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法.doc

合集下载

退休金的计算方式计算公式

退休金的计算方式计算公式

退休金的计算方式计算公式
退休金计算是根据个人的工资及工作年限等因素来进行计算的。

下面是常见的退休金计算方式和相关公式的介绍。

1.一般工资平均法:
一般工资平均法是指根据个人的工作年限来计算退休金。

一般来说,按照每个月的工资总额除以工作的月数来计算平均工资。

退休金=平均工资×退休工龄×提取比例
其中,平均工资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的工资总和除以工作的月数,退休工龄是指个人累计的工作年限,提取比例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退休金提取比例进行计算。

2.工资基数法:
工资基数法是根据个人最后几年的工资来计算退休金。

一般来说,取最后3-5年的工资平均值,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计算。

退休金=工资基数×提取比例
其中,工资基数是指个人最后几年的工资平均值,提取比例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退休金提取比例进行计算。

3.终身工资法:
终身工资法是根据个人的最高月工资或最后一笔工资来计算退休金。

一般来说,个人工作期间的最高月工资或者最后一笔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退休金=最高月工资×提取比例
其中,最高月工资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的月工资中最高的一项,提取
比例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退休金提取比例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退休金计算方式和公式可能有
所不同,还会受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计算退休金时,应
根据当地规定进行具体操作。

总结起来,退休金计算有一般工资平均法、工资基数法和终身工资法
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公式。

具体计算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工资、工作年限和当地的规定进行计算。

事业单位中人老办法怎么计算退休金

事业单位中人老办法怎么计算退休金
十、退休金政策宣传与咨询
1.政策宣传:加强退休金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退休金相关知识,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知晓度。
2.咨询服务:设立专门咨询窗口,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退休金政策咨询和解答服务。
3.培训指导:定期组织退休金政策培训,指导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准确理解和运用退休金政策。
十一、退休金政策动态调整
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退休金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建立退休金政策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3.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退休金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前退休:对于因特殊原因提前退休的工作人员,其退休金计算将根据提前退休的具体政策进行调整,可能包括减少工作年限比例或调整基本工资计算方式。
二十四、退休金的未来规划与展望
1.长期规划:制定退休金制度的长期规划,确保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满足未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需求。
2.政策研究:持续开展退休金政策研究,跟踪国内外退休金制度的发展动态,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制度完善:不断完善退休金制度,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退休金管理模式,提高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十六、退休金信息管理系统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退休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退休金计算、发放、查询的信息化、自动化。
2.数据安全:加强退休金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确保个人隐私和资金安全。
3.信息更新:定期更新退休金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十七、退休金政策的过渡措施
1.过渡期政策:对于改革期间退休的工作人员,制定过渡期政策,保障其退休金权益不受影响。
十五、退休金的社会化发放
1.社会化发放:退休金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的社会化发放平台进行,确保发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最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最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最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法135人浏览 0人评论正常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定额补贴构成。

计算公式如下:(1)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

4% +符合政策增发额(3)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4)定额补贴=[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减发比例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年利息=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本年度记账利率×1/12本年度支付月积数=∑[n月支付额×(12—n+1)](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n≤12)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

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例如:按理论计算,某人到时养老金帐个人户储蓄额的本息有286239元×40%=114495元。

114495÷139=823元C、奖励金国家为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从2007年7月1日起,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规定:参保人每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的基础养老金,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交费,多领养老金"的机制。

如上例,某人的缴费时间为20年,2418×20%=484元两项相加:2418+484=2902元D、物价补贴考虑物价上涨因素,每年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每月增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包含在内.如果到时每人每月有300元的补贴,四项相加:某人到退休时每月的退休金总额:2418元+823元+484元+300元=4025元3)、收回投入的时间该人20年缴费本息累计为286239元,按静态算,286239÷4025=71(个月)退休后领6年的退休工资就可以把投入的钱全部收回.4)、缴费多少的受益对比根据缴费的时间长短和数额多少与待遇水平挂钩的原则,缴费的多少与将来的基础养老金多少是有直接关系的。

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计算方法退休金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C1÷12×[20%+(H-15)×0.6%]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过渡性养老金=X×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2%+调剂金X=C1÷12n×(A1/C1+A2/C2+A3/C3+……An/Cn)公式中:X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A1、A2……An 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缴费工资C1、C2……Cn为职工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H为全部缴费年限下面举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例子仅供参考。

