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抢分特练(8))

合集下载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汇编基础知识部分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汇编基础知识部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题(大纲版)详解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2012高考语文必考题型全面解析(八).pdf

2012高考语文必考题型全面解析(八).pdf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2012·菏泽模拟)“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与这个宣言有关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C.北伐战争D.红军长征 2.九十多年前,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

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A.同盟会建立B.开国大典C.建党伟业D.西安事变 3.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4.(2012·山西模拟)《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你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6.(2012·宜宾中考)“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是指( ) A.日本对东北三省殖民统治 B.日本占领华南地区 C.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 D.日本制造南京惨案 7.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

2012语文新课标夺分预测题:基础知识(2)

2012语文新课标夺分预测题:基础知识(2)

2012届语文高考专题测试:基础知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中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扁.舟/偏.锋钳.制/潜.流数.九寒天/数.曲忘祖B.稗.草/裨.益亢.奋/伉.俪殚.精竭虑/箪.食壶浆C.供.述/供.职积攒./攒.动栖.栖遑遑/息.息相通D.恪.守/咯.血疏.放/淑.静旋.转乾坤/头晕目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惨淡元宵暖洋洋左右逢援B.渲泄腾空挤牙膏稍纵即逝C.添置监察首影式卑躬屈膝D.告竣廓清硬着陆泾渭分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针对吉尔吉斯斯坦动荡局势,有关专家指出,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后,经济、民生和腐败等没有根本解决,导致不断扩大并最终引发骚乱。

②中国外交部4月13日对“日方称中国海军直升机在其海域附近飞行是‘危险行为’”作出,称“有关海域是公海”。

③有关干群关系的调查数据令人困惑:大多数公开对干群关系“没有感觉”,而55%的公务人员认为干群关系“很融洽”。

为何在对双方关系的认识上,出现如此大的?A.事态回应偏颇B.事端回复偏差C.事态回应偏差D.事端回复偏颇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

特别是由冰心先生翻译的《园丁集》,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词约意丰。

B.“天河一号”开发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立志在有生之年....开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C.就在贵州旱区.在简陋的教室里。

传出一阵琅琅书声。

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正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学习。

D.我国将在2020年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似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济南2009年房地产市场蓝皮书》显示:济南市公务员群体购虏理性审慎,多以自身收入与资产条件出发,以满足自住需求为目标。

201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抢分特练(6)

201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抢分特练(6)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精练 (6)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圮(pǐ) 百舸(kě) 衣钵(bō) 图穷匕见 (xiàn) B.箕踞(jī) 凌侮(wǔ) 鄙人(bǐ) 扼腕叹息(è) C.罗绮 (qí) 戮力(lǔ) 彳 亍(chù) 挥斥方遒 (qiú) D.青荇(xìng) 参乘(chéng) 慰藉(jí) 浪遏飞舟 (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寥 笙萧 俘虏 同仇敌忾 B.迷茫 飘渺 慷概 如愿已偿 C.篱墙 追溯 戍守 无济于事 D.苍桑 安详 凄惋 义气风发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秦王还柱而走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使工以药淬之 C.张良出,要项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恐惧不敢自陈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杀人如不能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5.与“函封之”中的“函”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A.夜缒而出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太子迟之 D.其人居远未来 6.与“以其无礼于晋”句式相同的一项( ) A.是寡人之过也 B.而燕国见陵之耻辱除矣 C.夫晋,何厌之有 D.燕王拜送于庭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①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②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附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附答案)2012届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B.虔诚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C.山麓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D.阡陌悭吝翩跹谦谦君子牵强附会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友情在本性上是缺少防卫机制的,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一点上。

几盅浓茶淡酒,半夕说三道四,便相见恨晚,顿成知己,而所谓知己当然应该关起门来,言人前之不敢言,吐平日之不便吐,越是隐秘越是贴心。

如果讲的全是口若悬河的大白话,哪能算作知己?如果只把家庭琐事、街长里短当作私房话,又哪能算作男子汉?因此,这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口蜜腹剑的空间。

许多正常情况下不愿意接触的人和事就在这里扭合在一起……心中也曾不安,但又怕落一个疏远朋友、背弃友情的话柄,结果,友情成了通向丑恶的拐杖。

A.说三道四B.相见恨晚C.口若悬河D.口蜜腹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考古学家小组在德国境内发现了日前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生活在4600年前石器时代的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儿子——的遗体。

B.根据近期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季度监测》显示,当当网以市场份额46%的绝对优势保持出版零售市场头名。

C.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关键在于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D.当今时代,知识迅速更新,文化多元发展,快餐文化以其实用价值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传统文化却与现代生活日益脱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②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

③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④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⑤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

