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

合集下载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2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25.《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

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反映了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利26.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在探究“宇宙”之义时,曾经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家思想一致的是A.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B.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C.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27.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D.商业经营观念落后28.《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

微专训练(八)钠及其化合物

微专训练(八)钠及其化合物

微专训练(八)钠及其化合物1.(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mL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 = 1: 3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 = 2: 12.(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201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将3.2克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1/2),通入一盛有足量Na2O2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A.3.2 g B.4.4 g C.5.6 g D.6.4 g4.(2014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12月联考)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8.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均转化为沉淀,将容器中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30g。

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原混合物中含Na2CO3 0.1 mol B.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n(CaO)C.30g固体中一定存在n(CaCO3)〉n(NaOH) D.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5.(2014届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6.(2014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32-,则E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其电子式是C.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D.若X是Na2CO3,C为含极性键的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能发生反应7.(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在分别含amol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则产生气体与加入盐酸的图像正确的是8.(2014届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三第四次月考)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和铝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D.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9.(2014届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NaHCO3和Na2O2按1∶1的个数之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趁热排出气体物质,容器内残留物的成分是A.Na2O2和NaHCO3B.NaHCO3和Na2CO3C.NaOH和Na2CO3D.只有Na2CO310.(2014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含有0.20 mol Na2CO3的溶液120mL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1.5 mol/L B.2.0mol/L C.0.18 mol/L D.0.24mol/L11.(2014届江西省鹰潭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将2 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其反应,经测定无Na2O2剩余,则最后所得固体的物质的量(n)为()A.1mol<n≤2mol B.1mol<n≤4molC.2mol<n≤4mol D.n>4mol12.(2014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将amol Na2O2和b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参考答案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参考答案

2013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参考答案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6.(1)(10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地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6分)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8分)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37.(1)(4分)流域内降水的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2)(6分)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3)(12分)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8.(1)(6分)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4分)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历史参考答案:一、选做题(每题4分,共48分)12---16:CBACC 17---21:CCCDA 22---23:CA二、非选择题(52分)39.(25分)(1)(6分)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或开启现代化)。

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9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应对: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联: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应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任举一个)。

(3)(4分)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4)(6分)观点: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

理由: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先进的国家。

40.(12分)(1)(8分)中国:限制民间住房买卖;严格控制土地闲置;禁止官员在工作地买房德国:政府制定住房福利政策;通过严厉的税收政策抑制投机行为。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英语试题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语篇语法填空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转填到标号为1-10的相应位置上。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were 222 people ____1____(report) to be billionaires(亿万富翁) in 2003. The ____2___(rich) of these is Bill Gates, worth at least $ 41 billion, ___3____made his money ____4____ starting the company Microsoft. Mr. Gates was only 21 years old ___5__he first helped to set up the company in 1976. He was a billionaire by the time he was 31 years old.____6____, 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 people who have made lots____7___ money at even younger ages. Other young people who have struck it rich include Jackie Coogan and Shirley Temple. ____8____ of these child actors made over a million dollars ___9____ (act) in movies before they were 14. But ___10___ youngest billionaire is Albert von Thurn und Taxis of Germany, who, in 2001, inherited (继承) a billion dollars when he turned 18!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给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部分及答案

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部分及答案

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在市场上买来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玻璃箱,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乙玻璃箱底部不放土。

把两个玻璃箱同时放到太阳光下,二十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甲箱的温度比乙箱高了4℃。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此次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关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产业结构趋于优化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4.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①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据此完成5~7小题。

5.若a、b、c表示一组等压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吹东南风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6.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7.若此图为某地区的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B.①②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C.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D.在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下图为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0mm,蒸发量约为1315mm。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某某四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60分。

1.“紫禁城”的称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观念。

“紫”代称皇帝,它的含义是( )A.爱民如“子” B.大红大“紫”C.“紫微(星)正中” D.永享福“祉”2.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般?”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石头希迁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C.朱熹 D.王阳明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4.为了更好理解“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一问题,曾明同学制作表格对二者的内容加以比较。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等。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某某政治、新思潮的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理学盛行6.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

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

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7.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贵州省遵义四中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附答案)

贵州省遵义四中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附答案)

遵义四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60分。

1.“紫禁城”的称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观念。

“紫”代称皇帝,它的含义是( )A.爱民如“子”B.大红大“紫”C.“紫微(星)正中”D.永享福“祉”2.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般?”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石头希迁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4.为了更好理解“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一问题,曾明同学制作表格对二者的内容加以比较。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等。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的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理学盛行6.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

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

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7.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某某省某某四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2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25.《旧唐书•X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X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

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反映了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利26.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在探究“宇宙”之义时,曾经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家思想一致的是A.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B.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C.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27.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D.商业经营观念落后28.《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某某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25.《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

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反映了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利26.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在探究“宇宙”之义时,曾经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家思想一致的是A.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B.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C.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27.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D.商业经营观念落后28.《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

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

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

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

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C.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D.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情怀29.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

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

”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立宪代议C.“中体西用” D.三民主义30.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31.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32.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

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这段话A.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C.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33.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

”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特征的是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34.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是强国的诉求。

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

”材料论及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改革D.斯大林体制3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这种变化从根本上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C.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D.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

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材料二十六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约在21010担以上,十八世纪增至8889241担以上。

十九世纪仅前四十年输出数量十分庞大,约1500万担,比十八世纪100年的总输出量净增600余万担……输入茶叶的国家,十七世纪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

而荷兰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它的茶叶输入总量约为2万担,是英国茶叶总输入的20倍,俄国仅为10担右,其它国家则更少……十八世纪输入茶叶的国家中英国取得支配地位,总量为400万担,约占中国茶叶总输出量的45%,欧洲输入量的50%。

美洲、大洋洲、非洲市场均由荷、英国转口输入茶叶……十九世纪则是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摘编自2007年《茶叶通报》材料三在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中尽管在中国出口差价变化不大,由于市场“物以稀为贵”和欧洲各国征收茶叶高额税收,茶初入欧洲市场,被人视为稀罕的帕来品,完全“是一种奢侈品”,“茶价异常昂贵”,有所谓“掷三银块而饮茶一盅”之说。

……十七、十八世纪一些国家将茶价下调,茶叶才逐渐走向普通百姓。

——摘编自2007年《茶业通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茶叶贸易产生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变化,并予以评析。

(17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请你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

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任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

——《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明代中期,各地书院兴起,士大夫讲学之风日行,各种新说层出不穷。

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丑妇之贱态”,反对把“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

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因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

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

万历七年(1579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9分)(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书院”的行为。

(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

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材料二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

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

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6分)(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9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

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

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利占有土地。

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

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

唯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