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县五凤镇九年制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四川省金堂实验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金堂实验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2016年秋季期中联考八年级数学试卷(满分150,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623x x x =⋅B .3332a a a =⋅C .632m m m m =⋅⋅D .33c c c =⋅ 2、2)3(-的算术平方根是( )A 、9B 、–3C 、3±D 、3 3、分解因式32b b a -结果正确的是( ) A 、)(22b a b -B 、2)(b a b -C 、))((b a b ab -+D 、))((b a b a b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 222)(-与- B 382--与 C 212与- D 22与-53-、0 3.1415、π 2.123122312233…… 中,属于无理数的个数有( )个。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6、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A .①B .②C .③ D. ①和②7、若10=-b a ,5=ab ,则22b a +的值为( )A 、15B 、90C 、100D 、11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8 因式分解:=-x x 1022 .9、计算:=+-∙-)42(32x x x ; 10.若12)4()3(2-+=-⋅+nx x x x ,则=n11、若42++kx x 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则=k 12、如图1,已知AC=AD ,若使△ABC ≌△ABD , 请您补充条件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13.如图2,△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DCE ,其中︒=∠︒=∠452,551,则______=∠E °14、一个矩形的面积是3(x 2-y 2) , 如果它的一边长为( x+ y) ,15、命题:对顶角相等是_________ 命题 (填 真,假 )16、观察下列各式:,,,……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 ≥1)的等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的边长AB =20cm ,BC =16cm ,点E 在边AB 上,AE =6cm ,如果点P 从点B 出发在线段BC 上以2cm/s 的速度向点C 向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D 上从点C 到点D 运动.则当△BPE 与△CQP 全等时,时间t 为 s.2016年秋季期中联考八年级数学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AB8、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8.计算 (1) 2332)31()3(ac b a -⋅- (2) 22(52)(450)(2)x x x x ---÷-(3)-a 11÷(-a)6·(-a)5 (4) ()()()()22332625x y x y x y x y++---19:先化简,再求值: )1)(1()1(2+--+x x x ,其中12+=x .(9分)20、已知:如图,AB =CD ,DE ⊥AC ,BF ⊥AC ,E ,F 是垂足,.求证:(1);(2).(9分)21、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若它边长都减少3㎝,它的面积减少了45c㎡. (9分)⑴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边长减少后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⑵求原正方形的边长a的值。

