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卷

浙江省2014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讲B. 息C. 岭D. 班2.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春风知别苦,离人泪如潮。
A. 及时雨B. 神行太保C. 青面兽D. 黑旋风4.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推陈出新B. 多此一举C. 弄巧成拙D. 拔苗助长A. 立春B. 清明C. 芒种D. 夏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2. 《背影》一文中,作者朱自清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4.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辞别刘备而写的。
()5.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 “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因______而发疯。
4. 《三国演义》中,曹操因______而割须弃袍。
5.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推敲”这个成语的由来。
3.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
4. 请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5. 请简述你对“文以载道”这一观点的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的关联词,将下列句子改写为转折复句:太阳出来了,天气还是有点冷。
2. 请用排比句式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
3.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论述。
4.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吗?5.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写一句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201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四大题,20小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生命如一树繁花,(ào)▲立枝头,绽放多彩的梦想;生命如一池春水,风(zhà)▲起时,吹皱层层的思绪;生命又如行者无(jiāng)▲,昂扬最美的姿态。
漫长的旅途中,(diān)C试卷试题沙浴加热 D试卷试题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化学教案收集▲扑不灭的是激情与梦想、记忆与感动,催人奋进,引人向上。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1)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2)▲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填写)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带月荷.锄归(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稍稍..宾客其父(4)等.死,死国可乎4.名著阅读。
(6分)(1)下列说法与原著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A. 格列佛在小人国生活了两年,他的言行受到该国的影响,如说话声音很响,只注意周围的大东西。
B. 祥子在人和车厂偷了三匹骆驼,用卖骆驼的钱给自己买了辆车,人们就送了他“骆驼祥子”这个外号。
C.罗切斯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疯癫的妻子几次想害死他,但火灾的时候他依然想要去搭救妻子。
后来,他拒绝和简·爱结婚,也是为了不让疯癫的妻子受到委屈。
D.《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残暴的人。
他狠心地对待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2)阅读《水浒》选文,回答问题。
(4分)却说宋江、柴进先归到忠义堂上,和众兄弟们正说A的事,只见A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
2014年浙江省义乌金华中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乌金华卷) 数 学 试 题 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三大题,24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4.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5.本次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卷 Ⅰ说明:本卷共有1大题,10小题,共30分.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数1,0,-1,-2中,最小的数是( ▲ )A.1B.0C.-1D.-22.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 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 4.一个布袋里装有5个球,其中3个红球,2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 外其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16B. 15C. 25D. 355.在式子12x -, 13x -,中,x 可以取2和3的是( ▲ ) A.12x - B .13x - CD6.如图,点A (t,3)在第一象限,OA 与x 轴所夹的锐角为α,3tan =2α,则t 的值是( ▲ )A .1B .1.5C .2D .3A B CD第6题图第2题图7.把代数式2218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22(9)x -B .22(3)x -C .2(3)(3)x x +-D .2(9)(9)x x +-8.如图,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 连结AA′,若∠1=20°,则∠B 的度数是( ▲ )A.70°B.65°C.60°D.55° 9.如图是二次函数22+4y x x =-+的图象,使y ≤1成立的x 的取值 范围是( ▲ )A .13x -≤≤B .1x -≤C .x ≥1D .1x -≤或3x ≥10.一张圆心角为45°的扇形纸板和圆形纸板按如图方式分别剪得一个正方形,边长都为1,则扇形和圆形纸板的面积比是( ▲ )A.5:4B.5:2C.卷Ⅱ说明:本卷共有2大题,14小题,共90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二、填空题 (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写出一个解为x ≥1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 . 12.分式方程3121x =-的解是 ▲ . 13.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 (米)与时间t (分)的函数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 ▲ 米. 14.小亮对60名同学进行节水方法选择的问卷调查(每人选择一项),人数统计如图,如果绘制成扇形统计图,那么表示“一水多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 .15.如图,矩形ABCD 中,AB =8,点E 是AD 上的一点,有AE =4,BE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结EF 交CD 于点G ,若G 是CD 的中点,则BC 的长是 ▲ .16.