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 - 副本

合集下载

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一直是人们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历史、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中国建筑艺术的历史中国建筑艺术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封建时代的古代中国,建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中国人类创造了许多杰出的建筑作品,如长城、故宫和陵墓等,展现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传统的中国建筑主要由木结构建筑组成,通过巧妙的连接技术将木材编织成华丽的建筑结构。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和谐与平衡,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哲学和审美理念。

第二部分: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的结晶,被誉为“人类景观之冠”。

中国园林通常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它们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景观和建筑元素表达禅宗思想和道家哲学的理念。

中国园林的设计注重创造一种和谐的、平衡的环境。

比如,有的园林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植物和建筑物的布局,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自然景观中。

同时,中国园林也强调居住者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第三部分: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不仅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们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

同时,中国的建筑设计和园林规划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对于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师越来越意识到保护传统建筑与园林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和环保的建筑和园林。

最后,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的提升。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建筑与 园林艺术赏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01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0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相互关
03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传承与
04
创新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影响与
05
价值
01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章节副标题
建筑风格与特点
木结构为主: 以木材为主要 建筑材料,采 用榫卯连接, 具有抗震性能。
园林特点:注重空间布局,追求自然意境,强调借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创造诗情画 意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以自然生长的植物为主要元素,注重植物的姿态、色彩和芳香,营造四季 不同的景观。
文化内涵: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绘画、雕刻等,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 厚底蕴。
园林布局与构造
园林布局: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建筑与园林的互动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 与园林艺术相 互依存,形成 独特的艺术风

建筑与园林在 空间布局上相 互呼应,营造 出和谐的整体
效果
园林中的建筑 元素与自然景 观相互融合, 突显出自然与 人文的和谐统

建筑与园林的 艺术手法相互 借鉴,推动了 中国传统艺术 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与园林在现代的融合发展
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在现代的创新应用
传统建筑元素的再利用: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具 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建筑。
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园林规划,提高 设计效率和景观效果。
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实 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是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美的重要因素。
1.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 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宫殿、住宅、官衙、寺 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 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 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 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 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3个方面。
拙政园
谐趣园
江苏无锡锡山寄畅园的借景
江苏苏州拙政园的借景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突 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
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 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江苏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 坐”,景是一座扇形亭, 临水面东,亭中设一几两 椅,宜于赏月。造园匠师 借用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 中的“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我”的佳句,突出 了这一景观所蕴含的诗情 画意。
1.3.1、形象突出并富有装饰性的曲线屋 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类型示意图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
能性。后世归纳的5种基本屋顶式样庑(wǔ)殿顶、攒尖顶、
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
1.3.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 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衬托性建 筑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
下面即以北京故宫为典型实例,作进一步的 赏析。
从天安门广场看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位于北京旧 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代永乐五 年(公元1407年)开始兴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竣工。

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3

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3

2.罗马式美术

罗马式美术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 在欧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 将 哥特艺术以前的所有艺术都称之为“罗 马式”。
3.哥特式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把12、13世纪到他们 时代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式”。
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3 欧洲中世纪的美术
1.拜占庭美术术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即 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 堡。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西罗 马帝国,而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东罗马的国 都,史称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美术主要分建筑和镶嵌画两方面。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28
关于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例我们可以从各类 型和特点来分别介绍:
29
亭:
30
苏州网师园中的 “月到风来”亭
亭中横匾是“月到 风来”,而对联则 取唐代著名文学家 韩愈的诗句“晚年 秋将至,长月送风 来” 。
31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32
谐趣园
33
园门:
34
廊:
35
苏州拙政园小飞虹
46
江苏无锡锡山寄畅园的借景
江苏苏州拙政园的借景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突 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 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中国古代园林艺 术,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绘画、文学等巧妙 的综合艺术。它的一些独特的造园手法,对于我 们今天创造更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有着重 要的意义。
9
10
11
12
13
古建筑形式: 中国古建筑的外观优美柔和、变换多样,引 人注意,令人称赞。
古建筑 结构: 梁柱式结构 富有弹性的框架,其优
点即抗震性能强。
14
15
古建筑形状:
在中国古建筑中,分为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 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
16
17
18
36
景墙:
37
桥:
38
榭、舫:
39
楼、阁:
40
厅、堂、轩:
41
江苏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 坐”,景是一座扇形亭, 临水面东,亭中设一几两 椅,宜于赏月。造园匠师 借用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 中的“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我”的佳句,突出 了这一景观所蕴含的诗情 画意。