人教版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因式分解x2﹣9的结果是()A.(x+9)(x﹣9)B.(x+3)(x﹣3)C.(3+x)(3﹣x)D.(x﹣3)22.有一组数据如下:3,5,4,6,7,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0 B. C.2 D.3.对与实数,﹣π,,3.1415,0.333…,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个加1),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4.对与3+的运算结果的估计正确的是()A.1<3+<2 B.2<3+<3 C.3<3+<4 D.4<3+<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是16的平方根B.的算术平方根是4C.0没有算术平方根D.2的平方根是6.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是()A.5 B.C.5或D.无法确定7.适合下列条件的△ABC的三边a、b、c,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3,c=3 B.a=7,b=24,c=25C.a=8,b=15,c=17 D.a=,b=,c=8.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A.B.C.D.9.若实数x、y满足+(y+3)2=0,则x+y的值为()A.1 B.﹣1 C.7 D.﹣710.如表是某地区某月份的气温数据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21;21 B.21;21.5 C.21;22 D.22;2211.对于a2﹣2ab+b2﹣c2的分组中,分组正确的是()A.(a2﹣c2)+(﹣2ab+b2)B.(a2﹣2ab+b2)﹣c2C.a2+(﹣2ab+b2﹣c2)D.(a2+b2)+(﹣2ab﹣c2)1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满足a4﹣b4=a2c2﹣b2c2,则△ABC一定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某同学在对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时,正确的分解成了(x﹣b)(x﹣2),则b= .14.若二次三项式x2+(m﹣2)x+9是关于x的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15.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高为3,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6.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4、6、3、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17.在△ABC中,AB=AC=10,BC=12,则△ABC的面积为.18.若a、b、c为△ABC的三边,且a、b、c满足a2+b2+c2+200=12a+16b+20c,则△ABC的最长边的高的长度等于.三、解答题19.(16分)计算化简(1)﹣(2)﹣(﹣2+)(3)×﹣5(4)()2.20.将下列各多项式因式分解(1)15a2+5a(2)x5﹣x3(3)a3b﹣4a2b2+4ab3(4)1﹣x2﹣y2+x2y2.21.已知:x=,y=,①x+y;②xy;③x2+y2;④(x2+x+2)(y2+y﹣2)22.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下列方程①x2=9;②(x﹣2)2=4;③(2x+1)2=12;④(x+1)3=﹣2.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BC,AC⊥CD,以CD为直径作半圆O,AB=4cm,BC=3cm,AD=13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4.已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网格中作△ABC,使得AB=,BC=,CA=,.并求S△ABC25.探究题:.(1)在正△ABC中(图1),AB=2,AD⊥BC于D,求S△ABC(2)在正△AB1C1中(图2),B1C1=2,AB2⊥B1C1于B2,以AB2为边作正△AB2C2,AC1、B2C2交于B3,以AB3为边作正△AB3C3,依此类推.①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周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②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26.在正方形ABCD中,AB=4,E为BC的中点,F在CD上,DF=3CF,连结AF、AE、EF.(1)如图1,求出△AEF的三条边的长度;(2)判断△A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S△ECF +S△ABE与S△AE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2,作EG⊥AF于G,①试求出FG、AG、EG的长度;②试探究EG2与FG×AG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因式分解x 2﹣9的结果是( )A .(x+9)(x ﹣9)B .(x+3)(x ﹣3)C .(3+x )(3﹣x )D .(x ﹣3)2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x 2﹣9=(x+3)(x ﹣3).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2.有一组数据如下:3,5,4,6,7,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10B .C .2D .【考点】方差.【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x 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 【解答】解: =(3+5+4+6=7)=5,S 2= [(3﹣5)2+(5﹣5)2+(4﹣5)2+(6﹣5)2+(7﹣5)2]=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 2= [(x 1﹣)2+(x 2﹣)2+…+(x n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3.对与实数,﹣π,,3.1415,0.333…,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个加1),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π,,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个加1)是无理数,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4.对与3+的运算结果的估计正确的是()A.1<3+<2 B.2<3+<3 C.3<3+<4 D.4<3+<5【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的范围,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1<2,3+1<3+<2+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的范围是解题关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是16的平方根B.的算术平方根是4C.0没有算术平方根D.2的平方根是【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依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A、﹣4是16的平方根,故A正确;B、=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B错误;C、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C错误;D、2的平方根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掌握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是()A.5 B.C.5或D.无法确定【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 =;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 =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7.适合下列条件的△ABC的三边a、b、c,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3,c=3 B.a=7,b=24,c=25C.a=8,b=15,c=17 D.a=,b=,c=【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符合a2+b2=c2即可;反之不符合的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因为32+32=(3)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因为72+242=25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因为82+152=17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因为()2+()2≠()2,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A.B.C.D.【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设点C表示的数是x,然后根据中点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点C表示的数是x,∵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C,B两点关于点A对称,∴=﹣1,解得x=﹣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根据点B、C关于点A对称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9.若实数x、y满足+(y+3)2=0,则x+y的值为()A.1 B.﹣1 C.7 D.﹣7【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相加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 +(y+3)2=0,∴=0,(y+3)2=0,∴x+y﹣1=0,y+3=0,解得x=4,y=﹣3,故x+y=4+(﹣3)=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0.如表是某地区某月份的气温数据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21;21 B.21;21.5 C.21;22 D.22;22【考点】众数;中位数.【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最中间的数是第15、16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 =22;∵22出现了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在2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11.对于a2﹣2ab+b2﹣c2的分组中,分组正确的是()A.(a2﹣c2)+(﹣2ab+b2)B.(a2﹣2ab+b2)﹣c2C.a2+(﹣2ab+b2﹣c2)D.(a2+b2)+(﹣2ab﹣c2)【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分析】当被分解的式子是四项时,应考虑运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本题a2﹣2ab+b2是完全平方,再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答】解:a2﹣2ab+b2﹣c2=(a2﹣2ab+b2)﹣c2=(a﹣b)2﹣c2=(a﹣b+c)(a﹣b﹣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注意难点是采用两两分组还是三一分组.1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满足a4﹣b4=a2c2﹣b2c2,则△ABC一定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将等式右边的移项到方程左边,然后提取公因式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根据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数为0转化为两个等式;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解答】解:∵a4﹣b4=a2c2﹣b2c2,∴a4﹣b4﹣a2c2+b2c2=0,∴(a2+b2)(a2﹣b2)﹣c2(a2﹣b2)=0,∴(a2﹣b2)[(a2+b2)﹣c2]=0,则当a2﹣b2=0时,a=b;当a2﹣b2≠0时,a2+b2=c2;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运用,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某同学在对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时,正确的分解成了(x﹣b)(x﹣2),则b= ﹣5 .