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作业二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第二部分综合练习一、判断题1.(T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F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F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T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F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F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T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 F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 F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F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F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F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F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F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F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T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F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F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T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_胡凤兰主编(真正的第二版)(可编辑)

习题 1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公称尺寸愈好³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³孔和轴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有争议第一版答案为³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由于有些可能得到间隙有些可能得到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³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15μm配合公差为41μ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12 填空1 国标规定的基本偏差孔轴各有 28 个其中H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 EI 且偏差值为 0 h为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 es 且偏差值为 02 国标规定有基准孔和基准轴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准孔以减少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降低生产成本3 国标规定的标准公差有20 级其中最高级为 IT01最低级为 IT18级而常用的配合公差等级为 IT5_IT124 配合种类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三大类当相配合的孔轴需有相对运动或需经常拆装时应选间隙配合13 试根据题13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孔轴的公差带图题 13 表单位 mm 尺寸标注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最大最小上偏差下偏差孔φ12 φ12 12050 12032 00500032 0018 轴φ60 φ60 60072 60053 0072 0053 0019孔φ30 φ30 29959 29938 -0041 -0062 0021 轴φ50 φ50 50005 49966 0005 -0034 003914 根据题14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对配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题 14 表单位mm基本尺寸孔轴X或Ymin Xmin或Y Xav或Yav Tf 配合种类ES EI Th es Ei TSφ50 0039 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φ25 -0027 -0048 0021 0 -0013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φ80 0005 -0041 0046 0 -003 003 0035 -0041 -0003 0076 过渡15 查表确定下列公差带的极限偏差⑴φ25f7 ⑵φ60d8 ⑶φ50k6 ⑷φ40m5⑸φ50D9 ⑹φ40P7 ⑺φ30M7 ⑻φ80JS8±002316 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公差带的代号⑴轴φ18- h6 ⑵孔φ120H9 ⑶轴φ50e7 ⑷孔φ65M817 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φ25mm要求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13mm最大过盈为-0021mm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选择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解⑴选择公差等级由Tf |X-Y| Th+TS得Th+TS |13- -21 | 34μm查表14知IT7 21μm IT6 13μm按工艺等价原则取孔为IT7级轴为IT6级则Th+TS 21+13 34 μm符合设计要求⑵选择基准制由于没有其他条件限制故优先选用基孔制则孔的公差带代号为φ25H7⑶选择配合种类即选择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因为是过渡配合故轴的基本偏差应在j~m之间且其基本偏差为上偏ei 由X ES-ei得ei ES-X 21-13 8 μm查表15选取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m ei 8μm 能保证X的要求故轴的公差带代号为φ25m6⑷验算所选配合为φ25H7m6 其X ES-ei 21-8 +13μmYmin EI-es 0-21 -21μm在+0013mm~--0021mm之间故所选符合要求18 