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案例QMS

合集下载

QMS不符合项案例分析

QMS不符合项案例分析

QMS不符合项案例分析QMS不符合项案例分析案例一:审核员在审核采购部时发现:2003年10月以后新增加的七家供货商已按有关文件的规定对供货商进行了现场审核,都已通过了评审成为合格的供方,但采购部不能提供新增加的七家供货商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判定为合格的。

不符合项性描述:2003以后新增加的七家供货商虽已通过了评审成为合格供货商,但采购部不能说明合格供方的标准。

不符合7.4.1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性质一般不合格案例二:在计量中心审核员发现:由外部计量部门提供检定报告中,除千分尺外由XXX计量所检定的报告上只写上`合格`,而没有具体的计量的数据说明及说明是由什么标准设备来检定该计量器具的记录,另编号1011的千分尺在2003年12月28日的自检报告上标准值为10mm的计量数据实测记录为10.005mm,由于没有制定可接受的准则,计量中心的负责人对此不能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不符合项性描述:1. XXX计量所的检定报告中(除千分尺外),没有标明具体计量检定数据及说明是由什么标准设备来检定该计量器具的.不符合7.6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基准的装置定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调整的要求.2.计量中心负责人对2003年12月28日的1011号千分尺报告中10mm的计量数据为10.005mm的结果,由于没有制定验收准则,不能确认其是否合格. 不符合7.6a应记录校准或验证的依据.性质: 以上两项均为一般不合格项.案例三:在一家电扇公司的电机仓库里,审核员看见仓库里的电机都按电机的种类存放,但没有区别不同批次的电机, 仓库管理员告诉审核员,公司对电扇的主要部件电机质量情况是有追溯性要求的,电机发放时员工是按机种发货,进库时会把数量登记在登记本上.一般上是按先进先出发货,但不在登记本上写明批号.不符合性描述:不同批次的电机没作标识,发货没登记批号,不符合7.5.3在规定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应对每个或每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性质:一般不合格案例四:在一间电子工厂的资材部,业务员把过去2个月从台北总公司来的订单让审核员看,订单上都写明了型号及交货期.审核员问业务员,订单的评审是如何进行的,业务员回答说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若订单上的交货期在两星期后,他就签字接受。

审核案例QMS

审核案例QMS

PPT文档演模板
审核案例QMS
案例十六
审核员来到加工车间,请车间主任挑选了几名工人过来进 行简单的交谈,审核员经询问得知,这几名工人在公司工作时 间至少也有三年了,就询问他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有 什么含义?几名工人感到很为难,相互看看,又小声嘀咕了几 句,终于有一个人出面说:这个我们真不知道,好像没有人告 诉我们。审核员观察了车间环境,没有见到张贴有方针,又去 人力资源部追踪,培训计划里也确实没有这项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审核案例QMS
北 京 中 安 质 环
案例十七
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规定:“车间温度应保持在 20~30℃,相对湿度40%~60%。”审核员抽查5月份的工作环境记录时 发现:5月7~11日的湿度均低于33%。审核员问车间主任:这是怎么回事? 主任回答:“这几天天气特别干燥,结果加湿机还罢工了,把我们急坏了, 赶紧找厂家派人过来维修,厂家过来三天才派出人来;就成了这了。” 审核员要求查看加湿机的日常保养记录,主任说:这台加湿机安装上不 久,还在保修期,厂家每季度都来公司检查一回,有问题他们就处理了, 不用我们保养。
PPT文档演模板
审核案例QMS
案例四
审核员查到,公司《THP-01型造纸湿强剂生产操作规程》 规定的“物料最高温度(反应釜内<保持>温度)”为 65∼68°C;但《THP-01型造纸湿强剂成品合成记录》 中,2009.06.15至2009.09.03间连续145釜次的“物料 最高温度(反应釜内<保持>温度)”均低于60度;实际 控制温度与规定温度不符。工艺员说:哦,我们近期进 行了一次设备改造,提高了效率,以前的有些指标不适 宜了。
PPT文档演模
案例十一

QMS审核知识案例分析题集(含参考答案)

QMS审核知识案例分析题集(含参考答案)

QMS审核知识案例分析题集(含参考答案)1、某工厂为某国外品牌公司提供多种部件,产品图纸及主要工艺都由该品牌提供。

半年后,该工厂生产发展,将其中某些部件转包给另一专业工厂生产,未经该品牌公司的许可,将图纸和工艺也全部转交给该专业工厂。

7.5.42、装配车间里放着标有“长城公司来件”的压缩机,车间主任说这是要装配到长城公司购买的空调器上的,审核员问现场的质检员这些压缩机是否已经进行了检验,质检员说这是顾客提供的配件,质量由顾客负责,我们也就没必要进行检验了。