【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由题意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2)(x﹣b),将整式(x﹣b)(x﹣2)相乘,然后根据系数相等求出b.【解答】解:∵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b)(x﹣2),∴(x﹣b)(x﹣2)=x2﹣(b+2)x+2b=x2+3x﹣10,∴2b=﹣10,∴b=﹣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紧扣因式分解的定义,是一道基础题.14.若二次三项式x2+(m﹣2)x+9是关于x的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8或﹣4 .【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计算题;整式.【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解答】解:∵二次三项式x2+(m﹣2)x+9是关于x的一个完全平方式,∴m﹣2=±6,解得:m=8或﹣4.故答案为:8或﹣4.【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5.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高为3,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4.【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先将图形展开,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勾股定理可得出.【解答】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C是边的中点,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AB=π•=4,CB=4.∴AC==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16.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4、6、3、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17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记图中两个正方形分别为P、Q.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与D的面积的和是Q的面积;A与B的面积的和是P的面积;而P,Q的面积的和是E的面积,即A、B、C、D的面积之和为E的面积,∴正方形E的面积=4+6+3+4=17,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发现正方形A,B,C,D的边长正好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最终能够证明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17.在△ABC中,AB=AC=10,BC=12,则△ABC的面积为48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底边上的高,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点D,则BD=BC=6.在Rt△ABD,∵AD2=AB2﹣BD2,∴AD=8,∴△ABC的面积=BC•AD=×12×8=48.故答案为:4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若a、b、c为△ABC的三边,且a、b、c满足a2+b2+c2+200=12a+16b+20c,则△ABC的最长边的高的长度等于 4.8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根据a2+b2+c2+200=12a+16b+20c,可以求得a、b、c的值,从而可以判断△ABC的形状,从而可以求得最长边上的高.【解答】解:∵a2+b2+c2+200=12a+16b+20c,∴a2+b2+c2+200﹣12a﹣16b﹣20c=0,∴(a﹣6)2+(b﹣8)2+(c﹣10)2=0,∴a﹣6=0,b﹣8=0,c﹣10=0,解得,a=6,b=8,c=10,∵62+82=102,∴△AB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 =4.8,故答案为:4.8.【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三、解答题19.计算化简(1)﹣(2)﹣(﹣2+)(3)×﹣5(4)()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进而合并求出答案;(3)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求出答案;(4)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1)﹣=2﹣5=﹣3;(2)﹣(﹣2+)=3﹣(4﹣8+3)=﹣7+11;(3)×﹣5=6﹣5=1;(4)()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20.将下列各多项式因式分解(1)15a2+5a(2)x5﹣x3(3)a3b﹣4a2b2+4ab3(4)1﹣x2﹣y2+x2y2.【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提取公因式5a,然后再整理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x3,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3)先提取公因式ab,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4)用分组分解法,前两项一组,后两项一组,提取公因式,两组之间提取提取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5a(3a+1);(2)原式=x3(x2﹣1)=x3(x+1)(x﹣1);(3)原式=ab(a2﹣4ab+4b2)=ab(a﹣2b)2.(4)原式=(1﹣x2)﹣(y2﹣x2y2)=(1﹣x2)﹣y2(1﹣x2)=(1﹣x2)(1﹣y2)=(1+x)(1﹣x)(1+y)(1﹣y).【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4)用分组分解法,分组是解本小题的难点.21.已知:x=,y=,①x+y;②xy;③x2+y2;④(x2+x+2)(y2+y﹣2)【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①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②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③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代入计算;④把已知数据代入,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解答】解:①x+y=+=﹣1;②xy=×=﹣2;③x2+y2=(x+y)2﹣2xy=1+4=5;④(x2+x+2)(y2+y﹣2)=(++2)(+﹣2)=3×(﹣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下列方程①x2=9;②(x﹣2)2=4;③(2x+1)2=12;④(x+1)3=﹣2.【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即可解答.【解答】解:①x2=9x=±3,②(x﹣2)2=4x﹣2=±2x=4或0.③(2x+1)2=12(2x+1)2=362x+1=±6x=或﹣.④(x+1)3=﹣2(x+1)3=﹣8x+1=﹣2x=﹣3.【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BC,AC⊥CD,以CD为直径作半圆O,AB=4cm,BC=3cm,AD=13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求CD,由于AD已知,只需求AC即可.【解答】解:∵AB⊥BC,AB=4,BC=3,∴AC=5.∵AC⊥CD,AC=5,AD=13,∴CD=12,=π×()2=18π,∴S阴影∴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πcm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扇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24.已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网格中作△ABC,使得AB=,BC=,CA=,.并求S△ABC【考点】勾股定理.【专题】作图题.【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得出A,B,C的位置,进而利用△ABC所在矩形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S△ABC=12﹣×1×3﹣×1×4﹣×2×3=5.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A,B,C的位置是解题关键.25.探究题:(1)在正△ABC中(图1),AB=2,AD⊥BC于D,求S△ABC.(2)在正△AB1C1中(图2),B1C1=2,AB2⊥B1C1于B2,以AB2为边作正△AB2C2,AC1、B2C2交于B3,以AB3为边作正△AB3C3,依此类推.①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周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②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由AD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为BC的中点,求出B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进而求出S,(2)根据(1)同理求出C2、S2,C3、S3依此类推,得到Cn、Sn.【解答】解:(1)在正△ABC 中,AB=2,AD ⊥BC 于D ,∴BD=1,∴AD==,∴S △ABC =BC •AD=×=; (2)由(1)可知AB 2=,∴C 1=3×2×()0,S 1=×2×2×;∵等边三角形AB 2C 2的边长为,AB 3⊥B 2C 2, ∴AB 3=,∴C 2=2×3×()1,S 2=×2××2××=×22×()3,∵等边三角形AB 3C 3的边长为,AB 4⊥B 3C 3,∴AB 4=,∴C 3=3×2×()2,S 3=×2×××2×××=×22×()5 依此类推,C n =6()n ﹣1S n =2()2n ﹣1.故第n 个正三角形的周长为6()n ﹣1,第n 个正三角形的面积是2()2n ﹣1.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属于规律型试题,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6.在正方形ABCD 中,AB=4,E 为BC 的中点,F 在CD 上,DF=3CF ,连结AF 、AE 、EF .(1)如图1,求出△AEF 的三条边的长度;(2)判断△A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S△ECF +S△ABE与S△AE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2,作EG⊥AF于G,①试求出FG、AG、EG的长度;②试探究EG2与FG×AG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先求得EC、FC、DF、BE、AD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EF、EB、AE的长;(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明△EFA为直角三角形;(3)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得△AEF、△ECF、△ABE的面积,从而可得出问题的答案;(4)①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AEF=AF•GE=5,从而可求得EG的长,然后再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FG的长,然后可得到AG的长;②求得EG2、GF•AG的结果,从而可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ABCD为正方形,AB=4,∴AB=BC=DC=AD=4.