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的传递上-(2)PPT课件
合集下载
3.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个体的生存行为,依赖于信息传递。
海豚捕食
萌发率/%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任务3:阅读教材P70页的资料,进一步寻找支持这一论断的证据并予以说明
资料2:有些植物像莴苣伽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
个体的生长发育,依赖于信息传递。
波长/nm
资料1和2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个体水平)
信息时代
什么是信息?
拜登称“确信”普京 已决定进攻乌克兰
信息:可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 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
选修2《生物与环境》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新课导入 1、蜜蜂如何发现蜜源?是植物发出某种信息并传递给蜜蜂吗? 2、蜜蜂如何把蜜源信息传递给其他蜜蜂?
资料4: 2001年,科学家发现,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 够产生和释放可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白天 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寄生虫或捕食者,夜间又能 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在叶片上停留产卵。
阐述资料4涉及的化学信息影响了几种生物?
攻击
释放
蛾幼虫
烟草
信息素
化学物质
蛾幼虫 的天敌
夜间驱除雌蛾
草
兔
狼
行为信息(动作) 物理信息(声音)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任务4.补充完善信息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功能
循环
物质循环
单向递减(动力能)量(流载动体)
复杂 双向
(调节) 信息传递
海豚捕食
萌发率/%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任务3:阅读教材P70页的资料,进一步寻找支持这一论断的证据并予以说明
资料2:有些植物像莴苣伽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
个体的生长发育,依赖于信息传递。
波长/nm
资料1和2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个体水平)
信息时代
什么是信息?
拜登称“确信”普京 已决定进攻乌克兰
信息:可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 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
选修2《生物与环境》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新课导入 1、蜜蜂如何发现蜜源?是植物发出某种信息并传递给蜜蜂吗? 2、蜜蜂如何把蜜源信息传递给其他蜜蜂?
资料4: 2001年,科学家发现,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 够产生和释放可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白天 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寄生虫或捕食者,夜间又能 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在叶片上停留产卵。
阐述资料4涉及的化学信息影响了几种生物?
攻击
释放
蛾幼虫
烟草
信息素
化学物质
蛾幼虫 的天敌
夜间驱除雌蛾
草
兔
狼
行为信息(动作) 物理信息(声音)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任务4.补充完善信息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功能
循环
物质循环
单向递减(动力能)量(流载动体)
复杂 双向
(调节) 信息传递
细胞的信息传递PPT课件

资料12425资料2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白美西螈卵细胞黑美西螈胚胎细胞去细胞核细胞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6资料3变形虫切割核移植实验资料3变形虫切割核移植实验死亡一段时间后植入细胞核死亡正常生活正常生活无核部分有核部分取出核死亡细胞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27细胞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上实验表明细胞核是细胞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一 胞间信号 •阅读与分析:
仔细阅读书上的两组资料,你认为起信号传 递作用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资料1:一箱未成熟的苹果放上两个星期变化也不 大。如果在其中放入一只成熟的苹果,整箱苹果 很快就变得美味可口了。这是由于成熟的苹果能 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使苹果很快成熟。
乙烯,植物激素
第6页/共59页
一 胞间信号
第9页/共59页
二 胞间信号的受体
细 胞 表 面 受 体 模 式 图
第10页/共59页
三 胞内信号
1.产生:第一信使与膜上的受体结合,激 活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从而产生了细胞 内识别的“语言”——环腺苷酸(cAMP), 因此把胞外信息传到了胞内。环腺苷酸即 为胞内信号物质(第二信使)。
2.主要类型:除环腺苷酸(cAMP)外,还 有如Ca2+、1,2-二酰甘油(DAG),1,4,5三磷酸肌醇(IP3)等。
• 生命与非生物物质最显著的区 别在于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信 息系统。 • 生命现象是信息在同一或不同 时空传递的现象,生物的进化实质 上就是信息系统的进化。
第1页/共59页
• 要保证生物体各组分之间或环 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一致, 必须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即细胞 通讯。细胞通讯的信息类型可分为 3类:环境信息、遗传信息和神经 信息。
第26页/共59页
一 胞间信号 •阅读与分析:
仔细阅读书上的两组资料,你认为起信号传 递作用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资料1:一箱未成熟的苹果放上两个星期变化也不 大。如果在其中放入一只成熟的苹果,整箱苹果 很快就变得美味可口了。这是由于成熟的苹果能 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使苹果很快成熟。
乙烯,植物激素
第6页/共59页
一 胞间信号
第9页/共59页
二 胞间信号的受体
细 胞 表 面 受 体 模 式 图
第10页/共59页
三 胞内信号
1.产生:第一信使与膜上的受体结合,激 活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从而产生了细胞 内识别的“语言”——环腺苷酸(cAMP), 因此把胞外信息传到了胞内。环腺苷酸即 为胞内信号物质(第二信使)。
2.主要类型:除环腺苷酸(cAMP)外,还 有如Ca2+、1,2-二酰甘油(DAG),1,4,5三磷酸肌醇(IP3)等。
• 生命与非生物物质最显著的区 别在于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信 息系统。 • 生命现象是信息在同一或不同 时空传递的现象,生物的进化实质 上就是信息系统的进化。
第1页/共59页