7.5.43、某家具厂为公司生产了一批办公室家具,经检验后全部合格,按合同的要求送货上门,发现有的家具因碰撞而出现裂纹,镜子也破损了。

7.5.54、某工厂加工一批工件,按要求进行100%检验,发现有两个工件不合格,决定返回加工车间进行返工,返工后直接送到装配车间进行组装。

8.35、审核员查某批工件的检验记录时发现该批工件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但该批工件未经任何处理就装配使用了。

审核员要求查看允许此做法的批准记录,检验员这项不合格的指标不会影响产品的主要性能是可以使用的,没必要经过批准。

8.3 b)6、公司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都不了解管理评审和内审的情况。

5.5.37、审核制造部门,部门主管说产品的原材料为本公司采购,所以无顾客提供的产品,审核员问无其他顾客提供的东西,主管说,只有交付用的周转箱是顾客的,而且每箱的摆放、固定、数量都由顾客规定,箱子也是顾客做的,但不属于产品的一部分。

7.5.48、在销售部,审核员抽查合同登记簿,发现有许多修改的记录。

销售科长介绍:“由于顾客根据市场销售情况,经常要调整送货量,因关系较好,一般电话联系”,审核员抽取了4月20日修改记录,要求电视机送货量从500台减少到300台,核对发货记录时发现实际发货量仍是500台。

销售员说:这是老客户了,这次多送一些,下次少送些就可以了,客户不会有意见的。

7.2.29、审核员审核热处理工序,发现××产品正在进行退火,温度显示仪为580℃,工艺规程规定为600±10℃,审核员问操作者为什么未按工艺规程操作,工人回答:“580℃同样能够达到性能要求,为了节能,我们经常这样做。

审核案例QMS

审核案例QMS

北京中安质环
案例五
审核供销部时,审核员发现,《合格供方名录》里没有包 括:产品包装(编织袋)的供方以及提供产品运输服务的 供方;就问供销部长,为什么没有包括这些供方;供销部 长说,运输单位又不确定,是根据货物运输量临时找的, 有时候就是找个个体运输户,评价起来太麻烦;至于编织 袋,不影响我们产品的内在质量,属于B类物资,按公司 规定,不用评价。
案例七
北京中安质环
试验室主任给审核员提供了公司的《内部标准—原料 检验》其中,规定“褐煤”的进货检验项目包括:有机 质,水分,腐殖酸;而2009年10月15日和2009年10月 31日的《检验报告》中,都没有褐煤的“水分”的检验 结果;同时,以上两份检验报告,都没有填写“检验结 论”,也没有检验员和审核人签字(章)。试验室主任 见状说,这两份可能是当时太忙,疏忽漏填了;水分检 验肯定做了,也合格,不然他们早就报告我了。
案例十二
技术部为某客户设计了一座玻璃钢冷却塔,审 核员发现,设计中引用了GB 7190.2《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 料冷却塔》标准,但没有注明标准发布年度,就 要求查看标准原件,设计员取出标准,是1987年 版的;审核员说,你实际用的就是这本么?设计 员说:是啊,就是这个。
案例八
在某门窗加工企业,审核员提出查看中空玻璃加 工中的“打胶”和门窗加工中的“压胶条”过程设备 的鉴定和人员资格的认可,以及过程参数控制情况的 记录。车间主任说:这两个岗位都不是挺关键的过程, 而且,岗位上的操作人员都是熟练工,设备也经常维 修,生产质量可以保证;这些工作好像没有什么必要 吧。
北京中安质环
案例六
成品库房的一角,整整齐齐堆放着一批成品“试剂盐酸”, 审核员走过去一看,被绳子拦住的这批成品的标识牌上写 着“不合格品”;库房主任说,这批产品是顾客退回来的, 主含量不合格。审核员追踪到供销部,供销部经理介绍, 原因已经查明,是质检部一台检测设备失灵导致不合格品 当做合格品售出了,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审 核员问:这批产品销出去多少,怎么处理了?供销部长说, 顾客太分散了,不好查,但只要有顾客来退换货,我们都 会妥善处理的。