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 - 副本

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 - 副本

摘要:建筑历史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不同时代的建筑反映了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不同方面的风貌与形态。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影响着唐代建筑的风格。

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唐代建筑结构布局色彩装饰一、唐朝建筑赏析唐朝建筑具有风骨之美。

唐朝的统治者,多擅征战,崇尚运动和有生命力的东西,这种积极眼光的态度使得唐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前朝时期的消极、不济情绪有着抵触心理,认为宋齐梁陈时期的社会风貌过于“气骨不尽,刚健不闻”。

所以,在整个唐朝无论是文化还是美学上,都尽可能地在追求一种“风骨”。

唐朝社会经济繁荣,但是并不追求奢靡,“以势壮美”的思想在大明宫上显露无遗,符合了统治阶级树立威严统治人民的需要。

唐朝建筑风格多元化。

唐朝作为封建社会中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虽然有着自己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但是也并没有逃离朝代更迭的命运。

在“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以后,唐朝的社会发展也开始从顶端的繁荣逐步走向没落,这种盛世文化的消退,使得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批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这些文人既传承了儒家的思想,同时又对现实环境的压迫,郁郁不得志产生了思考,各种积极、消极、独善其身的情绪交互碰撞,使得当时的社会思想也衍生了各种不同的状态。

在当时,既有以杜牧、白居易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坚守者,也有一批向着屈原和司马迁靠近的思想反叛者,例如韩愈等,他们提倡应该大胆地具有独创精神,对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思想进行挑战,认为“怪、惊、惧”等较为夸张的美也应该存在并积极推崇。

唐朝建筑灵动华美。

唐朝的建筑,从工艺和材料的使用上来看,已经非常纯熟,唐朝建筑一个重要的风格就是材料简单,但是在结构造型和空间的处理手法上有叹为观止的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宇宙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材料运用以及园林设计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特色和魅力。

一、建筑结构与布局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及独特的“悬挑”设计。

悬挑是指建筑物在柱子上方支撑起檐边的一种结构形式。

这种设计既能避免地震的破坏,又能为建筑提供更大的空间。

另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布局,一般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分布。

中轴线上一般由门、殿堂等重要构筑物组成,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二、材料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非常注重材料的运用。

其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是木材,尤其是柚木。

柚木质地坚硬,耐久性好,经过多年的使用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形态和纹理。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还使用砖、石和青瓦等材料。

瓦片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既能保护建筑物免受雨水侵蚀,又能增添建筑的美感。

三、园林设计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为主题,注重营造一种宜人的环境。

园林的设计包括:景色布局、建筑物布局、植物绿化等。

在景色布局方面,中国传统园林常常使用“远近有致”的原则,通过合理的摆放山石和建筑物,营造出一种层次分明,景色宜人的效果。

另外,水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必备元素之一,常见的水景包括湖泊、池塘和流水等。

这些水景不仅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还能让游客感受到水的清凉和声音的悦耳。

四、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建筑物的设计和装饰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象,如龙、凤、麒麟等。

这些符号和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

同时,传统建筑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强调和谐共生的理念。

园林艺术中常常通过布局和景色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追求和热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合一”的思想。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美感,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建筑艺术与园林赏析

