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海洋世纪 确立海法研究体系
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

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近年来,随着世界海洋事务的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推进新时代的海洋强国建设,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旨在深入研究海洋强国建设的路径、策略和措施,为中国的海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首先,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迅猛,但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通过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可以深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瓶颈,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
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手段。
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可以重点关注海洋科技创新,研究海洋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推动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高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海洋法治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保障。
海洋法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保障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合法性。
国家社科基金的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可以着眼于研究我国的海洋法制建设,分析我国海洋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善海洋法制建设的建议,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最后,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我国海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可以开展海洋文化创新与传承的研究,加强海洋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国民海洋意识,培养海洋强国建设的合力。
综上所述,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研究专项的设立,对于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海洋强国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为中国的海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
海洋法治与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海洋法治与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保护、管理和开发海洋资源的法治体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洋法治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如何在法治的基础上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海洋法治是维护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法律的约束,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海洋法治既包括国际海洋法体系,也包括国内海洋法规。
国际海洋法体系主要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公约组成,规定了各国在海洋领域的权利和义务。
国内海洋法规主要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海洋矿产资源法等,确立了海洋资源的管理和监管机制。
只有依靠法治原则,才能规范海洋经济活动,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海洋法治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涉及到海洋科研、渔业资源的管理、海底能源的利用等多个领域。
在国际海洋法体系的框架下,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协议和共同开发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例如,中国与其他沿海国家在亚洲近海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通过共同制定渔业管理规则和共同巡航机制,保护了渔业资源,创造了可持续的渔业发展模式。
此外,国际上也有许多海洋科研合作项目和海洋能源开发联合企业,这些合作秉持着法治的原则,在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海洋法治需要与海洋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一方面,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海洋法治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动力,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例如,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为海洋工程的安全运营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海洋法治的健全与完善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和稳定环境。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各方参与者才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开展经济活动,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和回报率。
最后,海洋法治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
海洋命运共同体取得的成就

海洋命运共同体取得的成就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指各国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管理和保护全球海洋资源的理念和行动。
以下是海洋命运共同体取得的一些成就:1.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各国联合行动,采取措施减少捕捞压力、禁止破坏性捕捞,保护重要生态区域和物种,修复受损的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有效减少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2. 控制海洋污染:海洋命运共同体通过制定国际准则和合作机制,共同防止和控制海洋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海洋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减少海洋塑料垃圾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各国合作共赢,通过共同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合作领域涵盖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多个领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4. 保护海洋法治秩序:海洋命运共同体致力于维护国际海洋法治秩序,推动海洋法的实施和发展。
各国合作制定、完善海洋法规和机制,加强海洋执法合作,共同打击非法捕捞、海洋盗掠和海上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海洋命运共同体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数据共享和技术交流,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技术水平。
各国合作进行海洋调查和监测,分享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海洋科学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海洋命运共同体通过各国合作共赢,取得了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法治秩序维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成就。
这些成就为实现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也为各国构建和谐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希望。
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海洋事务合作的一项重要倡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为可持续海洋经济发展做出努力: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了可持续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
国际社会对于海洋保护、海洋科研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投资也有所增加。
海洋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借鉴

海洋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借鉴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国际化的话题,在全球许多国家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经验与做法。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各国在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借鉴:一、政策与法规体系政策与法规体系是各国建设海洋创新体系的基础。
例如,欧盟在2014年推出“蓝色增长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加强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来推动欧洲海洋产业的发展。
欧盟还成立了“海洋观测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拟定并实施欧盟的海洋观测计划,以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
此外,许多国家还建立了专门的海洋法规,以确保海洋产业在科学、安全、可持续的基础上,良性发展。
二、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例如,美国成立了“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该机构负责开展各类海洋科学研究,以推进美国的海洋创新。
此外,英国成立了“海洋研究中心”,该中心支持英国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开展各类海洋研究,以加快英国的海洋创新。
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国家还成立了各类海洋人才培训机构,以帮助培养更多的海洋产业人才。
三、合作与开放在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国际合作与开放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例如,中国与法国联手开展了“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合作项目,以推进两国的海洋科技创新。
此外,诸如“海洋创新产业园”的合作项目也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兴起,为各国的海洋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合作的过程。
而这也恰恰是各国在做法上的一个共同点,即重视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开放。
这些经验与做法,对于中国建设自己的海洋创新体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国际海洋法发展史的追溯