QMS-iso9001审核不符合项条款案例分析二

QMS-iso9001审核不符合项条款案例分析二

QMS-iso9001审核不符合项条款案例分析二〖案例161〗涂料厂《进货检验规程》规定应对每批采购的物资进行进货检验。

审核员在质检科查阅进货检验记录发现,3月15日和3月20日两批进货的钛白粉,合在一起只提供了一份检验报告。

检验员说:“这都是一个厂的产品,所以我们就出一份检验报告了。

”案例分析:这属于检验的有章不循,违反了标准“采购产品的验证”的规定。

〖案例162〗某化学试剂厂进货检验规定:“对于老供应商供应的产品就不需要再送化验室进行小试,而如果更换供应商则应送小试,合格才能使用。

”审核员问:“那么对于老供应商进货的产品,还有其他检验方面的规定吗?”检验科长回答:“没有,我们只是进行外观验证。

”审核员问:“这些老供应商的产品是重要物资吗?”检验科长“是重要物资,但是因为老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所以我们就不想太麻烦了。

”案例分析:检验科长回答的理由不能成立。

既然可以进行小试,说明工厂有检验能力;这些产品又是重要物资,因此应该进行进货检验,而不是单纯的外观验证。

这不能由供应商的新老来推理是否检验。

本案违反了标准“采购产品的验证”规定的“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案例163〗餐厅两个包间的客人同时都点了龙虾这道菜。

一位客人姜先生非常细心而且有经验。

当餐厅服务员把鲜活的龙虾拿进来让他过目时,客人顺手掐断了龙虾头上的两根须茎,服务员心里想“他这是干什么呢?”一会儿上莱时,两盘龙虾分别端进两个包间。

姜先生只看了一眼龙虾,就生气地质问服务员:“这是一条死龙虾,刚才那只活龙虾肯定已被你们调了包。

”说完,他扬了一下手里的两条龙虾须说:“刚才那条活龙虾的须在我手里,为什么这只龙虾的须却是完整的?”服务员愣了一下,争辩说:“不会的,先生,我们从来不卖死龙虾。

”姜先生有点激动,以得理不饶人之势对服务员说:“你别强词夺理,没有调包,为什么龙虾跟原来的不一样?”服务员只好说:“可能把龙虾上到另一间包间里了。

4-QMS审核案例

4-QMS审核案例
ISO9001:2008 内部审核员
案例分析
案例
1. 根据文件 OP-020 的要求,管理评审需每 6 个月进行一次。但最近 6 个月未进行管 理评审。 2. 3. 外部校准的测量设备#M004 的准确度要求未明确定义。 目前,各种数据已进行收集。但是,需收集那些数据,收集的频次和方法,数据收 集工作的责任人及评审和提出措施都没有明确规定。 4. 5. 6. 顾客定单#HC0159 中注明的图纸#47-0071-01B 版未被保存。 塑料原料 BX050 (关键的生产性原材料)的供应商的评估记录没有保存。 CAR99008 中要求的纠正措施完成时间为 200x 年 8 月。 但是该报告至今仍未关闭, 且无客观证据表明已进行了任何跟踪行动。 7. 持续改进项目的目标,行动计划,实施和结果未被文件化。且无客观证据表明已对 该项目进行评审。 8. 200x 年度客户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已进行了数据分析,但没有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任何 措施。 9. 10. 11. 零件#HSC037-2P 进货检验时需验证的尺寸项目未被明确定义。 关于顾客定单更改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沟通的记录没有进行保存。 用于产品 S9866 的原材料‘cycoloy’,生产前的预干燥温度和时间没有在任何文 件中说明。 12. 文件 OP-0109 规定,每一次内审应覆盖所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所有生产线。但 在 8 月份进行的内审中,其中 3 条生产线、内部审和管理评审未被审核。 13. 检验计划#IP-0001 要求对产品 S9919 在过程和出货检验时进行的扭矩测试未被执 行。 14. 15. 16. 在进货原材料储存区域,原材料的检验状态未做适当标识。 对于在储存区域的产品没有在适当的周期进行检查以发现是否变质。 产品 S9814A 关于尺寸‘51.88+/-0.13’的 Xbar-R 控制图, 有连续 18 个点在中心 线的上方(不受控状态)。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已采取适当的行动。

QMS审核 报告

QMS审核 报告

以下为广东 设备制造公司的QMS审核报告示例。

内部审核报告1.概况1.1.审核目的:对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检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

