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导语】进⼊⾼中后,很多新⽣有这样的⼼理落差,⽐⾃⼰成绩优秀的⼤有⼈在,很少有⼈注意到⾃⼰的存在,⼼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理,但是应尽快进⼊学习状态。
⾼⼀频道为正在努⼒学习的你整理了《⾼⼀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 2、使学⽣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法: 1、重视培养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法,提⾼科学探究的能⼒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于⽣产、⽣活时间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 教学过程: [提问]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组成微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也就是说,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2HBr+Cl2=2HCl+Br2反应中,H—Br、Cl—Cl断裂,形成H—Cl、Br—Br。
[板书]⼆、化学反应的实质及条件: 1、化学反应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提问]上述反应中,H—Br、Cl—Cl的断裂是否是⾃发产⽣的呢? [学⽣思考讨论] [讲解]分⼦中化学键并不会⾃发断裂的。
只有分⼦间相互碰撞,化学键才可能断裂,反应才能发⽣。
[板书]2、反应物微粒间的碰撞是发⽣反应的先决条件。
[提问]是否所有的的碰撞都能使化学键断裂、化学反应得以发⽣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讲解]分⼦间的碰撞与打篮球相似。
正如图2-2所⽰。
图(1)表⽰能量不够;图(2)表⽰虽能量⾜够,但是没有合适的取向;图(3)则表⽰有⾜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于是发⽣有效碰撞。
[板书] 3、必须是有效碰撞才能发⽣反映。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讲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2、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①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
②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③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
【例1】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10mol H2,发生反应:N2 + 3H22NH3,2min 时,测得剩余的N2为1mol 则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v(N2)=1 mol/(L﹒min) B、v(H2)=0.75 mol/(L﹒min)C、v(NH3)=0.25 mol/(L﹒min) C、v(N2)=0.5 mol/(L﹒min)【例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 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 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例3】在一密闭容器里装有氮气和氢气。
反应开始时,氮气的浓度为2mol/L,氢气的浓度为5mol/L, 反应开始2min时,测得容器中氮气的浓度为1.8mol/L。
2min后氢气的浓度为多少mol/L?这2min内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氢气和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各是多少?2min内氮气、氢气和氨气的速率之比为多少?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对气体反应体系的情况分析(恒温、恒容、恒压)【例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入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20mL 3mol/L 的X溶液B、20℃30mL 2mol/L 的X溶液C、20℃10mL 4mol/L 的X溶液D、10℃10mL 2mol/L 的X溶液【例5】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4)熔化的KClO3体;(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的速率有块有慢;(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的盐酸和1 mol/L的盐酸中反应,反应速率不同;(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课程篇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的内容。
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
本节教材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对前两节内容的延伸和完善。
它探讨人们在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时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
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必须了解这些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会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特征,能够建立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同时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化学反应的限度。
本节课重点讨论化学反应的限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认知发展:高一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认识,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正确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会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能够基本概括出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学生认知的障碍:教材上没有呈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这一微观过程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使学生在建立平衡的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产生的原因并理解其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达到限度的外在特征及本质原因。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追其根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学生更能理解化学科学,了解化学,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完美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有关现彖。
认识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的意义(3)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反应进行有一定的限度。
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4)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5)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初步理解化学平衡。
知道在一定条件卞的可逆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共存,理解化学反应进行有一定的限度,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3 )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4)逐步学会识图、读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史实等事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化学反应的可逆性、T可逆反应T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带领学生逐步形成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的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从本节的两部分内容里来看,第一部分,从口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彖和化学实验入手, 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1.1 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
1.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二章: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2.1 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2) 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2.2 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概念。
(2)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2.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第三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1 学习目标(1) 掌握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综合应用4.1 学习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分析并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1) 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并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第五章: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5.1 学习目标(1) 理解反应动力学的概念。
(2) 掌握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
2.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判断标准以及相关应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
2. 化学反应限度的复习:反应限度的概念、判断标准、相关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判断标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断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
2. 利用实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应用。
3. 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基本概念。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讲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判断标准及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5.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判断标准及应用。
学生能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解答。
学生能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探究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为主题,设计一节针对中学化学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
一、课堂引入1.1 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反应迅猛进行,而另一些则缓慢进行?”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1.2 概念解释教师简要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即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
并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比值。
二、实验探究2.1 设计实验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如铁与酸的反应,观察反应进行的速率。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使用不同浓度的酸进行反应。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下反应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时间,并观察反应的变化。
2.3 数据处理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浓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速率方程式3.1 引入速率方程式教师介绍速率方程式的概念,并以一个简单的反应为例进行解释。
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尝试推导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2 探究速率方程式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改变反应物浓度,记录下反应速率,并绘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图。