• 要保证生物体各组分之间或环 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一致, 必须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即细胞 通讯。细胞通讯的信息类型可分为 3类:环境信息、遗传信息和神经 信息。
第26页/共59页
信息传递(共35张PPT)

资料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1、若无信息传递,蝙蝠能对周围环境的识别、 完成取食、飞行吗?莴苣、茄、烟草种子能萌 发吗?
2、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关 系?
3、若无信息传递,植物都能开花吗?某些昆虫 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吗?信息传递在种 群繁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
海豚的回声定位与声纳
物理信息
蛇的热感受器与导弹(红外线感受器)
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
鸟迁徙行为中对方向的判断(太阳)
鸽子喙部发现感应磁场器官
识途靠地磁导航
物理信息
发光 萤火虫发出
的萤光是一种求偶 信号,以此与异性 取得联系。但这种 信号往往被第三 者——狼蛛非法利 用,结果双双被捕, 成了爱情的牺牲品。
化学信息
引诱
雄蛾的 触角可以 “嗅”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公里外雌 蛾发出气味 (性外激素)
化学信息
阅读教材P106~107资料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若无信息传递,蝙蝠能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完成取食、 飞行吗?莴苣、茄、烟草种子能萌发吗? 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关系? 若无信息传递,某些昆虫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吗? 信息传递在种群繁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资料4中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是否都使它 本身受益? 资料4中烟草释放的信息素能将几种生物联系起来?若 无这种信息素,烟草、蛾和蛾幼虫的天敌三种生物的种 群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起 什么作用?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小竹竿上、大棚架边,挂着一个个像吊瓶一样的东西,不管是白天黑夜,时不时有深褐色虫子飞 来,掉入“吊瓶”下面的塑料袋中,不一会儿就呜呼哀哉。昨天,深受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之苦 的慈溪天元镇菜农劳建州看到眼前景象就乐了:一天下来,每个这样的装置能捉虫100多只,不 仅省了农药、人工钱,还保证了蔬菜质量。 “吊瓶”学名叫性信息素诱捕器,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今年才在我市大面积推广。农科专家 介绍,将人工合成雌性害虫性成熟后释放出来的信息素制成引诱剂放在诱捕器中,吸引雄性害虫 前来求偶,自投“温柔陷阱”,从而使害虫雌雄失调,达到抑制虫害的目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 翻译后的转运机制:细胞膜受体 • 核定位蛋白的转运机制:核定位序列 • 蛋白质的降解:蛋白酶水解、N端氨基酸影
响半衰期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知识要点
• 分子克隆技术的过程 • 分子杂交的概念 • PCR反应步骤
分子克隆RE、ligase • 重组DNA分子导入寄主细胞:细菌转化 • 重组体克隆的筛选:蓝白斑筛选、抗生素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
知识要点
• 三联体遗传密码 •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 蛋白质合成机制 • 蛋白质转运机制
遗传密码
• 遗传密码的破译 • 遗传密码的特性:无逗号、不重叠、通用
性、简并性、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四环四臂 • t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 • tRNA的功能: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 • tRNA种类:起始tRNA与延伸tRNA、同工
C值矛盾
DNA结构
• DNA的一级结构 •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模型
影响DNA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 • DNA的高级结构——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
DNA复制
• 半保留复制 • 半不连续复制 • 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 • DNA聚合酶:原核 真核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差别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知识要点
• RNA转录过程和转录后加工 • 启动子与增强子、终止与抗终止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RNA转录过程
• 不对称转录 •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核心酶+因子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分类、特征、转录
产物 • 起始(启动子)、延伸、终止(终止信号)
原核与真核启动子的特征 增强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终止和抗终止
响半衰期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知识要点
• 分子克隆技术的过程 • 分子杂交的概念 • PCR反应步骤
分子克隆RE、ligase • 重组DNA分子导入寄主细胞:细菌转化 • 重组体克隆的筛选:蓝白斑筛选、抗生素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
知识要点
• 三联体遗传密码 •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 蛋白质合成机制 • 蛋白质转运机制
遗传密码
• 遗传密码的破译 • 遗传密码的特性:无逗号、不重叠、通用
性、简并性、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四环四臂 • t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 • tRNA的功能: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 • tRNA种类:起始tRNA与延伸tRNA、同工
C值矛盾
DNA结构
• DNA的一级结构 •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模型
影响DNA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 • DNA的高级结构——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
DNA复制
• 半保留复制 • 半不连续复制 • 复制的起点、方向和速度 • DNA聚合酶:原核 真核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差别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知识要点
• RNA转录过程和转录后加工 • 启动子与增强子、终止与抗终止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RNA转录过程
