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早晨 教学设计三年音乐上

合集下载

音乐教学设计《校园的早晨》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校园的早晨》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校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校园的早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分析、节奏练习以及合唱排练。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通过合唱排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合唱中的声部配合。

教学重点:歌词记忆、旋律演唱、节奏感知和合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教学CD、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教学CD播放《校园的早晨》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引导他们描述在校园早晨的场景。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逐句教唱。

(2)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讲解演唱技巧。

(3)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歌曲中的难点旋律,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正和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5. 合唱排练(10分钟)(1)教师分配声部,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

(2)针对合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改进。

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校园的早晨》2. 歌词及旋律简谱3. 合唱声部划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将《校园的早晨》歌曲演唱给家长听,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校园歌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合唱中的声部配合。

2.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随堂练习。

3. 合唱排练的指导。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2. 校园的早晨-辽海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校园的早晨-辽海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校园的早晨 - 辽海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歌词、曲调和节奏。

2.学习齐唱和合唱的技巧。

3.学习演唱时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4.了解音乐的重要作用和校园生活的美好。

教学步骤1. 歌曲欣赏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校园的早晨》,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然后,一起听唱一遍,加深学生记忆和对歌曲的认知。

2. 歌词学习让学生跟读歌词,掌握歌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合唱,加深掌握。

3. 曲调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歌曲。

老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和纠正学生唱歌时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加强难度,让学生在不同的音调中演唱歌曲。

4. 唱歌技巧训练1.姿势: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歌唱时的姿势,要让学生身体保持放松状态,尤其是肩膀和脖子要松弛,让呼吸顺畅。

2.呼吸:让学生感受歌唱时的呼吸节奏和力度,要让学生通过腹式呼吸来控制声音和气息。

3.发音:老师可以在练习中指导学生注意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避免发音不正确而影响歌唱效果。

5. 齐唱和合唱在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齐唱和合唱练习。

让学生分成小组,或者整个班级共同演唱歌曲。

在齐唱和合唱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互配合、合作和沟通的技巧。

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

2.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姿势、呼吸方法和发音技巧。

3.学生是否能够齐唱和合唱,并且在演唱过程中体现出合作、沟通和配合的能力。

4.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日常观察和答题测试,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以及明确了齐唱和合唱的技巧和要求。

同时,通过唱歌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配合的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校园生活的感悟。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案(精选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案(精选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校园的早晨》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一章节的节奏训练,通过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第二章节的旋律练习,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三章节的歌词学习,理解并记忆《校园的早晨》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园的早晨》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体验集体合作的音乐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独立演唱歌曲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感受早晨校园的宁静与美好。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节奏训练(10分钟)(1)教师示范歌曲《校园的早晨》的节奏,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节奏错误。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3. 旋律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旋律错误。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歌词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歌词与旋律的搭配。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歌词错误。

5. 合唱练习(15分钟)(1)学生按照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2)教师指导合唱技巧,强调声部和谐。

(3)全班同学进行合唱展示,感受集体合作的音乐魅力。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校园的早晨》的节奏和旋律。

小学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

小学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

小学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之声》第三册第四章《美丽的校园》,详细内容为《校园的早晨》一课。

通过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感受校园早晨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校园早晨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校园早晨的所见所闻,激发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分组演唱歌曲。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旋律,讲解其节奏和音准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该段旋律的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学生扮演校园早晨的各种角色,如值日生、晨练的同学等,进行情景表演。

(2)学生边表演边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同时,提出课后拓展任务:观察校园早晨的其他场景,创作一首关于校园早晨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校园的早晨》2. 内容:(1)歌曲旋律和歌词(2)音准和节奏问题(3)课后拓展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校园早晨的诗歌。

2. 答案示例:校园的早晨,阳光明媚,同学们欢声笑语,充满活力。

《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1]

《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1]

《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教程中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结合音乐游戏开展适当的音乐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学习歌曲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并懂得珍惜校园的早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并通过音乐游戏、律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将音乐赋予生命。

②探究:通过听辨、比较、模仿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的方式,并轻松愉悦的掌握歌曲的主题旋律。