如图2是装有三个小轮的手拉车在“爬”楼梯时的侧面示意图,定长的轮架杆OA,OB,OC 抽象为线段,有OA=OB=OC , 且∠AOB =120°,折线NG-GH-HE-EF 表示楼梯,GH ,EF 是水平线,NG ,HE 是铅垂线,半径相等的小轮子⊙A ,⊙B 与楼梯两边都相切,且AO ∥GH . (1)如图2①,若点H 在线段OB上,则BHOH的值是 ▲ .(2)如果一级楼梯的高度HE =2)cm ,点H 到线段OB 的距离d 满足条件d ≤3cm ,那么小轮子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第9题图一水多用 40人 集中用水8人巧妙用水7人寻找水源5人第14题图 )A B C D E F G H O第15题图第10题图 第13题图三、解答题 (本题有8小题,共66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 17.(本题6分)4cos45°11()22-++-. 18.(本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25)(1)(2)x x x +-+-(,其中2x =-.19.(本题6分)在棋盘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三颗棋子A ,O ,B 的位置如图,它们的坐标分别是(-1,1),(0,0)和(1,0).(1)如图2,添加棋子C ,使A ,O ,B ,C 四颗棋子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在图中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2)在其他格点位置添加一颗棋子P ,使A ,O ,B,P 四颗棋子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请直接写出棋子P 的位置的坐标.(写出2个即可)20.(本题8分)一种长方形餐桌的四周可坐6人用餐,现把若干张这样的餐桌按如图方式进行拼接. (1)若把4张、8张这样的餐桌拼接起来,四周分别可坐多少人? (2)若用餐的人数有90人,则这样的餐桌需要多少张?21.(本题8分)九(3)班为了组队参加学校举行的“五水共治”知识竞赛,在班里选取了若干名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组,进行了四次“五水共治”模拟竞赛,成绩优秀的人数和优秀率分别绘制成如下统计图.第20题图参赛学生“五水共治”模拟竞赛成绩优秀的人数条形统计图 次数 2468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参赛学生“五水共治”模拟竞赛成绩优秀率折线统计图 0%20% 40% 60% 80% 100%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次数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第三次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已求得甲组成绩优秀人数的平均数=7x 甲组,方差2=1.5S 甲组,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组成绩优秀的人数较稳定?22.(本题10分) (1)阅读合作学习内容,请解答其中的问题.(2)小亮进一步研究四边形AEGF 的特征后提出问题:“当AE >EG 时,矩形AEGF 与矩形DOHE 能否全等?能否相似?”针对小亮提出的问题,请你判断这两个矩形能否全等?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这两个矩形能否相似?若能相似,求出相似比;若不能相似,试说明理由.23.(本题10分)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在AC ,BC 边上各取一点E,F ,连结AF ,BE 相交于点P . (1)若AE=CF . ①求证:AF=BE ,并求∠APB 的度数. ②若AE =2,试求AP AF ⋅的值.(2)若AF=BE ,当点E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试求点P 经过的路径长.24.(本题12分)如图,直角梯形ABCO 的两边OA,OC 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BC ∥x 轴,OA=OC =4,以直线x =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A ,B ,C 三点.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已知直线l 的解析式为y=x+m ,它与x 轴交于点G ,在梯形ABCO 的一边上取点P . ①当m =0时,如图1,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与BC 的交点,过点P 作PH ⊥直线l 于点H ,连结OP ,试求△OPH 的面积.②当m =-3时,过点P 分别作x 轴、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点E,F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以P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3题图F A E CP第22题图G A BE O DFx H y如图,矩形ABOD 的两边OB,OD 都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OD =3, 另两边与反比例函数k y x =(k ≠0)的图象分别相交于点E,F ,且DE =2,过点E 作EH ⊥x 轴于点H, 过点F 作FG ⊥EH 于点G ,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 ②当四边形AEGF 为正方形时,点F 的坐标是多少?第24题图1 第24题图2 备用图浙江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乌金华卷)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如1x-≥0等12.x=213.8014.24015.716.(12分);(2)118r-≤≤(2分)三、解答题 (本题有8小题,共66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17.(本题6分)原式=422++……4分=4 ……2分18.(本题6分)原式=x2-x+5x-5+x2-4x+4=2x2-1,……4分当x=-2时,原式=2×(―2)2―1=7.……2分19.(本题6分)(1)如图.……2分(2)(-1,-1), (0,-1), (2,1) (写出2个即可).……4分20.(本题8分)(1)4张可坐4×4+2=18人;8张可坐4×8+2=34人. ……4分(2)设这样的餐桌需要x张,根据题意,得4x+2=90,解得x=22,答:这样的餐桌需要22张.……4分21.(本题8分)(1)抽取的学生数为1155%20÷=,∴第三次成绩的优秀率为13200.6565%÷==. ……2分第四次成绩优秀的人数为2085%17⨯=,乙组成绩优秀的人数1789-=,补充后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2分(2)1=6+8+5+9=74x乙组(),222221=6-78-7(57)(97) 2.54S⎡⎤+-+-=⎣⎦乙组()+(),因为22S S甲组乙组<,所以甲组成绩优秀的人数较稳定.……4分参赛学生“五水共治”模拟竞赛成绩优秀的人数条形统计图次数2468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19题)22.(本题10分)(1)①∵OD =3,DE =2,∴E (2,3),由反比例函数ky x=,可得k=xy =6, ∴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6y x=. ……2分②设正方形AEGF 的边长为a ,则3,2BF a OB a =-=+,(2,3)F a a ∴+-,(2)(3)6a a ∴+-=,解得a 1=0(舍去),a 2=1,∴点F 的坐标为(3,2). ……3分 (2)两个矩形不可能全等. ……2分当32EA OD EG DE ==时,两个矩形相似,方法1:32EA EG =,设EG x =,则32EA x =,∴32,32OB x FB x =+=-,∴3(2,3)2F x x +-,∴3(2)(3)62x x +-=,解得10x =(舍去),253x =,∴53EG =,∴矩形AEGF 与矩形DOHE 的相似比为55326EG DE ==.