某省XX市某职工,女,1957年9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2007年9月到达50周岁的正常退休年龄,缴费年限31年10个月。

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3956.87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9,2005年全市月均社平工资1400.08元,2006年省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按1550元计算,50周岁退休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95。

(一)按新办法计算1、新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550×0.9=1395元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现在通常是以社平工资作为基数,个人按照20%缴纳, 这样就是8%记入个人帐户,工资指数是1.2、基础养老金:(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550+1395)/2×31.83%=468.70元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计发月数=13956.87/195=71.57元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3%)=1395 ×20.08×1.3%=364.15元5、过渡性调节老金:(110+工龄补贴)×70%=(110+32)×70%=99.4元6、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XX市地方补贴33元=468.70+71.57+364.15+99.4+33=1036.82元(二)按原办法计算1、老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005年全市社会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400.08×0.9=1260.07元2、基础养老金:2005年全市社会月均工资×20%=1400.08×20%=280.02元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13956.87/120=116.31元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4%=1260.07×20.08×1.4%=354.23元5、过渡性调节金:110+工龄补贴=110+32=142元6、过渡性补贴:(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5%=(280.02+354.23)×5%=31.71元7、原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补贴+XX市地方补贴33元=280.02+116.31+354.23+142+31.71+33=957.27元(三)新老办法对比,实际养老金1、新办法高于老办法:新办法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1036.82-957.27=79.55元2、发给高出部分的30%: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养老金×30%=79.55×30%=23.87元(过渡期内,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

退休职工工资计算方法及公式

退休职工工资计算方法及公式

退休职工工资计算方法及公式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下面店铺来告诉你计算退休工资的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计算退休工资的公式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J =(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2、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G = G同 + G实其中:G同 = C平×Z同指数×N同×1%G实 = C平×Z实指数×N实98×1%3、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有关指标解释(1)J 为“基础养老金”;(2)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保留两位小数);(3)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Xn/Cn-1 +……+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4)Xn , ……,X1993 , X1992为被保险人退休当年至1992年相应年度各月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5)Cn-1,……,C1992, C199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至1991年相应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2),其中Cn-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当年的应缴费月数,C1991为1991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3;(6)N应缴为被保险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7)C平×Z实指数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8)N实+同为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9)G 为“过渡性养老金”;(10)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1)Z同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12)N同(视同缴费年限)为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13)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4)N实98 为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职工社保制度已经实施多年,越来越多的职工可以享受社保待遇,其中包括退休金。

因此,了解职工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职工社保退休金有两个基本部分,分别为基本退休金和追加退休金。

基本退休金和追加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基本退休金
1.算基本退休金的方法
(1)计算月平均工资。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职工过去一段时间的月平均工资,也就是社会保险缴费期产生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2)计算基本退休金比例。

基本退休金的比例为月平均工资的85%,即每月平均工资的85%即为基本退休金。

(3)计算基本退休金金额。

采用“月平均工资乘以85%”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职工基本退休金的金额。

二、追加退休金
1.算追加退休金的方法
(1)社保机构根据每月社保缴费额计算出追加退休金比例。

社保机构根据每月社保缴费额计算出追加退休金比例,一般为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例如3‰或者3.33‰。

(2)计算追加退休金金额。

根据追加退休金比例,将每月社保缴费额乘以追加退休金比例,就可以计算出追加退休金金额。

综上所述,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还是比较简单明了的,职工
在退休之前可以了解自己的退休金金额,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财务规划。

然而,职工应提醒自己,在申请退休时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退休证明,以证明其已满足退休条件。

此外,职工应当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认真负责,以确保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2024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及方法

2024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及方法

2024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及方法2024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养老金具体怎么计算?用简单例子和大家讲解下:小明25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每个月工资5000(为了计算简单,假定工资固定,零涨幅)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5000*35(年)*12(月)*8%=168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168000/139=1208元再看看基础养老金,假设退休时月均工资7000元基础养老金=7000*(1+5000/7000)/2*35年*1%=2100元退休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3308元再算算,养老金替代率=3308/5000*100%=66%如果小明每月工资20000元呢,我们再来算算: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35(年)*12(月)*8%/139=4834元基础养老金=7000*(1+20000/7000)/2*35年*1%=4725元退休金=4834+4725=9559元养老金替代率为47.8%影响养老金多少的因素1. 当你退休时,前一年的省级工资(省级工资每年增加,养老金逐年增加)。