∵E是BC的中点,∴BE=CE=2.∵CD=4,DF=3CF,∴FC=1,DF=3.依据勾股定理可知:EF==,AE==2,AF==5.(2)∵AF2=25,EF2=5,AE2=20,∴AF 2=EF 2+AE 2.∴△AEF 为直角三角形.(3)S △AEF =S △ECF +S △ABE .理由:∵S △ECF =FC •CE=×1×2=1,S △ABE =AB •BE=×4×2=4,S △AEF =EF •AE=××2=5,∴S △AEF =S △ECF +S △ABE .(4)①∵S △AEF =AF •GE=5,∴×5×EG=5.∴EG=2.在△EFG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FG===1. AG=AF ﹣GF=5﹣1=4.②∵EG 2=22=4,GF •AG=1×4=4,∴EG 2=GF •A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EF 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016-2017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题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6-2017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题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金堂县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末测试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A 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2 ; 12. 8 ; 13.﹤; 14.()5,3 ;三、解答下列各题(本题满分54分. 15题每小题6分,16题6分,17题9分,18题8分, 19题9分, 20题10分)07201)6201(24)1(1.15----+-π)计算:(解:原式=1221--+- ………………………4分(每算对一个运算得1分) =2-………………………6分(2)()2131526-⨯- 解:原式=22315236-⨯-⨯ ………………………3分(每个运算正确得1分) =225623-- ………………………5分 =56225- ………………………6分16. 解方程组:解:②-①×3得:⎩⎨⎧=-=-20371536y x y x ………………………3分(单独由①×3得1536=-y x 仍得3分) 5=x ………………………4分 把5=x 代入①得:5=y ………………………5分∴原方程组的解为⎩⎨⎧==55y x …………6分 (注:用其它方法计算正确也得全分)17.(1)解 :∵四边形CD B A '是矩形① ②⎩⎨⎧=-=-203752y x y x∴AD ∥C B ' ,090='∠B∴∠1=∠3 ……………2分 ∵翻折后∠1=∠2∴∠2=∠3 ……………3分∵翻折后090='∠=∠B B ∠BAO=30°∴0120=∠+∠=∠BAO B AOC ……………4分 ∴∠2=∠3=30°∴0603=∠+∠=∠BAO BAC ……………5分 答:∠AOC 为120°,∠BAC 为60°.(不答不扣分) (2)∵∠2=∠3∴AO=CO ……………6分∵AD=33,OD=3∴AO=CO=32 ……………7分 ∵四边形CD B A '是矩形 ∴∠D 是直角∴在ODC Rt ∆中,()()33322222=-=-=OD OC CD ………9分答:CD 长3。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苏科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大学的校徽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中国人民大学 D.浙江大学2.如图,已知AB=AD,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3.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SSS B.SAS C.SSA D.ASA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A.AB=3,BC=4,CA=8 B.AB=4,BC=3,∠A=30°C.∠A=60°,∠B=45°,AB=4 D.∠C=90°,AB=6(第2题)(第3题)(第5题)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 cm,其中一边长为3 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A.3 cm或5 cm B.3 cm或7 cm C.3 cm D.5 cm6.如果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则a:b:c可以等于(▲ )A.1:2:4 B.2:3:4 C.3:4:7 D.5:12:13 7.如图,在△ABC中,∠ABC=45°,F是高AD和高BE的交点,若FD=4,AF=2.则线段BC的长度为(▲ )A.6 B.8 C.10 D.128.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M,若CM=3,则CE2+CF2的值为(▲ )A.36 B.9 C.6 D.18(第7题)(第8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如图,△OAD≌△OBC,且OA=2,OC=6,则BD= ▲ .10.如图,a∥b,点A在直线a上,点C在直线b上,∠BAC=90°,AB=AC,若∠1=25°,则∠2的度数为▲ .(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1.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 .12.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填上一个条件即可)13.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 .14.如图,点D在边BC上,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D,BD=CF,BE=CD.若∠AFD=140°,则∠EDF=▲ .15.如图,∠BAC =100°,若MP 和NQ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则∠PAQ = ▲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16.如图,AB //CD ,O 为∠BAC 、∠ACD 的平分线的交点,OE ⊥AC 于E ,且OE =1,则AB 与CD之间的距离等于 ▲ .1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它的第三条边的平方是 ▲ .18.把两个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90ACB DEC ∠=∠=︒,45A ∠=︒,30D ∠=︒,斜边12AB =,14CD =,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11D CE (如图乙),此时AB 与1CD 交于点O ,则线段1AD 的长度为 ▲ .乙甲D 1ACB ABE DE 1CO(第18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9.(8分)如图,△ABC 与△C B A '''关于直线l 对称,若∠A =76°,∠C '=48°.求∠B 的度数.20.(8分)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再涂黑4个小正方形,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21.(8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中点,∠BAD =36°.求∠BAC ,∠C 的度数.22.(8分)如图,△ABC 中,AB =AC ,两条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1)证明:△ABD ≌△ACE ; (2)证明:OB =OC .23.(10分)如图,AD ∥ BC ,∠ A =90°,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AD 于点E ,连接BE ,过点C 作CF ⊥BE ,垂足为F .求证:AB =FC .FEDCBADEOCBA24.(10分)如图,在△ABC中,∠BAC=90°,AB=20,AC=15,AD⊥BC,垂足为D.求AD,BD的长25.(10分)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DE.(1)若∠BAE=40°,求∠C的度数;(2)若△ABC周长为14 cm,AC=6 cm,求DC长.26.(10分)如图1,在4×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D、A同时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0<t<8).(1)请在4×8的网格纸图2中画出t为6秒时的线段PQ.并求其长度;(2)当t为多少时,△PQB是以BP为底的等腰三角形?27.(12分)如图,△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E交AC于F,AD交CE于H,连接FH.(1)求证:△ACD≌△BCE;(2)求证:AH=BF;(3)求证:△CFH为等边三角形.28.(12分)(1)操作发现:如图①,D是等边△ABC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D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线段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类比猜想:如图②,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深入探究:<Ⅰ>如图③,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结论.<Ⅱ>如图④,当动点D在等边△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Ⅰ>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答题纸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三、解答题19.(8分)20.(8分)21.(8分)22.(8分)DEOCBA23.(10分)FE DCBA24.(10分)25.(10分)26.(10分)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答案一、选择题B C D C C D C A二、填空题9.4 10.70°11.50°12.BE=CE(或∠BAE=∠CAE,或∠ABE=∠ACE)13.914.50°15.20°16.2 17.25或7 18.10 三、解答题19.56°20.略 21.72°;54° 22.略23.略24.12,16 25.35°,4 26.5,6 27.略28.(1)AF=BD.证明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C=AC,∠BCA=60°(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理知,DC=CF,∠DCF=60°.∴∠BCA﹣∠DCA=∠DCF﹣DCA,即∠BCD=∠ACF.在△BCD和△ACF中,∵BC=AC,∠BCD=∠ACF,DC=CF,∴△BCD≌△ACF(SAS).∴BD=A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AF=BD仍然成立.通过证明△BCD≌△ACF,即可证明AF=BD.(3)<Ⅰ>AF+BF′=AB.证明如下:由(1)知,△BCD≌△ACF(SAS),则BD=AF.同理△BCF′≌△ACD(SAS),则BF′=AD.∴AF+BF′=BD+AD=AB.<Ⅱ> <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AB+BF′.证明如下:在△BCF′和△ACD中,∵BC=AC,∠BC F′=∠ACD,F′C=DC,∴△BCF′≌△ACD(SAS).∴BF′=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由(2)知,AF=BD,∴AF=BD=AB+AD=AB+BF′,即AF=AB+BF′.。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二数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班级 姓名 学号1. 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224)2)(2(y x y x y x -=-+ B. 1)(122--=--y x xy xy y x C. a 2-4ab+4b 2=(a -2b )2 D. ax+ay+a=a (x+y ) 2.计算24-的结果是( )A .8-B .18-C .116-D .1163. 月球的平均亮度只有太阳的0.00000215倍。

