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理)试卷

合集下载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下列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其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B.实验室盛放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C.用NaHCO3粉末作灭火剂D.加热蒸干AlC13溶液得到Al(OH)3固体2. 下列各微粒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7的是A. B.OH- C.Fe3+ D.HCO3-3. 唐代《酉阳杂俎》中有“髙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的记载,文中“石脂水”指的是A.甘油B.乙醇C.石油D.醋酸4. 过氧化钙(CaO2)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无毒安全、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等优点。

下列有关CaO2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氧化性B.含有极性键C.具有漂白性D.具有还原性5. 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浓盐酸D.浓硝酸6. 下列表示2A(g)+2B(g) 2C(g)+3D(g)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8mol·L-1·s-1B. v(B) =0.3 mol·L-1·s-1C. z;(C)=0.6 mol·L-1·s-1D.v(D)=0.5 mol·L-1·s-17. 下列电池工作时,负极上有H2参与反应的是8. 已知T℃时,CaCO3(s)=CaO(s)+CO2(g) △H=+177.70 kJ·mol-1,则每生成28gCaO(s)时,吸收的热量为A. 44.43 kJB.88.85 kJC.133.28 kJD.177.70 kJ9.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NH4+、K+、HCO3-、Br-B.含有KSCN的溶液:Na+、Fe3+、SO32-、OH-C.c((KNO3)为1.0mol·L-1的溶液:H+、Fe2+、C1-、SO42-D.pH=14 的溶液:Na+、K+、NO3-、A1O2-1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B.18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C.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D.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11. 下列化学操作中不正确的是①配制溶液时,先向容量瓶中加入浓H2SO4,再加水稀释至刻度线②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溅出,可将胶头滴管伸人试管内部③闻未知气体气味时,可直接把集气瓶盖打开,放在鼻子下闻④熄灭酒精灯时,应用扇子扇灭,而不能用嘴吹灭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12. 最近科学家在洛夫乔伊彗星上侦测到乙醇和乙醇醛(HOCH2C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醇醛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乙醇和乙醇醛都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C.乙醇醛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与乙醇醛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213. 甲、乙、丙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2025届河北省正定县七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2025届河北省正定县七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2025届河北省正定县七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浓差电池的原理示意如图所示,该电池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的同时又获得了电能。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X极通过外电路移向Y极B.电池工作时,Li+通过离子导体移向b区C.负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Y极每生成1 mol Cl2,a区得到2 mol LiCl2、常温下,在20.00 mL 0.100 0 mol·L-1NH3·H2O溶液中逐滴滴加0.100 0 mol·L-1HCl溶液,溶液pH随滴入HCl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溶液:c(Cl-)>c(NH4+)>c(OH-)>c(H+)B.②溶液:c(NH4+)=c(Cl-)>c(OH-)=c(H+)C.①、②、③三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①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NH3·H2O)>c(NH4+)>c(OH-)>c(Cl-)>c(H+)3、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在水溶液达到平衡:Mg (OH)2(s) Mg2+(aq)+2OH-(aq),要使平衡向左移动,且c(Mg2+)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少量水B.加入少量盐酸C.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D.加入少量MgSO4固体4、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 △H<0达平衡后,采用下列措施一段时间后,既能增大逆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5、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B.用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可以制作泡沫灭火剂C.TiCl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2D.一定浓度NaHSO4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呈红色6、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2>V1B.V1>V2>V3C.V3>V2=V1D.V1=V2>V37、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Cl﹣、NH4+、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B.若溶液中c(NH4+)>c(Cl﹣)>c(OH﹣)>c(H+),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l 和NH3•H2OC.若溶液中c(Cl﹣)>c(NH4+)>c(H+)>c(O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4Cl 或可能含有NH4Cl 和HClD.若溶液中c(Cl﹣)>c(H+)>c(NH4+)>c(OH﹣),则溶液中含大量的NH4Cl 和少量的HCl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Cu2+B.Cl-→Cl2C.NH3→NO D.MnO4-→Mn2+9、下列各组烃一定是同系物的是()A.C6H6和C7H8B.C2H2和C6H6C.C2H6和C8H18D.C3H6和C5H10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B.烷烃分子从丙烷开始出现同分异构现象C.分子式为C4H8的有机物可能存在4个C—C单键D.分子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一定为C2H5-OH11、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CO3∶CO32-+2H2O H2CO3+2OH-B.NH4Cl∶NH4++H2O NH3·H2O+OH-C.NaF∶F-+H2O===HF+OH-D.CuSO4∶Cu2++2H2O Cu(OH)2+2H+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是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D.工业利用反应:Na(l)+KCl(l)NaCl(l)+ K(g)制取金属钾13、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增大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A.A B.B C.C D.D14、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15、醇中的氧被硫替换称为硫醇。