③表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表现,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段体结构,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D.C.”为反复记号,并让学生知道音乐的表现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教材分析歌曲《校园的早晨》是一首校园歌曲,旋律明快而又流畅。

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

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

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随后,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学生在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的活动能力也逐渐增强。

小学音乐精品教案《校园的早晨》

小学音乐精品教案《校园的早晨》

小学音乐精品教案《校园的早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校园的早晨》。

主要内容包括:歌曲《校园的早晨》的学唱,认识音高、节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校园生活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歌词,并能准确、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高、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变化,以及对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验歌曲所传递的校园生活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早晨的场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校园早晨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注意音高、节奏的准确性。

(2)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跟唱,注意歌词的准确性。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画笔、彩纸创作一幅校园早晨的场景。

(2)创作过程中,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边创作边感受歌曲的意境。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2)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同时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感受音乐与绘画的融合。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音高、节奏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并画出自己心中的校园早晨场景。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环节的参与度。

音乐教学设计《校园的早晨》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校园的早晨》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校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五单元《多彩的校园》,以《校园的早晨》为主要教学内容。

该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校园早晨的美景,第二部分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理解歌曲意境,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部分节奏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歌曲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校园早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校园早晨的美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的早晨》。

3. 歌曲学习:(1)教唱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2)教唱歌词:学生跟随教师,一句一句地学习歌词。

(3)节奏练习: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单独练习。

4. 实践活动:(1)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

(2)合唱练习:全体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知识点,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校园的早晨》2. 歌曲结构:两部分3. 歌曲旋律:以五线谱形式展示4. 歌曲节奏:以节奏谱形式展示5. 歌词:展示歌曲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校园的早晨》的歌词抄写,并学会演唱歌曲。

2. 答案:歌词抄写无误,歌曲演唱熟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案完整版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案完整版

校园的早晨音乐教案完整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一课《校园的早晨》。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校园早晨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校园的早晨》,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出现的生僻字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教学课件学具:乐谱、歌词卡片、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校园的早晨景色,让学生感受校园的美妙。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音准。

(3)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生僻字和节奏。

3. 练习与巩固(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举办小型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校园的早晨》板书设计:校园的早晨阳光明媚鸟儿欢唱同学们欢快的旋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习的歌曲《校园的早晨》。

2. 练习歌曲《校园的早晨》,加强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校园的早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歌曲教学中,对于生僻字的讲解还需加强,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校园的早晨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一课《校园的早晨》。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校园早晨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总第 2 节
课题2校园的早晨专用教室音乐室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校园的早晨》,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教学要点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一.课前展示
二.情境导入三.自主合作探究一.导入
师:每当我迎着朝霞走进校园的
时候,心中常会有一种感动,听
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你们
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姿,忙碌着劳
动的身影,不由地感叹:童年的
你们多么好,象初升的太阳,那
么充满活力,那么朝气蓬勃!你
们能说说这校园的早晨给你什么
样的感受呢?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师:校园的早晨充满着活力,让
我们这一棵棵的小树苗,也来动
一动,跳一跳,在阳光沐浴下长
成参天大树。

1播放《校园的早晨》音乐。

跟着老师律动。

2、复听感知
师:《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有
学生做律动进教室
师生问好
听音乐感受歌曲
学生小组讨论
四.检测提升五.归纳反思很多版本演唱,下面我们再来听
一听由“梦之旅合唱组”演唱的这
首《校园的早晨》,听一听有什
么不同的感觉。

播放另一版本的《校园的早晨》。

师:《校园的早晨》是一首台湾
的校园歌曲,许多校园歌曲由于
它清新的风格,动人的旋律,一
直在被人们传唱,下面我们再来
听赏一首非常著名的台湾校园歌
曲《童年》。

观赏MTV《童年》。

生:欣赏,聆听。

师:请同学们观看校园集体舞《校
园多美好》
自己也尝试进行《校园的早晨》
的舞蹈动作创编
师:校园里有敬爱的师长,有亲
爱的伙伴,有动听的歌声,同学
们,好好珍惜校园生活,好好享
受你们欢乐的童年吧!
听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2校园的早晨教学反思: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