0.00000215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52.1510-⨯ B . 62.1510-⨯ C .72.1510-⨯ D .621.510-⨯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1a b b ab b ++=B .22x y x y -++=- C.23193x x x -=-- D .222()x y x y x y x y --=++ 5. 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CB CD = B .BAC DAC =∠∠ C .BCA DCA =∠∠D .90B D ==︒∠∠6.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有( )个2249y x +-; 2244b a ab +--; 296x x --; 1196422-+-y xy x A.0 B.1 C.2 D.37.若分式22xx -+的值是零,则x 的值是( )A .0x =B .2±=xC .2-=xD .2=x 8. 到三角形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BCDA.三条高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AD ,AB >AC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D CB AD AB ->- B .CD CB AD AB -=-C .CD CB AD AB -<- D .AD AB -与CD CB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10.若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按下图所示方法三次对折后再沿虚线剪开,则剩余部分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A B CD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1.当x __________时,分式11x-有意义. 12. 如果7,0-==+xy y x ,则22xy y x += . 13. 若92++m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14. 计算:a aa -+-111的结果是 . 15. 若b a b a -=+111,则 的值是 .16. 如图,△ABC ≌△ADE ,∠CAD=10°,∠B=25°,∠EAB=120°,则∠DFB=____________. 17. 如图,在△ABC 中,∠C =90°,BD 平分∠CBA 交AC 于点D .若AB =a ,CD =b ,则△AD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18. 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7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 种.C D A B ABDC3,111--+=-ba ab b a b a 则右下折沿虚线剪开剩余部分上折右折A(16) (17) (18)19. 已知b a 、满足等式2022++=b a x ,)2(4a b y -=,则y x 、的大小关系是 .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2),B (5,5),C (5,2),存在点E ,使△ACE 和△ACB 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E 点的坐标 . 三、计算题(共27分,20-21每小题3分,22-23每小题4分)21.分解因式:(1) y xy y x 442+- (2) ()()2233y x y x ---22.计算: (1) 11(1)1a a a a -++⋅- (2) x y x yyx x ⎛⎫+-÷ ⎪⎝⎭(3)()32227812393x x yy x y --⎡⎤⋅÷⎢⎥⎣⎦23.先化简,再求值:21123369m m m m m ⎛⎫+÷ ⎪-+-+⎝⎭,其中(m+3)(m+2)=0. 24.解方程: (1)512552x x x+=-- (2)四、作图题. (本题3分)25.某地区要在区域..S .内. (即∠COD 内部..) 建一个超市M ,如图,按照要求,超市M 到两个新建的居民小区A ,B 的距离相等, 到两条公路OC ,OD 的距离也相等. 这个超市应该建在何处? (要求:尺规作图, 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五、解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26. 已知:如图,点B 在线段AD 上,BC DE ∥,AB ED =,BC DB =.求证:A E ∠=∠.27.列方程解应用题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km 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min 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有答案)

