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盐类的水解1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盐类的水解》单元教学设计说课课件

各种微粒的相互作用; (2)能够主动从微粒间相互作用 及影响的角度分析情境中水溶液
问题。
能够形成分析盐溶液问题的思维
盐溶的分析思路
分析模型,面对陌生盐溶液问题,
有清晰的分析思路。
(1)能够主动利用化学平衡思想
盐溶液思维分析模型 的建立
解决水溶液中盐类水解问题。 (2)基本具备盐溶液分析思维模 型,能依据信息或实验事实判断
“盐类的水解”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说课内容
一、 单元确定 二、 “盐类的水解”单元内容分析 三、 “盐类的水解”主题教学单元的关键 四、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 节
单元确定
一、 单元确定
“盐类水解”知识对应课程标准中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 原理”模块的“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单 元。该模块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对平 衡概念有了一定了解。在解决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时可以用化 学平衡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模块以水溶液为主线,在宏观的基 础上从微观的视角来研究水溶液中微粒的相互作用,平衡状态。
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1)能够利用盐溶液整体分析思
盐溶液思维分析模型 的应用
路解决水解平衡问题。 (2)内化盐溶液分析思维模型, 使之能够用于实际生产生活问题
的解决。
第四章 节
单元教学课时设计
4.1 教学内容分析
4.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盐类水解原理与水解离子方程式 第2课时: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定量关系 第3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第4课时:盐类水解的应用
第3和第4课时内容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主要是从原理和 影响因素角度上分析盐类水解知识在各个方面的用途,体现了 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本教学单元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使不同程度 的学生都能够系统的回顾溶液中的平衡过程,同时使学生 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迁移,能够利用“平衡”思想对溶液中 的各类平衡进行综合,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 体系和学科思维方法体系,进一步加深对学科核心观念的 认识,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水溶液思维分析模型,从而 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
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盐类的水解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是本节教学重点。
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
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法建议关于盐类水解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
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
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 盐类的水解(1)-1教案

教案上信中学陈道锋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最终版

①NaCl ②CH3COONa ③Na2CO3
是否 依据 水解 (水解微粒)
否
溶液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是
是
CH3COO— CO32—
碱性
酸性 中性
④NH4Cl
⑤CH3COONH4
是 用滴管加 NH4+
1滴溶液 于试纸上
小结:
什么样的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环节三: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FeCl3 溶液 加入 沸水
?
pH=1.6
环节二:寻找水解反应规律
请预测以下盐溶液的酸碱性? Q2:
盐
①NaCl ②CH3COONa
溶液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碱性
依据
H2O
CH3COO— CO32—
③Na2CO3
④NH4Cl ⑤CH3COONH4
H+
+ OH—
酸性 酸/中/ 碱性
NH4+ NH4+ CH3COO—
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1、温度 (水解反应吸热)
FeCl3 溶液 加入 冷水
请你来分析
溶 液 配 制
FeCl3
1mol/L
炸 油 条
3、双水解
泡 沫 灭 火 器
2、溶液酸碱性
【资料卡片】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的方法:
将FeCl3 粉末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
释至指定浓度。
思考:为什么要先溶于浓盐酸中?