所以,你退休越晚,养老金越多);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3. 个人账户储蓄(缴款越多,养老金越多)。

多)。

注:各地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以参赛地政策为准。

退休工资没有到账怎么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通常都是按时足额发放的。

如果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应当向本人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地社保局查询。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工资基数计算的。

养老金计算方法(公式)

养老金计算方法(公式)

附注1: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J =(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2、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G = G同+ G实其中:G同= C平×Z同指数×N同×1%G实= C平×Z实指数×N实98×1%3、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有关指标解释(1)J 为“基础养老金”;(2)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保留两位小数);(3)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X n/C n-1 +……+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4)X n , ……,X1993, X1992为被保险人退休当年至1992年相应年度各月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5)C n-1,……,C1992, C199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至1991年相应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2),其中C n-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当年的应缴费月数,C1991为1991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3;(6)N应缴为被保险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7)C平×Z实指数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8)N实+同为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9)G 为“过渡性养老金”;(10)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1)Z同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12)N同(视同缴费年限)为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13)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4)N实98 为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5。

75以上涉及的缴费年限,均计算到月,保留两位小数。

以上涉及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算,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休金计算方法
【资料大全】
2017年退休金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赶紧看看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退休金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金计算方法。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二、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意:(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温馨提示:
1、年龄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计发
月数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2、病退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省市职工平均工资*20% 95年底前推算存储额本息/120 调节金)*(1-提前年限*2%)
3、正常退休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是一样的,但病退各省、市、区有一定区别,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以当地政策为准。

4、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5、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延伸阅读:
2017养老金将调整情况
从2016年1月1日起,为2015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

这是我国连续第十二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
养老金,也是首次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

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大。

“十二五”期间,基金支出年均增长率19.7%左右,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16.8%左右,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近3个百分点。

不过,在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

2015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约2.7万亿元,总支出约2.3万亿元,累计结余约3.4万亿元,可以支付17个月。

从国外经验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普遍建立了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对养老金水平定期调整,多数国家每年调一次,调整水平多与物价或工资指数挂钩,或综合考虑物价和工资增长状况,有的国家还兼顾人口结构变化等。

此次调整就综合考虑了与工资增长状况、物价变动状况的关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调整机制的开始。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总结连续调整养老金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尽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可持续。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6.5%
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 6.5%左右,按照国家要求,各省市今年基本养老金调整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1月份以
后所增加的养老金将随调整实施时一并发放到位,资料共享平台《退休金计算方法》(https://unjs)。

昨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熙在接听12345市民来电时表示,今年本市将继续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

与往年相比,今年本市在退休养老金增加方式上有一些变化和不同。

本次调整增加了定额调整的方式,首先给每个退休人员普惠式增加一定数额的退休费,重点体现公平。

第二是体现社会保险“长缴多得”原则,在与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挂钩的同时,注重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照顾。

三是体现托底功能,对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等特殊人群,低于平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平均水平。

四是继续向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倾斜,侧重向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多调一些,体现了爱老、敬老的优秀传统。

据介绍,这次增加的养老金是从今年1月份补发的,保证在9月底前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本市于去年3月13日曾上调过2015年的养老金标准,当时调整后,北京市企退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提高到3355元/月。

这也是北京市连续23次上调养老金。

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
11月16日讯,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预计今年财政给予养老金的补贴或超过6000亿。

11月1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在中日财政智库研讨会(2016)上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统筹账户当期缺口大,个人账户累积空账多,预计今年财政给予养老金的补贴或超过6000亿。

养老金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费率高,覆盖低,早退严重,赡养负担趋重,统筹账户当期缺口大以及个人账户累积空账多。

“财政补贴占社保比例平均达到17.7%,节余一抵消就基本没有了。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胡继晔表示。

“以前空账每年1000个亿,现在达到5000个亿,速度非常快。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珍说。

2017领上养老金的方法
退休时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办法:
1.延长缴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参保人在退休之后以个人身份继续参保,按月缴纳养老保险,交满十五年,即可领取养老金。

因为社保政策在我国的时间尚短,因而针对早批参保人,也放开了相应政策,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2.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社保机构按照程序,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后参保人不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而且,这里一次性退回的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钱,至于参保人工作时,公司缴纳的那部分钱进入国家统筹账户,是不会退款的。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17年退休金计算方法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