CAD BE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八年级 数学试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BCD 2、在△ABC 中AB=1、、BC=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 3、设1a =,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数是( ) A .1和2B .2和3C .3和4D .4和54、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P (3,-1)则k 的值为( )A .3B .-3C .13D .13-5)A .12±B .12C .D 6、面积为9㎝2的正方形以对角线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 )A .18㎝2B .20㎝2C .24㎝2D .28㎝27、若点A (2,m )在x 轴上,则点B (m-1,m+1)在( )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4=D =9、函数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大致图象是(A B C D10、“黄金1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价格打6折,设购买种子数量为x 千克,付款金额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电影院5排3号用(5,3)表示,那么6排2号可表示为。

12= ;= 。

13、一次函数21y x =-的图象经过点(a ,3),则a = 。

14、已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P 点坐标为 。

152(3)0b +=,则M (,)a 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6、写出一个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

17、已知过点A (52,2)a a -+,B (1,4)a a --的直线与y 轴平行,则a 的值为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 CAABD DBBCB二、(11) 120,60︒︒ (12) 〈 (13)(3,2) ( 14)4 (15)36三、(16)解:16、①解:原式=24222+-····················2分=25····················4分②解:原式=12+···················2分=3+··················4分 ③解:原式=4)3()7(22--····················2分 =437--····················3分=0····················4分④解:原式=3333632-⨯+····················2分 =333232-+····················3分=3····················4分(17)略(18)过程略(每个1.5分)A (0,BCD ( 19、(答案不唯一)答:是平行四边形···················1分 理由:如图,连接DB ,与AC 交于O 点。

