微屈,两膝前后重叠。
7、弓步 a. 正弓步站右丁字步,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屈膝,小腿垂直,左腿直,重心在中间,上身与右脚尖同一方向。
b. 横弓步,当弓步的上身左转与左脚尖同一方向时,称横共步。
六、步法
1、圆场、单碾步、双碾步、花梆步、蹉步(错步)、颠步(垫步)、跑跳步幼儿园舞蹈简易
步法幼儿园舞蹈简易步法(一)选自黄式茂老师主编《幼儿舞蹈教学指导》 1、踮起脚尖向前走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
因为脚尖踮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
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向前走。
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
一般双手叉腰,按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
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采用 2/4 或 4/4 拍音乐为合适,3/4 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多用。
2、蹦跳步提起脚跟并脚跳又称蹦跳步。
做动作时,两脚并立,身体稍向下蹲作准备,一拍或两拍跳一步,按音乐的性质和节奏轻轻跳起,落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屈膝而有弹性。
蹦跳步的音乐采用 2/4、3/4、4/4 拍皆可,但必须是带有跳音的乐曲。
3、碎步走、小步跑碎步走的动作是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
小步跑就是小跑步,半拍一步,每一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向前。
跑时双手叉腰或自然摆动,步子应小而轻快,速度要均匀。
碎步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
而小跑步则必须一拍跑二步,所以小跑步一般常采用 2/
4、4/4 拍的音乐。
为了训练幼儿听音乐改变动作,可以把碎步走和小跑步放在同一乐曲中进行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4、滑步滑步是一拍一步,向侧面进行。
前半拍左脚向左擦地滑一步,后半拍左脚轻轻跳起,右脚急速向左脚并上。
右脚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滑步一般采用 2/4、3/4、4/4 拍音乐,但必须有滑的感觉。
5、踏点和踏跳踏点和踏跳是幼儿舞蹈中常用的两个基本步法。
它们都是两拍一步。
踏点步的跳法是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屈左膝,右脚尖在左脚跟后点地。
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一般向左侧或右侧踏(又称侧点步),也可以向前或退后踏。
踏跳步有三种跳法:第一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向前、向侧、向后都可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脚屈膝抬起,脚尖向下。
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第二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腿直膝后举。
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第三种跳法又称踏踢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腿直膝向左前方踢起。
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和踏跳步一般采用 2/4、4/4 拍音乐。
它们可以在同一曲调中进行练习。
7、踵趾小跑步脚跟脚尖跑跑跑又称踵趾小跑步。
这个步法四拍完成。
第一拍右脚跟向右前方点地,同时左膝微屈,身体稍向右倾,脸向左前方,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同时左腿伸直,身体稍仰,脸向右后方,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向前跑四小步。
如果两脚交替进行,应向前跑三小步,以便换脚。
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踵趾小跑步采用 4/4 拍音乐较为合适,练习时先两手叉腰,逐步加上采果子等手的动作,或两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成一行或搭成圆圈等进行练习。
8、娃娃步摆动手臂拐拐脚就是娃娃步,是儿童舞中大头娃娃的动作。
两拍一步(或一拍一步),第一拍(或前半拍),左腿屈膝向旁抬起,小腿向上翘,两手五指张开向左摆动,头和上体向左侧弯曲,第二拍(或后半拍),左脚落地。
9、跑跳步跑跳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轻跳,同时右腿屈膝自然提起,脚尖向下;后半拍右脚向前落地。
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两脚连续做就是跑跳步行进。
跑跳步 2/4、4/4、6/8 拍音乐都可以用,但 3/4 拍音乐用得比较少。
10、跑马步跑马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步;后半拍,右脚跃至左脚处,同时左脚离地屈膝准备向前跑,连续起来象马跑的样子。
右脚起步,动作相反。
跑步时,身体稍前倾,两臂前伸稍屈,两手半握拳,做拉马缰绳状,或一手上举做挥鞭状。
跑马步 2/4、3/4、4/4、6/8 拍音乐都可以用,但要能跳得起来的乐曲。
11、交替步交替步是幼儿常用的抒情的舞蹈步法,动作节奏不均等,幼儿比较难掌握,必
须反复练习,才能动作自如。
交替步两拍一步。
第一拍前半拍,左脚向前一小步,重心在左脚;右脚前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二拍前半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后半拍停顿。
右脚开始,左右脚相反。
交替步一般采用 2/4、4/4 拍音乐,做交替步时可以两手叉腰;两臂向侧面摆动;一手叉腰,一臂向左右摆动;或两人并立交叉手等。
12、进退步进退步是幼儿跳新疆舞的基本步法,实际上幼儿跳的进退步是一前一后的垫步。
依次幼儿学习进退步必须在学会垫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幼儿做的进退步都是右脚开始,一般在原位进行。
进退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着地,右脚离地。
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踏地,右脚离地。
进退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形成美妙的姿态,可以赏心悦目。
进退步一般采用 2/4、4/4 拍音乐。
16、小铃铛步小铃铛步是很灵巧的儿童舞蹈步法,为幼儿所喜爱。
它象铃铛一样的形象和节奏,熟练的动作(一摇一摆),看起来很灵巧象摇铃铛一样。
小铃铛步两拍一步。
第一拍,左脚开始碎步急速行进;第二拍,左脚踏地屈膝,身体稍向左倾,同时右脚绷脚伸直向右前方擦出离地。
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一般采用 2/4 或 4/4 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