正定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正定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河北省正定县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Al:27 Fe:5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天然气B 干冰C 氯水D 浓硫酸2.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3.下列反应类型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4.下列对于“H2O”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氧化物B 氢化物C 有机物D 纯净物5.下列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铁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A 过滤B 萃取C 升华D 结晶6.2L1mol·L-1的 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5:2B 1: 1C 1:3D 3:17.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 溴单质、碘单质B 钠、镁C 氧气、氢气 D食盐、淡水8.制作馒头时,需加入纯碱(成分是碳酸钠 ),如果纯碱加多了,蒸出的馒头发黄且口感不好。

为除去面团中过多的纯碱,向面团中加入适量的A 食醋B 食盐C 料酒D 味精9.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纤维素B 蛋白质C 油脂D 塑料10.玻璃棒在下列实验中与在溶解时的操作方法相同的是A 过滤B 蒸发C 测溶液pHD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11.下列化学实验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 钳锅坩B 洒精灯C 量筒D 分夜漏斗12.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密度极小并具有磁性。

下列关于“纳米泡沫”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金刚石互为同系物 B 是一种化合物C 与石墨互为同位素D 是一种单质13.有人认为人体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理)---精校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理)---精校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理科化学11月份月考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2NO2。

若N2O4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要用10 s,则浓度从0.07 mol·L-1降到0.04 mol·L-1所用时间()A.等于5 s B.等于10 sC.大于10 s D.小于10 s催化剂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4.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一定温度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用H2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与用HI表示的逆反应速率相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6.对于X+Y 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A.X为液态,Z为气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无法确定7.符合下图的反应是()A.X+3Y2ZΔH>0 B.X+3Y2ZΔH<0C.X+2Y3ZΔH<0 D.5X+3Y4ZΔH<08.恒温、恒压下,1 mol A和1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1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C.当v正(A)=2v逆(C)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则达平衡时生成3a mol C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ΔH<0B.CO2(g)+H2(g)CO(g)+H2O(g)ΔH>0C.CH3CH2OH(g)CH2FCH2(g)+H2O(g)Δ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FCH2(g)+2H2O(g) ΔH<01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2.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g)ΔH<0。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三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B.发电厂的燃煤在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C.石油、煤、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燃料D.太阳能、氢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2.若反应 H2(g)+12O2(g)―→H2O(l) (ΔH<0)分两步进行:①H2(g)+12O2(g)―→H2O(g)(ΔH<0),②H2O(g)―→H2O(l) (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C D图CB1-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作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少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收反应D .在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5.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H +(aq)+SO 2-4(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l) ΔH =-57.3 kJ/mol B .KOH (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C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g)ΔH =-5518 kJ/molD .2C 8H 18(l)+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5518 kJ/mol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1B .已知2SO 2(g)+O 2(g)2SO 3(g)为放热反应,则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C .含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 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 3COOH(aq)===CH 3COONa(aq)+H 2O(l) ΔH =-57.4 kJ·mol -1D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 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 7.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 +(l) +OH -(l)===H 2O(l) ΔH =-57.3 kJ/mol B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 .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 .若稀酸溶液中H +与稀碱溶液中OH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 8.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 CO(g)+12O 2(g)===CO 2(g) ΔH =-282.9 kJ/mol 。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对于敞口容器中化学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B.Zn和H2SO4的总能量大于ZnSO4和H2的总能量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要放出11.2L气体2.关于下列三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②2H2O(g) =2H2(g)+O2(g) ΔH=+571.6 kJ·mol-1③稀溶液中,H+(aq) +OH-(aq)=H2O(l) ΔH=-57.3 kJ·mol-1A.碳的燃烧热的数值等于110.5 kJ·mol-1B.H2的热值为142.9kJ·g-1C.10mL0.1mol·L-1的H2SO4溶液和5mL 0.1mol·L-1的NaOH溶液混合,中和热小于57.3 kJ/molD.常温常压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广泛pH试纸测得饱和氯水的pH约为2B.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溶液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后才能进行滴定操作D.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中,要将盐酸逐滴加入烧碱溶液4.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C.c(H+)=c(OH-)=10-6mol/L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弱电解质分子电离为离子pH7能量甲乙丙丁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6. 已知:N2(g)+3H2(g) ⇌ 2 NH3(g) △H = -92.4 kJ/mol。

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高三化学11月联考试题(2021年整理)

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高三化学11月联考试题(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化学11月联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化学11月联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化学11月联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行唐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七中学2016-2017年第一学期11月联考试卷高三化学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Cu 64 I 127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灰水喷涂在树干上可以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是因为Ca(OH)2有毒,可毒死虫卵B。

