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节 常见的动物(1)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2.4.4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自然科学

七年级科学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2.4.4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自然科学

12/9/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第4课时(kèshí)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探究(tànjiū)点三
[情景展示]
蚯蚓是怎样生活的
12/9/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第 课时 4
(kèshí)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问题(wèntí) 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知道蚯蚓是怎样生活的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第4课时(kèshí)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重要提示:
1.对于节肢动物需要(xūyào)重点关注,昆虫纲拥有最多的动物种类。
2.外骨骼和骨骼: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分布全身体表,隔绝动物体内 部器官和外界环境,是节肢动物的支撑系统和保护系统;脊椎动物 的骨骼分布在体内,主要起支撑作用。
触角

两对翅
口器和______;胸部一般长有__________对翅,________对足;身体、

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__________。
外骨骼
12/9/2021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
第4课时(kèshí)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新知三 蚯蚓(qiū yǐn)的生活
1.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细长,由许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的体节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所用的液滴取自培养液的____表__层_____,因为 该部位培养液含氧丰富。草履虫通过___表__膜____从水中获得氧气,并将产生 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通过__胞__肛____排出体外。 (2)该实验中草履虫会向_____左_____(填“左”或“右”)侧移动,这一 过程需通过___纤__毛____的摆动完成。
6 课堂小结
单细胞生物
形态:倒转的草鞋
常见种类 草履虫
1. 纤毛 运动
2. 表膜 呼吸
3. 口沟 摄食
结构 及作 用
4.食物泡 消化吸收 5. 胞肛 排出残渣
6. 伸缩泡 , 收集管 出废物
收集排
7. 细胞核 生殖遗传
8.细胞质
有益
与人类关系 有害
7 课后拓展
学完了本节课的知识,你是否感叹于单细胞生物 的结构竟会如此精妙,请你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一个草履虫的模型吧!
草履虫的对应结构
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废物
细菌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通过食物泡消化
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表面; 通过表膜呼吸
收集管和伸缩泡排除多余的水分
口沟、食物泡、胞肛 表膜
收集管、伸缩泡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遇到棉花纤维会后退
能生长繁殖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当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会通过 分裂产生新个体
3.下列关于图中四种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1和4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四种生物均能进行细胞分化 C.2是草履虫,可净化水质 D.都能独立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二、实验探究题 4.下图表示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培养液,在右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 食盐,然后把这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常见的动物【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特点的动物是()A.蚂蚁特工B.小丑鱼尼莫C.唐老鸭D.小猪佩奇【答案】D【解析】图中A蚂纹特工属于节肢类,B小丑鱼尼莫属于鱼类,C唐老鸭属于鸟类,它们都是卵生的动物;D小猪奇属于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

2.2020年12月,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鸟类)再次回到永嘉过冬,如图。

下列对中华秋沙鸭描述正确..的是()A.体温恒定B.胎生C.体表被毛D.体外受精【答案】A【解析】A.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鸟类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属于恒温动物,正确。

BD.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错误。

C.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类,身体被覆羽毛,体表被毛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错误。

3.如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5种鱼中能分布北极海城、热带湖泊和全球分布的分别是()A.1、2、3B.5、3、4C.3、1、5D.2、1、5【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2生活在北极海域,1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5分布最为广泛。

故选D。

4.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特点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A.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B.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答案】A【解析】据分析可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都是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

5.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4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体外受精B.体温恒定C.无性生殖D.背部有脊柱【答案】D【解析】袋鼠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鸽子属于鸟类,鲫鱼属于鱼类。

A.袋鼠、蜥蜴、鸽子都是体内受精,A错误。

B.蜥蜴、鲫鱼属于变温动物,B错误。

C.袋鼠、蜥蜴、鸽子、鲫鱼的生殖,都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4节单细胞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4节单细胞生物
P66想一想议一议
眼虫
都有叶绿体可光合作用
四、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的一面: ①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②净化污水(草履虫)
有害的一面: ①能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
疟疾
②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赤潮(水华现象),当人类的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量排入 海水中,使海水有机物过多,这些 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呈 现红色称为赤潮。
草履虫有能够 趋向有利刺激, 逃避有害刺激, 我们把它的这种 特性叫做应激性。
P69练习3
食盐
食盐
甲.在载玻片左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
甲: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 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 滴中去。
肉汁
乙.在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滴肉汁 乙: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 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 结论: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 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趋利避害)!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 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 较多的浅水中。它体表的任何 部位都可形成变起,称为伪足。
衣藻:单细胞藻类植物
衣藻是单细胞藻 类植物,活在淡水 中。前端有两根鞭 毛,可以在水中自 由游动。
衣藻:单细胞藻类植物
眼虫是单细胞原生生物, 细胞质内有大量卵圆形叶绿 体。在鞭毛基部有一眼点, 紧贴着眼点有一膨大部分, 能感受光线。眼虫在运动中 具有趋光性。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P67
一、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生物圈中还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 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 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 寄生在我们身体里。

