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附答案

合集下载

《知者乐,仁者寿》阅读练习及答案

《知者乐,仁者寿》阅读练习及答案

知者乐,仁者寿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已经109岁了。

数字在年龄上的叠加并未使这位文化老人不堪重负,他反而因宽仁的心态而愈显睿智,筋骨亦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健康。

“97岁去体检,医生以为我写错了年龄,给我改成了79岁。

”难怪医生自作主张,周有光老人除了耳背眼花,其敏捷的思维和健康的体态与真实年龄形成的反差的确令人惊叹。

自从过了80岁生日,周有光便从头开始计算年龄了。

92岁时他收到小朋友寄来的贺卡,上面写着:祝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周有光的学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回忆说,1981年去探望周先生,一进门,地板就咯吱咯吱响起来,我们说,没想到像周先生这样世界知名的大语言学家的住房条件竟这样差,他笑着说:“如果地板不响,我怎么知道你们来了呢?”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有光调到北京工作后就住在位于沙滩的文改会宿舍,那是民国时期给北京大学德国教授住的小洋房。

“当时人家听说我住在德国教授的洋房里,以为一定是很好的,想不到这个房子破烂得不得了。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使尽吃奶力气,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

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周先生这篇戏仿的《新陋室铭》乐观豁达地描述了生活环境的窘迫,其健康智慧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遇到难题,周有光就搬出古人的话来应对。

他说:“遇到困难,你要找一个缝缝,从这个缝缝里面可以走出去。

‘文革’时,下放‘五七干校’,只许带一本书,可我带了不同文字的《毛主席语录》一共20本,开始做比较文字研究。

”周有光八九十岁高龄仍有许多著作不断问世,许多人感到奇怪,他解释说:“其实我一早就开始研究了,材料早弄好了,就差整理了。

”1969年,周有光被下放到宁夏,当时同去的许多人以为再也回不来了,非常忧愁。

“我觉得很有趣味,假如不是‘文革’,宁夏这个地方我可能不会来。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

本次访谈完成于2010年1月21日。

访: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但今天已经是需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以前进私塾时,经常吟诵吗?周:我们那时读古书,都喜欢吟诵,那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音律,用不到教就会的,因为常常听到某个人吟诵。

每个人吟起来不完全一样,它是很自由的,等于是唱山歌啊。

唱山歌有一个音乐的调子,这调子用不着教,他就会了。

唱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点改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的。

访:我们现在要把这种吟诵传承下来,要教孩子或去学习,有没有要掌握的规则呢?周:什么东西开头都是没有规则,到有规则。

我看你们可以自己创造吟诵的规则,但首先要把它保留下来,甚至可以用五线谱把它记下来。

我做了一次试验。

苏州的评弹非常有名,我就想用科学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将来失传了,可以根据记录来恢复。

记录它的语言呢,要用汉字,要用国际音标,还要另外设计一种吴语拼音,可以方便打字;记录音乐呢,要用五线谱,用简谱。

每一句都有5个方法记录下来。

隔了许多年以后,完全失传了,学者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把它恢复。

访:我们也可以做这个工作。

周:现在世界上语言共同化很厉害,许多语言都失传了,中国许多方言都失传了。

怎样来保留文化,保留古代的东西,很值得研究。

访:周先生,诗的体裁不一样吟诵就不同吗?律诗和绝句它的吟诵是否一样?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不是不同?周: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

文字的内容,你吟诵时,会感觉到对于这种意义有共鸣的时候,可以用调子表达。

可是你的表达人家不一定理解。

所以说吟诵主要是给自己听的。

小时候,我父亲有个小书房特别雅致,常听到他一个人在那边吟诵古书啊。

他念给自己听,自己觉得舒服。

访:周先生,刚才您在吟诵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这有摇晃,这个摇,是该前后的摇,还是左右摇?周:是很自然的。

唱山歌的时候自己会手舞足蹈,就这个道理。

《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

《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

《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试题内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夏普公司根据周有光提出的“从拼音到汉字自动变换不用编码”的设想,研制出中西文电子打字机,并送给周有光试用。

那个时候,85岁的周有光刚刚离休,他回到家中,开始“弃笔”写作,写文章、写信、编辑书稿都用这种打字机完成,他说“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

周有光很早就接触了打字机,对语言文字也早有研究兴趣。

他回忆说,上世纪20年代初,“那时在圣约翰大学,都是用英文,用打字机,太方便了,这给我印象太深刻了。

我也学了一点语言课程,后来在外国,特别到英国,我买到许多字母学的书。

字母学在中国没有人研究的,我看了觉得很有趣味。

那时候我们的银行在美国经常跟英国联络,因为业务的关系,我要到英国丢,那时候是业余的爱好,想不到后来会用上。

”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再次风行,不少人认为,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西方文明已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崛起象征着东方文化将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