• 不对称转录 •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核心酶+因子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分类、特征、转录
产物 • 起始(启动子)、延伸、终止(终止信号)
原核与真核启动子的特征 增强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终止和抗终止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可见,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
的平衡与稳定。
三.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举例
①海豚进行捕食、探路、定位和躲避天敌等行为 几乎都依赖于超声波。 ②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收某种波长的光 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水平 个体
①在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 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②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 信息素,用来传递性信号。
The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an ecosystem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类型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比较
来源
传递形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例
非生物环境或生 物个体或群体
物理过程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 等
生物体
以化学物质 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 为信息载体 谢废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写信? 打电话? 发E-mail,QQ,微信?
……
黄鼬遇到敌害 时能释放臭气
你别惹我!否则我要 你好看!
第3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 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1.通过对信息传递实例的分析,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信息传 递的特点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原因。(生命观念) 2.通过对信息传递实例的分析,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科学思维)
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3.行为信息 (1)概念: 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这些动作也能够向同种 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即动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2)来源: 动物的特殊行为。 (3)实例: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等。
的平衡与稳定。
三.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举例
①海豚进行捕食、探路、定位和躲避天敌等行为 几乎都依赖于超声波。 ②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收某种波长的光 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水平 个体
①在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 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②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 信息素,用来传递性信号。
The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an ecosystem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类型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比较
来源
传递形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例
非生物环境或生 物个体或群体
物理过程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 等
生物体
以化学物质 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 为信息载体 谢废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写信? 打电话? 发E-mail,QQ,微信?
……
黄鼬遇到敌害 时能释放臭气
你别惹我!否则我要 你好看!
第3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 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1.通过对信息传递实例的分析,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信息传 递的特点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原因。(生命观念) 2.通过对信息传递实例的分析,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科学思维)
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3.行为信息 (1)概念: 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这些动作也能够向同种 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即动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2)来源: 动物的特殊行为。 (3)实例: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等。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RNA编辑和化学修饰

(3)RNA编辑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 校正作用 ➢ 调控翻译 ➢ 扩充遗传信息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非编码的内含子 的存在
2、内含子的种类
• I 类内含子(核、线粒体、叶绿体) • II 类内含子(真菌、藻类和植物线粒体和叶
绿体mRNA前体)
• III 类内含子 • m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 t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3、内含子的结构特点
内含子的边界序列的核苷酸具的RNA分子,特别是mRNA分 子,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和置换,基因转 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 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 编码信息.
