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1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教案 天气与气候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 天气与气候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天气与气候9篇天气与气候 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天气、气候概念。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阅读卫星云图,看懂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德育目标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内涵和区别。

2.天气符号和卫星云图的识读。

教学难点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影像、卡片及插图动静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法。

教具1.投影仪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3.地图册和课本插图。

课时安排(共2节课)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天气与气候、天气预报制作)第二课时多变的天气(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与我们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吗?2008年春节前,我们学校所在的206国道上堵满了车辆,归心似箭的旅客有车不能行,有家不能回,只能在车上用方便面充饥-------;同学们再回忆一下,今年三月份在我国降水丰富的云南地区却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导致受灾面积3148万亩,受灾人口达742万。

记者采访时有一个画面特别清晰:当送水官兵到达时,同学们拿到水后自己舍不得喝而将它藏在书包中想带回家和家里人一起喝,有一个小女孩对着镜头说:“连做梦都想洗澡”;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是多么重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从今天这堂课开始我将给同学们讲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天气和气候本章共分4节,首先讲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板书)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板书)[讲授新课]一、天气和气候(板书)1、天气的概念:(板书)首先要求同学们观察课本P42图、B、C三幅景观图片,要求同学们在看图时同时看看旁边的文字说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给同学们讨论,之后找同学回答下面请**同学回答:“”图天气晴朗,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B”图今天风真大;“C”图这个地方雪下的太厚,肯定是特别寒冷再找**同学补充--------。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区别1.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如阴晴、风雨、冷热等,是时刻在变化的。

2.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二、天气系统及影响1. 风向: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基本方向。

风向的判断通常通过风向标或风羽的指向来确定。

2. 风力:风的强弱级别,共分18级。

风力的判断依据风羽的数量和类型,如每一长横代表2级,短横代表1级,三角代表8级等。

3. 卫星云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云雨分布。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且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 天气预报:预测未来一日或几日内的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情况。

三、气温及其变化1.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

南半球则相反,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

海洋上的气温年变化相对平缓,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则相反。

3.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四、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 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降水类型: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 降水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夏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
2、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世界的“干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位置)
【小问3详解】
鹿特丹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之间大陆西岸,其中最典型的是欧洲西部。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中欧班列从中国的连云港一直连接到欧洲的鹿特丹、巴黎等地,连接了亚洲和欧洲,横跨亚欧大陆。
【小问5详解】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种植了比较耐旱的哈密瓜、葡萄、番茄、啤酒花、小麦、玉米、长绒棉等,这些物产经由中欧班列运往沿线各国。由于新疆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风向/海陆位置)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
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类型 特点与分布
气候类型
降水类型
主要特征
分布
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型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典型地区: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疏密,温差小。
(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
(2) 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地形因素)
(3)同纬度地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天气的特点:①短时间经常变化;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二)天气预报图1、风与风向(1)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表示,风尾的指向为风向;(2)风力:每一道风尾线表示二级风,风旗(三角形)表示8级风。

7级风用四横表示。

2、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1)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P49图3.5)(2)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农村焚烧秸秆;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燃烧矿物燃料;2、工业废气排放;3、汽车尾气排放。

治理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③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变化1、气温:是大气的冷热程度。

2、气温的观测测定工具:温度计;测定温标:摄氏度(℃);测定时刻:8时、14时、20时、2时;①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四次测定的气温的平均值(即4个气温和除以4);②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日平均气温之和除以天数);③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3、气温的日变化与日较差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4、气温的年变化与年较差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与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目标1.学会阅读大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大气现象。

3.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2.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

2.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使学生懂得天气的多变性。

4.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材料一:“神六”与天气提问:1.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2.同学们知道飞船发射和着陆的时候对天气状况有哪些要求吗?在10月12号发射当天凌晨四点多的时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空还飘着雪花,这对于飞船的发射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而到八点多的时候,大气已经好转,变得有利于飞船的发射。

我们的飞船最终准时飞上了太空。

材料二:日常生活中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1.天气是如何预报的呢?2.同学们平时的天气信息是通过哪些渠道得来的呢?同学们每天都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天气预报。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去看:1.天气预报节目最初出现的是一幅什么画面?2.天气预报节目包括哪些环节?天气预报可以预报出最近两天的天气,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比较准,像国庆节那几天的天气就都预测到了。

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来看。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观测(采集信息)-接收信息-信息处理-分析判断-发布天气预报一则天气预报的制作是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完成的。

(展示卫星云图)就算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天气图也是凝结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智慧才完成的。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吗?提问:图中A、B、C的天气用哪些符号来表示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常用的天气符号。

接下来的活动是“飞来飞去”,比比哪位同学的眼力准、记忆力好。

2023年毕业会考复习资料鲁教版(五四学制)---天气与气候

2023年毕业会考复习资料鲁教版(五四学制)---天气与气候

13、等温线图上低、高温中心如何表示?等温线疏密程度表示什么?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什么?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低表示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说明气温比周围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一、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二、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三、温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四、亚寒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