A、④⑤③①⑥②B、①⑤⑥④②③C、③①⑥④②⑤D、③②④⑥⑤①(二)语言运用题1、对联(字数一致、词性相对、平仄可不论)【创新示例】今年以来,上海各媒体努力探索,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推出了“文明从我做起”等一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栏目和报道。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语文基础知识试题详解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语文基础知识试题详解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语文基础知识试题详解(北京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辍笔谈笑风生间(jiàn)或李代桃僵(jiáng)B. 针灸仗义执言蹙(chù)额毛骨悚(sòng)然C. 蹂躏再接再励檄(xí)文百舸(gě)争流D.垫付绿草如茵游说(shuǐ)乳臭(chòu)未干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C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答案】C【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

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

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D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C. 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答案】D【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B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

【聚焦高考】2012高考语文专题急训(8).pdf

【聚焦高考】2012高考语文专题急训(8).pdf

《教师的幽默教学语言是自己睿智的思想》 教师的幽默教学语言是自己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

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为学生驱除了学习疲劳,从而能引起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

比如说,我在教学《滕野先生》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清国留学生白天油头粉面赏樱花,晚上成群结队学跳舞,不学无术,醉生梦死,将父老乡亲的嘱托抛于脑后,置国家的水深火热不理。

假如现在这些清国留学生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总结后用幽默的语言把那些清国留学生批得力体无完肤。

这正如别林斯基所言:“准确的和使人令人畏惧的幽默,对一切卑鄙可笑的东西来说都是当头一棒。

”精巧风趣的幽默艺术,将语言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引导思维,启迪智慧 “灌输”是传统教学常用的,亦是最大弊端的体现,忽略了 “启发”,因而很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肤浅。

思维死板呆滞,缺乏思维的灵活性,看事物想问题,只知“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懂“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时常会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思维表面化,看事物想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思维的深刻性。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

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语言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燃起积极思维的烈火。

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且能入木三分,还可以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其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我在分析《威尼斯商人》的人物形象时,说了一句幽默的话:“他什么都不缺,除了金钱和良心。

他是一部贪婪成性、视财如命、虚伪狡诈、毫无人性的赚钱机器。

”将夏洛克这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将其贪婪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

学生为这番新颖别致的谈话所吸引,他们全心投入,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01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抢分特练(7)

201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抢分特练(7)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精练 (7)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咎言(jiù) 城隅(yú) 葳蕤(ruí) 隰则有泮(bàn) B、联袂(mèi) 懵懂(měng) 罹难(lí) 骁勇善战(xiāo) C、吮吸(shǔn) 笑靥(yè) 回溯(shuò) 淇水汤汤(shāng) D、骐骥(jì) 愆期(qiān) 便言 (biàn) 否极泰来(fǒu)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拔涉 物事人非 耳濡目染 信誓旦旦 B.窈窕 生死犹关 万劫不复 因循苟且 C.呓语 忧心忡忡 拂袖而去 可望而不可即 D.松驰 玉树临风 一塌糊涂 独出心栽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B、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C、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慨解囊, D、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的挣扎与反抗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 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④⑤⑥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8小题,共34分) (一)阅读四节诗句,完成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精练(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废除科举百年祭
周宁
①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

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

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②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却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

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

就社会政治而言,自上而下,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自下而上,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晋升的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社会精英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的政治活动。

社会晋升机制,是社会结构的核心。

科举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③科举不仅是中国社会政治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的儒家经学化,使得它从一种普通的学说变成了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家知识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

科举制使儒家彻底制度化、制度保证真理的权力化、思想保证制度的真理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

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作过公正评价。

首先,科举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社会中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与价值或意识形态制度化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
社会稳定。

⑤传统的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

在前现代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

(节选自《书屋》,原文有改动)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

B.科举制度始终自觉坚持传播儒家思想,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延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证。

C.科举制度是当时“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的基础,使古代封建统治能够“人文化天下”,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

D.科举文明促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主要武器,出现了“文人”即“哲人”治天下的局面,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

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看重人文在天下秩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这种“理想国”模式在前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却在中国得到了实现。

B.借助科举制度,儒家的意识形态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当时的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其原因是真理的权力化得到了保证。

C.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国”的可能性,但这种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

D.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因为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

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

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

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

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

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

3.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语句对应“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但非“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
2.(5分,对一个2分,多选不给分)
A〖原因见第②段“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却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

”〗D〖原因见第③段“科举制使儒家彻底制度化、制度保证真理的权力化、思想保证制度的真理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
3(3分)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古人的浪漫情怀;并为“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作铺垫;同时,与上文的“遥远”和标题中的“天生”一词相照应。

(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其作用,回答出一个角度且言之成理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两点即可得满分)
4(4分)①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②浪漫的语文呼唤着浪漫的情怀,唯有具备一些浪漫的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