(2)RNA编辑的方式
I. 剪接替换(A→I; C → U) II. U的缺失或添加 III. 剪接的化学修饰
U
A
内含子和外显子的边界序列-GU-AG法则
二、 RNA的剪接
▪ m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 ▪ Ⅰ类内含子的剪接 ▪ Ⅱ类内含子的剪接
RNA的剪接(Splicing)
将转录形成的mRNA前体(pre-mRNA) 中的内含子剪除,将外显子连接起来的加工过 程.
真核生物断裂(不连续)基因在表达过程 中时必须经历的步骤.
(二)I类内含子的剪接
• 自我剪接型内含子 • 四膜虫rRNA的内含子
(三)Ⅱ类内含子的剪接
自我剪接型内含子
RNA的可变剪接(选择性剪接)
在真核生物个体发育或细胞分化 时可以有选择地越过某些外显子或某 个剪接点进行变位剪接,产生出组织 或发育阶段特异性mRNA。
可变剪接
三、RNA的编辑和化学修饰
(一)m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
hnRNA:(heterogenous nuclear RNA) mRNA原始转录产物或前体
➢ 校正作用 ➢ 调控翻译 ➢ 扩充遗传信息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非编码的内含子 的存在
2、内含子的种类
• I 类内含子(核、线粒体、叶绿体) • II 类内含子(真菌、藻类和植物线粒体和叶
绿体mRNA前体)
• III 类内含子 • m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 t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3、内含子的结构特点
内含子的边界序列的核苷酸具的RNA分子,特别是mRNA分 子,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和置换,基因转 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 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 编码信息.
(2)RNA编辑的方式
I. 剪接替换(A→I; C → U) II. U的缺失或添加 III. 剪接的化学修饰
U
A
内含子和外显子的边界序列-GU-AG法则
二、 RNA的剪接
▪ m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 ▪ Ⅰ类内含子的剪接 ▪ Ⅱ类内含子的剪接
RNA的剪接(Splicing)
将转录形成的mRNA前体(pre-mRNA) 中的内含子剪除,将外显子连接起来的加工过 程.
真核生物断裂(不连续)基因在表达过程 中时必须经历的步骤.
(二)I类内含子的剪接
• 自我剪接型内含子 • 四膜虫rRNA的内含子
(三)Ⅱ类内含子的剪接
自我剪接型内含子
RNA的可变剪接(选择性剪接)
在真核生物个体发育或细胞分化 时可以有选择地越过某些外显子或某 个剪接点进行变位剪接,产生出组织 或发育阶段特异性mRNA。
可变剪接
三、RNA的编辑和化学修饰
(一)mRNA前体内含子的剪接
hnRNA:(heterogenous nuclear RNA) mRNA原始转录产物或前体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料2:有些植物像莴苣伽烟草的 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 才能萌发
萌发率/%
波长/nm
讨论1:分析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关系?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个体水平)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资料3:
许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 性的信息素。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已分离 和鉴定了上千种昆虫信息素,其中大部分 是用来传递性信号的。
种群
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 不开信息的传递
①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草原 动物提供了可以开始采食的信息。
群落和生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
②在森林中,狼既能用眼睛辨别猎物,也可以 态系统 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
根据耳朵听到的声音作出反应,以追捕猎物;
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兔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模拟动物信息,例如信息素, 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资料2: 养殖户B在蛋用鸡鸡舍中安装了照明系统,每天早上5点开灯至天亮, 晚上从天黑开始开灯至21点,每天保持光照16 h。补光期间鸡舍内光 照强度约为5~10 lux。 你能解释他这么做的原因吗?