方法2:设矩形AEGF 与矩形DOHE 的相似比为t.则2EG t =,3EA t =,∴23,32OB t FB t =+=-,∴(23,32)F t t +-,∴(23)(32)6t t +-=,解得10t =(舍去),256t =,∴矩形AEGF 与矩形DOHE 的相似比为56. ……3分23.(本题10分)(1)①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 ∴∠C =∠BAC =60°, AB=AC , 又∵AE=CF ,∴△AFC ≌△BEA (SAS),∴AF=BE , ……2分 ∠1=∠3,∵∠4=∠2+∠3,∴∠4=∠2+∠1=∠BAC =60°, 即∠APB =180°-∠4=120°. ……2分 ② ∵ ∠C =∠4=60°,∠P AE =∠CAF , ∴ △APE ∽△ACF ,∴AP AE AC AF =,即26AP AF=,所以12AP AF ⋅=. ……2分 (2)若AF=BE ,有AE=BF 或AE=CF 两种情况.当AE=BF 时,如图2,此时点P 经过的路径是AB 边上的高线CH .(第22题) (第23题图2)FAB EPH(第23题图1)FA BEP12 34在Rt △AHC中,CH AC == ∴此时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当AE=CF 时,如图3,点P 经过的路径是以A ,B 为端点的圆弧,且∠APB =120°,则圆心角∠AOB =120°,过点O 作OG ⊥AB, 在Rt △AOG 中,∠AOG =60°,sin 60oAGOA ==∴1201801803n r l ππ⨯⨯===, ∴此时点P, 所以,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 ……4分24.(本题12分)(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 ax bx =++,由对称轴x =1,可得点B 坐标(2,4),∴4244,16440a b a b ++=⎧⎨++=⎩ 解得1,21a b ⎧=-⎪⎨⎪=⎩ ∴2142y x x =-++. ……4分(2)①PH ⊥直线l ,有ON=MN=1,PM=3,由△PM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HM =PH所以,1115224OPH S OH PH =⨯==△. ……4分 ②存在四种情况:当点P 在边OC 上时(如图2),此时点E 与点O 重合, 点F 与点G 重合,△P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P=EF=3,∴P 1(0,3).当点P 在边BC 上时(如图3),PE=PF , 则点P 为∠OGD 的角平分线与BC 的交点,有GE=GF ,过点F 分别作FH ⊥PE 于点H ,FK ⊥x 轴于点K ,∵∠OGD =135°,∴∠EPF=45°,即△PH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第23题图3)FA BE CPGO(第24题图2) (第24题图3)(第24题图1)设GE=GF =t ,则GK=FK=EH=2,∴PH HF EK EG GK t ===+=,∴4PE PH EH t =+=+=, ∴4t =,解得4t =,则37OE t =-=-∴2(7P -.当点P 在边AB 上,分两种情形:情形1:如图4,当点E 与点G 重合时,△P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40,24k b k b +=⎧⎨+=⎩解得2,8k 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8y x =-+, OE =3,PE =-2×3+8=2,∴P 3(3,2).情形2:如图5,PE=PF , 过点F 作x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G 作x 轴的垂线相交于点N ,与EP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 .则四边形MNGE 是矩形,△NGF 与△PMF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PE=PF=t ,则PM=MF=,NG=NF =ME =2t +,所以GE NF FM t =+=+∴OE=OG+GE =3t +, ∴P(3t +,t )代入28yx =-+,得2(3)8t t=-++,解得6t =-∴31OE t =++=, ∴P 41,6-.综上所述,以点P,E,F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0,3(),3,2(),(7-,1,6-.……4分(第24题图4)。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分析透彻”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划线的词语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6、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B、浩然再.拜再:两次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全都D、欲荐诸.朝诸:之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D、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黑质而.白章第Ⅱ卷(共123分)三、(30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套打包】义乌市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好句记心中。
(6分)(1)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2)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4)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2.请将下面的汉字规范、端正、美观的楷书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zhù) 脂.粉(zhī) 绮丽.(qǐ) 三省.吾身(xǐng)B.酝酿.(niàng) 解剖.(pōu) 戏谑.(xuè) 戛.然而止(jiǎ)C.祈.祷(qí) 襁.褓(qiǎng) 驽.钝(nǔ) 一蹴.而就(cù)D.气氛.(fēn) 癖.性(pǐ) 繁衍.(yán) 期期艾.艾(ài)4.正确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A.烦噪狂澜狼藉浮想联翩B.悲怆跋涉诘责直言不讳C.彷徨杂揉作辑轶闻趣事D.忏悔不径而走切磋不可思议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传统的课堂与我们学校推行的“高效课堂”相比实在是不可思议....。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怀恩中学九年级语文组)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按要求填空。
(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10分)(1)子日:“其恕乎!,”(《论语·卫灵公》)(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4)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口语交际(3分)2014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套禁令。
假如你在校园内遇见一位家长正在吸烟,你该怎么劝阻。
3、名著阅读(7分)(1)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作品,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B、《伊索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
《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北风和太阳》告诉人们,想让他人改变主意,劝说比强迫更有效。
