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RNA
第3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转录

1. 增强子的定义
增强子(Enhancer):
位于离转录起始点较远的位置上,具
有参与激活和增强转录起始功能的序列元
件。
2. 增强子的位置
Transcription is controlled by a promoter and enhancer
3. 增强子的作用特点
① 远距离效应
② 无方向性
③ 顺式调节
Lac启动子的-10区和-35区
3.3.2 启动子区的识别
一般认为,RNA聚合酶并不直接识别碱基 对本身,而是通过氢键互补的方式加以识别。 因此启动子功能既受DNA序列影响,又受其构 象影响。
应用:同一表达盒在基因组不同位置可 能有不同的转录强度。
3.3.3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的结合
◆全酶识别启动子形成闭合二元复合物 ◆解链区开链形成开放二元复合物
Catalytic site resumes elongation
3.1.4 转录终止
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
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 RNA-DNA杂合链分离,转录泡瓦解, DNA恢复成双链状态,而RNA聚合酶和 RNA链都被从模板上释放出来。
3.2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3.2.1 RNA聚合酶 3.2.2 转录复合物
RNA聚合酶在起始阶段的尺寸改变
3.3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3.1 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 3.3.2 启动子区的识别
3.3.3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的结合
3.3.4 -10区与-35区的最佳间距
3.3.5 增强子及其功能
3.3.6 真核生物启动子对转录的影响
3.3.7 转录的抑制
3.3.1 启动子区的基本结构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_课后答案-五章

第一章 绪论1, 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沃森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孟德尔的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摩尔根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成为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DAN 反向双平行双螺旋模型。
反向双平行双螺旋模型。
2, 写出DNA 和RNA 的英文全称。
答:脱氧核糖核酸(答: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 RNA, Ribonucleic acid RNA, Ribonucleic acid))3, 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本质。
答:其生物学本质是基因遗传。
子代的性质由遗传所得的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4, 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 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答:一,肺炎双球菌感染实验,答:一,肺炎双球菌感染实验,11,R 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22,S 型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
型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
33,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 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2 2 2,,DNA 中P 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 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 而DNA 中没有S ,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DNA。
2022-2022现代文理学院分子生物学章节练习题第3章练习题

2022-2022现代文理学院分子生物学章节练习题第3章练习题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RNA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转录终止因子为A.σ因子B.α因子C.β因子D.ρ因子E.γ因子2.转录的含义是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C.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E.以D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3.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DNA为模板合成RNAB.是DNA合成的酶C.以四种NTP为底物D.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E.没有DNA时,不能发挥作用4.关于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以dNTP 为底物B.都需要RNA引物C.都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都有5‘→3‘聚合酶活性E.都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5.关于DNA复制和转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以DNA为模板B.都需核苷酸作原料C.遵从A—T配对,G—C配对D.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E.产物都是多核苷酸链10.下列对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A.RNA链延伸方向5‘→3‘B.转录多以一条DNA链为模板C.合成的RNA都是前体D.转录延长过程中RNA聚合酶是全酶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断裂的,有些基因的顺序不表达在相应的mRNA中15.关于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Ⅰ的转录产物是45S–rRNAB.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hnRNAC.利福平是其特异性抑制剂D.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是由多个亚基组成E.RNA聚合酶催化转录时,还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16.在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Ⅲ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tRNA、5–rRNA和nRNAB.hnRNAC.28–rRNAD.5.8–rRNAE.nRNA21.关于真核生物mRNA的聚腺苷酸尾巴,错误的说法是A.是在细胞核内加工接上的B.其出现不依赖DNA模板C.维持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D.先切除3‘末端的部分核苷酸然后加上去的E.直接在转录初级产物的3‘末端加上去的22.关于外显子和内含子叙述错误的是A.外显子是基因中编码序列,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B.外显子能转录,内含子不能转录C.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的过程叫拼接D.基因中外显子加内含子的长度相当于hnRNA的长度E.基因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相互间隔排列37.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亚基中Aα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Bβ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Cβ'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Dω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Eσ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38.