在周有光看来,这也是一种中国人惯有的自欺罢了,“文化的流动哪里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呢?文化的发展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

”他再次向记者强调了自己的“双层文化”论,“现在已经形成一种国际现代文化,这个文化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大家共同的现代文化,一个是各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人是同时在这双层文化中生活的,每个国家的透明性都更强了。

”在他的朋友陈章太眼中,周有光是真正的现代学者,“从不与世界为敌”。

材料二:眼前的小书桌,黄色的漆掉了大半,露出木头纹理,但磨得久了,也不觉得粗糙。

眉毛已经全然没有,两道眉骨泛着红润的光,105岁的周有光老人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讲笑话,他说:“很有趣味。

”一笑就用手挡在嘴前,好像不该笑得这么开心似的。

“人老了,牙不大好。

”他调皮地说,“我不讲究吃,可是有好东西我要吃。

”“资本主义是腐朽的,我这种从外国回来的人腐朽思想是很多的,你们听我讲话要小心了。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命 大运 气好 , 留在上 海搞 经济
的很 多 同事都成 了右派 , 有的
因 为 受 不 了政 治 迫 害 而 自杀 。
半路 出家 的重磅 语言 学家
14 年 , 有 光 在 建 国前 99 周 夕 回 国 , 后 在 上 海 复 旦 大 学 先
我 却 因 为 已 改行 而 移 居 北 京 ,
事 实上 , 音方案在 重新 拼
设 计 之 前 已经 有 过 两代 人 的
努力。“ 中华民国成立第二年 ,
适应现代化需要 的文字语言 , 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 文 当时 的政 府 就 开始 制 订 注 音 字 母 方 案 , 是 中 国语 文 这
字改 革 问题 很 早 就 被 置 于 国家 工作 日程 的 重 要 位 置 , 往 前 走 的 很 重 要 的 一 步 。 这 些 工 作 是 黎 锦 熙 先 生 搞
他是 比赵元任 更早 的一批。 了赵元任 , 第二代 到 是 并从全 国范围 内网罗 了许 多专 制 订 国语 罗 马 字 , 不 用 中 国汉 字 方 式 的 符 他 就
而 比 15 9 5年 i 0月 , 了进 一 步 规 范 简化 汉 字 , 高 号 , 用 国 际 通 用 的 字 母 。赵 元 任 和 我 是 老 乡 , 我 为 提
是 外 行 。 胡愈 之 说 :这 是 一 项新 的工 作 , 家都 是 外 国语 罗马 字制 订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 ” ” “ 大
行 。” 不久, 周有光接到通知从上海调往北京。
当时拼 音 方案 委 员会 一 共 有 1 , 由几 个 大 学 5人
消息 传 出 ,朋友 们 纷 纷 相 劝 :经 济 学 多重要 啊 , 的语 言学家组成 , “ 不过 主要是 开会参加讨论。 文改会 “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曾被大作家沈从文称为“周百科”。

他治学严谨、为人乐观豁达,是一位不慕名利的学者。

周有光十岁进入苏州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

1955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

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

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个今天看来仍然发挥作用的方案。

也正是由于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他本人却一直觉得被这样称呼不好。

他说:“读过我书的人,绝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周有光的外甥女毛晓园说:“他觉得汉语拼音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

”周有光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

进入全球化时代,周有光努力推进语文现代化进程,并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说:“除了对汉语拼音的贡献,周老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以及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方面的学术成就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1年,周有光将目光从研究拼音、文字等转移到对文化学、时代变化等问题的探索上,阅读、思考与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写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据张森根介绍,周有光迄今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约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

“生活中,周有光老先生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学术上则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他曾对我说过,自己是对这个世界认真思考了的。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跟踪训练12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跟踪训练12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跟踪训练(十二)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

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

“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

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

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

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他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教师教导他们,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考,不知道就赶紧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他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他也因此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储备。

后来,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他一个“周百科”的称号。

这仿佛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

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

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

此前,他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

把他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

从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

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是极力推进语文现代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2019最新】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3页)

【2019最新】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王乾荣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周有光:周全而有光王乾荣阅读附答案周有光:周全而有光王乾荣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201X年7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

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

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

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

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

”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

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

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

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

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

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100多年之前。

河南省新野县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新野县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

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

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脱离了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的真人秀,哪怕拥有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盛大的狂欢场面,也只能是伪装在真实外壳下的一种娱乐至死的新形式而已。

当下,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附答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新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母亲的召唤深切而真实。

周有光想到祖国此时最缺乏的是经济建设人才,就毅然
放弃高薪从美国回来搞经济建设。

他受邀到复旦大学经
济研究所任教,同时担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还兼任人民
银行华东区处长,身兼三职,乐此不疲。

