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企业退休金如何计算的?

企业退休金如何计算的?

企业退休⾦如何计算的?退休⾦主要有两个公式第⼀个,基础养⽼⾦=(退休时上年度所在省份的职⼯⽉平均⼯资+⾃⼰的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本⼈缴费年限×1%。

第⼆个计算公式个⼈账户养⽼⾦=退休时个⼈账户储蓄额/本⼈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数,养⽼⾦=基础养⽼⾦+个⼈账户养⽼⾦。

单位职⼯到了⼀定的年龄就会要申请办理,不论是正常退休还是,还是因为特殊的职业⼯种,都会涉及到退休和的计算,这两项对于职⼯退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关系着的多少。

企业如何计算呢?下⾯⼩编就为⼤家介绍。

⼀、企业职⼯退休⼯资计算⽅法根据《》规定,基本由统筹养⽼⾦和个⼈账户养⽼⾦组成。

基本养⽼⾦根据个⼈累计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个⼈账户⾦额、城镇⼈⼝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参保⼈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续。

经区县⼈⼒资源和社会保障⾏政部门核准后,⾃核准次⽉起享受养⽼⾦。

养⽼⾦标准按照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计发,具体如下:(⼀)正常退休⼈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达法定之⽉;(⼆)提前退休⼈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部门核准退休之⽉;(三)因⼯作需要后延缴费⼈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后延缴费满整年度之⽉;(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延长缴费⼈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缴费满15年之⽉;(五)医疗期内⼈员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

参保⼈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退休⼿续的,延误办理退休⼿续期间以及后延缴费未满整年度期间的基本养⽼⾦不予补发,多缴纳的费予以退还,达到退休条件以后调整养⽼⾦增加部分累计计算。

⼆、基本养⽼⾦构成1、社会统筹养⽼⾦:社会统筹养⽼⾦来⾃于由⽤⼈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根据个⼈缴费年限、缴费⼯资、当地职⼯平均⼯资等因素确定。

社会统筹养⽼⾦=(参保⼈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

企业退休金举例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企业退休金举例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企业退休⾦举例计算⽅法是怎样的企业退休⾦举例计算⽅法与基础养⽼⾦=(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个⼈账户养⽼⾦计发办法与“新⼈”办法相同,新办法待遇标准⾼于⽼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部分按⼀定⽐例逐年递增。

⼀、企业举例计算⽅法是怎样的?基础=(参保⼈员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个⼈账户养⽼⾦计发办法与“新⼈”办法相同。

过渡性养⽼⾦=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1.3 %新办法待遇标准⾼于⽼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部分按⼀定⽐例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10⽉1⽇⾄2015年12⽉31⽇退休⼈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2016年1⽉1⽇⾄2016年12⽉31⽇退休⼈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2024年1⽉1⽇⾄2024年9⽉30⽇退休⼈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2024年10⽉1⽇以后不再实⾏新⽼办法待遇标准对⽐计算,只按新办法计算基本养⽼⾦。

新办法待遇计算标准=基本养⽼⾦。

其中,基本养⽼⾦=基础养⽼⾦个⼈账户养⽼⾦过渡性养⽼⾦;职业年⾦=职业年⾦个⼈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数(与个⼈账户计发⽉数相同)。

对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单位和个⼈应按时⾜额缴纳基本费和职业年⾦。

未⾜额缴纳基本养⽼保险费和职业年⾦的,按规定补⾜⽋缴的基本养⽼保险费本息和滞纳⾦、职业年⾦本⾦和投资收益后,将补缴的缴费基数计⼊⽋缴年份,计算实际缴费年限,按规定计算基本养⽼保险待遇。

未⾜额缴纳且不补缴基本养⽼保险费和职业年⾦的,在计算基本养⽼保险待遇时,只按⽼办法待遇标准计算。

未缴费或未⾜额缴费年份,不参与⽼办法待遇标准计算,且参考在岗职⼯⼯资增长等因素确定的⼯资增长率不进⾏调整。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也逐渐得到了规范和完善。

企业职工退休金是指企业为职工在退休后提供的一种经济保障,以保障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生活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一、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基数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基数是指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补贴等收入的总和。

计算基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来说,计算基数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计算基数应当包括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所有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等。

2、计算基数的确定应当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计算基数应当包括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是指根据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补贴等收入的总和,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退休金数额。

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补贴等收入的总和进行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数额。

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比例为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的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将企业职工在退休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投入个人账户进行积累,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

3、混合养老金计算方法混合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指将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混合计算,以确定职工在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混合养老金数额。

退休金计算公式退休金要怎么算及算退休金的公式

退休金计算公式退休金要怎么算及算退休金的公式

退休金计算公式退休金要怎么算及算退休金的公式拥有很多精彩的文章,为迷茫的你指引方向,接下来介绍退休金计算公式退休金要怎么算算退休金的公式,让你不再为生活和工作中阅读和查找资料而烦恼。

✅法律分析: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均缴费指数某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年度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缴费工资指数年缴费工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与退休年龄相关的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某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同缴费年限某1.3%或者是1.4%。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退休金的计算公式一、退休金计算公式是什么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企业工人退休工资计算法

企业工人退休工资计算法

企业工人退休工资计算法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退休金计算方法及公式:(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即: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即: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

