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表项目环评网上备案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指在进行重大建设项目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变化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环境变化并不一致,即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超出了评价的范围或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决方法:1.定期对评价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变化与评价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2.改进评价方法,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准确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3.加强对评价结果的监管和审核,确保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问题二:评价内容单一,无法全面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往往仅关注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对社会经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和客观。

解决方法:1.拓宽评价的内容范围,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纳入评价考虑的范围。

2.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的评价研究,结合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全面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问题三:参与度低,公众参与度不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专业评估机构和项目建设方,而公众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民众的监督和参与。

解决方法:1.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如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众参与度。

2.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向公众公布评价报告和评价结果,增强公众对评价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3.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鼓励公众提供自己的环境观察和意见,参与评价过程,实现民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督和参与。

问题四: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环境保护措施效果不明显在一些情况下,评价结果虽然得出了一些环境保护措施,但在实际实施中,措施的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某一项目或计划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以便在决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

但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问题一:信息不足或不准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可能来源于不同的部门和单位,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不足或不准确的情况。

缺乏准确的信息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完整性,从而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解决途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足或不准确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确保评价所需的信息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反馈。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数据库和专家库,以便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和专家意见,从而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题二:评价方法不合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是评价工作的核心,评价方法的不合理性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一些评价方法可能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无法全面反映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一些盲点或者偏差。

解决途径:多元化评价方法为了解决评价方法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还可以结合实地调研和模型模拟等手段,以全面和准确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与评价工作,共同商讨和确定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问题三:社会参与不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参与,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存在社会参与不足的情况。

缺乏社会参与会导致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利益无法得到充分的表达和保护,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为了解决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包括明确社会参与的程序和途径,确保社会各界的主体利益得到有效的表达和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进行新项目建设或旧项目改造前,通过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预测和评估,提前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改善环境质量,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评价结果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导致评价结果偏离事实和客观真相。

对策一:加强独立性和专业性。

应建立独立的评价团队,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并严格遵循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可靠、客观公正。

问题二:信息不透明。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但有时项目建设方或评价单位可能不愿公开部分数据和信息,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对策二:加强信息公开和参与。

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确保评价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公众透明可见。

同时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多方参与、多元决策,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问题三:狭隘的评价范围。

有时候,环境影响评价仅限于对环境影响的定性和定量评估,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无法全面评估项目对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对策三:拓展评价范围。

在评价工作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要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评价工具和技术,确保评价工作全面、准确。

问题四:缺乏后续监测和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是预测和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但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导致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和纠正。

对策四:建立监测和管理机制。

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应明确后续的监测和管理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建设项目、工程和规划等大型开发活动,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的过程。

但在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技术分析不足技术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但现实中,由于环保行业的人才短缺和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技术分析不足,往往只是单纯的填表和模拟计算,并未从根本上了解和评估相关环境问题。

2、缺乏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制定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术和效率,往往忽视了公众参与。

造成有关环保组织和广大居民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存在着不信任的态度,也导致项目组织者对环保组织和居民的抵制和反对。

3、缺乏独立的评价机构目前大多数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都是建筑设计院系或者环保公司,且评价机构既要为负责方服务,又要为评价的客户服务,很难做到公正、独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4、环评验收不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项目建设的审批和验收挂钩,由于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注度变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验收的过程显得审批机构的监管不够,往往懈怠和不严格。

二、解决措施解决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1、提升技术力量加强工程师和环境研究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透彻掌握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理论和技术,保证技术分析能全面、科学,更有说服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众参与,环保组织和机构应积极参与评价报告编制过程,开展公众意见调查、宣传教育和环境友好型设计,确保参与的广泛性和公正性。

政府可成立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将其纳入行政体系中,实现化的管理和运作。

评价机构应独立自主、专业权威,由一些社区环保团体、问责机制、公益性单位等组成,增强他们独立运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应当建立严格的环评验收机制,实现组织机构与评价机构的分开,评价机构应专业化评价,其评价过程、结果可以得到监督。

登记表项目环评网上备案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登记表项目环评网上备案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4 HUANJINGYUFAZHAN▲登记表项目环评网上备案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王颖1,颜海波 2,张琪1,侯光辉3(1.重庆市璧山区环境保护局,重庆 404100;2.威海市文登区南海新区环境保护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400;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摘要:登记表项目实施网上备案对提升环评管理效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具有积极意义,但网上备案同时存在选址、评价类别界定不准、位置描述模糊、配套环保设施不当以及填报时间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登记表;网上备案;问题;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5-0204-02DOI:10.16647/15-1369/X.2018.05.122The problem & solu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pplie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able online registration in practiceWang Ying 1,Yan Haibo 2,Zhang Qi 1,Hou Guanghui 3(1.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Chongqing 404100, China; 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 Center of Nanhai New Area, Wendeng District, Weihai City, Weihai Shandong 2644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Abstract: Construction project registrate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able online is significant to simplify approval procedures and strengthe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However, online registration has many problems on site selection, assessment category, description of lo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time. For the above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proposed solutions.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able ;Online registration ;Problems ;Solutions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以及登记表三个类别,其中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EIA)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作,旨在对规划、建设、建设等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程序不完善、评价方法不科学、社会参与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本文将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来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评价质量。