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φ30mm按设计要求配合的过盈应为-0014~-0048mm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按基轴制选定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解⑴选择公差等级由Tf |Ymin-Y| Th+TS得Th+TS |-14- -48 | 34μm查表14知IT7 21μm IT6 13μm按工艺等价原则取孔为IT7级轴为IT6级则Th+TS 21+13 34 μm符合设计要求⑵选择基准制要求选用基轴制则轴的公差带代号为φ30h6 -⑶选择配合种类即选择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因为是过盈配合故孔的基本偏差应在P~ZC之间且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 由Ymin ES-ei得ES Yminei -14-13 -27 μm查表16选取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S ES -27μm 能保证Ymin的要求故孔的公差带代号为φ30S7⑷验算所选配合为φ25S7h6 其Ymim ES-ei -27- -13 -14μmY EI-es -48-0 -48μm在-0014mm~-0048mm之间故所选符合要求本题经过验算为孔S6轴为h7请自行验证题19图为钻床夹具简图试根据题19表的已知条件选择配合种类题19图1-钻模板 2-钻头 3-定位套 4-钻套 5-工件题 19 表配合种类已知条件配合种类①有定心要求不可拆联接过盈配合②有定心要求可拆联接钻套磨损后可更换过渡配合③有定心要求孔轴间需有轴向移动小间隙配合④有导向要求轴孔间需有相对的高速转动中等间隙配合习题 221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几何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测量是将被测量与测量单位或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22 量块按等或按级使用哪一种使用情况存在着系统误差哪一种使用情况仅存在着随机误差量块按等使用仅存随机误差按级使用存在系统误差23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形式为什么规定相对误差测量误差是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对不同尺寸的测量测量精度的高低却不适合用绝对误差的大小来评定而需用相对误差来评定24 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是什么随机误差能消除吗应怎样对它进行处理以单次测量值作为结果时随机误差为以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时随机误差为随机误差可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减少但不能完全消除25 怎样表达单次测量和多次测量重复测量的测量结果测量列单次测量值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有何区别单次测量值的表达式多次重复测量的表达式26 GBT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规定了哪两种验收极限方式来验收工件这两种方式的验收极限各如何确定方法 1验收极限是从图样上标定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分别向工件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来确定安全裕度A由工件公差T确定A的数值一般取工件公差的110方法2验收极限等于图样上标定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即安全裕度A 值等于零⑴对要求符合包容要求的尺寸公差等级高的尺寸其验收极限按方法1确定⑵对工艺能力指数Cp≥1时其验收极限可以按方法2确定〔工艺能力指数Cp值是工件公差T与加工设备工艺能力C之比值C为常数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时C 6为加工设备的标准偏差〕但采用包容要求时在最大实体尺寸一侧仍应按内缩方式确定验收极限⑶对偏态分布的尺寸尺寸偏向的一边应按方法1确定⑷对非配合和一般公差的尺寸其验收极限按方法2确定27 某计量器具在示值为4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4mm若用该计量器具测量工件时读数正好为40mm试确定该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39996mm28 用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100mm和200mm两段长度前者和后者的绝对测量误差分别为 6μm和 -8μm试确定两者的测量精度中何者较高ε1≈100%≈³100% 6%ε2≈100%≈³100% 4%较前者的测量精度高29 在同一测量条件下用立式光较仪重复测量某轴的同一部位直径10次各次测量值按测量顺序分别为单位为mm20042 20043 20040 20043 2004220043 20040 20042 20043 20042设测量列中不存在定值系统误差试确定测量列算术平均值判断测量列中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③测量列中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④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⑤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⑥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⑦以第四次测量值作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⑧以测量列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① 20042②1 02 13 -24 15 06 17 -28 09 110 0发现变值系统误差的最直观的方法是残余误差观察法即根据测量的先后顺序所得测得值的残差列表或作图进行观察若残差大体上正负相间而无显著变化规律时则可认为不存在变值系统误差若残差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时则存在线性系统误差若残差有规律地由负正变正负时则存在周期系统误差本题残差大体上正负相间而无显著变化规律故无变值系统误差③④无粗大误差⑤⑥±109⑦⑧210 三个1级量块的标称尺寸和极限误差分别为1005±00002 mm148±00002 mm20±00003 mm试计算这三个量规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100514820 22485±04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为22485±00004mm211 用普通计量器测量下列的孔和轴时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安全裕度验收极限以及应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名称和分度值①ф50e9 ②ф60js8 ③ф40h7 ④ф50H14⑤ф41mm孔GBT 1804-mф50e9 A 62 56上验收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A 4995-00062 499438mm下验收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A 4988800062 498942mm查表选用001mm的外径千分尺其′ 4≤符合要求②ф60js8±0023 A 46 41上验收极限尺寸 60023-00046 600184 mm下验收极限尺寸 5997700046 599816 mm查表选用0005mm的比较仪其′ 3≤符合要求③ф40h7 A 25 23上验收极限尺寸 40-00025 399975 mm下验收极限尺寸 3997500025 399775 mm查表选用0002mm的比较仪其′ 18≤符合要求④ф50H14为非配合尺寸其验收极限按方法2确定上验收极限尺寸 50 62 mm下验收极限尺寸 50 mm 62³9/10 558 查表选用002mm的游标卡尺其′ 20≤符合要求⑤ф41mm孔GBT 1804-m ф41±03mm一般公差尺寸其验收极限按方法2确定上验收极限尺寸 413 mm下验收极限尺寸 407 mm一般不用检测习题 3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³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³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³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 √32 填空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一‖⊥∠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33 选择填空题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B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 B 其位置误差A.大于 B.小于 C.等于2 方向公差带的 B 随被测实际要素的位置而定A.形状 B.位置 C.方向3 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 BA.01㎜ B.005㎜ C.02㎜4 几何未注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 A 的未注公差是因为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A.圆度 B.直线度 C.对称度5 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 B 其实际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A 其实际尺寸A.大于 B.小于 C.等于34 解释题34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的含义填在题34表中题34图题 34 表序号公差项目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解释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及要求①圆柱度同心圆柱半径差001 连杆轴颈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②圆跳动同心圆环半径差0025 圆锥面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③对称度与基准对称分布的两平行平面距离0025 键槽中心平面对圆锥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5mm ④圆柱度同心圆柱半径差0006 两处主轴颈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⑤圆跳动同心圆环半径差0025 两处主轴颈圆柱面对两端中心孔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⑥平行度圆柱体直径φ002 连杆轴颈轴线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mm 35 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题35图上⑴φ40-mm圆柱面对2³φ25-mm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5mm⑵2³φ25-mm轴颈的圆度公差为001mm⑶φ40-mm左右端面对2³φ25-mm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⑷键槽10-中心平面对φ40-mm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5mm题35图36 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题36图上⑴φ5mm孔的圆度公差为0004mm圆柱度公差0006mm⑵B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08mmB面对φ5mm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B面对C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⑶平面F对φ5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⑷φ18mm的外圆柱面轴线对φ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⑸90°30〃密封锥面G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G面的轴线对φ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⑹φ12mm外圆柱面轴线对φ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题36图37 改正题37图中几何公差标注的错误直接改在图上不改变几何公差项目a bc d题37图38 对某零件实际表面均匀分布测量九个点各测量点对测量基准面的坐标值如题38表所示单位μm试求该表面的平面度误差题38表 -2 20 4 6-5 20 -9-10 -3 8 -55 -5 -1 1-5 20 -9-5 2 13-7 -1 3-7 20 -7-7 2 15 故平面度误差f 20--7 2739 根据题39图的公差要求填写题39表并绘出动态公差带图a b cd e f题39图题 39 表图序采用的公差要求理想边界名称理想边界尺寸MMC时的几何公差值LMC时的几何公差值 a IP 001 001 b ER MMB 1999 0 004c MMR MMVB 1998 002 007d LMR LMVB 2007 007 002 eMMR MMVB 40 0 0025 f MMR R MMVB 1998 001 005习题44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a和Rz的含义是什么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 