分布: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

气候示意图跟温带大陆性气候有点像,但是它的最热月温度比温带大陆性的低,最冷月温度也比温带大陆性的低。

五、寒带气候(1)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气候特点: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降水少。

(2)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气候特点: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降水稀少。

六、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候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总结: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步骤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最冷月>15℃为热带;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为亚热带;最冷月<0℃为温带(有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0℃)最热月<10℃为寒带。

3、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各气候类型在大陆上的分布特点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北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有4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 别很大。 东边日出西边雨
想 一 想
气候
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 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
明天大风降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东边日出西边雨
活动(一)
A.交通
C.农业 B.生活 天气 生产
D.军事 其他
பைடு நூலகம் A
B
D C E
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报纸上刊登的天气预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 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地 理夏令营。那几天的天气真 好,天空蓝极了,有时候有 云飘过来,山风阵阵,真舒 服。
今年春天的那场 大风真厉害,马 路两边的桌椅都 被大风掀翻了。
活动(二)
F
A
A、风向:东北风 风力:4级 东风 B、风向:
B
2级 风力:
C、风向: 东南风
D、风向: 南风
风力: 4级 风力: 6级
风力: 8级 风力: 7级
E、风向:西南风
C E D
F、风向: 北风
活动(三)
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播报天气情况。
乌鲁木齐 -8~ -2°C
长春 -11~ -6 °C 北京 2~10 °C 兰州 3~11 °C 郑州 4~13 °C 武汉 14~19 °C 13~18 °C 上海
2、某地某日空气污染指数为75,空气质量状况 ( B) A 优 B 良 C 重度污染 D 轻度污染
3、描述气候的是 ( A 狂风暴雨 B 风和日丽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D 冬冷夏热
D)
二、双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天气是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 B 气候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C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 D 气候比较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的描述 2、天气的特点 3、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认识卫星云图
2、熟悉天气符号
3、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单选题。
1、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 A 海洋 B 云区 C 陆地 ( B ) D 积雪和冰川
三、填空题。
海洋 、_____ 陆地 、云雨区 1、蓝色、绿色、白色分别表示_____ ______
降雨 越大;移动方向怎么样? 白色越浓,表明云层越厚 ________, _____
目前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
2.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 , 有关,用 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有利; 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 ,对人体健康有害。
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 的长白山旅游。听说那 时那里每天的最高气温 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真够冷的,但我喜欢, 可以乘雪摩托上山。
人们经常用阴晴、 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天气。
你能描述一下今 天的天气吗?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的描述 2、天气的两个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 状况,是经常变化的。雨过天晴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一级 空气质量状况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链接一:假设天气预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
间将出现以下的天气状况:多云、雾、阴雨, 我们是否会束手无策呢?请借助你们的知识 和想象,为“奥运天气”出谋划策。
链接二:最早的天气预报是劳动人民在生产
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的 丰富多彩的民间天气谚语。请你收集几个天 气谚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并与同学们交流, 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观察,验证你收集的天 气谚语在现在的准确性。
拉萨 2~10 °C
12~18 重庆 °C
17~22 °C 广州 20~26 °C 海口
16~22°C 台北
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 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 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2001年1月 1 星期一 庚辰年十二月初七 北京地区天气预报 白天 多云转晴 降水概率20% 风向 北 风力 三四级转 五六级 夜间 晴 降水概率0 风向 北 风力 四五级转 二三级 温度 3º C / –8º C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1.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 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 示肯定无雨。 2.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3.阴晴 4.风向:风的来向。 5.风力:风的强弱,由弱至强分为0-12级,共 13级。
1、认识卫星云图
2、熟悉天气符号
3、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陆地
海洋
卫 星 云 图
云雨区

多 云

小 雨
中 雨
大 雨
暴 雨
冰 雹
雷 阵 雨
雨 夹 雪 雾
小 雪
中 雪 沙 尘 暴
大 雪
霜 冻
——浮尘、扬尘、沙尘暴的符号
S S
浮尘
S S
扬尘
沙尘暴
强沙尘暴
风向标 风向标
风向
风的来向
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杆上有风尾的 一方即表示风向。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污染指数 1——50 51——100 101——200 201——300 大于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我们的泉城我们关心
蒙尘的蓝天——―齐烟九点”曾是济南的一
大名胜,但如今登上千佛山俯瞰泉城,经 常看到泉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雾之中。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气受到了污染。为此 济南市政府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如启动 了蓝天碧水工程(包括把污染严重的工厂 搬出城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大力发展 管道煤气、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工程等); 加大管理和投入,提高达标排放率;建设 绿色家园,增加城市绿地等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