播放集群信号录音引来 挂在大棚上的
鸟类
性信息素诱捕器
(1)利用光照、声音信号等诱捕 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
(2)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 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3)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化学物 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 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
总 结
2.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
种类 措施
优点
总 结
生态系统的 信息传递
第三讲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转录

转录起点 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甘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
RNA聚合酶的进入位点 聚合酶的进入位点 (1) Sextama框(Sextama Box) ) 框 ) 序列, 聚合酶的松弛( § -35序列,RNA聚合酶的松弛(初始)结合位点, 序列 聚合酶的松弛 初始)结合位点, § RNA聚合酶依靠其 亚基识别该位点 聚合酶依靠其σ亚基识别该位点 聚合酶依靠其 —识别位点(R位点) 识别位点( 位点 位点) 识别位点 § 大多数启动子中共有序列为 T82T84G78A65C54A45 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 重要性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因子) (RNApol 的σ因子) 因子 § 位置在不同启动子中略有变动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所识别的启动子区
•
启动子上升突变、 启动子上升突变、启动子下降突变
序列与- 序列的间隔区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2) -35序列与-10序列的间隔区与转录效率的关系 ) 序列与 ◆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碱基序列并不重要 ◆ 间距非常重要,17bp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 间距非常重要, 的间距转录效率最高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 间距上的突变种类: 间距趋向于17bp → 上升突变 间距趋向于 间距远离17bp → 下降突变 间距远离
二、参与转录起始的关键酶与元件
(一) RNAσ聚合酶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大肠杆菌为例) 全酶=核心酶+ σ(sigma)因子
β ω α
α
σ
β’
图 12-5 E.coli RNA 聚合酶的亚基组成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分析
亚 基 α β β' ω σ 基因 rpoA rpoB rpoC ? rpoD 相对分 子量 36500 151000 155000 11000 70000 亚基 数 2 1 1 1 1 组分 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3.1 RNA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3.2 DNA转录的基本过程 3.3 RNA聚合酶 3.4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5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3.6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3.7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3.8 RNA的编辑、再编码和化学修饰
➢ RNA聚合酶Ⅱ存在于细胞核质内,转录产物为 hnRNA,经加工后生成mRNA。
➢ RNA聚合酶 Ⅲ存在于细胞核质内,主要转录产物 为tRNA、5Sr RNA、snRNA。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一般由8~16个亚基所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超过5×105 。
.
7
3.2.2 转录起始
➢ RNA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后,使启动子附近的 DNA双链解旋并解链,形成转录泡以便底物核苷 酸与模板上的碱基配对。
➢ 转录起始是RNA链上第一个磷酸二酯键的产生。
➢ 转录起始可分为3个阶段:
✓ RNA聚合酶全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 ✓ DNA构象改变,封闭复合物转变成开放复合物。 ✓ 开放复合物与最初两个NTP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转
➢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模板识别、转录起始、转 录延伸和转录终止。
.
6
3.2.1 模板识别
➢ 模板识别是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 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 启动子是基因转录起始所必需的一段DNA序列。
➢ 真核细胞中模板识别与原核细胞不同。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区,需要转录调控因子(辅助蛋白)按特定顺序结 合于启动子上,RNA聚合酶才能与之结合并形成 复杂的转录前启始复合物。
➢ α亚基与核心酶的组装及启动子识别有关,并参与 RNA聚合酶和部分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
➢ 由β和β'亚基组成了聚合酶的催化中心。
➢ 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
.
12
3.3.2 真核生物生物RNA聚合酶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3种(见P83表3-4)。
➢ RNA聚合酶Ⅰ存在于细胞核的核仁中,转录产物 是45S rRNA前体,经剪接修饰后生成除5S rRNA 外的各种rRNA。
➢ RNA链可自身折叠形成局部双螺旋。主要是A-U、 G-C配对,偶而有G-U配对。RNA双螺旋的大小 沟差异不大,不适合与蛋白质进行序列特异性相 互作用。
➢ RNA可折叠形成复杂的三级结构。RNA主链上的 未配对区可自由旋转,以及不规则的碱基配对。
.
4
3.1.2 RNA的种类和功能
➢ mRNA:编码了一个多肽中的氨基
.
1
➢ DNA序列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它通过自主复制 得到永存,并通过转录生成信使RNA、翻译生成 蛋白质的过程来控制生命现象。
➢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 转 录 是 指 拷 贝 出 一 条 与 DNA 链 序 列 完 全 相 同 的 RNA单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
➢ 翻译是指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三联 遗传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的过 程,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
5
3.2 DNA转录的基本过程
➢ RNA链合成的特点:
✓ 新链合成方向5'→3'。DNA模板链方向3'→5'。 ✓ 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模板链)为模板。 ✓ RNA聚合酶以四种核苷三磷酸(NTP)为底物。 ✓ DNA模板链与RNA链之间的碱基配对规则:A-U、T-A、
G-C、C-G。 ✓ 各核苷酸之间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 ✓ 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可从头合成RNA。 ✓ RNA链带有与DNA编码链相同的序列(U→T)。
变成RNA聚合酶、DNA和新RNA三元复合物。
.
