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方向、限度、速率学生卷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基础巩固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υ(N2)= 0.5 mol/(L·min) B.υ(H2)= 1.5 mol/(L·min)C.υ(NH3)= 2 mol/(L·min) D.υ(N2)=1mol/(L·min)3.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C.0.45mol/L D.0.55mol/L5.将0.5molPCl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 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A.B.C.D.6.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7.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H2SO4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高中化学4第二章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测试题2

高中化学4第二章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测试题2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测试题2一、选择题1.对于合成氨3H2(g)+N2(g)2NH3(g)ΔH 〈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B。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C。

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D。

增加N2的浓度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2.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

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是3∶2∶1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

3 mol·L -1·min-1D.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

3 mol·L -1·min-13.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E1-E2B.使用催化剂,ΔH减小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平衡常数D.如图可知b使用了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4.向一个2L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6molN2和10。

8molH2,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

1 mol·L—1·min—1 B.0.2 mol·L-1·min—1C.0。

3 mol·L—1·min-1 D.0.6 mol·L-1·min-1的是()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说法中不正确...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6.反应4NH(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加了0。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测试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测试

一、选择题1.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 2+O 22SO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B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 .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2.能够说明H 2(g)+I 2(g) 2HI(g)(HI 为无色气体)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一个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 -I 键形成B .v (正)(H 2)=v (逆)(HI)时的状态C .恒温恒容时,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D .恒温恒容时,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 +3C ,在下列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度 逆反应速度A .v A =2mol/(L ·min) vB =2mol/(L ·min)B .v A =2mol/(L ·min) vC =2mol/(L ·min)C .v A =1mol/(L ·min) v B =2mol/(L ·min)D .v A =1mol/(L ·min) v C =1.5mol/(L ·min)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 2+O 2 催化剂2SO 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B .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C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 2和1molO 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 .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5.a X(g)+b Y(g)c Z(g)+d W(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 达到平衡时X 减少n mol ·L -1,Y 减少n 3mol ·L -1,Z 增加2n 3mol ·L -1,W 增加2n 3mol ·L -1,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 :b :c :d 应为( )A .3:1:2:1B .1:3:2: 2C .1:3:1:2D .3:1:2:26.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B 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同时生成n mol AB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二、非选择题1.把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2C(g)+x D(g),经5min达到平衡,此时生成C为2mol,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则x=_______________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3)平衡时A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4)恒温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之比为_______________2.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022化学单元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含解析

2022化学单元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含解析

单元质检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在恒温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2。

(2020山东潍坊三模)“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反应是2SO2+O22SO3,该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正反应速率B。

反应②的活化能比反应①大C.该反应的催化剂是V2O4D。

过程中既有化学键V—O键的断裂,又有V—O键的形成3.(2020山东枣庄三中质检)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3 mol 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s)+3B(g)2C(g).若经3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②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4 mol·L-1·s—1③3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④3 s时B的浓度为0。

6 mol·L-1A.①②④B.①③④C。

仅③④D.②③④4.(2020河北衡水调研)某温度下,反应2A(g)B(g)ΔH>0=a,若改变某一条件,反应足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够时间后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A)c(B)()A。

在该温度下,保持容器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 气体,则a〈bB.在温度、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再充入少量B气体,则a=bC。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D。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及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 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 • 1 s 1 ”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 • 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C [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是正值,是反应的平均速率,其中固体、纯液体反应物、 生成物浓度都视为1,所以A 、B 错误;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来说,无法通过现象体 现反应速率的大小,所以 D 不正确。

]2、对于反应:CaCO3+ 2HC|===CaC| 2+出0 + CO 2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用HCI 和CaCl 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 不能用CaC0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 用H 2O 和C0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可以用CaCl 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3、化合物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 图所示,计算反应 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 16min 时反应物的浓度, 是()2、反应4NH 3(g ) + 5O 2(g )===4NO (g ) + 6H 2O (g )在10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 45 mol ,则此反应的速率 v (X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结果应 A . B . C . D . 2.5 2.5 3.0 5.040 35 -和251\20 15IO H S1 mol • Imin 1 和 2.0 1 mol •1L min 1 和 2.5 1 mol •1L min 1 和 3.0 1 mol -1 Imin 1 和 3.0 1 mol - L1 mol 厂1 1 mol 厂1 1 mol 厂1 [据图可知,4min 时化合物Bilirubin 1—,因此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的浓度为20 1 mol — L'8min 时其浓度为20 1 mol —L — 10 1 mol •—^ 1 1=2.5 1 mol —L min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分层作业13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__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分层作业13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__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能提高NH3的平衡产率,E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实际生产中,常用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 K,压强3.0×107 Pa,原料中N2
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两个理由:
会正向移动。因此再次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会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N2 和 H2 生成
1
3
NH3 的反应为2N2(g)+2H2(g)
NH3(g) ΔH(298 K)=-46.2
kJ·mol-1,在 Fe 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下(*表示吸附态):
(1)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
AD
(填字母)。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解析
1
3
N2(g)+ H2(g)
2
2
NH3(g)
ΔH(298 K)=-46.2 kJ·mol-1是气体体积减
小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NH3的平衡产率,A正确、B
错误;降低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NH3的平衡产率,C错误、D正确;
小,曲线不应相连,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H2、N2、NH3,开始时其物质的
量之比为3∶1∶1,反应达平衡后,H2、N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3∶4,
则此时氮气的转化率为( A )