1.2.审核范围:质量体系覆盖产品/服务:ZL30、ZL40轮式装载机设计和开发、制造和服务。

涉及主要部门,区域: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有关的部门、岗位、设施和人员。

1.3 审核准则: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的质量手册及其配套的质量体系文件;适用的国家、行业、地区法律、法律、技术标准;与顾客的有关合同。

1.3审核组:李磊(第1小组组长)李立李竣李磊王森(第2小组组长)王林(组长)王彬张涛(第3小组组长)张武张斌1.4审核日期: 2009年3月13日至3月15日。

2现场审核综述(审核要点评价)根据审核计划的安排,公司审核组于2009年3月13日至3月15日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

公司领导对这次审核很重视,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等领导参加了首末次会议,并对审核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审核过程中,审核组得到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积极配合,使审核按计划圆满完成。

详细情况评价如下:2.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分解、量化、适宜性、可实现程度质量方针得到有效贯彻,达到了预定的公司质量总目标,2008年产品一次交验验合格率提高到98%,废品率降到0。

5‰,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质量方针目标的确定是适宜并可实现, 但在部分职能部门如品质部的质量目标尚未于以分解.2.2产品的实物质量产品主要原材料钢材, 做到在合格供方采购, 合格率100%;过程产品液压缸实物质量优良, 2008年质量监督部门抽查合格率100%;最终产品ZL系列轮式装载机质量得到顾客认同, 并进入了国际市场.2.3 删减的合理性本公司的质量菅理体系应符合ISO9001:2008标准所有要求,无删减。

2.4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情况本公司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LZ装载机设计、生产、安装、服务符合行业最新技术标准。

QMS审核案例10个

QMS审核案例10个

QMS审核案例(4.1)〖案例001〗某四星级饭店有南、北两栋楼,南楼设施较北楼差些,房价也便宜些。

一天客人张先生住进南楼,因旅途劳累,不愿到餐厅就餐,于是打电话到餐厅要求送餐到客房。

但是餐厅值班员回答:“对不起,先生,南楼不提供送餐服务。

”张先生大为不满地问道:“既然是四星级饭店,即使南楼较便宜,也应该有送餐服务。

”值班员回答:“对不起,先生,这是本饭店的规定。

”案例分析:根据《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 14308——1997)的6.4.8条款的规定“v.有送餐菜单和饮料单,24h提供中西式早餐、正餐送餐服务。

……”虽然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但是饭店一旦采用即变成强制性的标准(因为饭店已经被评为四星级),应该百分之百地执行标准的规定。

因此饭店规定对南楼不提供送餐服务就违反了国家标准的规定,应立即更改。

本案违反了标准“1.1总则”的“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及“5.1管理承诺”的“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的规定。

〖案例002〗某公司生产系列高压硅堆,据总经理说他们生产的都是定型产品,因此没有设计开发的工作。

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看到一位技术员正在对某种新型高压硅堆进行测试,审核员问:“这是定型产品吗?”技术员回答:“这是我们刚刚由外单位引进的新产品,目前正在工艺调整阶段。

” 审核员问:“对于工艺的转化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技术员答:“由于该类型产品我们从来没有生产过,而且还要增加一些新的设备,加上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工艺科的指导下已反复做了十几遍试验了,估计最近就可取得成功。

”审核员要求查看这方面有关的技术资料,例如产品的立项、策划、工艺转化的记录等等,技术员说:“我们没有把设计开发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因此这方面的记录很不规范。