<运用丁达尔现象检验>
现象
物质
微粒种类 Fe3+
+3Cl—
OH—
+H+
FeCl3
H2O
溶质
Fe3++3H2O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盐类水解的原理)(课件)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H
-=cH
CO- 3 ·cOH-·cH cC O 23-·cH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Kw Ka2
盐类水解平衡常数 水解常数的意义
Kh定量的表示水解反应趋势的大小,Kh越大,水解趋势越大。
外因对水解常数的影响
Kh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只与温度有关,与盐 溶液的浓度无关,一般温度升高,Kh增大。
课堂小结
宏观层面
Cl- +
NH
+ 4
总反应方程式: NH4Cl + H2O NH+4 + H2O
NH3·H2O
NH3·H2O + HCl NH3·H2O + H+
活动
分析CH3COONa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H2O CH3COONa
H+
+ OH-
+ CH3COO- + Na+
CH3CO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物质
反应
结果
微观层面
水的电离 盐的电离
离子间的 相互作用
促进水 的电离
离子种类 生成弱电解质 c(H+)≠c(OH-)
课堂练习
1.A+、B+、C-、D-四种离子两两组成四种可溶性 盐,其中:AC和BD盐溶液的pH=7,BC盐溶液的
pH>7,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AD盐溶液的pH<7 B.在AC盐溶液中:c(A+)+c(AOH)=c(C-)+c(HC) C.碱的电离程度一定是:AOH>BOH D.酸的电离程度一定是:HD>HC
课堂练习
2.现有 S2-、SO23-、NH+ 4 、Al3+、HPO24-、Na+、SO24-、AlO- 2 、Fe3+、HCO- 3 、 Cl-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_S_2_-_、__S_O_23_-_、__H_P_O__24-_、__A__lO__-2_、__H_C。O- 3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修4习题 第3章第3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溶于水,由于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A.SO3B.NaHSO4C.CuCl2D.NaF答案:C2下列对盐类水解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溶液的pH肯定发生转变C.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是放热的过程答案:C3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H2O CH3COOH+OH-B.N+H2O NH4OH+H+C.CH3COOH+NaOH CH3COONa+H2OD.NaCl+H2O NaOH+HCl答案:A4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的c(H+)=a mol·L-1,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 mol·L-1,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 mol·L-1,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a>bC.c>b>aD.b>c>a答案:B5化学与生活、生产亲密相关。
下列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的溶液能够使pH试纸变蓝,且缘由是水解的是( )A.烧碱B.食用醋C.氯化铵D.纯碱解析:能够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答案:D6pH=4的醋酸和pH=4的氯化铵溶液相比,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 )A.前者B.后者C.等于D.无法确定解析:醋酸抑制水的电离,而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B7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程度:HCN>HClOB.pH:HClO>HCNC.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D.酸根离子浓度:c(CN-)<c(ClO-)答案:D8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KClB.Mg(OH)2C.Na2CO3D.MgSO4解析:由于碳酸钠的水解:C+H2O HC+OH-,会使溶液阴离子数增多,故C中阴离子数最多。
高二选修一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高二选修一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化学中,盐类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在水中,盐类有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也就是将盐类分解成为酸和碱。
水解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等现象。
本文将介绍高二选修一化学中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一、水解的原理水解是指溶液中的盐类发生与水反应,产生酸碱的过程。
水解是由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和离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所致。
在水解中,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的酸和碱的浓度决定了水解的程度。
二、阳离子的水解阳离子主要包括铵离子、金属离子等。
大部分盐类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较低,但还是有一些例外。
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阳离子进行说明。
1. 铵离子(NH4+)铵离子属于酸性离子,在水中可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性溶液。
例如,氯化铵(NH4Cl)在水中水解成氨气(NH3)和盐酸(HCl)。
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NH4Cl + H2O → NH3↑ + HCl可以看出,水解产物中生成了氨气和酸性盐酸。
2. 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的水解程度一般较低。
部分金属离子在水中水解产生氢氧化物,而氢氧化物在水中再次产生电离的氢氧根离子(OH-)。
例如,氯化铁(FeCl3)在水中水解生成铁离子(Fe3+)和氢氧根离子(OH-)。