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轮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 之和42 轮廓中线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规定了取样长度还要规定评定长度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轮廓中线是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以此为基准测量确定轮廓峰高和轮廓谷深的值规定和选取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削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评定长度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反映表面的特性一般取ln 5lr43 表面粗糙度的图样标注中什么情况注出评定参数的上限值下限值什么情况要注出最大值最小值上限值和下限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如何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称16规则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都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大值规则例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Ra的最小值为16μm44 φ60H7f6和φ60H7h6相比何者应选用较小的表面粗糙度Ra和Rz值为什么孔的表面粗糙度Ra和Rz值是一样的轴h6 粗糙度值可比f6略小因其定心精度要求高些45 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哪几种电动轮廓仪光切显微镜干涉显微镜各适用于测量哪些参数目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光切法针描法干涉法激光反射法等电动轮廓仪可对表面粗糙度的几项主要参数RaRzRSmRmr c 进行测量光切显微镜干涉显微镜主要用于测量Rz参数46 解释下图中标注的各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含义题46图内孔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08μmRa的下限值为04μmM20螺纹大径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08μm螺旋面Ra的上限值为08μm轴肩端面Rz的上限值为32μm2³45°倒角Ra 的上限值为16μ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125μm习题551 试述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和分类量规是一种无刻度定值专用量具用它来检验工件时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而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际尺寸量规按其用途不同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三种52 量规的通规和止规按工件的什么尺寸制造分别控制工件的什么尺寸量规的通规按MMS制造用于控制工件的体外作用尺寸止规按LMS制造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53 孔轴用工作量规的公差带是如何分布的其特点是什么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分布如教材图53所示其特点是量规的公差带不得超越工件的公差带这样有利于防止误收保证产品质量与互换性且通端有磨损公差带和制造公差带止端只有制造公差带54 用量规检验工件时为什么总是成对使用被检验工件合格的标志是什么由于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都应控制在极限尺寸内量规通规用于控制被测零件的作用尺寸止规控制其实际尺寸所以需成对使用合格标志是通端能通过被测零件止端不能通过55 根据泰勒原则设计的量规对量规测量面的型式有何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以偏离泰勒原则通规用来控制工件的体外作用尺寸它的测量面应是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即全形量规且测量长度等于配合长度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它的测量面应是点状的即不全形量规且测量长度尽可能短些止规表面与工件是点接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偏离泰勒原则的量规但需保证零件的形状精度56 设计检验φ55H9d9的工作量规工作尺寸并画出量规公差带图解 1 查表得φ55H9孔的极限偏差为ES 0074mm EI 0 φ55 d9轴的极限偏差为es -01mm ei -0174 mm2 由表52查出工作量规制造公差T1和位置要素Z1值并确定形位公差T1=0006mmZ1=0009mmT12=0003mm3 画出工件和量规的公差带图如下图所示4 计算量规的极限偏差并将偏差值标注在图中孔用量规通规T上偏差=EI Z1 T12= 0 0009 0003 = 0012 mm 下偏差=EI Z1 –T12= 0 0009– 0003 = 0006 mm磨损极限偏差=EI=0孔用量规止规Z上偏差=ES= 0074 mm下偏差=ES-T1= 0074 – 0006= 0068 mm轴用量规通规T上偏差=es-Z1 T12=- 01 -0009 0003 =-0106mm下偏差=es-Z1 –T12=-01 - 0009 – 0003 =- 0112mm 磨损极限偏差=es=-01轴用量规止规Z上偏差=ei T1 =– 01740006 –0168mm下偏差=ei =– 0174 mm5 计算量规的极限尺寸和磨损极限尺寸孔用量规通规最大极限尺寸= 55 0012 55012 mm最小极限尺寸= 550006 55006 mm磨损极限尺寸= 55mm所以塞规的通规尺寸为mm按工艺尺寸标注为mm孔用量规止规最大极限尺寸= 55 0074= 55074 mm最小极限尺寸= 55 0068 = 55068 mm所以塞规的止规尺寸为mm按工艺尺寸标注为mm轴用量规通规最大极限尺寸= 55 –0106 54894 mm最小极限尺寸= 55 –0 112 54888 mm磨损极限尺寸= 549 mm所以卡规的通规尺寸为mm按工艺尺寸标注为mm轴用量规止规最大极限尺寸= 55–0168= 54832 mm最小极限尺寸= 55– 0174= 54826 mm所以卡规的止规尺寸为mm按工艺尺寸标注为mm习题 1滚动轴承内圈内孔及外圈外圆柱面公差带分别与一般基孔制的基准孔及一般基轴制的基准轴公差带有何不同内圈基准孔公差带位于以公称内径d为零线的下方且上偏差为零一般基孔制的基准孔H偏差为零外圈基准轴公差带位于以公称内径D为零线的下方且上偏差为零其公差带位置虽与一般基准轴相同但其公差带的大小不同一深沟球轴承6310d=50D=110与轴承内径配合的轴用6与轴承外径配合的孔用7试绘出并计算极限间隙过盈内径配合外径配合普通平键连接普通平键连接由于键侧面同时与轴和轮毂键槽侧面连接且键是标准件由型钢制成平键连接的配合尺寸是键和键糟宽某一配合为25H8k7用普通平键连接以传递扭矩已知b 8mmh 7mmL 