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亚基中Aα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Bβ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Cβ'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Dω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Eσ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39.转录是A.以DNA双链中一股单链为模板B.以DNA双链为模板C.以RNA链为模板D.以编码链为模板E.以前导链为模板49.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三类RNA中分子量最小B.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C.更新最快D.占RNA总量的85%E.含大量稀有碱基50.比较RNA转录与DNA复制,叙述错误的是A.都以DNA为模板B.都依赖DNA的聚合酶C.原料都是dNTPD.新链延伸方向都是5′→3′E.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51.RNA的剪接作用A.仅在真核发生B.仅在原核发生C.真核原核均可发生D.仅在rRNA发生E.以上都不是52.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是A.内含子B.单顺反子C.多顺反子D.插入序列E.间隔区序列53.真核mRNA后加工的顺序是A.带帽.运输出细胞核、加尾、剪接B.带帽、剪接、加尾、运输出细胞核C.剪接、带帽、加尾、运输出细胞核D.带帽、加尾、剪接、运输出细胞核E.运输出细胞核、带帽、剪接、加尾54.转录真核细胞rRNA的酶是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C.RNA聚合酶ⅢD.RNA聚合酶Ⅰ、ⅢE.RNA聚合酶Ⅱ、Ⅲ55.RNA病毒的复制由哪一种酶催化A.RNA聚合酶B.RNA复制酶C.DNA聚合酶D.反转录酶E.核酸酶56.DNA复制与RNA转录中的不同点是A.合成体系均需要酶和多种蛋白因子B.新生子链合成方向均为5′→3′C.聚合过程都是核苷酸间生成磷酸二酯键D.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E.遵从碱基配对规律57.以下反应属于RNA编辑的是A.转录后碱基的甲基化B.转录后产物的剪接C.转录后产物的剪切D.转录产物中核苷酸残基的插入、删除和取代E.以上反应都不是58.以下对tRNA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Ⅲ参与tRNA前体的生成B.tRNA前体加工除去5′和3′端多余核苷酸C.tRNA前体中含有内含子D.tRNA3′端需添加ACC-OHE.tRNA上有些碱基还需进行特征性修饰【单项选择】参考答案1.D2.B3.B4.D5.C6.C7.B8.C9.A10.D11.C这个题目的问题是一个同学提出来的,值得表扬。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RNA编辑和化学修饰

➢ 校正作用 ➢ 调控翻译 ➢ 扩充遗传信息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非编码的内含子 的存在
2、内含子的种类
• I 类内含子(核、线粒体、叶绿体) • II 类内含子(真菌、藻类和植物线粒体和叶
绿体mRNA前体)
• III 类内含子 • m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 t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3、内含子的结构特点
内含子的边界序列的核苷酸具的RNA分子,特别是mRNA分 子,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和置换,基因转 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 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 编码信息.
(2)RNA编辑的方式
I. 剪接替换(A→I; C → U) II. U的缺失或添加 III. 剪接的化学修饰
U
A
内含子和外显子的边界序列-GU-AG法则
二、 RNA的剪接
▪ m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 ▪ Ⅰ类内含子的剪接 ▪ Ⅱ类内含子的剪接
RNA的剪接(Splicing)
将转录形成的mRNA前体(pre-mRNA) 中的内含子剪除,将外显子连接起来的加工过 程.
真核生物断裂(不连续)基因在表达过程 中时必须经历的步骤.
(二)I类内含子的剪接
• 自我剪接型内含子 • 四膜虫rRNA的内含子
(三)Ⅱ类内含子的剪接
自我剪接型内含子
RNA的可变剪接(选择性剪接)
在真核生物个体发育或细胞分化 时可以有选择地越过某些外显子或某 个剪接点进行变位剪接,产生出组织 或发育阶段特异性mRNA。
可变剪接
三、RNA的编辑和化学修饰
(一)m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
hnRNA:(heterogenous nuclear RNA) mRNA原始转录产物或前体
生物信息的传递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基因表达: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整个过程。
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合成一条单链RNA,从而将DNA 中的遗传信息转移到RNA中去的过程称为转录。
编码链(coding strand)=有意义链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反义链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转录仅发生在DNA的一条链上。
启动子(promoter):是DNA转录起始信号的一段序列,它能指导全酶与模板正确的结合,并活化酶使之具有起始特异性转录形式。
终止子(terminator):转录终止的信号,其作用是在DNA模板特异位置处终止RNA的合成。
转录单位:DNA链上从启动子直到终止子为止的长度称为一个转录单位。
3.1 RNA的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都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1、模板识别阶段主要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苷酸与模板DNA的碱基配对。
2、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3、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是通过启动子阶段,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也越高。
4、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就是转录的延伸。
5、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 杂合物分离,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3.1.1 转录的基本过程RNA合成的基本特点:1.底物是:ATP、GTP、CTP、UTP2.在聚合酶作用下形成磷酸酯键3.RNA的碱基顺序由DNA的顺序决定4.仅以一条DNA链作为模板5.合成方向为5’→3’6.合成中不需要引物3.1.2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亚基基因相对分子量亚基数组分功能αrpoA 3.65×10 4 2 核心酶核心酶组装,启动子识别βrpoB 1.51×10 5 1 核心酶β和β’共同形成RNA合成的活性中心β’rpoC 1.55×10 5 1 核心酶?11×10 4 1 核心酶未知σrpoD 7.0×10 4 1 σ因子存在多种σ因子,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1、RNA聚合酶大多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是相同的,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称为核心酶。
第三讲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转录

转录起点 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甘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