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FeCl3 + 3H2O → Fe(OH)3↓ + 3HCl可以看出,水解产物中生成了氢氧化铁和盐酸。
三、阴离子的水解阴离子主要包括酸性氧化物离子、酸性氧化酸根离子和碱性氧化物离子等。
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阴离子进行说明。
1. 酸性氧化物离子酸性氧化物离子可以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酸和碱。
例如,二氧化硫离子(SO3^2-)在水中水解生成亚硫酸(H2SO3)和酸性碱性硫酸根离子(HSO4-)。
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SO3^2- + H2O → H2SO3 + (OH-) 或 HSO4-可以看出,水解产物中生成了亚硫酸和酸性碱性硫酸根离子。
2. 酸性氧化酸根离子酸性氧化酸根离子在水中水解产生酸。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设计环节2 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何种因素?【微观探析】以氯化铵除铁锈为例,设置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水的平衡移动角度去分析。
然后,要求学生分析NH4Cl除铁锈的机理,分析NH4Cl在溶液中的水解过程,让学生感受盐类水解的模型。
然后让学生预测醋酸钠溶液的酸碱性,并尝试运用模型去分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最后分析KCl溶液中的电离,比较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及原因。
【微观探析】投影呈现CH3COONa和KCl水解过程的分析模型图。
指导学生对各类盐的水解的实质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获取新知】要求学生归纳出盐类水解定义、条件、实质、【形成能力】总结并强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比总结水解规律,定性和定量分析盐类水解微弱的特点。
【变化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NaHCO3溶液中的电离和前两种溶液中存在的电离的差异,分析其溶液酸碱性的原因。
通过不同盐溶液酸碱性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建立盐类水解分析的电离和水解模型。
【模型认知】呈现实验结果列表,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盐的组成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引导学生将显酸性、碱性和中性的溶液分别归类,从对应的酸和碱的强弱寻找规律。
比较归纳: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以及对水解原理的分析讨论,形成结论: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思考交流:逐渐深入的研究盐溶液中阴阳离子与OH-、H+的结合,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结果。
问题解决:分析NH4Cl溶液的水解过程比较归纳:分别从水解离子、形成的弱电解质、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等几方面,对给定盐的水解情况进行比较。
尝试定义并和教材定义比较。
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
逐项思考、讨论、记录。
体会书写规范,实例拓展体验。
通过讨论、反思、总结,建立溶液酸碱性分析时应采用电离模型、水解模型以及电离-水解模型相结合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个守恒”:以Na2CO3溶液为例。 ⒈电荷守恒:因溶液是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阳 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相等。 c(Na+)+c(H+)=2c(CO32-)+c(HCO3)+c(OH-) ⒉物料守恒:关键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守恒。 c(Na+)=2[c(CO32-)+ c(HCO3)+c(H2CO3)] ⒊水的电离守恒: c(OH-)=c(H+)+ c(HCO3-)+2c(H2CO3) 练习:写出醋酸钠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
正移 正移 正移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稀释
加 CH3CO ONa晶体
通入HCl 气体
加入 NaOH固
正移
逆向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⒈盐的组成: “越弱越水解”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 质(弱酸或弱碱),生成弱电解质的倾向 越大(生成的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对水 电离平衡的影响越大,也就是水解程度越 大。 例:酸性:乙酸>碳酸>碳酸氢根离子 水解程度:乙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 即pH : CH3COONa<NaHCO3<Na2CO3
对三类不同盐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粒子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找出不同类型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c(H+) 和 溶液中的 有无弱电 相关化学 -) c(OH 粒子 解质生成 方程式 相对大小 NaCl 溶液 NH4Cl 溶液
c(H+) =c(OH-) c(H+) >c(OH-) c(H+)
Na+ Cl- H+ OH- H2O NH4+ Cl- H+ OH- H2O NH3· 2O H
⒈盐类水解定义: 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 弱碱或弱酸的反应叫 做盐类的水解。 ⒉盐类水解的本质: 盐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 中c(H+) ≠c(OH-)。 ⒊盐类水解的特点: 水解是微弱的、可逆的。存在着水解平 衡。
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盐的水解的因素; 2.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水 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 2.理解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 的原因; 3.掌握盐的水解方程式的书 写方法。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54一、探究盐溶液 的酸碱性的内容,填写课本上表格,总结 盐溶液酸碱性和盐的类型的关系。