(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应使用与本人被批准退休当月已满周岁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当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乘以1.2%);(4).过渡性补贴过渡性补贴=[(95年后的实际缴费年限×过渡性补贴参数)/参加工作至退休时的全部年限×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最新退休工资的基本计算方式:男:(60退休).工资=上缴总额/139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女:(50退休)=上缴总额/195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新农保(一律60岁)=(上缴总额30*上缴年限)/139基础养老金55元折合起来,新农保才相当于城镇基本养老的月收入390左右的上缴养老标准。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是根据职工在企业服务时间和薪酬水平,由企业通过确定具体的退休金标准,将职工服务期间的薪酬总额作为计算退休金支付额(也叫退休金基数)的依据,然后再按照国家或企业规定的百分比来计算职工的退休金支付额。

一般来说,企业职工的退休金计算公式如下:
退休金投保额=服务期间薪酬总额*百分比
服务期间薪酬总额:是指职工在当前企业服务期间内,应发放的所有薪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其他薪酬等。

百分比:是指根据国家或企业规定,以职工服务期间内应发放薪酬总额的百分比来计算职工的退休金支付额。

一般情况下,每年服务的职工,每年的退休金投保比例都是一样的;而长期服务的职工,企业会给予更高的退休金投保比例,一般情况下,按照“15年以内按8%、15~20年按10%、20~25年按12%、25年以上按14%”的比例来计算。

计算方法:
1. 首先根据职工服务期间内应发放薪酬总额,确定计算退休金支付额(也叫退休金基数)的依据;
2. 然后根据职工服务期间的年限,确定按照不同服务年限的百分比来计算职工的退休金支付额;
3. 最后将职工服务期间的薪酬总额和按照不同服务年限的百分比相乘,即为职工的退休金投保额。

例如:一名职工在某企业服务了24年,服务期间应发放薪酬总额为50万元,根据规定,该职工的退休金投保额=服务期间薪酬总额*12%=50万元*12%=6万元。

以上就是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的具体说明,以上计算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通用计算公式,实际情况中,因企业不同,退休金计算公式也可能有所不同,职工在了解企业的退休金政策时,应该了解企业的具体退休金计算公式。

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职工社保制度已经实施多年,越来越多的职工可以享受社保待遇,其中包括退休金。

因此,了解职工社保退休金如何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职工社保退休金有两个基本部分,分别为基本退休金和追加退休金。

基本退休金和追加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基本退休金
1.算基本退休金的方法
(1)计算月平均工资。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职工过去一段时间的月平均工资,也就是社会保险缴费期产生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2)计算基本退休金比例。

基本退休金的比例为月平均工资的85%,即每月平均工资的85%即为基本退休金。

(3)计算基本退休金金额。

采用“月平均工资乘以85%”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职工基本退休金的金额。

二、追加退休金
1.算追加退休金的方法
(1)社保机构根据每月社保缴费额计算出追加退休金比例。

社保机构根据每月社保缴费额计算出追加退休金比例,一般为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例如3‰或者3.33‰。

(2)计算追加退休金金额。

根据追加退休金比例,将每月社保缴费额乘以追加退休金比例,就可以计算出追加退休金金额。

综上所述,职工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还是比较简单明了的,职工
在退休之前可以了解自己的退休金金额,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财务规划。

然而,职工应提醒自己,在申请退休时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退休证明,以证明其已满足退休条件。

此外,职工应当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认真负责,以确保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一、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基本养老金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或工资档次以及工龄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职工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例×部分月数×月数/12其中,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当地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确定;职工个人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例是指职工个人工资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一般来说,工资较高的职工比例会较低,工资较低的职工比例会较高;部分月数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月数,一般规定为参保年限减去法定退休年龄的月数,例如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参保年限为35年,则部分月数为5年(60岁-35年=25年);月数是指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累计月数,一般规定为参保年限的月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累计计算的。

职工每个月的养老保险费中一部分会划入个人账户,这些资金会根据一定的投资收益率进行累积,并在职工退休后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发放给职工。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个人账户累计积分计算法是将职工缴费时间与个人账户金额进行乘积累计,最后根据公式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个人账户记账法是根据每月缴费金额和缴费时间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会设定封顶线或封底线,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一定的上限或下限。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主要考虑职工的工资和工龄等因素,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则主要考虑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累积。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所谓统筹养老金,原先称为基础养老金,就是指从用人单位缴费组成的统筹基金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养老金;而所谓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指从职工个人账户积累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养老金。

这两部分养老金的计发方法分别是:基本养老金=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社会养老金查询方法
1、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到当地社保局服务大厅打印缴费清单查询。

2、可打当地社保局咨询电话查询个人养老保险金缴费情况。

3、可以进入当地社保局网站查询个人养老保险金缴费情况。

养老保险金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1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 ....+an/An)/N
公式中,a1、a2 .....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 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 ……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 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 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例如:上海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

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元+3566 元*0.6)+2*15*1%=427.92元。

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139 = 359.79 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养老金新政策与制度的调整情况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仅取决于退休时计发的数额,还要随国家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而增加。

计发办法只是计算确定了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而参保人员退休后平均还要生活25年以上,需要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因此,必须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在调整时需要考虑到工资增长、物价、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以当地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