高中化 第2章 化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反应的方向作业 鲁科4

高中化 第2章 化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反应的方向作业 鲁科4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反应速率快的一定是自发进行的2.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它适用的条件是()A.温度、压强一定 B.压强一定C.温度、体积一定 D.体系中物质的状态一定3.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CO(g)===C(s,石墨)+12O2(g)B.2N2O5(g)===4NO2(g)+O2(g)C.(NH4)2CO3(s)===NH4HCO3(s)+NH3(g)D.MgCO3(s)===MgO(s)+CO2(g)4.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

9 kJ·mol-1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5.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面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6.有A、B、C、D四个反应:________;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________K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在温度低于________K时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

能力提升7.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减小的过程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D.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8.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9.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10.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B.2CO(g)===2C(s)+O2(g)ΔH>0C.N2(g)+3H2(g)===2NH3(g) ΔH<0D.CaCO3(s)===CaO(s)+CO2(g)ΔH>011.已知100 kPa、298。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质量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OH)2(s)+2H2O(l)+O2(g)====4Fe(OH)3(s)ΔH =- kJ·mol-1 ΔS =- J·mol-1·K-1(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ΔH = kJ·mol-1ΔS = J·mol-1·K-1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 = mol/(L·s) B.v (O2) = mol/(L·s)C.v (NO) = mol/(L·s) D.v (H2O) = mol/(L·s)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1·s-1②用物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③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l -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碳酸钠固体B 水C 硝酸钾溶液D 硫酸铵固体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a)粉末状的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8. 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 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2NO 2(g) N 2O 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 2的物质的量为 ( ) A .0mol B .1mol C .2mol D .3mol 9.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3Y(g)2Z(g)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与Y 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 与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1∶3 C .2∶3 D .3∶210.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Y(g)2R(g)+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 和Y 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为( ) A .4 B .3 C .2 D .111. 可逆反应2SO 2 +O 22SO 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c 为浓度商)( )不变,K 变大,O 2转化率增大 B. Qc 不变,K 变大,SO 2转化率减小 C. Qc 变小,K 不变,O 2转化率减小 D. Qc 增大,K 不变,SO 2转化率增大 12. 反应N 2O 4(g)2NO 2(g);△H= +57 kJ·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NO 2损失质量时间 损失质量时间 损失质量时间 损失质量时间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化学反应速率1.题目:(2014福建理综,12)在一定条件下,N 2O 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c (N 2O),(mol·L -1) 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 2O 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 1、c 2均表示N 2O 初始浓度且c 1<c 2)A .B .C .D .2.题目:(2014江苏化学,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 3OH(g)CH 3OCH 3(g)+H 2O(g)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CH3OH(g) CH3OCH3(g) H2O(g)Ⅰ387 0.20 0.080 0.080Ⅱ387 0.40Ⅲ207 0.20 0.090 0.0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C.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和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3.题目:(2014北京理综,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1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1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1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4.题目:(2014课标全国Ⅰ,9)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v(H2O2)=v(H2O)=v(O2)5.题目:(2014大纲全国,28)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____、αc为____。

6.题目:(2014重庆理综,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B.T2下,在0~t1时间内,v(Y)=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7.题目:(2014四川理综,7)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 n(Y) n(M)①700 0.40 0.10 0.090②800 0.10 0.40 0.080③800 0.20 0.30 a④900 0.10 0.15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 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L·min)-1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8.题目: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9.题目:反应A(g)B(g)+C(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 mol·L-1。

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温度T1________T2,平衡常数K(T1)________K(T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若温度T2时,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反应在0~5 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

10.题目: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 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 ℃发生反应:2SO2+O22SO3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 g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11.题目: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 800 83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ΔH______0(填“<”“>”“=”);(2)830 ℃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 mol的B,如反应初始6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 s时c(A)=______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4)1 200 ℃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

12.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13.题目: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14.题目:(多选)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15.题目: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Q(Q>0)完成下列填空:(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