C、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D、《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
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2)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60字左右)(4分)①请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②“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得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天蓬恶煞下云梯。
”这是《水浒传》里的李逵。
他作战勇猛,善打硬仗,而且生性粗鲁爽直,脾气暴躁,疾恶如仇。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0套(含答案)-34

201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毗.邻(bí)徜.徉(cháng)面面相觑. (qù)B. 蹒.跚(pán) 惬.意(xiè)气冲斗.牛 (dǒu)C. 牟.取(móu)蛰.伏 (zhé) 戎马倥.偬(kōng)D. 匿.笑(nì)眼睑.(liǎn)裙袂.飞扬(mèi)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贯脑筋委曲求全振聋发聩B.辩析教唆一拜涂地沽名钓誉C.剪采精粹蜚声中外遐迩闻名D.遗憾矫健坐无虚席发号司令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湘湖边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B.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轻而易举....,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C.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私自..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D.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观察..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分)A言论“窃书不能算偷”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孔乙己之口。
B.《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D.《最后一课》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名篇。
它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叙写最后一堂课的情景,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正在紧张忙碌着的工作人员小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力求构建一个欢乐休闲的氛围。
B.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刘洋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
金华市、义乌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备注:义乌卷第5题同金华卷第5题的前3小题,且为必做题;第6题同金华卷第7题;现代文阅读完全相同,题号分别为:义乌卷7-11题同金华卷12-16题;义乌卷12-15题同金华卷8-11题;义乌卷课外文言文和古诗文阅读除19-20题外,其余与金华卷相同,题号分别对应:义乌卷16-17题同金华卷17-18题;义乌卷18、21题同金华卷22、24题;义乌卷作文题和金华卷作文题相同,但评分标准略有差异。
义乌卷未单篇考查课内文言文。
备注:义乌卷第5题同金华卷第5题的前3小题,且为必做题;第6题同金华卷第7题;现代文阅读完全相同,题号分别为:义乌卷7-11题同金华卷12-16题;义乌卷12-15题同金华卷8-11题;义乌卷课外文言文和古诗文阅读除19-20题外,其余与金华卷相同,题号分别对应:义乌卷16-17题同金华卷17-18题;义乌卷18、21题同金华卷22、24题;义乌卷作文题和金华卷作文题相同,但评分标准略有差异。
义乌卷未单篇考查课内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浙江义乌中考模拟卷(一)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
(4分)“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yán( )如莲花的开落”,四月的江南莺飞草长,燕舞莺啼,诗意盎然,那小巧别zhì( )的亭台楼阁,旖旎迷人的青山绿水,曲折yōu( )深的寂静巷陌,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令人着迷,令人心chí( )神往。
当第一缕春风抚过人的面庞时,浓浓的暖意沁人心脾,唤醒了蛰伏一冬的心灵。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6)题必做,(7)(8)两题任选一题)(8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7)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
(3分)(1)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2)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3)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以描写湘西民风民俗而著称的现代作家。
4.综合性学习。
(6分)日前,有关“食物浪费”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我校学生会的关注,他们准备就此话题出一期学生会会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
(不超过10字)(2分)【材料】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
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2)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补充完整。
(2分)【材料一】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
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
剩了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
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
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走。
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材料二】某网站关于餐饮浪费的调查(节选)问题:去餐馆就餐,吃剩的会打包吗?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
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已成为普遍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①②好面子和③的心理作怪。
(3)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一个征稿话题。
(2分)【材料一】 2011年,瑞典食品局发表声明,瑞典每年浪费的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国因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