学生们通过实验数据,尝试推导出速率方程式。
四、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4.1 引入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教师介绍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说明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学生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冰醋酸与小苏打反应,分别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进行观察。
学生们记录下反应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时间,并观察反应的变化。
4.3 数据分析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与速率方程式进行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利用多媒体微课视频图片进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提供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生活视频,引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速率简单地介绍了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多媒体视频实验探究总结了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思考与讨论,引入了浓度、压强、表面积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通过微课程视频实验。
第一课时就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影响速率的因素进行教学,第二课时对化学反应的限度的条件和控制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样进行安排对课时安排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但也存在时间上相对比较紧。
第一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微课视频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
(2)学习实验研究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认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微课多媒体实验视频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并产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教具准备:PPT课件、相关演示实验。
【问题引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溶洞形成的图片,铁生锈的图片,爆炸图片、提问形成他们的时间的快慢?【教师作答】非常关心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展示图片】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炸药爆炸、金属锈蚀、牛奶变质、溶洞形成)【学生回答】炸药爆炸是瞬间完成的,牛奶变质所用的时间是几个小时,而金属锈蚀则要更长一点的时间,溶洞形成则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上万年不等。
【结论】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分析讲述】由以上可知,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通过冒气泡快慢、固体量的减少、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与程度、温度的变化等方法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
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个反应的快慢。
【思考】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呢?一般用反应物单位时间里减少的量或生成物单位时间增加的量来表示,由于反应都在一定的容器或一定体积的溶液中进行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板书】1.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取正值)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计算公式:v=△c/△t,常用单位是mol / (L.min) 或mol/(L.s)【强调】计算公式:v=△c/△t ,浓度变化量一律取正值;常用单位是mol / (L.min) 或mol/(L.s) 等【举例】2SO2+O2 2SO3,在2min之内SO2的浓度由2mol·L-1减少到1mol·L-1,分别用SO2、O2、SO3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练习)【副板书】v(SO2)=0.5 mol / (L.min) ;v(O2)=0.25 mol / (L.min);v(SO3)=0.5 mol / (L.min)【思考与交流】1.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多少种表示方式?2.试分析:v(SO2)、v(O2)、v(SO3)三者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分析并强调】1.化学反应中,有多少种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速率就有多少种表示方式,就像汽车前后轮转速不同一样,都可以表示行驶的快慢一样。
2.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即v(SO2):v(O2):v(SO3)=2:1:2(1)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反应速率的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同一反应的速率。
(必须标明用哪种 物质来做标准)。
(2)在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之比。
(3)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来表示,且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练习】在一个容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30s 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为( )A 、v (O 2)=0.01mol/(L ·S)B 、v (NO)=0.008mol/(L ·S)C 、v (H 2O) =0.003mol/(L ·S)D 、v (NH 3)=0.002mol/(L ·S)【过渡】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实践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要使牛奶变坏的时间增长,我们将它放在冰箱中。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那有哪些因素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板书】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思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为了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补充多媒体实验演示】同温同压下,同浓度的HCl 和CH 3COOH 与Mg 反应的快慢现象 结论 HCl 和Mg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不同的物质,反应的速率也不相同。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CH 3COOH 和Mg 缓慢产生气泡 【板书】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因:【微课视频演示实验2-5】 观察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速率,并填写表格。
【副板书】反应原理:2H 2O 2=2H 2O +O 2↑【观察与思考】冷水、常温与60℃时,H 2O 2所产生的气泡快慢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分析后)【强调】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现象 结论 热水气泡产生很快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因此,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
常温气泡产生较快 冷水 气泡产生很慢【多媒体视频演示实验2-6】观察过氧化氢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的分解速率,并填写表格。
【观察与思考】H2O2在FeCl3、MnO2存在下与通常情况下分解的速率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分析后)【强调】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设问】化学反应速率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补充多媒体视频实验】不同浓度的硫酸与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也相同的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
【列举】化学生活中一些化学反应,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分析)⑴我们把同样木质的木材,制成木屑燃烧与制成木块来燃烧,哪个更容易燃烧?⑵人们通常情况下要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制成溶液来进行实验,为什么?【小结并板书】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因:⑴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⑵催化剂:正催化剂能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⑶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之,浓度减小,速率减慢。
⑷反应气体的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⑸其它: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光照等【思考与交流】1.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2.实验室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
为什么?3.为什么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纯氧中燃烧,反应现象不同?【作业布置】P50,多媒体PPT随堂练习:1.在2A+B =3C+4D 反应中,下列各表示该反应的速度最快的是()A.v(A)=0.4mol/(L·min)B.v(B)=0.4mol/(L·min)C.v(C)=0.9mol/(L·min)D.v(D)=1.2mol/(L·min)2.(2010广东学业水平考)在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做法是( )A.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B.把块状煤碾成粉状再燃烧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低温冷藏使食品延缓变质3.(200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4.(2008年理基广东卷)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窗口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取正值)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公式:ν=△c/△t,常用单位是mol / (L.min) 或mol/(L.s)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外因:⑴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⑵催化剂:正催化剂能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⑶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之,浓度减小,速率减慢。
⑷反应气体的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⑸其它: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光照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反应有的进行的很快,有的进行的很慢,从而提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然后通过对反应速率概念提出定性和定量判断,直接指出定量判断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思考讨论得出定量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公式和常用单位。
并通过例子对反应速率进行巩固,同时得出同一反应可以用不同物质的变化量来表示,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之比。
对于影响因素,采用生活中一些现象,提出问题,引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思考,然后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观察和得出的结论,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
最后通过例子、思考和交流,进一步巩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通过这样的思路,学生能由浅入深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公式及影响因素,符合人的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和认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