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小题狂做——文言文实词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小题狂做文言文实词(含答案)

中考语文小题狂做文言文实词(含答案)

中考语文小题狂做——文言实词考点分析文言实词考试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考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议、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意和句子中意思两个方面,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的意思,即“这里指……内容”。

小题精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4.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6.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②故..克之《曹刿论战》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8.①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爱莲说》9.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②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10.①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②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11.牺牲..玉帛《曹刿论战》12.小大之狱.《曹刿论战》1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1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参考答案1.每天2.多3.喜悦,高兴4.“材”通“才”,解释为“才能”5.“阙”通“缺”解释为“中断的地方(空缺)”6.①原因,缘故。

②所以7.靠近8.①动词,疏远②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原飘③副词,远远地9. ①顺利②通过③通晓④贯通10.①实现②效果11.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只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12.古义:案件今义:监狱,官司。

13.古义:感动、激动。

今义:因对方好意或帮助而对对方产生好感。

14.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15.奔跑的马中考语文小题狂做——语音考点分析中考关于字音的部分的考察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考察多音字,重点是易读错的多音字。

其二是平时口语习惯中容易误读的汉字。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实词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实词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实词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一)古今异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

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

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去汤郭寻〔不久)走裙致词(对一一说话)但〔只是)赞(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曾(还、尚且)谢〔道歉)借(即使假设借第令勿斩)比(等到比至陈)间控〔拉开)恶〔怎么)委池入出发举征〔征验)夫或〔有的人某人)进退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狱鄙再向〔过去的以前的)师(军队取法)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绝境交通妻子无论前途〔前面的路程)所以〔一一的方法一一的原因)会计(聚会商议)往往经纶(筹划治理)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排空(冲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痛恨〔痛心和遗憾)开张感激〔感慨而激动)牺牲于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以为(把一一作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明年几何〔多少)(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为动词。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9)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9)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9)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61。

再:①第二次②两次
162。

曾:①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②同“增”,增加③尚、还
163。

争:①争夺②据理力争
164。

指:①手指②指明③指点
165。

至:①极点②到③周到
166。

志:①记②标记③做标记④志向⑤立志
167。

质:①询问②资质
168。

致:①表达、表述②取得③招致、引来
169。

诸:①“之于”的合音②那些③各位,众位
170。

主:①掌管②君主
171。

属:shǔ①类。

②侪、辈。

③管辖。

④相同,同类。

⑤zhǔ,通“嘱”,嘱托。

172。

著:①附着、加在②接触③同“着”穿
173。

缀:①点缀②连接,紧跟
174。

资:①天资、天分②资助
175。

子:①夫子、先生、老师②您③儿子
176。

自:①自己②自、从③从、由④如果
177。

足:①脚②画脚③充足④足以⑤值得
178。

卒:①士兵②最终
179。

作:①奋起、有所作为②写
180。

坐:①因为、由于②坐在③通“座”,座位④犯罪
编辑推荐: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考点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考点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考点为您带来《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考点》,供您参考!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的更新!希望给您带来帮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考点考点一理解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方法指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一是准确识记重点课文的课下注释,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实词;二是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即“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三是重点注意文言实词的四种情况,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四是对重点文言文要根据以上四种情况做好知识梳理,同时做到对比记忆。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文言虚词往往具有多种意义和用法,难于掌握,所以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的文言虚词一定要在意义和用法上弄清弄懂,且能举一反三。

考点二翻译句子【题型示例】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翻译下列句子。

【方法指津】翻译句子时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1.把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然后连词成句,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2.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

考点三紧扣文本内容,捕捉有效信息【题型示例】1.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下面说法与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方法指津】解答关于此考点的问题,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读题干,划区域。

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要求,然后在原文(文段)中找出或圈定与题干要求相对应的所有段落、语句。

第二步:细读文本,分析归类。

要弄清楚文章(文段)写了“何人何事”,为筛选信息打好基础。

第三步:按照要求,甄别判断。

对有效信息进行归类、提取和概括。

考点四分析写作特点【题型示例】1.本文(×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段分析。

2.本文主要运用了……的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方法指津】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言文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上入手。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三)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三)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三)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三)》,仅供参考!点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

b.检阅。

)毒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

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度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

B音dúo,动词:估计。

)法①世传其兵法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

b名词:谋略、策略)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

b副词:正(好)、正要)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

b恢复。

)赋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 动词:抒发。

B动词:征收、敛取。

C名词:赋税。

)负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更①三更半夜②子能更鸣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④更若役,复若赋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

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顾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编辑推荐: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精编。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集锦(10)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集锦(10)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集锦(10)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91.汤名词。

开水,热水。

如: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形容词。

读shāng,形容水势浩大。

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92.通动词。

①接通,贯通,相通。

如: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通晓,明白。

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通过。

如:初级狭,才通人形容词。

①畅通,顺利。

如:政通人和②聪明。

如:仲永之通悟副词。

整个,全部。

如:通计一舟,为人五93.徒名词。

部下,下属。

如:召令徒属曰副词。

①只,仅仅。

如: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②空,白白地。

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94.王名词。

①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战国时诸侯国的统治者均称“王”;秦以后国家的君王称“皇帝”,“王”成为封建社会皇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

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姓。

如: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③泛指同类中力量最强大,能力最突出者。

如: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动词。

读wàng,称王,统治天下,当帝王。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95.亡动词。

①灭亡,衰亡。

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逃跑,逃亡。

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③丢失。

如:暮而果大亡其财④读wú,同“无”,没有。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本文导航1、首页2、文言实词3、文言虚词4、文言句式5、文言文通假字6、文言文中的成语7、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一文为考生朋友们搜集整理了文言文中的字音、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中的成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具体详解如下:(一)多音字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

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同。

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

如:[夫] 读(fú) 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霪雨霏霏夫环而攻之读(fū)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其夫呓语[间] 读(jiān) 奉命于危难之间读(jiàn)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遂与外人间隔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归类整理(二)异读字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

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

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如:[王] 原音(wáng)破音(wàng)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语] 原音(yǔ)破音(y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孰为汝多知(zhì)乎知同智河曲智叟亡(wú)以应亡同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有同又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可汗(kèhán)燕(yān)山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整理(一)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整理(一)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整理(一)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

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抵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语文小题狂做——文言实词
考点分析
文言实词考试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考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议、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意和句子中意思两个方面,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的意思,即“这里指……内容”。

小题精选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4.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6.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②故
..克之《曹刿论战》
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8.①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爱莲说》
9.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②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10.①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11.牺牲
..玉帛《曹刿论战》
12.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13.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1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参考答案
1.类
2.多
3.喜悦,高兴
4.“材”通“才”,解释为“才能”
5.“阙”通“缺”解释为“中断的地方(空缺)”
6.①原因,缘故。

②所以
7.靠近
8.①动词,疏远②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原飘③副词,远远地
9. ①顺利②通过③通晓④贯通
10.①实现②效果
11.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只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12.古义:案件今义:监狱,官司。

13.古义:感动、激动。

今义:因对方好意或帮助而对对方产生好感。

14.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15.奔跑的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