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发现,被浪费的食物如果和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材料二】对于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有专家提议用立法来遏制,也有人认为加强教育、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才是根本。
美国部分城市每月都举行“垃圾之旅”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吃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以行动呼吁停止食物的浪费。
征稿话题: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9——13题。
(15分)站在山脚下的人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一天,他拿着自己的几幅临摹画作,去巴黎向一位知名的画家求教,希望他能指点一二。
可一连去了好多次,对方都以他的作品太稚嫩,根本不具备绘画天赋为由拒绝给他指导,甚至连面都懒得见。
无奈之下,他只好守在这位画家的院门口,希望能在他出门时拦住他。
一天,画家果然被他等到了,“我对您的才华仰慕已久,请您务必花几分钟时间,指点一下我的作品。
好吗?”说完,他便将自己的画双手奉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画家不但没有伸手去接画,反而以无比轻蔑的语气说道:“让我去看一个无名小卒的画,除了浪费我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
”对方的话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但他还是稳了稳情绪,然后微笑着说道:“如果把绘画艺术比作一座高山,那么现在的您无疑是站在山顶的那个人,而我则毫无疑问是站在山脚的那个,您若是朝下看我,自然觉得我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
”大画家听后哈哈大笑:“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应该知趣地离我远一点!”他点了点头:“从下一刻起,我便会离您远远的。
可是,难道您就不想知道山脚下的人看山上的人是怎样的感觉吗?”“什么感觉?高山仰止?”大画家得意地反问。
“不,我在山脚朝上看您,同样也觉得您渺小无比。
”他淡淡地答道。
就在那位画家惊愕不已时,他接着说道:“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不是吗?”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峰。
不错,他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森特·梵高。
5.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7.文中划线句“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3分)8.自选角度赏析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最成功的一种写作手法并说明理由。
(3分)9. 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的渺小。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二) 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14——17题。
(11)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①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获取信息的便捷了。
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维码起源于日本,原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
③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
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
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
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
④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信息。
⑤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
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⑥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⑦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防伪的好帮手……⑧咔嚓一拍,信息自来。
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⑨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 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
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
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
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
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在加之其过于便捷,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⑩除了二维码骗局,很多人也为隐私担心。
去年上半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称,由于实行实名制,火车票票面上印有记录乘客信息的二维码,而随手丢弃车票,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就可以轻易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
鉴于此,铁路部门建议乘客撕毁票面的二维码部分。
(11)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摘自《青年文摘》)10.为什么二维码让我们又爱又恨?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4分)1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⑦段的表达作用。
(2分)1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13.仔细观察下面两张火车票,先判断哪张车票使用了二维码,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一维码与二维码在外观上的不同。
(3分)A B三、古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4—23题。
(一)(4分)夏日登车盖亭蔡确①纸屏②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①蔡确: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
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
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
②纸屏:纸糊的屏风。
1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2分)15.你从第三句中的“独笑”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2分)(二)(11分)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