20mm为连接配合试确定键槽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并因小径定心的定心精度更高定心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实际螺纹往往同时存在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误差而三者对旋合性均有影响螺距和牙型半角误差对旋合性的影响对于外螺纹来说其效果相当于中径增大了对于内螺纹来说其效果相当于中径减小了解释下列螺纹标记的含义M24-6H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M8³1-LHM36³2-5g6g-S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5g和6g短旋合M20³Ph3P15 two starts -7H-L-LH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旋合M30³2-6H5g6g-S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5g和6g短旋合习题771 齿轮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是什么1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2 传递运动的平稳性3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4 传动侧隙的合理性72 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指标有哪些齿距累积总偏差切向综合总偏差径向综合总偏差齿圈径向跳动73 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指标有哪些单个齿距偏差齿廓总偏差齿廓形状偏差齿廓倾斜偏差一齿切向综合偏差一齿径向综合偏差74 齿轮精度等级分几级如何表示标准对单个齿轮规定了13个精度等级从高到低分别用阿拉伯数字01212表示75 规定齿侧间隙的目的是什么对单个齿轮来讲可用哪两项指标控制齿侧间隙为保证齿轮润滑补偿齿轮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热变形等造成的误差必须在非工作面留有侧隙单个齿轮可用齿厚偏差Esn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bn两项指标控制76 如何选择齿轮的精度等级和检验项目选择精度等级的主要依据是齿轮的用途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一般有计算法和类比法中等速度和中等载荷的一般齿轮精度等级通常按分度圆处圆周速度来确定精度等级类比法是参考同类产品的齿轮精度结合所设计齿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精度等级确定检验项目一般根据以下几方面内容来选择齿轮的精度等级齿轮的切齿工艺齿轮的生产批量齿轮的尺寸大小和结构齿轮的检测设备情况77 某通用减速器中相互啮合的两个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 4㎜齿形角α20°齿宽b 50㎜传递功率为75KW齿数分别为Z1 45和Z2 102孔径分别为D1 40㎜D2 70㎜小齿轮的最大轴承跨距为250㎜小齿轮的转速为1440rmin 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试设计该小齿轮所需的各项精度并画出小齿轮的图样将各精度要求标注在齿轮图样上解 1确定齿轮精度等级从给定条件知该齿轮为通用减速器齿轮由表714 可以大致得出齿轮精度等级在6~9级之间而且该齿轮为既传递运动又传递动力可按线速度来确定精度等级V 1356ms由表715 选出该齿轮精度等级为 6级表示为6 GBT 100951-20082最小侧隙和齿厚偏差的确定中心距 a m Z Z 2 4³ 45102 2 294 ㎜j 0060005a003m 00600005³294003³4 0218㎜由公式78得 E -j2cosα 0218 2cos20°-011㎜分度圆直径 d m²Z 4³45 180㎜由表711查得F 29μm 0029㎜由表73查得b 126IT8 126³0063 0079㎜∴ T ³2tan20°³2³tan20° 0061㎜∴ E E- T -011-0061=-017㎜而公称齿厚 zmsin 628㎜∴公称齿厚及偏差为628也可以用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来代替齿厚偏差上偏差-- 011³cos20°-072³0029°-011㎜下偏差+- 017³cos20°+072³0029°-015㎜跨齿数n Z905 45905≈5公法线公称长度 Wn m[29521³ k-05 0014Z] 4[29521³ 5-05 0014³45] 5566㎜∴ Wn 55663 确定检验项目参考表713该齿轮属于小批生产中等精度无特殊要求可选第一组既 FFFF由表711查得 F 0036㎜ F 0015㎜ F 0029㎜由表710查得F 0015㎜4确定齿轮箱体精度齿轮副精度中心距极限偏差±f ±IT72 ±522μm≈±26μm ±0026㎜∴a 294±0026㎜轴线平行度偏差f和f由式714 得f 05 Lb F 05³ 25050 ³0015 0037㎜由式715 得f 2 f 2³0037 0074㎜5齿轮坯精度内孔尺寸偏差由表76 查出公差为 IT7其尺寸偏差为φ40H6齿顶圆直径偏差齿顶圆直径 d m Z2 4 452 188㎜齿顶圆直径偏差为±005m ±005³4 ±02㎜既d 188±02㎜基准面的形位公差内孔圆柱度公差t∵ 004 Lb F 004³ 25050 ³0015≈0003㎜F 01³0036 00036㎜∴取最小值 00026 既t 0003㎜轴向圆跳动公差查表75得t 0014㎜顶圆径向圆跳动公差t t 0014㎜齿面表面粗糙度查表77得 R的上限值为08μm习题 881 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轴需镀铬镀铬层厚度是8~12μm镀铬后应满足φ80H8f7问轴在镀铬前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为多少画尺寸链图如图其中封闭环A0为80f62即40A2为镀铬厚度0A1为镀前尺寸之半A1A2均为增环40-0 40-0015-0012 -0027-003-0008 -0038故镀前尺寸为8082 题82图所示的零件封闭环为A0其尺寸变动范围应在119~121mm内试按极值法校核图中的尺寸标注能否满足尺寸A0的要求题82 尺寸链题83尺寸链尺寸链如图A1 A2 为增环A3为减环A0 A1A2-A3 2227-37 12ES0 0030--003 006EI0 -002-002 -004A0为1196~1206mm可满足要求83 在图86a所示齿轮部件中已知mmmmmmmm各组成环的尺寸偏差的分布均为正态分布为增环为减环②确定各组成环公差设各组成环尺寸偏差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又因该尺寸链为线性尺寸链故按等公差等级法由式 813234查表12接近IT12级查表14得T1 025T2 T5 012 T3 021 T4 01略大调整T1 024T2 T5 010 T3 02 T4 01修正后基本符合要求③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如下43⑤校核计算封闭环的中间偏差-2³-005--005-0 027。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第二部分综合练习一、判断题1.