国际海洋法发展史的追溯国际海洋法发展史的追溯2017-01-15 郁志荣郁志荣1235839 郁志荣1235839 微信号功能介绍介绍本人对时事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查阅各媒体刊登的时政文章和信息,以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
国际海洋法发展史的追溯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环境之一。
规范人类海上行为的国际海洋法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它和国际法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国际法起源于欧洲,故欧洲有国际海洋法的摇篮之称。
若将1493年教皇亚力山大六世裁定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世界海洋的告示作为国际海洋法的开端,那么国际海洋法的诞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纵观500多年来世界海洋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其时代特征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493~1894年这个阶段经历了海洋垄断领有——海洋自由与领有的争论——领海与公海二元结构的传统海洋法律制度的形成、稳定及其动摇开始的过程。
根据教皇1493年的裁定,海洋通航垄断权以大西洋上的子午线为界,以西归西班牙,以东为葡萄牙所有。
从此,其他国家的船舶未经许可不得通行。
直到16世纪后半叶,荷兰和英国凭借实力袭击西班牙的贸易船只并将其无敌舰队歼灭,这才使世界海洋垄断领有的格局被打破。
接踵而来的是以荷兰格劳秀斯为首的海洋自由论和以英国塞尔顿为代表的海洋闭锁论的论战。
论战结果,不是整个海洋领有,而是将海洋分成领海和公海并适用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
不过当时没有明确领海的范围,英国为了排挤在其近海作业的荷兰渔船,于1609年提出了对周围海域的领有主张。
1702年,拜茵盖斯·福克在《海洋主权论》中提倡以大炮射程为领海范围,得到了广泛支持。
1782年,咖利阿尼建议将当时大炮极限射程——3海里作为领海宽度。
18世纪末,大炮射程距离与3海里同时表示领海界限在国际社会得到公认。
19世纪后半叶,制炮技术的进步和渔业引进先进技术,对领海范围的确定影响很大。
论中国海法体系及其建构

r e l a t i n g t o t h e s e a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b u i l d C h i n a’ S s y s t e m o f l a ws o f t h e s e a b e c a u s e i t C a l l p e r f e c t C h i n a’ S s o c i li a s t l e g l a
( 1 .L a w S c h o o l ,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i n g 6 5 0 5 0 0 , C h i n a ;
论 中 国海 法体 系及 其 建 构
汤 拮峰 , 司 玉琢
( 1 . 昆 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2 . 大连海事大学 法学 院, 辽宁 大 连 1 1 6 0 2 6 )
摘要: 海法体 系是指 由各种涉海法律规范相互协调 与衔接 而组成 的结构完整 、 内容广 泛 、 层次分 明的法律体 系。
在 中国建构海法体 系具有 必然性, 能够满足进 一步 完善 中国社会 主义法律 体 系、 有 效保 障和促进 中国海 洋权 益、 尊
海洋命运共同体取得的成就