”审核员问公司经理:“为什么不把设计开发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经理回答:“听说标准对技术开发的控制要求很麻烦,因此我们就不纳入管理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十
在质检部审核时,审核员细致地观察了产品检验试 验过程和环境;先后发现,天平室没有配备干湿温度计, 没有建立天平使用时实际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量记 录;现场“分析天平”箱内用于吸潮的两袋变色硅胶均 100%呈粉红色,已经饱和。化学分析室没有建立标准溶 液配备记录,标准溶液瓶上所贴的“合格证”也没有标 注“有效日期”或“配置日期”。向导找来相关检验人 员,审核员问:这些标液是什么时候配置的?检验员回 答说,好像也就是两三个月吧,不会太久。
案例十六
审核员来到加工车间,请车间主任挑选了几名工人过 来进行简单的交谈,审核员经询问得知,这几名工人在公司工 作时间至少也有三年了,就询问他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有什么含义?几名工人感到很为难,相互看看,又小声嘀咕了 几句,终于有一个人出面说:这个我们真不知道,好像没有人 告诉我们。审核员观察了车间环境,没有见到张贴有方针,又 去人力资源部追踪,培训计划里也确实没有这项内容。
案例十四
审核员在经营部了解到,某客户提供了一批玻璃 纤维布,用于为其加工的玻璃钢车顶水箱。审核员问:这 些玻璃纤维布存放在什么地方?销售主任说:都统一存放 在材料库房。审核员来到了材料库,仓库主任介绍说,这 批货我们是单独存放的,防止与公司自购材料混淆。审核 员发现,这批布里夹杂着一小部分有些受潮发霉,就问: 这些货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么?主任说,对,来的时候就这 样。审核员问,客户知道这件事么?主任说,还不知道, 我准备他们来提货时再跟他们说。审核员又查阅了《顾客 财产登记》,上面记载的内容包括:顾客名称,财产名称 ,规格型号,数量,进货日期,登记人。审核员问,除了 这份记录,还有别的与顾客财产相关的记录么?主任说, 就这,没有别的了。
案例七
北京中安质环
试验室主任给审核员提供了公司的《内部标准—原料 检验》其中,规定“褐煤”的进货检验项目包括:有机 质,水分,腐殖酸;而2009年10月15日和2009年10月 31日的《检验报告》中,都没有褐煤的“水分”的检验 结果;同时,以上两份检验报告,都没有填写“检验结 论”,也没有检验员和审核人签字(章)。试验室主任 见状说,这两份可能是当时太忙,疏忽漏填了;水分检 验肯定做了,也合格,不然他们早就报告我了。
案例四
审核员查到,公司《THP-01型造纸湿强剂生产操作规程》 规定的“物料最高温度(反应釜内<保持>温度)”为 65∼68°C;但《THP-01型造纸湿强剂成品合成记录》中, 2009.06.15至2009.09.03间连续145釜次的“物料最高温 度(反应釜内<保持>温度)”均低于60度;实际控制温 度与规定温度不符。工艺员说:哦,我们近期进行了一 次设备改造,提高了效率,以前的有些指标不适宜了。
案例六
成品库房的一角,整整齐齐堆放着一批成品“试剂盐酸”, 审核员走过去一看,被绳子拦住的这批成品的标识牌上写 着“不合格品”;库房主任说,这批产品是顾客退回来的, 主含量不合格。审核员追踪到供销部,供销部经理介绍, 原因已经查明,是质检部一台检测设备失灵导致不合格品 当做合格品售出了,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审 核员问:这批产品销出去多少,怎么处理了?供销部长说, 顾客太分散了,不好查,但只要有顾客来退换货,我们都 会妥善处理的。
案例十五
产品检验规程规定产品的试验温度是80℃,保持10小时。审核员在 检查试验记录时发现,一个月前试验记录是80℃保持10小时,但最 近却是40℃,保持15小时。检验科长说:“最近加温设备有故障,温 度加不上去,因此我们把温度降了下来,但延长了保温时间。实际 上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审核员要求出示更改规程的书面证据, 检验科长说:“这只是权宜之计,等设备修好后我们再按原来的规定 做,因此我们没有下达书面的文件。”
案例十二
技术部为某客户设计了一座玻璃钢冷却塔,审 核员发现,设计中引用了GB 7190.2《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 料冷却塔》标准,但没有注明标准发布年度,就 要求查看标准原件,设计员取出标准,是1987年 版的;审核员说,你实际用的就是这本么?设计 员说:是啊,就是这个。
审核案例集锦
郭晓宁
案例一
北京中安质环
有一 滩水,旁边堆放的成品,有一些已经被水淋湿, 包装箱明显变形、损坏;抬头向上望去,原来库 房屋顶上,有一个大洞。保管员解释说:这个洞 是前些天漏的,因为天气不冷,也没着急报修, 没想到昨天下了一场雨,我们已经向后勤部申 请维修了。
审核员随向导进入了成品库,发现地面上
