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十二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复习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弘扬民族精神习题1(附答案)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弘扬民族精神习题1(附答案)

弘扬民族精神习题1(附答案)
弘扬民族精神习题1(附答案)弘扬民族精神习题1(附答案)
5
《弘扬民族精神》
1、教育部门把每年的9月作为“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对中小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生()
A、正确认识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B、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D、结合时代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改造
2、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过去、现在和将,我们都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B、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
4、中华民族曾经经历了无数的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B、中国人民乐观,不怕困难
c、中国人民对苦难习以为常。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初三政治上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有答案)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初三政治上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有答案)

2018初三政治上民族精神耀中华练习题(有答案)
5 c 提技能一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 福州中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下列格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
①“礼之用,和为贵”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①体现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②体现了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事情,③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④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故选B。

2(2018 兰州中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
c爱国主义D团结统一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选c。

【知识拓展】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3下面属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内容的有( )
①航天精神②长征精神
③抗震救灾精神④雷锋精神。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中考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专题复习检测(附答案)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中考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专题复习检测(附答案)

2018届中考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专题复习检测(附答案)2018届中考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专题复习检测(附答案)2018届中考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专题复习检测(附答案)
5 专题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和巨大的灾难,但是,中华民族从没有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在挫折中奋起。

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

5.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6.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在新的时代条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③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

专题四发扬艰苦奋斗(创业)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精神
1.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南京理工大学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获得。

A.王泽山卢丽安B.俞书宏侯云德C.俞书宏卢丽安D.王泽山侯云德2.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大会于2017年8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70 B.80 C.90 D.1003.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建省办经济特区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A.深圳 30 B.海南 30 C.深圳 40 D.海南 40 4.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在下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时间轴上,按标号顺序填入内容正确的是A.20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化化本世纪末B.202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世纪末C.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D.2000年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世纪中叶5.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将十八以来的建设成就、祖国的壮美河山、人民的幸福生活完美呈现,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自豪感,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上映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

这说明①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②好的作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④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中兴通讯将被禁止以任何形式从美国进口商品。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____年南非世界杯比赛中,夺冠实力并不突出的朝鲜队为什么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这也引发了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深深思考。

下面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__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选A。

本题主要考查对民族精神的把握和理解。

我国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丰富和完善,因此①②入选。

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不等同于革命精神。

④错误,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2.回眸____,风景这边独好。

这不仅在于__拥有__道路,也在于拥有__精神。

正是__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选C。

本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考查。

①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④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②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正确表述。

故选C。

3.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这些精神作为__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选D。

弘扬这些精神,主要是因为弘扬这些精神意义重大,是由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①表述错误,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选A。

高二上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

⾼⼆上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 在考试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作为学⽣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复习准备⼯作呢?下⾯请欣赏店铺⽹络编辑为你带来的⾼⼆上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试题,希望你能够喜欢! ⾼⼆上册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试题 ⼀、选择题: 1.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韩⾮⼦》以及四⼤名著中,在鲁迅的《狂⼈⽇记》、⽭盾的《⽩杨礼赞》、冰⼼的《致⼩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

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化之中 ②只有⼤⼒创造优秀的⽂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量集中表现为中华⽂化的⼒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③ 2.“玫瑰”盖过“汤圆”,“元宵”不敌“情⼈”,传统⽂化遭受尴尬。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热衷于过“洋节”,⽽中国的传统节⽇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对此深表忧虑。

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的现象( ) A.可以借鉴西⽅⽂化以弘扬中国的⽂化 B.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 C.是国际敌对势⼒对我国进⾏⽂化侵略的结果 D.反映了西⽅先进⽂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化的趋势 3.“瞒⼈之事弗为,害⼈之⼼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下列观点与之不⼀致的有(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D.⼈⽣⾃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7. 2010年10⽉25⽇,纪念中国⼈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

强调,我们纪念中国⼈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就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努⼒学习和发扬中国⼈民志愿军的伟⼤爱国主义精神和⾰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伟⼤事业。

中国⼈民志愿军的伟⼤爱国主义精神和⾰命英雄主义精神 ①是伟⼤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特殊表现②是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内容③是推动各种⽂化创新的动⼒和源泉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8.新中国成⽴之初,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批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活和⼯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回到⼈民当家作主的祖国。

2018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20 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2018年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20 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K12教育资料
10
2.[2015·德州,7题,2分]“家风”是什么?有人说, “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有人说,“家 风”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有人说,“家风”是尊老爱 幼,勤俭持家……倡导这样的“家风”有利于( C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长 ③全面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④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K12教育资料
11
3. [2016·德州,6题,2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 文明程度。”连续三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彰显了国家对于普及全民阅读、共筑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 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 D )
K12教育资料
6
考点2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6年3考
★1.为什么要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 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怎样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国家的角度谈怎 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12.7][2014.14][2016.6] (1)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充分汲取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 (3)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德。 (4)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 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K12教育资料

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五《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五《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2017中考思品热点专题五《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热点聚焦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深刻精辟的阐述。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文化生活日趋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就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力量,国家才能发展。