8
3.2.3 转录延伸
➢ 当RNA聚合酶催化新生RNA链长达9~10核苷酸时, σ因子从全酶上脱落下来。
➢ 核心酶沿DNA模板链移动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 这个过程称为转录延伸。
➢ 全酶构象是与DNA专一结合所要求的,核心酶就失 去了对DNA特异性序列的识别和结合能力。
➢ 在延伸阶段,底物NTP不断被添加到RNA链的3'OH端。DNA双链不断解开,RNA新链继续延伸。
➢ 由核心酶、DNA和新生RNA组成的延伸复合物直 到遇到转录终止信号时,才停止加入新的核苷酸。
.
9
3.2.4 转录终止
➢ 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 再 形 成 磷 酸 二 酯 键 , RNA-DNA 杂 合 双 链 分 离 , DNA恢复双链状态,而RNA聚合酶和RNA链从模 板上释放出来,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酸信息。
➢ rRNA:是核糖体中的主要成分。 ➢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 snRNA:核小RNA,在前体mRNA加工中,参与去
除内含子。
➢ snoRNA:核仁小RNA,主要参与rRNA及其它 RNA的修饰、加工、成熟等过程。
➢ scRNA:细胞质小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起作用。
.
10
原核细胞中的RNA转录过程
.
11
3.3 RNA聚合酶
3.3.1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 大多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是相同的。
➢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 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称为核心酶。加上一 个σ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见P82表3-2)。
➢ 转录起始需要全酶,延伸过程仅需核心酶。
➢ 转录的终止信号存在已经转录的RNA序列中,提供 终止信号的这段DNA序列称为终止子。
➢ 终止子的主要特征:转录终止点前有一段富含G-C 碱基对的回文序列,能形成茎环或发卡结构;其后 有一段4~8个寡聚A序列。
➢ 转录终止分为不依赖ρ因子和依赖ρ因子两类。
➢ 有时转录遇到终止信号仍继续转录,称为抗终止。
➢ 编码链(有意义链)与mRNA序列相同的DNA单链。
➢ 模板链(反义链)指导mRNA合成的DNA单链。
➢ 不对称转录:RNA只转录DNA的模板链。
.
2
DNA模板-mRNA-多肽链 之间的共线性关系
.
3
3.1 RNA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3.1.1 RNA的结构特点
➢ RNA主要以单链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碱基主要有 A、G、C、U。
3.1 RNA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3.2 DNA转录的基本过程 3.3 RNA聚合酶 3.4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3.5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比较 3.6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3.7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3.8 RNA的编辑、再编码和化学修饰
➢ RNA聚合酶Ⅱ存在于细胞核质内,转录产物为 hnRNA,经加工后生成mRNA。
➢ RNA聚合酶 Ⅲ存在于细胞核质内,主要转录产物 为tRNA、5Sr RNA、snRNA。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一般由8~16个亚基所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超过5×105 。
.
7
3.2.2 转录起始
➢ RNA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后,使启动子附近的 DNA双链解旋并解链,形成转录泡以便底物核苷 酸与模板上的碱基配对。
➢ 转录起始是RNA链上第一个磷酸二酯键的产生。
➢ 转录起始可分为3个阶段:
✓ RNA聚合酶全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 ✓ DNA构象改变,封闭复合物转变成开放复合物。 ✓ 开放复合物与最初两个NTP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转
➢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模板识别、转录起始、转 录延伸和转录终止。
.
6
3.2.1 模板识别
➢ 模板识别是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 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 启动子是基因转录起始所必需的一段DNA序列。
➢ 真核细胞中模板识别与原核细胞不同。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区,需要转录调控因子(辅助蛋白)按特定顺序结 合于启动子上,RNA聚合酶才能与之结合并形成 复杂的转录前启始复合物。
➢ α亚基与核心酶的组装及启动子识别有关,并参与 RNA聚合酶和部分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
➢ 由β和β'亚基组成了聚合酶的催化中心。
➢ 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
.