1.程序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不完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存在环评手续审核流程不清、环评报告审查不严等情况,导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了质疑。

2.评价方法不科学在进行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有些评价方法不够科学,未能充分考虑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缺乏数据支撑,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

3.社会参与不足在一些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缺乏对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建议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采纳。

这导致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民主性受到了质疑。

4.评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专业的环评人员进行,但是在一些地方,评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有限,导致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受到了影响。

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为了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不完善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并加强对程序的监督和管理。

对环评手续审核流程进行明确规定,加强环评报告审查工作,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合规、完整和严格。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加强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健全的社会参与机制,及时公开环评信息,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正性和民主性。

为了提高评价人员的素质,应该加大对环评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力度,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评价人员具备专业能力和道德操守,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预测的一项工作。

它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全面、准确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评价报告中的数据不完整或者不准确。

有时候,评价报告会由项目承建方提供,这就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和主观性,导致信息不完整或者不准确。

这个问题可能导致评价结论的不准确性,影响决策者的判断。

二、评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评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评价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评价结果容易出现偏差和主观性。

三、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不够科学、全面。

评价工作中常常只关注项目对环境的直接影响,忽视了项目对环境的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评价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复杂的生态环境影响往往无法准确评估。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一、加强环境监管,并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环境监管部门应该加强与评价工作的衔接,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中的数据准确完整。

还需要建立一个监督机制,随机抽查评价报告,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管理。

评价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环境评价行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评价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完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求。

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方法,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研究,不断优化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加强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公开评价报告、召开听证会等方式,让公众了解评价结果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接受其意见和建议,增加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可参考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1. 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依赖于准确的数据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数据收集不完善、调查不全面等原因,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 评价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应当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但现实中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法,导致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不高。

3. 参与主体不充分、参与程度不高: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是集众多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的综合结果,但实际中存在参与主体不充分、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不足。

4. 缺乏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配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同配合,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交流不够及时,导致评价工作的综合效果不理想。

二、解决方法:1. 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2. 完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将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加强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推广,推动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3. 加强参与主体的协调和合作: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加强对参与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参与程度和质量。

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各方意见的收集和整合,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公正。

4. 加强部门和领域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记表项目环评网上备案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作者:王颖颜海波张琪侯光辉来源:《环境与发展》2018年第05期摘要:登记表项目实施网上备案对提升环评管理效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具有积极意义,但网上备案同时存在选址、评价类别界定不准、位置描述模糊、配套环保设施不当以及填报时间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登记表;网上备案;问题;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5-0204-02DOI:10.16647/15-1369/X.2018.05.122Abstract: Construction project registrate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able online is significant to simplify approval procedures and strengthe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enterprises.However, online registration has many problems on site selection, assessment category, description of lo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time. For the above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proposed solutions.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able;Online registration;Problems;Solutions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以及登记表三个类别,其中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1]。

根据环保部统计,登记表项目约占环评审批项目总数的一半,占用了基层环保部门大量行政成本。

2015年山东省环保厅发布《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行承诺备案制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登记表的纸质备案。

2016年环境保护部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明确登记表项目自2017年1月1日起统一实施网上备案(需保密的除外)。

1 登记表项目网上备案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登记表由审批改为网上备案可以起到提升环评管理效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但实践发现,由于网上备案通常由企业人员直接填报,缺少环保部门的前期把关,该举措在项目选址、评价类别、位置描述、环保配套设施以及填报时间等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给环境保护的事中、事后监管带来困难。

1.1 选址问题登记表网上备案选址问题涉及到环境敏感区及防护距离两个方面。

1.1.1 环境敏感区问题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2],涉敏感区项目通常有严格的环保要求。

由于填报人员对敏感区定义、保护范围以及保护要求等方面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导致部分涉敏感区项目违规通过网上备案。

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例,由于其准保护区通常以流域分水岭为界,保护范围涉面广,依照有关法规,饮用水源准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3],但环保部门网上备案审查发现,在区域尚未完善污水管网的情况下已有少数房地产、酒店类项目进行了网上备案,按预设工艺其大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将直接排入环境,对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1.1.2 防护距离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距离问题可归结为卫生防护距离、大气防护距离以及特定行业防护距离三类。