明矾和氯水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常用于海水的淡化C。

侯德榜制碱法先通入NH3是为了增大CO2的溶解度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CaCl2 。

6H2O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

NaH 、NaBH4、NaClO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

C.NH3·H2O和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CH3COONH4也为弱电解质。

D.石油为混合物,其分馏得到的汽油也是混合物.3.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含砂粒的食盐水过滤,选用a、d、f、lB.萃取水中碘,选用b、c、d、fC.将胆矾转化为CuSO4固体,选用g、h、j、l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d、f、h、i4.向含Cr2O72﹣的酸性废水中加入FeSO4,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石灰水调节溶液的pH,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从废水中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FeSO4在反应中作还原剂B.若该反应转移0。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C.伴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2、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H4+) = c(Cl-)B.c(NH4+)=2c(Cl-)C.2c(NH4+)=c(Cl-)D.c(OH-)+c(Cl-) = c(H+)3、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4、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3)、υ(O2)、υ(NO)、υ(H2O) 表示。

则正确的关系是()A.4/5υ(NH3)=υ(O2)B.5/6υ(O2)=υ(H2O)C.2/3υ(NH3)=υ(H2O)D.4/5υ(O2)=υ(NO)5、现有三种溶液各25mL:①Na2CO3②NaHC O3③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三者浓度相同时,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为②C.三者的pH均为9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③>②>①D.三者浓度相同时,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6、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理)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 -1·min -1 ②v(B)=0.6 mol·L -1·s -1 ③v(C)=0.4 mol·L -1·s -1 ④v(D)=0.45 mol·L -1·s -1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④>③=②>①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 .④>③>②>①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 2O 42。

若N 2O 4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 -1要用10 s ,则浓度从0.07 mol·L -1降到0.04 mol·L -1所用时间( )A .等于5 sB .等于10 sC .大于10 sD .小于10 s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催化剂2CO 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4.对于可逆反应H 2(g)+I 2(g)2HI(g),在一定温度下由H 2(g)和I 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 .达到平衡时,用H 2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与用HI 表示的逆反应速率相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B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6.对于X+Y 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 A.X为液态,Z为气态B.X为固态,Z为气态C.X为气态,Z为气态D.无法确定7.符合下图的反应是()A.X+3Y2ZΔH>0 B.X+3Y2ZΔH<0C.X+2Y3ZΔH<0 D.5X+3Y4ZΔH<08.恒温、恒压下,1 mol A和1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1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C.当v正(A)=2v逆(C)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则达平衡时生成3a mol C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ΔH<0B.CO2(g)+H2(g)CO(g)+H2O(g)ΔH>0C.CH3CH2OH(g)CH2FCH2(g)+H2O(g)Δ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FCH2(g)+2H2O(g) ΔH<01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2.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ΔH<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的浓度不变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13.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2HBr(g)ΔH<0。

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T1>T2B.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的方法D.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C.判断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时,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1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反应速率a>b>c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16.对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mX(g)+nY(s) pZ(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B.通入氦气,化学平衡一定不发生移动C.增加X或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17.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像,压强p1>p218.可逆反应2A(g)+3B(g) 4C(g)+D(g),已知起始浓度c(A)=4 mol·L-1,c(B)=3 mol·L -1,C、D浓度均等于0,反应开始2 s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的平衡浓度为0.5 mol·L-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v(C)=1 mol·L-1·s-1B.C的平衡浓度为4 mol·L-1C.A的转化率为25%D.B的平衡浓度为1.5 mol·L-119.现有下列四个图像: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A.N2(g)+3H2(g) 2NH3(g)ΔH1<0B.2SO3(g)2SO2(g)+O2(g)ΔH2>0C.4NH3(g)+5O2(g)4NO(g)+6H2O(g)ΔH3<0D.H2(g)+CO(g)C(s)+H2O(g)ΔH4>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3分)二、填空题20.(12分)T ℃时,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3)已知:K(300 ℃)<K(350 ℃),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4)0~4 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5)到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6)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A)/n(C)降低的有________。

A.充入氦气B.使用催化剂C.再充入2.4 mol A和1.6 mol BD.降低温度21.(9分)在密闭容器中,使2 mol N2和6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ΔH<0。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________;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_。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22. (8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ΔH <0。

(1)写出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23. (8分)(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q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反应在不同温度T和压强p下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填空:①化学计量数的关系:m+n________q(填“>”“<”或“=”)。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在FeCl3+3KSCN Fe(SCN)3+3KCl的平衡体系中,回答下列问题(填“正向”“逆向”或“不”):①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平衡________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