RNA聚合酶的进入位点 聚合酶的进入位点 (1) Sextama框(Sextama Box) ) 框 ) 序列, 聚合酶的松弛( § -35序列,RNA聚合酶的松弛(初始)结合位点, 序列 聚合酶的松弛 初始)结合位点, § RNA聚合酶依靠其 亚基识别该位点 聚合酶依靠其σ亚基识别该位点 聚合酶依靠其 —识别位点(R位点) 识别位点( 位点 位点) 识别位点 § 大多数启动子中共有序列为 T82T84G78A65C54A45 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 重要性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因子) (RNApol 的σ因子) 因子 § 位置在不同启动子中略有变动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所识别的启动子区
•
启动子上升突变、 启动子上升突变、启动子下降突变
序列与- 序列的间隔区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2) -35序列与-10序列的间隔区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 序列与 ◆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 间距非常重要,17bp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 间距非常重要, 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间距趋向于17bp → 上升突变 间距趋向于 间距远离17bp → 下降突变 间距远离
二、参与转录起始的关键酶与元件
(一) RNAσ聚合酶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大肠杆菌为例) 全酶=核心酶+ σ(sigma)因子
β ω α
α
σ
β’
图 12-5 E.coli RNA 聚合酶的亚基组成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分析
亚 基 α β β' ω σ 基因 rpoA rpoB rpoC ? rpoD 相对分 子量 36500 151000 155000 11000 70000 亚基 数 2 1 1 1 1 组分 功能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1.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Waston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atson于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
2.写出DNA、RNA、mRNA和siRNA的英文全名。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mRNA:messenger RNA 信使RNAtRNA:transfer RNA 转运RNArRNA:ribosomal RNA 核糖体RNA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干扰小RNA3.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本质。
其生物学本质是基因遗传。
子代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外表光滑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多糖→致病性);外表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无荚膜多糖)。
①活的S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②死的S型(经烧煮灭火)→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③活的 R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④死的S型+活的R型→实验注射→小鼠死亡⑤分离被杀死的S型菌体的各种组分+活的R型菌体→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内只有死的S型菌体的DNA转化R型菌体导致致病菌)*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①细菌培养基35S标记的氨基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几乎不含带有35S标记的蛋白质②细菌培养基32N标记的核苷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含有30%以上32N标记的核苷酸*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青岛大学2020年889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水生生物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89分子生物学
一、考试要求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技术原理,掌握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操纵和调控各种生命活动的。
了解基因与疾病、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从事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分子生物学简史、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和分子生物学展望(2)染色体与DNA
(3)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4)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RNA到蛋白质
(5)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6)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7)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8)疾病与健康
(9)基因与发育
(10)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1.本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结构
(1)专业术语解释:60分,占总分的40%
(2)问答题:70分,占总分的46.67%
(3)实验设计题:20分,占总分的13.33%
四、参考书目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李毅郑晓峰郭红卫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DNA到RNA
转录:指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除了T →U之外)的RNA单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 RNA: 贮存、传递、酶 翻译:翻译是指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三联 子遗传密码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是 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PRO: 贮存、传递、酶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8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9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10 RNA的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 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 转录
延长、转录终止。
•3.1 模板识别(template recognition)
• 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是一段可被RNA 聚合酶转录成一条连续mRNA链的DNA,包括转录 起始位点和终止信号。(P477)
1 与转录有关的概念
Terminator
transcription unit
promoter 转录起始位点
转录方向
基因表达盒结构组成
RNA polymeraese
3.5.1大肠杆菌的两类终止子
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 ?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作用
又内源性终止子(intrinsic terminator) 在体外无其他因子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
这些位点称内源性终止子。
发卡结构
• 内源性终止子的基本结构 (P78) 1) 二级结构中的发夹(长度 7-20 bp); 发夹靠近基部 通常有一个G-C富集区。 2) 转录单位最末端的连续 约6个A残基组成的片段。 终止效率与发卡结构和寡 聚U的长短有关。 在大肠杆菌中,符合 此标准的序列约有一半 基因拥有内源性终止子。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小测验喽!!(6分钟) 共2道题, 20空,每空5分