材料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渡过24条河流、爬过18座山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强渡大渡河……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可以说,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长征既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的长征。

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作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材料三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 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折射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重视。

这是因为中华文化( B ) ①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②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③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 下列能体现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 C )①《舌尖上的中国》引领观众穿越美食香气②《中国成语大会》展现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③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传递美妙乐章④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 2017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座城市举办2 000余场活动,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全球参与城市和人数再创新高。

这(D)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传递文化自信②表明中外文化已相互融合,走向同一③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讲好中国故事④表明中华文化比其他文化优秀A.①②B.①②C.②③D.①③4.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

这些行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C )①敬业②自由③诚信④友善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公民肩负的重任。

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名言警句是( B )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6.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与表彰,加强了社会主义( A )A.思想道德建设B.物质文明建设C.政治文明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 以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它结合现代传媒手段和飞花令等形式引发了人们对经典古诗词的关注,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该节目(C) 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④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8. 我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是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多年的伟大文化之中。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 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了巨大贡献④为了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应抵制一切外来文化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9. 为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金华”,金华市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现市区已有多家24小时全自助“悦读吧”,书香袭人,备受欢迎。

这一举措有利于(C)①加强金华市精神文明建设②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③促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④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 “一个精神和文化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值得尊重、具有尊严的民族。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 B )A.一个民族只要具有高尚的民族精神,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赢得世界尊重的全部内容D.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国现今的工作中心11.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这一修改(D)①有助于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②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③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④有利于警醒我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 “家风”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人说,“家风”是勤劳节俭;有人说,“家风”是做事要坚持不懈;有人说,“家风”是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人说,“家风”是朴实诚恳;有人说,“家风”是要自强自立……倡导这样的“家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④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传四海,代代传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褔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该传统是( B )A.勤劳勇敢,吃苦耐劳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下列体现这一民族精神中“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名言警句的是( B )①“亲仁眷邻,国之宝也”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④“礼之用,和为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 近年来,云南省在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强省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颇具成效,多项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了上千部馆藏古籍普查登记和修复工作;派出展现云南各民族风貌的各类舞蹈、戏剧、花灯等演出团队前往世界各国交流访问,受到所到国家的欢迎和好评。

材料表明( A ) ①云南省民族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②云南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与繁荣③云南省正加快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④云南省的民族传统文化正逐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6. 央视《新闻周刊》报道了丽水“信义孤儿”叶石云拾荒、打工多年,还清父母债务的事迹。

叶石云的行为值得我们为他点赞,因为他( D )①敬业奉献②爱国守法③自强不息④诚实守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 铺开中国大地壮丽山水画卷,纵览华夏历史辉煌灿烂文明,追忆东方巨人百年抗争岁月,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此刻最能完整表达你内心情感的应是( D )A.中华之美,唯在山河壮丽B.华夏文明,世界首屈一指C.百年抗争,实现民族复兴D.伟大祖国,你是我的骄傲18. 右边漫画《勿忘我》所揭示的道理是( C )①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要注重精神消费②文化生活是可有可无的东西③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④我们要先建设物质文明再建设精神文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9.下列能直接反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 C )①南京实施“321人才”计划②南京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③南京推进政府运行机制改革④南京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⑤南京实施城市雨污分流工程A.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⑤20.某区积极开展“清风正气传家远”主题活动,以多种形式对中国古代经典家训家规进行诵读和学习,让好家风常驻,这( B )A.表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是家风文化B.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C.说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传统文化D.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21.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评选话动有利于( B )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福临之夜”晚会如今已经成了长沙县福临镇居民生活的一道文化大餐。

晚会的所有节目都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既展示了新农村村民的多才多艺,也体现了现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这一活动( B ) 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高雅生活情趣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④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3.“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香社会”这一温馨浪漫的词汇2016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就点亮了无数人的眼睛,目前全国各种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类活动的开展( A )①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有助于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③有助于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④表明我国工作中心已经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简答题24.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获得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1)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向你传递的正能量有哪些?(2)我国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答案】(1)①服务人民,无私奉献;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③诚实守信,助人为乐;④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信念;⑤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⑥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⑦见义勇为,维护正义;⑧爱岗敬业;⑨与人为善,孝老爱亲。

(2)①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②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有助于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④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⑤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⑥有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辨析题25.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对时下同学们口中流行的网络“热词”,如雷人、粉丝、斑竹、冲浪、泥巴、拍砖、灌水、山寨等讨论热烈,逐渐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网络“热词”属于最新文化的一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善于接纳和吸收一切最新文化,并不断加以创新。

二是认为这些网络“热词”缺乏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全凭新奇得宠,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纯属低俗内容,危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这两个观点都是片面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吸纳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

我们对于最新的网络文化应加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络上有些“热词”,也反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如“博客”“网购”等,我们应持欢迎态度,积极接纳和使用。

但对于那些与时代不相符合的网络糟粕,要坚决抵制。

所以,对待最新的网络文化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分析说明题26.2017年伊始的电视荧屏,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文化的沉静;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了一股古典诗词阅读、品评热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