( T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F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F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T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F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F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 T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 F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 F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 F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F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F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F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F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F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 T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F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F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 T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习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一般来说,零件的实际尺寸愈接近公称尺寸愈好。
(X)2.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愈高,则其配合精度也愈高。
4. 过渡配合的孔轴结合,由于有些可能得到间隙,有些可能得到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X)5.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15卩m 配合公差为41卩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V)填空1. 国标规定的基本偏差孔、轴各有28 个,其中H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_E_,且偏差值为_0 ; h为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其基本偏差为es ,且偏差值为_0 。
2. 国标规定有基准孔和基准轴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准孔,以减少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3. 国标规定的标准公差有20级,其中最高级为IT01,最低级为IT18级,而常用的配合公差等级为IT5_—IT12 。
4. 配合种类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三大类,当相配合的孔轴需有相对运动或需经常拆装时,应选间隙配合。
试根据题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孔、轴的公差带图表单位:mm⑴? 25f7 ( 0.020)0.041 ) ⑵? 60d8 ( 0.100)0.146)⑶? 50k6 ( 0.018)0.002 )⑷? 40m5 ( 0標)⑸? 50D9 ( 0.142)0.080) ⑹? 40P7 (0.017)0.042 ) ⑺? 30M7 (0)0.021 丿⑻? 80JS8 (±)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公差带的代号(X)(V)(有争议,第一版答案为x )⑴ 轴「8-0.011h6 ⑵ 孔? 120+0.087H9 ⑶ 轴? 50 需;e7 ⑷ 孔?65 0嚣M8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 25mm要求配合的最大间隙为+,最大过盈为-。
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选择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第二部分综合练习一、判断题1.( T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左的范围内。
2.( F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F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T ) C10E7、①10E8、①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F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F )若某平面的平而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而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泄小于0.06mm.7.( T )若某平而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而的平而度误差一泄小于等于0.05mm.。
8.( F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而的端面圆跳动一左合格。
9.( F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而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 F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F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F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廉要素。
13.( F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F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F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 T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F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泄误差。