2017-2018学年成都市金堂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成都市金堂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成都市金堂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A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2的平方根是()A.2 B.﹣2 C.±D.±22.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3.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数是()A.a=15,b=8,c=17 B.a=9,b=12,c=15C.a=7,b=24,c=25 D.a=3,b=5,c=74.下列各数:,π,,0,,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x2+1)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如图,在△ABD中,∠D=90°,CD=6,AD=8,∠ACD=2∠B,则BD的长是()A.12 B.14 C.16 D.18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直线y=x对称点的坐标是()A.(﹣3,﹣2)B.(3,2)C.(2,﹣3)D.(3,﹣2)8.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B.y=﹣2xC.y=x2+2 D.y=kx+b(k、b是常数)9.若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为()A.0 B.1 C.±1 D.﹣110.函数y1=|x|,.当y1>y2时,x的范围是()A.x<﹣1 B.﹣1<x<2 C.x<﹣1或x>2 D.x>2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3分)11.的平方根是.12.已知点P(3,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b,2),则ab=.13.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BC=10,AD=12,则AC=.1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cm.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P1(x1,y1)、P2(x2,y2)两点,若x1<x2,则y1y2(填“>”,“<”或“=”)三.解答题(共55分)16.(24分)计算:(1)﹣(﹣1)﹣+(π﹣3.14)0 (2)2×(1﹣)+(3)(﹣)2﹣(1﹣)(1+)(4)×÷+×(5)4(x﹣)2=25 (6)(x+2)3﹣5=59.17.(6分)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C,AB=17,BC=8,CD=12,DA=9;(1)求AC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3,2),将点A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1)写出点C的坐标,并作出三角形ABC;(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19.(8分)(1)已知:y=﹣﹣2016,求x+y的平方根.(2)已知一个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1和a+3,求这个数x.20.(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2,0)的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B(0,4),过点C(0,3)作直线AB的垂线,交x轴于点D.(1)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2)连接BD,求△ABD的面积.B卷(5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点P′,则P′的坐标为.22.如果某公司一销售人员的个人月收入y与其每月的销售量x成一次函数(如图所示),那么此销售人员的销售量在4千件时的月收入是元.23.已知x+=7,则﹣的值是.24.已知m是整数,且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m=.25.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放置,点A1、A2、A3…在直线y=x+1上,点C1、C2、C3…在x轴上,则A n的坐标是.二、解答题(共30分)26.(8分)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BF=c,试猜想a,b,c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予证明.27.(10分)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你一定熟练掌握了吧?现在我么又学习了平方根,那么所有的正数和0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平方,比如:2=()2,3=()2,7=()2,02=0,那么我们利用这种思想方法计算下面的题:例:求3﹣3的算术平方根解:3﹣3=2﹣2+1=()2﹣2+12=(﹣1)2∴3﹣3的算术平方根是﹣1同学们,你看明白了吗?大胆试一试,相信你能做正确!(1)(2)(3)++++.28.(12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将此正方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AB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A点的坐标是(1,0).(1)直线y=x经过点C,且与x轴交于点E,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2)若直线l经过点E,且将正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3)若直线l1经过点F(﹣,0),且与直线y=3x平行,将(2)中直线l沿着y轴向上平移个单位交轴x于点M,交直线l1于点N,求△NMF的面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解:∵(﹣2)2=4,而2或﹣2的平方等于4,∴(﹣2)2的平方根是±2.故选:D.2.【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4≥0,解得,x≥2.故选:C.3.【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A组中,152+82=172=289,在B组中,92+122=152=225,在C组中,72+242=252=625,而在D组中,32+52≠72,故选:D.4.【解答】解:π,是无理数,故选:B.5.【解答】解:∵x2≥0,∴x2+1≥1,∴点P(﹣2,x2+1)在第二象限.故选:B.6.【解答】解:∵∠D=90°,CD=6,AD=8,∴AC==10,∵∠ACD=2∠B,∠ACD=∠B+∠CAB,∴∠B=∠CAB,∴BC=AC=10,∴BD=BC+CD=16,故选:C.7.【解答】解:如图所示,点P(﹣3,2)关于直线y=x对称点的坐标是(2,﹣3).故选:C.8.【解答】解:A、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B、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正确;C、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9.【解答】解:∵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解得k=1.故选:B.10.【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在(﹣1,1)左边,(2,2)的右边,y1>y2,∴x<﹣1或x>2.故选:C.11.【解答】解:∵=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12.【解答】解:∵点P(3,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b,2),∴a=2,b=﹣3,∴ab=﹣6,故答案为:﹣6.13.【解答】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BD=DC,在Rt△ADC中,AC===13.故答案为13.14.【解答】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C2=152+202=625,AB2=252=625,∴AC2+BC2=AB2,∴∠C=90°,∵S△ACB=AC×BC=AB×CD,∴AC×BC=AB×CD15×20=25CD,∴CD=12(cm);故答案为:12.15.【解答】解:∵一次函数y=x﹣1中k=1,∴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x1<x2,∴y1<y2.故答案为:<.16.【解答】解:(1)原式=1﹣2+1=0;(2)原式=2﹣2+2=2;(3)原式=3﹣2+2﹣1+2=6﹣2;(4)原式=8+2=10;(5)方程整理得:(x﹣)2=,开方得:x﹣=±,解得:x=3或x=﹣2;(6)方程整理得:(x+2)3=64,开立方得:x+2=4,解得:x=2.17.【解答】解:(1)∵AC⊥BC,AB=17,BC=8,∴AC===15;(2)∵122+92=152,∴CD2+AD2=AC2,∴∠D=90°,∴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15+12×9=60+54=114.18.【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C(﹣1,4);(2)如图,过点B作BD⊥x轴于D,过点C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x轴交于点E,与BD交于点F.∵点B,C的坐标分别为(3,2),(﹣1,4),∴点D,E,F的坐标分别为(3,0),(﹣1,0),(3,4),∴AD=AE=BD=BF=2,CE=CF=DE=DF=4,∴正方形CFDE的面积为16,∵△ACE的面积为4,△ABD的面积为2,△BCF的面积为4.∴△ABC的面积为:16﹣4﹣2﹣4=6.19.【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x﹣2017≥0且2017﹣x≥0,∴x≥2017且x≤2017,∴x=2017,y=﹣2016,∴x+y=2017﹣2016=1,∴x+y的平方根是±1(2)由题意可知:a+1+a+3=0,∴a=﹣2∴a+1=﹣1∴这个数为x=(﹣1)2=120.【解答】解:(1)∵B(0,4)∵A(﹣2,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2)将直线AB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C,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b,∵C(0,3),∴b=3,∴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3,令y=0,可得:x=6,∴D(6,0),∴△ABD的面积=.21.【解答】解: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若将点P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将它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坐标为(﹣3+2,2﹣2);即P′(﹣1,0).故答案是:(﹣1,0).22.【解答】解: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过点(1,500),(2,700),∴,解之得,∴解析式为y=200x+300,当x=4时,y=200×4+300=1100(元).故答案为1100.23.【解答】解:∵x+=7,∴x﹣1+=6∴(﹣)2=x﹣1﹣2+=4,∴﹣=±2故答案为:±224.【解答】解:∵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解得﹣4<m≤﹣2,而m是整数,则m=﹣3或﹣2.故填空答案:﹣3或﹣2.25.【解答】解:∵直线y=x+1和y轴交于A1,∴A1的坐标(0,1),即OA1=1,∵四边形C1OA1B1是正方形,∴OC1=OA1=1,把x=1代入y=x+1得:y=2,∴A2的坐标为(1,2),同理A3的坐标为(3,4),…A n的坐标为(2n﹣1﹣1,2n﹣1),故答案为:(2n﹣1﹣1,2n﹣1),26.【解答】(1)证明:由题意得B′F=BF,∠B′FE=∠BFE,在矩形ABCD中,AD∥BC,∴∠B′EF=∠BFE,∴∠B′FE=∠B'EF,∴B′F=B′E,∴B′E=BF;(2)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2+b2=c2.证明:由(1)知A′B′=AB=c,A'E=AE=a,∵B′E=BF=c,∴在△A'B'E中,∠A′=90°,∴A'E2+A'B'2=B'E2,∴a2+b2=c2.27.【解答】解:(1)==;(2)====;(3)+=+==.28.【解答】解:(1)在y=x中,令y=4,即x=4,解得:x=5,则B的坐标是(5,0);令y=0,即x=0,解得:x=2,则E的坐标是(2,0).则OB=5,OE=2,BE=OB﹣OA=5﹣2=3,∴AE=AB﹣BE=4﹣3=1,边形AECD=(AE+CD)•AD=(4+1)×4=10;(2)经过点E且将正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与CD的交点F,必有CF=AE=1,则F的坐标是(4,4).设直线的解析式是y=kx+b,则,解得:.则直线l的解析式是:y=2x﹣4;(3)∵直线l1经过点F(﹣,0)且与直线y=3x平行,设直线11的解析式是y1=kx+b,则:k=3,代入得:0=3×(﹣)+b,解得:b=,∴y1=3x+,已知将(2)中直线l沿着y轴向上平移个单位,则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2x﹣4+,即:y=2x﹣3,当y=0时,x=,∴M(,0),解方程组得:,即:N(﹣7,﹣19),S△NMF=×[﹣(﹣)]×|﹣19|=.答:△NMF的面积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金堂县五凤镇九年制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题
考试说明:1、A 卷100分 B 卷50分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2、考试范围:新版北师大八上数学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A 卷(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5
B 、 ±5
C 、5
D 、±5 2. 下列各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16 B 、3
1 C 、1
2 D 、3.3
3.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636±= B
、6.3)6.3(2
-=- C 、2)3(3-=
- D 、3355-=-
4. 下列四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6、8、10 B. 5、12、13 C. 7、10、12 D. 3、4、5 5.若点P 的坐标为)0,(a ,且a <0,则点P 位于( )
A .x 正半轴 B.x 负半轴 C. y 轴正半轴 D.y 轴负半轴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3,2) D. (-2,-3) 7、下列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D 8、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
A.(2,3)
B.(2,-3)
C.(-2,-3)
D.(-2,3) 9、估计21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 3与4之间 C . 4与5之间 D . 5与6之间 10.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则点C 到斜边AB 的距离是( )
A .
36
5
B .
12
5
C .9
D .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6的平方根是______.16的算术平方根是 ;27的立方根是 .
12. 的相反数是______,倒数是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

