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旧事》有感3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通用15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通用15篇)《城南旧事》300字篇1在暑假里,包老师在新华书店里买了两本书,让我们在暑假里看完。
一本是《森林报》,还有一本是《城南旧事》。
我可爱看了,特别是《城南旧事》,写出了童年许多有趣的事情。
这本书是林海音阿姨写的。
描写出了要珍惜童年的时间,所以她以写的方法,回忆了她童年时光。
像她写的集有:《窗》、《两地》、《做客美国》……等;短片小说有:《烛心》、《婚姻的故事》;长篇小说有:《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有:《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这一些都是林海音小传、专集,除了写书以外,海音阿姨还写过许多文学评论,见于中国台湾报刊。
其中海音阿姨的《窃读记》被选入小学五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入了初中课文。
翻到目录,看看只有6章几章故事,可页码不小哦!看出海音阿姨很爱写,才能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
不过,主要人物还是有的。
海音阿姨(英子)、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好朋友妞儿、爸爸,兰姨娘……在第1章英子阿姨认识了一位长得漂亮,又说她是疯子的姑娘,英子天天路过那儿和宋妈买菜,几天后就和秀贞姑娘结成了好朋友。
秀贞有个失散的孩子叫小桂子,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却原来是妞儿!于是,秀贞带着妞儿再去寻失散的夫君。
命苦的秀贞在中途不幸客死,见不到最爱的人……在这之前英子也已经离开了那个生活的胡同。
这是一本经典的童年故事小说,回忆往事是多么的开心,那么的天真无邪。
海音阿姨写了一段诗: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让我们的一生都充满着快乐的童年,纯真的童心!!《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篇2有什么书能比得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更加童趣呢?虽然这本书并不厚,但是几个故事却那么引人入胜,我几乎是一次性看完一个故事的。
这本书是作者把自己的视角所看到的东西写出来的,所以十分朴实,也充分的体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百姓生活。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0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0篇《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一篇著作。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七到十三岁之间的动人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一《城南旧事》是我读过的最让人难忘的事,它就像一盏灯塔。
为我点亮着前进的道路。
它就像太阳的光辉,让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
《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写的自传体小说,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是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了二十世纪在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馨快乐的一家。
它向世人展现从世界的悲欢离合。
在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英子和他的家人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是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病女儿秀贞。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她十分同情。
当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秀贞与失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着妞儿去找爸爸。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着家人乘上了马车,彻底地告别了童年时代。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二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写的小说。
英子的奶妈叫宋妈,她也是一位母亲,可他的儿子在河里淹死了,可爱的女儿被丈夫在半路上就卖了。
这个丈夫真可恶,要把亲生女儿卖了,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母亲不能失去孩子,就像骨头和肉不能分离一样,可现在分离了,那是多么痛啊!失去孩子的,不只有宋妈一个人,还有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她失去了小桂子。
后来,她看见了妞儿的青记,认定妞儿就是她和思康叔叔的女儿小桂子,而妞儿也是去找父母的,所以秀贞就带着妞儿去找思康叔叔了。
我虽然没有英子失去父亲的经历,但是我的生活中也有悲伤,难过,伤心的时候,所以我应该向英子学习她的坚强和乐观,就不会再怕晚上的黑暗;就不会再怕森林里的蛇;就不会再怕公园里的虫子咬;就不会再怕别人家的狗;不害怕许多事物,知道了要勇敢面对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五篇3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五篇300字这本书是着名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题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
它写了20世纪20年代,英子一家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篇300字《城南旧事》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城南旧事》读后感_300字一同学们,在这个寒假里你们一定读了不少书吧!我也读了几本,《城南旧事》就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英子、宋妈、秀贞、妞儿、厚嘴唇、兰姨娘,其中英子是主人公,她是一个热情、善良、乐观向上的姑娘。
她人小胆大,不仅帮妞儿找到亲妈妈,还帮自己的妈妈完成婚姻保卫战…这本书包括五部分,“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惠安馆传奇”是第一部分,主要讲了英子从南方搬到北平,认识了人称“疯子”的秀贞,知道了秀贞的不幸遭遇,帮助秀贞找到了她的亲生女儿妞儿。
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英子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看海去”讲述了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在附近的荒原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神秘人。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他却是一个“贼”。
这个故事描写了英子成长中的困惑,今天的我们经常也有类似的感觉。
书中还有一些情节我不是很理解,爸爸说我长大后就明白了。
读了《城南旧事》有感_300字二《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英,林海英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着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三岁返回台湾,五岁随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在《城南旧事》一文中分为五小节:《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些描述的都是小英子在北京的童年生活,有着最质朴的真善美。