18.( F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髙,则该零件加工后表而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立很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作者:————————————————————————————————日期:第一章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
1-7.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机床主轴转速为200,250,315,400,500,630,、、、单位r/min(2)表面粗糙度R的基本系列为0.012,0.025,0.050,0.100,0.20,、、、,单位为um。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2. 1) X max = 0.033- (-0.098) = 0.131mm X min = 0 - (-0.065) = 0.065mmT f = | 0.131-0.065 | = 0.066mm 2) Y max = 0 – 0.060 = -0.060mm Y min = 0.030 – 0.041 = -0.011mm T f = | -0.060+0.011 | = 0.049mm 3) X max = 0.007- (-0.016) =0.023mm Y max = -0.018 – 0 = -0.018mmT f = | 0.023 – (-0.018)| = 0.041mm 4) X max = 0.039 - 0.002 = 0.037mm Y max = 0 – 0.027 = -0.027mmT f =|0.037 – (-0.027)| = 0.064mm 5) X max = 0.074 – (-0.140) = 0.214mm X min = 0 - (-0.030) = +0.030mmT f =| 0.214 – 0.030 | = 0.184mm 6) X max =0.009 – (-0.019) = 0.028mm Y max = -0.021 – 0 = -0.021mmT f =| 0.028 – (-0.021) | = 0.049mm3. (1) Φ50)(7f )(8H 025.0050.0039.00--+ Xmax = 0.089mm Xmin = 0.025mm 基孔制、间隙配合 (2)Φ80)(10h )(10G 0120.0130.0010.0-++ Xmax = 0.250mm Xmin = 0.010mm 基轴制、间隙配合 (3)Φ30)(6h )(7K 0013.0006.0015.0-+- X max = 0.019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4)Φ140)(8r )(8H 126.0063.0063.00+++ Y max = -0.126mm Y min = 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 (5)Φ180)(6u )(7H 235.0210.0040.00+++ X max = -0.235mm Y min = -0.17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6)Φ18)(5h )(6M 0008.0004.0015.0--- X max = 0.004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7)Φ50)(6js )(7H 008.0008.0025.00+-+ X max = 0.033mm Y max = -0.008mm 基孔制、过渡配合 (8)Φ100)(6k )(7H 025.0003.0035.00+++ X max = 0.032mm Y max = -0.025mm 基孔制、过渡配合 (9)Φ30)(6n )(7H 028.0015.0021.00+++ X max = 0.006mm Y max = -0.028mm 基孔制、过渡配合 (10)Φ50)(6h )(7K 0016.0007.0018.0-+- X max = 0.023mm Y max = -0.018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4. (1) Φ60)(9h )(9D 0074.0174.0100.0-++ (2) Φ30)(8h )(8F 0033.0053.0020.0-++ (3) Φ50)(6k )(7H 018.0002.0025.00+++ (4) Φ30)(6s )(7H 048.0035.0021.00+++ (5) Φ50)(6h )(7U 0016.0061.0086.0--- 5. ∵ X min = 0.025mm, X max = 0.066mm . ∴配合公差T f =| 0.066 –0.025| = 0.041mm ,∵T f = T h + T s ,选基孔制.查表,孔为7级,轴为6级T h =0.025mm T s = 0.016mm 符合要求.∴选Φ40)(6f )(7H 025.0041.0025.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作业二
(测量技术基础、光滑极限量规)
一、判断题
1.(×),
2.(×),
3.( ),
4.( ),
5.(×),
6.(×),
7.( ),
8.( ),
9.(×),10.( )
二、单选题
1.D,2.B,3.A,4.C,5.C
三、填空题
1.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2.制造(加工);测量,24.9996,25。
3.每个刻度所代表的量值;每一格的实际距离;量仪指针对被测量微小变化
的敏感程度。
4.系统、随机、粗大。
5.测量器具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
6.对称、单峰、有界、抵偿。
7.算术平均值。
8.0.002,±0.060,0~180。
9.10.005。
10.通规,最大实体尺寸;止规,最小实体尺寸。
11.作用尺寸,实际尺寸。
12.塞, 环(卡)
13.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规。
14.在加工过程中用于经检验工件的,较少;较大。
15.保证通规有合理的使用寿命。
16.误收,误废。
四、计算题
1. f(1)=0.004/100=0.004% ,f(2)=0.006/200=0.003% ,
因为f
(1)> f
(2),
所以后者准确度高。
2. 65.364=1.004+1.36+3+60
lim=±(0.2+0.2+0.2+0.5) m =±1.1 m 3.(1)29.875=1.005+1.37+7.5+20 ,
lim
=±(0.45+0.45+0.45+0.6) m =±1.95 m (2)46.98=1.48+5.5+40 ,
lim
=±(0.45+0.45+0.8)=±1.7 m
4.(1) x1=20.020±0.005
(2) x
c
=20.021±0.002(算术平均值为20.021)
lim
=0.005/5 0.002
(3)
lim
=0.005/n 0.02,n=7 次
5.(1) 由IT=0.062查表得: A=0.006 1=0.0054
=0.004 (2)查表得:分度值0.01的外径千分尺不确定度
1
=0.004<0.0054, 可满足要求
因为
1
(3)上验收极限=35-0.025-0.006=34.969
下验收极限=35-0.087+0.006=34.919
6.解: (1) 查表得: IT8=0.039,EI=0, ES=+0.039
(2) 按 40H8查表得量规公差带参数:T=0.004,Z=0.006;
(3)列表求出通规上、下偏差及有关尺寸
量规公差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