海洋命运共同体取得的成就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指建立一个关于海洋的全球共同体,通过合作与协商,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自提出以来,海洋命运共同体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海洋命运共同体在海洋法框架下取得了显著进展。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和批准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公约确立了各国在海洋领域的权益和义务,为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海洋命运共同体各国合作进行海洋领土划界、划定经济专属区和大陆架等工作,减少了因划界争端引发的海洋冲突,维护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其次,海洋命运共同体在海洋科学研究与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各国根据自身需要和需求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观测,共享科研成果,加强交流合作。
世界各国间建立了一系列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共同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重要问题,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和合作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海洋命运共同体在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和预防,减少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建立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和行动计划,如国际海洋油污染应急准备计划、国际海洋废物管理条约等,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框架逐渐健全。
通过国际合作,加强了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信息共享,实现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跨国保护和管理。
最后,海洋命运共同体在海洋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各国通过合作共享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推动了海洋产业的繁荣。
在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提高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
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了海洋技术和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提升了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海洋法律框架;加强了海洋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环境取得了积极进展;推动了海洋经济的繁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作者:张海文来源:《理论探索》2022年第01期主持人:张海文(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已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中。
本专题共三篇文章,其中张海文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一文,分析了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指出我国海洋法治建设存在的短板,提出完善海洋法治体系、加强涉外海洋法治建设能力等建议。
马方的《系统构建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一文,分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新格局,梳理了当前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构建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的路径。
杨郁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智慧侦查》一文,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分析了智慧侦查的功能定位、体系架构及行动逻辑。
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
本专题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分别对不同领域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科学把握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供学理支撑。
〔摘要〕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需综合施策予以应对,法治应对是其中必然之选。
提升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法治化水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统筹谋划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加强涉外法治能力建设。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法治思想,海洋安全,海洋法治〔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1-0005-07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国际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和平与发展虽然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1〕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世 纪 是海 洋 的世 纪 , 国对 海 洋 的重 视 与依 1 各 赖程度 , 没有像 今 天这样 强 烈 。 从 海上 活动 的多元 化 和海 洋 环境 的特 殊 性 , 要求 调 整 海 上 活 动 的行 为 规
范必 须与 之相适 应 。
~
二 、 法 调 整 的社 会 关 系 海
海 法研 究 体 系 所 调 整 的社 会 关 系 , 是依 托海 洋 产生 和发 展 的。存 在 于 同一空 间使 得 这些社 会 关 系 具有 了该 空 间所 赋 予 的某 些 特 点 , 些 特 点 是海 法 这 研究体 系的共性 之所 在 。 第一 , 调整 过程 的涉 外性 。 海洋上 所发 生 的活动
p pe vi d t e r s r h s s e aw ts a i o t e e l nd dic s d t m e pe tvey. a rdi de h e ea c y t m ofl a e nt hr e lves a s us e he r s c i l Ke y wor ds:a ats a;s i lr l ton;r s a c ys e l w e oca e a i e e r h s t m
、
海 法 的 概 念
海 法 ( w a s a , 称 广 义 的 海 事 法 , 以海 1 t e )或 a 是
洋 为客 体 , 整其 上 社 会 关 系 的 法律 总称 。具 体 地 调 讲 , 调 整 围绕 海 洋 所 发 生 的 国 家 问关 系 、 政 关 是 行
系、 刑事 关 系和 民事关 系 的法律 规范 的 总称 。 上述 关 系虽然性 质 各异 , 因其 具有 海 法研 究体 系 的共 性 , 但 因 而在 整 个 海 洋 经 济 的 发 展 中 , 相 交 错 , 相 作 互 互 用 , 相 影 响 , 日趋 多 样 化 和 复杂 化 , 成 海 法 的 互 并 构 完整体 系 。 走 出传 统海 商 法 的 狭 小 空 间 , 入海 法 研 究 体 进 系 的广 阔领 域 , 海 商 法学 者 及 相 关 法学 工 作 者 面 是 临的共 同课 题 。
大多要 超 越一 国范 围 , 与其 他 国家 和地 区发 生联 系 。
近年来 , 随着海 洋 开发 利用 活 动 , 国际 联合 打击 海上
走 私 、 毒 、 盗 、 上 恐 怖 活 动 的 加 强 , 整 过 程 的 贩 海 海 调 涉外性 进一 步增 强 。
第二 , 调整 手段 的技 术性 。 洋上 有着 特殊 的风 海 险和 陆 地 上所 不 具 有 的作 业 难 度 , 上 活 动必 须 具 海 备 与 海 洋 相关 的特 殊技 术 要 求 ; 上 航 行 已进 人 数 海 字 化 时代 , 船舶 建造 呈 大型 化 、 现代 化 、 集装 化特 点 ; 从 而使 运用 技术 手段 调整 海事 社会 关 系成为 必要 。 第三 , 调整 对象 的关 联性 。 个 国家 只有能 对 内 一
关 键 词 : 法 ; 会 关 系 ; 究体 系 海 社 研 中 图分 类号 : F 6 . D 919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0 37 5一 2 1 )20 0 —2 1 0 ~6 9( 00 0 — 0 1 0
Th s a ls e e t b ihm e f t e r s a c y t m f l w ts a b s d o h e t r c a nto h e e r h s se o a a e a e n t e c n u y ofo e n
第 2 卷 1
第 2期
中 国 海 商 法 年 - T ' Je Law na M r t m
VOI21 N O. . 2
21 0 0年 6月
J n 2 1 u. 00
司 玉 琢 . 向海 洋 世 纪 确 立 海 法 研 究 体 系 E] 中 国 海 商 法 年 刊 ,00 2 ( )12 面 J. 2 1 ,1 2 :-
SIYu huo z
Ab t a t s r c :The die st a d o pl x t of a ii e c i te a t vi r us e l v r iy n c m e iy m rtm a tvii s nd he go o d veopm e t o e n c om y n of c a e on h g i t d t m p t n e oft e e r h s s e fl w ts a O n t a i ft onc p aw ts a,t oca i hlgh e he i or a c he r s a c y t m o a a e . he b s so he c e tofl a e he s il
面 向海 洋 世 纪 确 立 海 法 研 究体 系
司 玉 琢
摘 要: 海上 活 动 的 多 样 化 和 复 杂 化 以 及 海 洋 经 济 的蓬 勃 发 展 , 出 了海 法 研 究体 系 的 重 要 地 位 。在 分 析 海 法 的 突
概 念 、 调 整 的社 会 关 系 、 立 海 法 体 系 的必 要 性 的基 础 上 , 海 法 研 究 体 系 归 纳 为 三 个 层 次 , 分 别进 行 探 讨 。 所 确 将 并
rlt n eai swhih i a j se y lw ts a a d t en c siy o h sa l h n ft es se o a a e o c s du td b a a e n h e e st ft e e tbi me to h y t m flw tsa,ti s 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