? 2-1 复制与转录异同对比。
复制
模板 原料 酶 产物 配对 方向 化学键 引物 1 3 5 7 9 11 13 15
转录
2 4 6 8 10 12 14 16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启动子(Promoter); 转录起始点 (startpoint); 终止子(Terminator); 上游(Upstream); 下游 (Downstream); 近端(proximal); 远端(distal)
1 与转录有关的概念
RNA 的结构:P73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74, P129表4-7 转录产物: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3.4 转录的延伸
• 指RNA连续合成的过程。
• DNA的转录循环假说--解释了RNA链的延伸(了解)
• ?变化:
• DNA和聚合酶分子构象变化(核心酶与DNA模板的 结合是松弛的非特异性的)。 • 转录延伸复合物与DNA模板的结合极稳定。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从DNA到RNA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包括转录(transcription)和
翻译(translation)两个阶段。
• 表达系统三种物质: DNA: 贮存、传递
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 转移RNA (transfer RNA, tRNA)
翻译出 蛋白质
核糖体RNA (ribosomal RNA, rRNA)
其他一些小RNA(small RNA, sRNA)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本章主要内容
? 2-2 请标出以下区域、位点、链的名称。 3链
1区域
2 区域
4 位点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本章主要内容
1 与RNA转录有关的概念 2 RNA合成的特点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4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5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6 转录的抑制
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B ,模板链 B ,其 D?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单项选择题
A 3’ ATG---AGGCGAGGA---TTTTTTTT 5’
B 5’ TAC---TCCGCTCCT---AAAAAAAA 3’
C 5’ UAC---UCCGCUCCU---AAAAAAAA 3’
D 5’ AUG---AGGCGAGGA---UUUUUUUU 3’ 某课题从一病人体内分离到一条基因,按照目 前常用分子数据库的习惯,该双链DNA中:有义
B ,无义链 A ,反义链 A ,模板链 A ,其 转录出的RNA应该是哪条C ?
链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1 与转录有关的概念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模式图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转录起始复合物
封闭复合物(closed complex) •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 开放复合物( open complex) • 与酶结合的一小段DNA序列的“熔解”导致封闭复合物
转变为开放复合物; 三元复合物( ternary complex)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3.3 通过启动子(P76)
• 指转录起始后到9个核苷酸短链的形成的过程。
•通过启动子的时间代表一个启动子的强弱。
•一般来说,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
率也越高。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 启动子(Promoter): P85 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是一段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 端上游区大约100~200 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 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 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性。 • 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site): P86 指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DNA链上的 碱基位点,通常为嘌呤。
1 与RNA转录有关的概念 2 RNA合成的特点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4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5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6 转录的抑制
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8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9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10 RNA的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D 5’ AUG---AGGCGAGGA---UUUUUUUU 3’ 某课题从一病人体内分离到一条基因,按照目 前常用分子数据库的习惯,该双链DNA中:有义 链 A ,无义链 无 ,反义链 无 ,模板链 无 ,其 转录出的RNA应该是哪条
D
?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单项选择题
本章主要内容
1 与RNA转录有关的概念 2 RNA合成的特点 3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4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5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6 转录的抑制
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8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9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10 RNA的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1 与转录有关的概念
2 RNA合成的特点
即转录,依赖于DNA的RNA的合成
• 从DNA合成反应的化学本质、极性和模板的使 用这三方面来说,转录与复制是相同的。
• 但是,也存在三个主要不同点:
RNA合 成的 B、转录反应一般只用一小段DNA做模板; 特点 C、在转录中,一般都只有一条DNA链 (P74) 可以作为模板。 A、转录中不需要RNA引物;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第二章 主要问题?
Tm值的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 提取基因组DNA需要做哪些关键实验处理? 如何鉴定质粒DNA的结构? 体外DNA复制中需要哪些材料? DNA复制需要哪些酶的参与,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20世纪传奇女科学家发现 “跳舞基因”的启示?
New 3` end is located in catalytic site
RNA polymerase is stalled &aesumes elongation
RNA polymerase can recover from pausing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 开放复合物与最初的两个NTP结合转变成RNA聚合酶、 模板DNA、新生RNA组成的三元复合物。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转录起始复合物
• 三元复合物的两条反应途径(P76)
合成并释放2~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 尽快释放σ亚基,生成转录延伸复合物(P77) 由核心酶、模板DNA、 新生RNA链组成 “流产式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