第2章观察生物第4节常见的动物-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上课课件

第2章观察生物第4节常见的动物-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上课课件
无脊椎动物检索表 身体单细胞……原生动物 身体多细胞……2 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3 摄食和排泄分两个开口……4 身体背腹扁平 ……扁形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
长或薄的体型……5 非长或非薄的体型……6 身体有许多体节 ……环节动物 身体线形,不分节……线形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软体动物 无贝壳……7 体具棘皮 ……棘皮动物 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 节肢动物
典例3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判断下列动物中属于 类动物的是( )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2)举例
脊椎动物检索表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鸟类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3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爬行类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 两栖类 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 …… 鱼类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要准备的器材
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2
根据蚯蚓昼伏夜出的习性观察和讨论
记录本
白天穴居,取食泥土中的有机物;夜间爬出洞穴,取食落叶
3
将蚯蚓放在瓷盘中,观察蚯蚓身体的颜色、形状与身体前端的环带
瓷盘、记录本
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身体呈长圆柱形,靠近身体前端的地方有比较宽、光滑的环带
3.科学的生物分类方法
(1)分类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
(2)分类等级:有七个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种”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的动物 说课稿(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的动物 说课稿(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的动物说课稿(2)
《无脊椎动物》说课稿
无脊椎动物是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的最后一课时。

这节内容的体系是这样的:动物是按其有无脊椎骨分为两大类的;先介绍每类脊椎动物,再学习无脊椎动物。

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比较熟悉的脊椎动物逐渐走向不是特别熟悉的无脊椎动物。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知道昆虫的特征。

重点是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

难点是怎样给无脊椎动物分类。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这节内容中贯穿整节课的主线是生物的逐级分类。

而动物的特征是分类的依据,只有明确了每类动物的特征之后,才能给生物正确分类。

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后,能对所给的一种具体动物,能根据其特征找到它们在动物界的位置、即它是属于哪一类的。

由于学生对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感性认识相比脊椎动物要少得多。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无脊椎动物----虾和蟹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用了许多图片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图片展示每种无脊椎动物都给以简
合作精神与表达能力。

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植物(第二章第4,5节)(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植物(第二章第4,5节)(解析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5节常见的动植物【考点串讲】常见的动物常见的植物【专题过关】一、选择题1.(2022·舟山期中)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图中数字涵义表述不正确的()A.④表示体内具有脊柱B.④表示卵生C.④表示体温恒定D.④表示用鳃呼吸【答案】D【解析】A.金鱼、家鸽、白鲸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A正确。

B.金鱼和家鸽都是卵生,故B正确。

C.家鸽属于鸟类,白鲸属于哺乳动物,二者都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故C正确。

D.金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白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故D错误。

2.(2021·余姚期中)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的是()④体表有羽毛④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④前肢演变成翼④善于飞行A.④④④B.④④④C.④④④D.④④④【答案】B【解析】由分析可知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等。

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

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

昆虫也善于飞行。

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可见④体表覆羽、④前肢演变成翼、④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3.(2021·余姚期中)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请你选一选,下面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青蛙的体形呈梭形——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C.鸟类的骨大多中空,无膀胱——减轻体重,便于飞翔D.猎豹善于奔跑,是动物中的赛跑冠军——适于捕食动物【答案】B【解析】A.鱼的体形呈梭形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故A正确。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青蛙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而不是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故B错误。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目录《科学》(7~9年级)1—6册章节目录介绍七年级上(初一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初一下)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擦力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初二上)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初二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初三上)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初三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1)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于分类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生活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分类的经验;事实上分类也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

动物分类知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千变万化,以它来学习分类方法有所不妥,不利于动物分类体系的建立。

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简单进行分类。

无助于分类思想的强化,因此这里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有目的地进行分类。

要求学生分组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同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辨析生物学分类中经常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这种分类方法有什么道理,这样分的好处是什么?为了说明这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就不得不补充脊椎骨和脊柱出现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支持体重,使躯体可以长得大;可以保护脊髓、内脏;可以附着肌肉使得运动快速,增强适应能力。

)。

最后应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分类,分类需要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是有目的的;
2、了解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了解分类的依据是脊椎骨形成的脊柱;
3、了解常见动物的分类。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

3、利用分类学知识解决动物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动物要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怎样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动物的重要特征上。

教学方法:
教师参与的分组讨论式学习
媒体形式:
动物图片和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