精力充沛的他
和吴大琨、许涤新等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1955年10月,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周有光受邀此行,全然出乎意料,却也正是会议主办方
的高明之处。

周有光虽然执著于经济学,但对文字、语
言的爱好从未消减。

20年代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周有光
饶有兴趣地学起语言课程。

40年代到美国工作,买到很
多字母学的书籍,边写经济类文章,边写语言学文章,
出版《中国拼音文字研究》。

参加完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正式改行,真正把经济学丢开,把全部精力放在语
言学的研究上。

中国的文字改革由来已久,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繁难的方块字注音。

1892年,福建人卢憨章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创制字母式拼音文字方案;1913年,政府制订注音字
母方案,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用
国际上流传最广的拉丁字母;新文化运动兴起,钱玄同
论述了26个拉丁字母的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于世;20世纪30年代,国内掀起了拉丁化运动的高潮,其简单易学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拉丁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1935年,近七百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方块汉字难认、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1954年,周有光出版《字母的故事》一书,为文字
改革起了好头。

但真正要做拼音方案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周有光平时阅读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全凭兴趣,属于
轻松的浏览,可工作要认真研究才行。

由于资料有限,
周有光想方设法联系国外研究点,请他们代买资料寄过来,周有光把拉丁字母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摸了个底,在研究和总结了各国拼音历史以及各方面传来的方案之后,周有光提出汉语拼音拉丁化的原则,拿出了以拉丁
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
认同。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汉语拼音方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

1961年周有
光出版《汉字改革概论》,提出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许多新问题,把文字改革变成一门学问,从世界的范畴研究
汉字,意义深远。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合作下,讨
论汉语拉丁字母字拼写标准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但因中
国未参加而迟迟未作决定。

1979年,波兰首府华沙国际
标准化组织召开会议,周有光代表中国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当时关于
汉语的拼音方案很多,各国有各国的方案,如“鲁迅”
一词就有20多种写法,给翻译、阅读等带来很大障碍。

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和各国专家沟通,并在会上作题为《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历史的发展和汉语拼音方案》的精彩发言。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
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开辟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通道。

作为汉语拼音的领航者,周有光
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汉语拼音与世界的接轨。

联合国工
作人员语言学会邀请周有光演讲,周有光了解到联合国
六种工作语言中,英文占80,法文占15,西班牙文占4,
还剩1是俄文、阿拉伯文、中文,很受震动。

1983年周
有光开始研究如何在汉语拼音方案中运用国际通用的正
词法,解决拼音输入慢的问题,起草了《汉语正词法要点》,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公布实施。

汉语拼音方案是音节的拼写法,正词法是语词拼写法,
拼音正词法的问世,有利于用电脑进行拼音词语转换汉字,为传媒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为了报效祖国,尽快为国家培养最缺乏的经济人才,周有光回国后就和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这一刊物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B.在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便把全部精
力都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上来,为汉语拼音的问世、发
展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而殚精竭虑。

C.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考虑到国际通用的正词法,所以在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中文占不到1,这引
发周有光开始了新的研究。

D.从古代的直音反切等方法到20世纪30年代的拉丁化运动,中国人研究探索解决方块汉字难认、难学的问
题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
讲述了周有光领航汉语拼音的事迹,塑造了一位勤于著述、精于研究的语言学家的形象。

(2)从文中看,作为汉语拼音的领航者,周有光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6分)
(3)周有光的汉语拼音方案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4)周有光本来是研究经济学的,却改行研究语言学,成了汉语拼音之父,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参考答案:整理
12.(1)(5分)BD(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都对得5分。

A创办刊物是他的作为之一;C因果关系不当;E
文章语言饱含作者敬佩之情,用平实自然概括不太准确)(2)(6分)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方便文化走向大众;②把文字改革变成一门学问,意义深远;③和各国专家沟通,在国际会议上发言,使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④起草《汉语正词法要点》,解决汉语输入慢的问题。

(每点2分,任选3点,意思对即可)(3)(6分)(1)拉丁字母简单易学,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2)中国很多语言学家都曾对拉丁字母进行过研究;(3)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最通用的字母。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周有光有勇气转向新的研究
领域,并取得非凡成就,值得学习。

①由于周有光对语
言学一直很有兴趣,所以在国家需要时毅然改行;②转
行之后,深入研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和专著;③使文
字改革成为一门学问,积极探索汉语拼音与时代、世界
接轨。

(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观点二:周有光舍弃已有成就的经济学,实在可惜。

①建国初期,国家最缺乏经济建设人才,应坚持经济学
研究;②周有光在经济学领域已经颇有造诣,曾身兼三职,且创办有影响的刊物;③坚持经济学研究,成就会
更大,转向新的研究领域,要耗费更多的精力。

(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