12
3.3.2 真核生物生物RNA聚合酶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3种(见P83表3-4)。
➢ RNA聚合酶Ⅰ存在于细胞核的核仁中,转录产物 是45S rRNA前体,经剪接修饰后生成除5S rRNA 外的各种rRNA。
➢ RNA链可自身折叠形成局部双螺旋。主要是A-U、 G-C配对,偶而有G-U配对。RNA双螺旋的大小 沟差异不大,不适合与蛋白质进行序列特异性相 互作用。
➢ RNA可折叠形成复杂的三级结构。RNA主链上的 未配对区可自由旋转,以及不规则的碱基配对。
.
4
3.1.2 RNA的种类和功能
➢ mRNA:编码了一个多肽中的氨基
.
1
➢ DNA序列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它通过自主复制 得到永存,并通过转录生成信使RNA、翻译生成 蛋白质的过程来控制生命现象。
➢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 转 录 是 指 拷 贝 出 一 条 与 DNA 链 序 列 完 全 相 同 的 RNA单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
➢ 翻译是指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三联 遗传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的过 程,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
5
3.2 DNA转录的基本过程
➢ RNA链合成的特点:
✓ 新链合成方向5'→3'。DNA模板链方向3'→5'。 ✓ 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模板链)为模板。 ✓ RNA聚合酶以四种核苷三磷酸(NTP)为底物。 ✓ DNA模板链与RNA链之间的碱基配对规则:A-U、T-A、
G-C、C-G。 ✓ 各核苷酸之间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 ✓ 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可从头合成RNA。 ✓ RNA链带有与DNA编码链相同的序列(U→T)。
变成RNA聚合酶、DNA和新RNA三元复合物。
.
8
3.2.3 转录延伸
➢ 当RNA聚合酶催化新生RNA链长达9~10核苷酸时, σ因子从全酶上脱落下来。
➢ 核心酶沿DNA模板链移动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 这个过程称为转录延伸。
➢ 全酶构象是与DNA专一结合所要求的,核心酶就失 去了对DNA特异性序列的识别和结合能力。
➢ 在延伸阶段,底物NTP不断被添加到RNA链的3'OH端。DNA双链不断解开,RNA新链继续延伸。
➢ 由核心酶、DNA和新生RNA组成的延伸复合物直 到遇到转录终止信号时,才停止加入新的核苷酸。
.
9
3.2.4 转录终止
➢ 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 再 形 成 磷 酸 二 酯 键 , RNA-DNA 杂 合 双 链 分 离 , DNA恢复双链状态,而RNA聚合酶和RNA链从模 板上释放出来,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酸信息。
➢ rRNA:是核糖体中的主要成分。 ➢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 snRNA:核小RNA,在前体mRNA加工中,参与去
除内含子。
➢ snoRNA:核仁小RNA,主要参与rRNA及其它 RNA的修饰、加工、成熟等过程。
➢ scRNA:细胞质小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起作用。
.
10
原核细胞中的RNA转录过程
.
11
3.3 RNA聚合酶
3.3.1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 大多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是相同的。
➢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2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 个β'亚基和一个ω亚基组成,称为核心酶。加上一 个σ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见P82表3-2)。
➢ 转录起始需要全酶,延伸过程仅需核心酶。
➢ 转录的终止信号存在已经转录的RNA序列中,提供 终止信号的这段DNA序列称为终止子。
➢ 终止子的主要特征:转录终止点前有一段富含G-C 碱基对的回文序列,能形成茎环或发卡结构;其后 有一段4~8个寡聚A序列。
➢ 转录终止分为不依赖ρ因子和依赖ρ因子两类。
➢ 有时转录遇到终止信号仍继续转录,称为抗终止。
➢ 编码链(有意义链)与mRNA序列相同的DNA单链。
➢ 模板链(反义链)指导mRNA合成的DNA单链。
➢ 不对称转录:RNA只转录DNA的模板链。
.
2
DNA模板-mRNA-多肽链 之间的共线性关系
.
3
3.1 RNA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3.1.1 RNA的结构特点
➢ RNA主要以单链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碱基主要有 A、G、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