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本P54下-56中间的内容(6分钟) 1.分析理解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 原因 2.填写P55表格 3.总结盐的水解规律
五、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关系
“大小比较”
⒈ CH3COONa溶液
c(Na+)>c(CH3COO-)>c(OH-)>c(H+)
⒉Na2CO3溶液
c(Na+)>c(CO32-)> c(OH-)>c(HCO3-)> c(H+)
⒊NH4Cl溶液
c(Cl-)>c(NH4+)> c(H+)>c(OH-) 练习:已知等物质的量浓度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 呈酸性,写出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CH3COO-)>c(Na+)>c(H+)>c(OH-)
四、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⒉热的碳酸钠溶液去油污 CO32- + H2O HCO3- + OH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 高了c(OH-),增强了去污力。 ⒊铁盐、铝盐作净水剂 许多盐在水解时,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氢 氧化物,当生成的氢氧化物呈胶状且无毒 时,可用作净水剂。如明矾,硫酸铁等。
练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 ⑴NaOH ⑵Ba(OH)2 ⑶H2SO4 ⑷CH3COOH ⑸Na2CO3 ⑹Na2SiO3 ⑺NaHCO3 ⑻NaHSO4 ⑼NaCl ⑽NH4Cl ⑾ NH3· 2O H 按照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⑶⑻⑷⑽⑼⑺⑸⑹⑾⑴⑵
盐类水解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盐的水解的因素; 2.掌握运用盐的水解规律解决实际 问题的方法。
无 有
NH3· 2O H
无
见后
CH3COON <c(OH-) a溶液
Na+ CH3COO有 OH - H+ H2O CH3COOH CH3COOH
见后
NH4Cl H2O
NH4+ + Cl+ OH+ H+
NH3· 2O H NH4Cl + H2O NH4+ +H2O NH3· 2O + HCl H NH3· 2O + H+ H
显谁性”,“两强显中性”。
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为离子,但不产生H+和 OH-,不能使溶液显酸碱性; 纯水会微弱电离产生H+ 和OH-,但c(H+) =c(OH-) ,显中性; 盐溶液显酸(碱)性,说明溶液中c(H+) ≠c(OH-); 是什么原因使得溶液中c(H+) ≠c(OH-)? 可能是盐与水之间发生了某种反应。
溶液中 c(H+)>c(OH),显酸性。 本质是弱碱阳 离子与水电离 出的OH-作用 生成弱电解质。
CH3COONa H2O
CH3COO- + Na+
H+ + OH-
+
溶液中 c(H+)<c(OH-), 显碱性。
本质是弱酸阴 离子与水电离 CH3COOH 出的H+作用生 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成弱电解质。
练习: 1、0.1mol/l下列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⑨>③>②>⑥>⑤>④>⑧>⑦>① _________________
①H2SO4 ② NH3· 2O ③ NaOH ④NH4Cl ⑤ H NaCl ⑥CH3COONa ⑦ HCl ⑧ CH3COOH ⑨Ba(OH)2
2、将10 mL0.2 mol/L氨水和10 mL0.1 mol/L盐酸混合 后, 溶液里各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 AC ( )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NaCl Na+ + ClH2O H+ + OH强酸强碱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都不 能与水电离出的H+ 或 OH-生成弱电 解质,也就是说强酸强碱盐不跟水反 应(即不水解),溶液中 c(H+)=c(OH-),显中性。
“有弱就水解,无弱不水解”
自学指导
看资料P41—42知能点二盐类水解 的利用内容,5分钟
四、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⒈配制某些易水解盐溶液 例:配制FeCl3溶液,由于: Fe3+ + 3H2O Fe(OH)3 +3H+ 因生成难溶的Fe(OH)3而得不到澄清溶 液,可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浑浊。 配制FeCl3、SnCl2等溶液时,先用少量浓 盐酸溶解 ,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强酸弱碱 盐
Na2SO4 中性
强酸强碱 盐
CH3COONa (NH4)2SO4
FeCl3 酸性
强酸弱碱 盐
碱性
强碱弱酸 盐
酸性
强酸弱碱 盐
盐溶液酸碱性与盐类型的关系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溶液的酸碱性
中 性
酸
性
碱
性
⒈盐溶液不都显中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有关:“谁强
一、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⒈内因: “一级水解大于二级水解” 2 例:水解程度: CO3 >HCO3 即PH: Na2CO3 >NaHCO3 “越弱越水解” 例:酸性: CH3COOH>H2CO3 水解程度: CH3COO-<CO32即pH : CH3COONa<Na2CO3 酸性由强到弱:H2SO3 >HF (CH3COOH) >H2CO3 >HClO
A. c (Cl-) + c (OH-) = c(NH4+) + c (H+)
B. c (Cl-)> c(NH4+)> c (H+) > c (OH-)
C. c(NH4+) > c (Cl--)> c (OH-)> c (H+)
D. c (Cl-)> c (H+) > c (NH4+) > c (OH-)
四、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⒋制取纳米材料 若盐的浓度较低时,也可以利用水解反应 来获得纳米材料。 ⒌制取某些无机化合物
当水解程度很大时,可用来制取某些物质:
TiCl4 +(x+2)H2O (过量) TiO2· 2O↓ + 4HCl xH
四、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⒍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 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物分别是硫酸铝溶液和碳酸 氢钠溶液,它们是如何产生二氧化碳的? Al3+ + 3H2O Al(OH)3 + 3H+ HCO3- + H2O H2CO3 + OH混合时, H+ + OHH2O 两个平衡相互促进, Al(OH)3形成沉淀, H2CO3 分解为CO2,总反应为: Al3+ + 3HCO3Al(OH)3 ↓+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