卫生防护距离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属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畴,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设置经常居住的房屋[4],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5],上述规定形成了污染型项目与居住型项目的相互制约。

以实施网上备案的房地产项目为例,由于填报人员对周边企业防护距离不知情,项目选址导致环境敏感类项目处于其他污染企业防护距离内的情况,容易导致引发后续污染纠纷。

特殊行业主要是指畜牧养殖、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场等项目针对自身的选址要求。

以养殖项目为例,《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定:养殖场、养殖小区应距离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500米以上,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小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项目实施网上备案管理。

环保监管发现,网上备案过程通常出现两种导致网上备案错误填报的情况:一是养殖企业(户)对相关距离要求不知情,二是虽然了解有关距离要求,但养殖企业(户)凭借主观感受对距离进行臆断,导致相对距离不足,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2 评价类别界定不准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网上备案时需对项目类别进行选择,超出系统指定范围则无法填报,以避免填报人员擅自降低环评类别,但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填报人员对评价类型难以把握。

如建筑面积较小的养老院项目按备案进行管理,但部分养老机构因无法实现集中供热,通常自备锅炉,根据规定,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故配备锅炉的养老院项目应按报告表类别进行审批管理。

1.3 地理位置描述模糊伴随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天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广泛应用于环评管理,在环评文件中以“附图”的形式对项目的具体位置进行注明,而目前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并无位置标注功能,企业依据工商注册登记证或土地证等证件提供的地址进行备案,填报过程出现某某村、某某路的情况,此类描述涉及范围广,定位不准,不便于审批部门了解项目周边环境状况,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了环保执法成本。

1.4 环保设施配套不当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6]。

尽管实行网上登记备案的为环境影响较小的登记表项目,但由于区域环保要求、配套市政设施的完善度不同,不同区域同类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所不同,配套环保设施差异明显。

以水产品加工(山东半岛)备案项目为例,该类项目废水COD、氨氮等污染指标浓度值较高(表1),为满足达标排放,企业需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前期处理。

由表1可见,企业废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与直排环境相比,其排放浓度值差异巨大,如企业间单纯类比进行环保设施的配套,严标准企业参照低标准企业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则会导致外排废水浓度超标。

1.5 系统填报时间问题环境影响登记表实施登记备案制前,建设项目需在开工前报批环评手续,实施登记备案制后,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网上备案系统,在线填报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7],该变化可保证网上备案提报信息的准确,但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网上备案后,即可取得备案号并进行后续建设手续的办理,若建设过程或完工后监察发现项目存在选址不合理或配套环保设施处理效果差的情况,则企业面临拆迁或提标整改等系列问题,由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环境管理发现,目前各地仍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针对建设项目未提交环评文件或环评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法律明确规定应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网上备案的实施,实施备案制的已建项目建设单位可通过后期自行网上备案以达到补充完善环评的目的,从而为逃避处罚提供了可能。

2 登记表网上备案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环境敏感区、防护距离问题涉及到对有关环保知识的掌握,让群众更好了解环保相关法规、政策、标准以及要求,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需通过媒体、网络、报纸等形式加强政府层面的宣传。

同时,由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是通过县级环保部门网站链接地址登录、填报,环保部门应以负责的态度在网址链接页面显著位置做好填报提示,包括区域环境敏感区保护范围、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要求、企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限值等内容,并以填报指南的形式将重要环保条款、重点关注事项进行归纳,方便填报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对项目建设环保有关要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第二,针对评价等级问题,要求环保部门应加强登记备案系统的日常管理,实施专人维护、定时查验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除认定登记备案无效、向社会公告外,还应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及《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后续填报企业同时起到警示作用。

第三,针对建设项目位置描述模糊的问题主要应从软件升级入手,应进一步完善网上备案系统,通过与天地图、谷歌地球等相关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链接,添加地理标注功能,实现对项目位置的精确定位。

第四,应将敏感区、防护距离、评价等级以及配套环保措施的有效性问题同系统填报时间问题统筹考虑,建议将网上登记备案的时间修订为项目建设前,通过环保部门的前期把关,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的环保要求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避免多走弯路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第五,应在社会媒体、备案登记网站公开环保咨询电话,提供企业网上登记备案咨询服务,为企业用户信息填报提供直接指导。

参考文献[1]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2]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S],2015.第三条,第五条.[3]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染防治法》第六十条.[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S],2012.第2.0.20条.[5]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S],2008.第10.3条.[6]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