13、在RT △ABC 中,已知AB=5㎝,BC=4㎝,则AC= 。

14.若________05|3|=+=-+-b a b a 则,
. 15.14.点A )2,(a 和点B ),3(b 关于x 轴对称,则ab =_____.
16. 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上右图所示,在绿地旁边C 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 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为: 。

三、解答题
17. 求下列各式的值(每小题5分,共30分)



-- ④
--
⑤0
14.3-32
218)(π+-++11()2
- ⑥ 012)3(312=-+x
7
24
A
C
四、解答题:(共5分)
18. 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90,AB=3,AD=4,BC=12,CD=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五、解答题(共16分)
19、(7分)△ABC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右所示。

(1)分别写出A 、B 、C 的坐标(3分)
(2)请在这个坐标系内画出△A 1B 1C 1,使△A 1B 1C 1与△ABC 关于y 轴对称,并写出B 1的坐标;(3 分)
20.已知.。

a
b b a b a b a 的值求
24.010262
2++=+--+.(10分)
A
D
B 卷(5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1、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22、已知点)1,5(-m A ,点)1,4(+m B ,且直线y AB //轴,则m = 23、已知,12|4|2-=-+a b a 则
b
a
的平方根是______. 24、如上右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4㎝,BE=2㎝,对角线AC 上一点P ,使PE+PB 的值最小,则PE+PB 的最小值= ㎝.
25、观察下列各式:①312311=+,②41
3412=+,③
5
1
4
513=+
……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6、一只电子青蛙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做如下运动:从坐标原点开始起跳记为A 1,然后沿着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跳跃即12345A A A A A →→→→……已知A 3的坐标为(1,0),则A 2014的坐标是 .
x
二、解答题:(14分)
27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S △AB C =24, OA=OB ,BC =12,求△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6分)
28、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 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求FC 和EF 的长。

(8分)
三、解答题(共
8分)
29、已知点A(5,a)与点B(5,-3)关于x 轴对称,b 为1
1)a
b +的值。

(2)化简
1)b
四、解答题(10分)
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 (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平行四边形ABDC 的面积ABDC S 四边形
(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PAB S ∆=2ABDC S 四边形,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O ,当点P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
给出下列结论:①
DCP BOP CPO ∠+∠∠的值不变,②DCP CPO
BOP
∠+∠∠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