可在五个小节中我最喜欢的是《驴打滚》《驴打滚》中主要写了英子家的保姆宋妈——一个可怜女人的命运。
宋妈的丈夫,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宋妈生下一双儿女后,就去了英子家做奶妈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儿给送人了,儿子据说是掉到河里淹死了。
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0篇

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0篇《城南旧事》演绎了台湾作家林海音童年时住在北京城南的旧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0篇2022,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的童年是不时响起小贩叫卖声的胡同,是种满夹竹桃的四合院,是西厢房的小油鸡,是厚厚的能立起的棉裤。
我是英子,这是属于我旧北京童年的故事。
妞儿就是小桂子!惠安馆的“疯子”——秀贞,他时常念叨的小桂子竟然是妞儿。
那个从小没有父母的孤儿,在严厉的继父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她的皮肤上显现的不是城里人应有的白皙无暇,而是一道儿青一道儿紫的伤疤。
或许命运是在捉弄他,继父继母一心只为了拿他赚钱,而他唯一的亲人——亲妈秀贞却在他失踪后精神失常了。
当你抱怨命运不公时,是否想到了她。
或许这世上根本不存在这公平,即使你拥有一座金山,却不一定拥有一个像样的家。
因为在你获取这座金山的同时,家那条船已经沉没了。
人类虽说可以靠其自身的智慧与能力改变某些东西,但在你改变的同时你就会失去一些东西。
就像你能搬得动一个比自身体重重一倍的物体却不能在顾及他旁边的尘埃。
宋妈要走了宋妈从我出生以来便成为了我们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她对于我来说,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女佣那么简单。
他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家的人!可是他就要走了,因为那才是他的家。
他是宋妈,是那个为了家勤劳、能干、善良的宋妈,在我的心里女佣这个词用来形容她都是在玷污她。
她为了我留下,他还有小栓子啊!我真羡慕小栓子有一个这样的妈妈。
他不富裕,她也不是慈善家但他却给了我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爱。
他对我的爱并不比他的儿女少,反而更多。
我真的以为他才是我的亲妈。
她带我买菜,带我逛街,带我去买我最爱吃的驴打滚儿。
但她就要走了,这就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悲欢离合吧!冬阳·童年·骆驼队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骆驼要一个铃铛?那时的我觉得是给在沙漠寂寞的拉骆驼人的行路增加一些情趣。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左右【10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左右【10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
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左右,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左右篇一今天,我读完了著名儿童作家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实在是太好看了!这本书主要讲了60年代人们生活的故事。
从疯子、小偷、保姆等人物揭开了老北京神秘而热闹的面纱。
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我们看海去》这个片段了。
片段中讲了英子偶然遇到一位躲在草丛里的人。
后来,英子慢慢知道了这个人是个小偷。
他做小偷是想供弟弟出海求学,但因为做的方法不对,被警方抓走了。
小偷还对英子立过山盟海誓:“等你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动的热泪盈眶。
哼起那首名为《我们看海去》的小诗:“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海面上扬起白帆。
”读了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了北京的传统风味,还学会了做人要富有同情心,学会担当。
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好男儿。
《城南旧事》这本书可真好看!你一定也要看一看。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左右篇二《城南旧事》是我国作家林海音写的小时候在北京发生的一些事,那时她叫林英子,别人叫她“英子”。
我觉得英子十分奇怪,她愿意也“疯子”交朋友,不过“疯子”是因为自己生的一个女儿被人送走了。
但她很幸运,因为“英子”的另一个朋友正好是“疯子”的女儿。
我有时也觉得“英子”很命好。
她有很多兄妹,和一个对他们都很好的妈妈,早上给她梳那又黄又短的头发。
还有兰姨娘,在她家住的时候帮她做了一个“西瓜灯”。
老师选她演麻雀,妈妈帮她做了很多衣服,好看极了。
“林英子”她有许多朋友,有谦逊的神探,不是父母亲生的妞儿,惠安馆的疯子等。
她还有一个秘密,在草地找篮球时,发现了一些衣服,被东西掩盖。
她也幸运,能代表全班拿毕业证书。
这本书很好看,我喜欢。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通用38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通用38篇)《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通用38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篇1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名叫《城南旧事》它是由林海音出作。
内容是: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又交了小桂子、小栓子、妞儿等,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
本书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去看这个杂乱的社会,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她有着特别的理解和看法。
她有分不清的事,比如分不清海和天,她觉得太阳是从碧蓝的大海上升起来的,但它也是从蔚蓝的天空中升起来的。
她的身上有种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有颗助人为乐的心。
有一次,她为了让别人一家团聚,竟然把妈妈的的手镯拿去给他们做盘缠,这几乎是一个成年人都不可能做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看到这些,我很羞愧。
奶奶她病了我不照顾她,我很羞愧。
妈妈手烂了,不能洗碗,我不去帮她,我很羞愧。
从此,我要帮助别人。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篇2假期,我读了一本叫《城南旧事》的书,是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
全书讲了英子用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欢乐和悲伤。
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20年代,北京城南的四合院里。
英子是那么善良,可人人都认为她和疯子秀珍成了朋友;结识了新帘子胡同为了供弟弟上学的厚嘴唇小偷;还聪明机智的做了一次月下老人;为兰姨娘和德先叔牵线搭桥。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个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在是小孩子。
”英子的爸爸因为肺病去世,那一刻英子长大了,要和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
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吸引人,真的是悲欢离合,总有人离英子而去。
那个年代,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发生在英子身上的事,是那么不可思议。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童年,很多成年人提起来都会说:“不太记得了。