北京中安质环
审核员查看《压延生产工艺记录》,其中:2011年4月 14日13点30分钟记录的“旁辊/上辊”等五项温度值被 直接涂抹修改,其中有两项已经辨认不清;2011年4月 18日11点15分钟记录的“引离A/引离B”等五项温度值也 是直接涂抹修改,并有两项已经辨认不清。
案例十
审核员在一个月前收回的200多份“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里,发现有为数不少都写着具体意见,比较集中的有两项, 就问,是否对这些意见进行过统计和分析,经营部经理说, 有这想法,还没有顾上做。于是审核员现场统计了一下, 这两项意见分别占了百分之十七和百分之十五。审核员又 问,针对这种情况,你们做了什么,经理说,考虑过,但 还没来得及做。
案例十一
北京中安质环
审核员发现,生产车间大量使用钢盒尺,问钢盒尺 是怎么控制的,主任说,用于产品放行的都在检定机构 检定了,并且出示了检定报告;审核员又问,用于工序 自检的呢?主任说,我们用一把卡尺检验,并提供了自 校规程和记录。审核员问,这把卡尺检没检?主任说, 卡尺比合尺精度高得多,不用检也能达到效果。
案例八
在某门窗加工企业,审核员提出查看中空玻璃加 工中的“打胶”和门窗加工中的“压胶条”过程设备 的鉴定和人员资格的认可,以及过程参数控制情况的 记录。车间主任说:这两个岗位都不是挺关键的过程, 而且,岗位上的操作人员都是熟练工,设备也经常维 修,生产质量可以保证;这些工作好像没有什么必要 吧。
案例九
就到这里吧 谢谢!再见
案例五
北京中安质环
案例十三
北京中安质环
审核员查看环氧树脂防腐胶液配制记录,找来找去没有找见环氧 丙烷丁基醚和固化剂的投入量,就询问操作工,操作工解释说:我 们有操作规程,规程里有这方面规定,我们就是按规定操作的,没 有要求做记录。审核员看到,操作规程里规定:以100 份WSP6101 型环氧树脂和8~10 份(质量比)环氧丙烷丁基醚混合于干净的容器 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20 份~25 份的固化剂(固化剂的加入量应根 据现场温度适当增减) ,迅速搅拌,进行真空脱泡1min~3min ,以除去 树脂胶液中的气泡,即可使用。
案例十七
北京中安质环
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环境管理规定》中规定:“车间温度应保持在 20~30℃,相对湿度40%~60%。”审核员抽查5月份的工作环境记录时 发现:5月7~11日的湿度均低于33%。审核员问车间主任:这是怎么回事? 主任回答:“这几天天气特别干燥,结果加湿机还罢工了,把我们急坏了, 赶紧找厂家派人过来维修,厂家过来三天才派出人来;就成了这了。” 审核员要求查看加湿机的日常保养记录,主任说:这台加湿机安装上不 久,还在保修期,厂家每季度都来公司检查一回,有问题他们就处理了, 不用我们保养。
案案例二例二
某公司研发中心《TR328A电光分析天平操作规 程》规定:天平应放在温度不易改变的室内(温 度范围20±2℃)。审核员仔细观看,却没有看见 室内有温度调节装置和温度计,主任介绍说,别 看规程写的这么严格,实际这台设备皮实着呢, 温度差一点不影响它的精度。审核员用随身携带 的温度计测量,现场实际温度为27 ℃。
案例十八
在物资部审核时,审核员查看了 8~11月份的采购合同,在合同单上的“执 行标准”栏内,审核员看到填写的内容多为 “执行国标”或“执行行标”。审核员问当 事业务员:“执行国标的名称和编号是什么?” 业务员说:“不好意思,太复杂,我忘了。”
案例十九
北京中安质环
审核员在仓库检查时看到在货架上有十几箱配件上挂着 “待检”的标识,便问库管员:这批产品是什么时候到货的?”库 管员查了一下记录说:“这是半个月以前到货的。”审核员:“为 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检验呢?”库管员回答:“我也不知道,那 几天正好我生病请假,这些事都是由生产科小张代我负责的。” 审核员打电话问生产科的小张,小张想了一下回答:“这批货是 送来的第二天检验完毕的,是合格品。恰好检验完保管员回来上 班了,我记着回去忙我的事,忘记告诉他更换标签了”
案 例 五
北京中安质环
审核供销部时,审核员发现,《合格供方名录》 供方;就问供销部长,为什么没有包括这些供方;供销部 长说,运输单位又不确定,是根据货物运输量临时找的, 有时候就是找个个体运输户,评价起来太麻烦;至于编织 袋,不影响我们产品的内在质量,属于B类物资,按公司 规定,不用评价。
案例三
北京中安质环
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中,质检部提出,正在使用的一台测量 设备-色谱仪,是一台用过多年的设备,并且最近它的状 态有时不太稳定,有可能发生故障,需要更新了;总经理 对此事的答复是,可以进新设备更换,并指示财务准备资 金。审核员到质检部做进一步的了解,发现资金至今没有 到位,便问,万一在新设备就位并可以启用前,在用设备 就发生故障怎么办?质检部长说,可不是,我也正为这事 发愁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