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章末整合提升4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第2章章末整合提升一、必备知识——构建知识导图二、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一)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配子种类(1)就1对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2)就2对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精原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3)若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2n种类型的精子。
(4)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5)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例1]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D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C.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 1∶1解析:由于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个精原细胞(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或Ab∶aB=1∶1;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两个精细胞。
(二)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1.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
有两种以下情况:[例2]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的高茎个体中纯合子占1/4C.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解析: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开放 顺序
首先进行改革开放
开放时间较晚
典例展示 例题1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B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地势平坦
(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枢纽
三产业水平
不同 地区
发展条件
发展策略
①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下游 农业基础好 地区 ④地理位置优越 ⑤交通便利 ⑥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①重点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 业,增强农业的生态和服务功能 ②推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层次、 高效益增长 ③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带动长江 经济带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产品 关中—天水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 和服 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
展的重要支撑点; 务产品 区、滇中地区、兰州—西宁地区、③全国重要的人
宁夏沿黄经济区和天山北坡地区 口和经济密集区
等18个区域
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
主要范围
功能定位
包括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 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 主产品
发达的地区
化严重
展
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
交通
地形崎岖,山高坡陡,交通线路稀疏
通线路四通八达
教育和 教育和文化水平较高,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教
文化 居民文化素质较高
育和文化滞后
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 和政治中心都有东移的趋势, 文化、科学技术引入较晚,相对 历史 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深厚, 落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商品 背景 西方先进技术首先传入,资本 流通性差 主义工商业首先兴起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的概念
基因重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物 学过程,将两个或多个基因的遗
传信息重新组合的过程。
基因重组的方式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同源重组和非同 源重组两种方式进行。同源重组需 要DNA的同源序列,而非同源重 组则不需要。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和表型特征,增 加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同时,染色体变异也是导致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05 生物的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进化
总结词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详细描述
种群的基因频率由于突变、迁入迁出、自然选择等因素而发 生变化,这些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通过淘汰不 适应环境的个体,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从而决定了生物进 化的方向。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概述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解释了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机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在动植物育种、人类遗传病研究和法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3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解释了生物性
状的遗传规律。
0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NA的复制
总结词
详细描述DNA复制的过程、条件、特点以 及意义。
详细描述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前进行 半保留复制的过程,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章末归纳整合课件(人教版必修2)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
有物理变化
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包括煤的干馏、煤的液化和煤的气化,这三种变化过程都属于 化学变化。) 9.√ 10.√ 11.√ 12.×(正确为:绿色化学的
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 的污染。)
易错自查
技能突破
实验展台
高考视窗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1.海水制盐 海水制盐又称海水晒盐。其方法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 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即蒸发海水,使食盐浓缩 结晶)。食盐除在食品中作调味剂外,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 电解 ①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 ②制钠和氯气:2NaCl(熔融)=====2Na+Cl2↑ ③另外还可以制盐酸、漂白剂、漂白粉、纯碱等
原理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 用蒸发冷凝的方 下,把相对分子质量 法把石油分成不 大、沸点高的烃断裂 同沸点范围的蒸 为相对分子质量小、 馏产物 沸点低的烃
易错自查 技能突破
主要 原料
含直链烷烃的
原油 重油 重油 石油分馏产品 (含石油气) 将原油分 提高轻质液体 将重油充 分分离并 防止炭化 获得短链气态 燃料油的产量, 不饱和烃,如 特别是提高汽 乙烯、丙烯、 油的产量和质 丁二烯等 量 化学变化
易错自查
技能突破
实验展台
高考视窗
【应用1】 海水是镁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4章 章末整合提升

密码子表: 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CCG;
苏氨酸:ACU、ACC、ACA、ACG; 甘氨酸:GGU、GGA、GGG、GGC; 缬氨酸:GUU、GUC、GUA、G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条多肽链中有 4个“—CO—NH—”的结构 B. 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 AUG 、 CCC 、 ACC 、 GGG、GUA
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是生物体性 状的决定者;蛋白质是生物体性状的体现者,基因通过控制蛋 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5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
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 DNA 修复酶, DNA 损伤后不能 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体的性状随之改 变 解析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两种方式:一是控制蛋白质 ( 非 酶)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过程 ,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患者体内由于基因突变而缺乏 DNA修复酶,从而使性状改变。
1.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基因表达是边转录边翻译(图1)。
2.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产生的mRNA穿过核孔到细胞质中和
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的过程(图2)。
例4
图示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B. 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 间内 C.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章末总结2

归纳·专题小结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配人教版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对话·命题专家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专题小结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配人教版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典例(2020·全国Ⅱ卷)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
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
A.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的觅食活动 B.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C.三者之间捕食关系的存在,会影响蝙蝠活动的时间和范围 D.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答案】B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专题小结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配人教版
2.有关群落的几个认识的误区 (1)“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认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 属于种群范畴。 (2)误认为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属于垂直结构:高山上植物的分布由温 度决定,从山顶到山脚下,植物群落的这种结构属于水平结构。 (3)误认为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前者属于种群范畴,后 者属于群落范畴。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章末总结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配人教版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专题小结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配人教版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专题小结
典练·素养提升
对话·命题专家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2 配人教版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归纳整合课件(人教版必修2)

(
)
表示质量数为 A, 质子数为 Z 的一种 X 原子; 质量数(A) ( )
=质子数(Z)+中子数(N)。
易错自查
技能突破
实验展台
高考视窗
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 素。168O、188O 两种原子即两种核素互称氧元素的同位素。 ( ) 4.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个。 ( )
最高正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2,
B 核外共有 2 + 4 = 6 个电子, B 为 6 号元素碳; A 、 C 原子的核外 次外层电子数为8,则A、C原子核外电子数分别为2+8+1=11 和2+8+5=15,所以A为11号元素钠,C为15号元素磷;在1~ 18号元素中,最高价为+7价的只有氯元素(F无正价),而HClO4 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酸,故D为氯元素。
8.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 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周 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就是元素周期律。其根本原因是随着 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对于主族元 素来说,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
易错自查 技能突破 实验展台
)
高考视窗
+ + +
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 KOH > Ba(OH)2>NaOH,D 说法正确。 答案 D
易错自查
技能突破
实验展台
高考视窗
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及推断技巧
1.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以及元素 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之间存在下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