”而《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却对童年的事至今记忆犹新。
出于对童年的怀念,林海音女士写下了这本《城南旧事》,里面记录了她宝贵的、一去不返的童年。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城南旧事读后感10篇,方便大家学习。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1读着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进了书中,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走进了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生活,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流入我的脑海:惠安馆、残阳驼铃、草垛子、驴打滚儿……美好的回忆都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书中描写了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
作者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中的悲欢离合和她充实精彩的童年全书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使我印象最深,每当我读到“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这句话时,内心很是失落,我的眼前总是出现英子一个人在默默地祈祷着父亲能早日康复,去看她的演出。
作者写爱花的爸爸病危时,以花暗示了父亲病情在不断加重,就像凋谢的花而一般,毫无生机。
此时的英子不再逃避,她从容地接受了事实,她决定了负起帮助家人的责任。
文中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结尾,作者用朴实而生动的文笔,给我们讲述了离开父亲时无奈、痛楚的心情,也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感慨。
是呀,长大就意味着要肩负责任,长大就意味着要学会靠自己。
虽然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幼小的英子肩上,但是我坚信她一旦长大,这将会成为她人生中的一次很好的磨练。
城南旧事读后感300字2最近,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字叫《城南旧事》。
读了一下题目,我立马对它产生了好感。
《城南旧事》,多么朴实温馨的名字呀!小说透过英子的双眼,描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故事。
惠安馆传奇里讲了主人公英子瞒着大人,偷偷认识了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
秀贞告诉她,她的娃儿小桂子不见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3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300字《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英,林海英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着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三岁返回台湾,五岁随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篇300字的《城南旧事》读后感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城南旧事》读后感_400字一赫尔岑曾说过:“书,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精神遗言,真是将死之人对刚刚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真是准备去休息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
”的确,书便是这样。
前几天,我看了《城南旧事》这本书。
书中讲的是英子小时候的故事。
儿时的作者小英子一直生活在北京,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城。
还是胡同生活的时代。
长得清秀可爱的妞儿;众所周知的“疯子”秀贞;重男轻女的宋妈,还有讲不清北京话的爸妈。
他们都深深印在了我心中。
《城南旧事》这本书像一幅童年的风景画,很多童年的生活细节都被作者描述的栩栩如生,趣味盎然。
老洋槐上的“吊鬼子”,西厢房里的小黄鸡,草丛里的小皮球,跟爸爸乱学歌谣,撮合兰姨娘与德先叔。
尽管时代不同了,生活的条件也不同了,但作者纯真的童心并没有改变,因为那是作者最深处的记忆。
回过头,让我们也想想童年,有多少记忆是我们回味过的。
或许真的很少很少。
有的人甚至不稀罕去回味,因为他们认为,过去并不能代表现在。
但他们又可曾想到:如果没有过去,又怎会有今天;如果没有过去,又怎会有悲与欢,如果没有过去,又怎会有离与合。
过去,是重要的!童年,是每个人最纯真,最快乐的时代。
童年,也是每个人最深处的美好记忆。
让我们一起来开启心灵的窗户,去回味心中最美丽的种子——童年的记忆!童年_读了《城南旧事》有感_300字二这本书是着名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题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
它写了20世纪20年代,英子一家的故事。
书中,那一件件趣事,一句句言语都深深感染着我:《惠安馆》中,小英子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疯癫癫”而感到畏惧,还想尽所有办法,希望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我们看海去》中,蹲在草丛中与小偷的约定;《兰姨娘》中,聪明机智的小英子又做了一回月下老人,为兰姨娘和德先叔牵线搭桥,带给了她们母女快乐,减少了她们的烦恼;《驴打滚儿》中,宋妈的顽强精神与她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爸爸因得肺病而去世了,小英子也就从此告别了童年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城南旧事》有感300字
《城南旧事》是着名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对自己儿时居住过的老北京城南的思念而写下的回忆录。
以下是XXXX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请关注XX。
《城南旧事》是着名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对自己儿时居住过的老北京城南的思念而写下的回忆录。
通过主人翁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在《城南旧事》中,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陪伴着英子度过了她难忘的童年……第一章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叙述了英子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问爸爸为什么要系铃铛、想为骆驼剪肚皮底下的绒毛,以及问妈妈春天骆驼去哪儿了这几件小事。
当我读到天真的英子学骆驼咀嚼时,不禁笑了起来。
多么可爱,多么天真的孩子啊!童年是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在这充满童真的时光中,每个人的做过傻事,连小英子都不除外。
第二章叫《惠安馆》。
英子遇见秀贞和妞儿,并帮助她们重逢,多么感人啊!第三章是《我们看海去》,讲了英子与“小偷”的故事。
他是英子的知心朋友,小英子却在无意中出卖了他……这些章节都细腻生动的描绘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表达了英子对童年的留恋以及对老北京城南的思念。
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以及对童年的眷恋,对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时光,却只剩下回忆。
那美好的时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远……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