建筑艺术与园林赏析

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 盖的集中式形制,重 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 空间、集中式构图的 建筑物的代表,它也 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 高代表。 万神庙门廊高大雄壮,也华丽浮艳,代表着罗马建筑的典型风格
罗马万神庙
罗马斗兽场
斗兽场呈椭圆形,长直径187公尺,短直 径155公尺。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 层,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 两侧有石柱支撑。第四层有壁住装饰, 正对着四个半径处有四扇大拱门,是登 上斗兽场内部看台回廊的入口。斗兽场 内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 的席位按等级尊卑地位之差别分区。在 斗兽场的内部复原图上,可以看出这个 工程的浩大和壮观。但今天人们所能见 到的已无完整看台的形象,只是原来支 撑看台的隔墙尽管破败不堪,但甚高、 甚大、甚巧,仍让人为往日的辉煌啧啧 称奇。
用,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改造加工,再现一个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的自然 。
(2)追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高雅的文化意境。中式造园除了凭借山水、花草、建筑所构成的景致传达意境的信息外 ,还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形式,如匾额、楹联、碑刻艺术等融入造园之中,深化园林的意境 。此为中国园林所特有的,非其他园林体系所能比拟的。
NO.5: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高:492米 楼层总数:101 所在地:上海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拙政园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
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 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 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 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 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 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 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 、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建筑历史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不同时代的建筑反映了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不同方面的风貌与形态。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影响着唐代建筑的风格。

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唐代建筑结构布局色彩装饰一、唐朝建筑赏析唐朝建筑具有风骨之美。

唐朝的统治者,多擅征战,崇尚运动和有生命力的东西,这种积极眼光的态度使得唐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前朝时期的消极、不济情绪有着抵触心理,认为宋齐梁陈时期的社会风貌过于“气骨不尽,刚健不闻”。

所以,在整个唐朝无论是文化还是美学上,都尽可能地在追求一种“风骨”。

唐朝社会经济繁荣,但是并不追求奢靡,“以势壮美”的思想在大明宫上显露无遗,符合了统治阶级树立威严统治人民的需要。

唐朝建筑风格多元化。

唐朝作为封建社会中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虽然有着自己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但是也并没有逃离朝代更迭的命运。

在“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以后,唐朝的社会发展也开始从顶端的繁荣逐步走向没落,这种盛世文化的消退,使得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批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这些文人既传承了儒家的思想,同时又对现实环境的压迫,郁郁不得志产生了思考,各种积极、消极、独善其身的情绪交互碰撞,使得当时的社会思想也衍生了各种不同的状态。

在当时,既有以杜牧、白居易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坚守者,也有一批向着屈原和司马迁靠近的思想反叛者,例如韩愈等,他们提倡应该大胆地具有独创精神,对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思想进行挑战,认为“怪、惊、惧”等较为夸张的美也应该存在并积极推崇。

唐朝建筑灵动华美。

唐朝的建筑,从工艺和材料的使用上来看,已经非常纯熟,唐朝建筑一个重要的风格就是材料简单,但是在结构造型和空间的处理手法上有叹为观止的效果。

唐朝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华美但不失大气,在建筑中很少用绚丽的彩画来进行装饰,更加注重建筑自身的形态和力量感的传承,风格稳健、雄浑有力。

唐朝建筑,无论是从其整体布局还是个体建筑风格来看,都体现出了求风骨但不追求奢靡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以大气端庄为美,整齐规划但是不显呆板。

唐朝的建筑,已经不再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出发点,它在基本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多了对文化内涵的体现。

无论是城市、街道、道观、寺院、宫殿还是寻常的里坊、市肆等,从规划到设计,功能区分明确,干净整洁,在这其中,唐朝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朝的都城长安,它的规划布局对后世建筑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安城的规模在当时是其他国家与城市都望其项背的,它的资源、人力、财力优势也对整个都城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

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

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

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唐长安城的布局,分为宫城、皇城、商业区即“市”、市民居住区,彼此区划分明,这为唐以后各代都城的建设开创了先例,后来宋、元、明、清各代国都的建设布局,基本上都继承了唐长安城的规模。

其布局异常整齐,街道宽阔平正,城市绿化、美化都很讲究,有严格要求。

唐长安城东西城设东、西两市,也是一个重要特色。

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共有二百二十个行,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经济活动的中心。

同时经过精心规划,在修建时也注意到城市用水问题,同时还特别注意保持城市市容的清洁。

唐长安城东临浐水,北枕渭水,从隋时就将龙首、永安、清明等渠引入城内,唐玄宗时又引潏水入城,并引进内苑。

二、唐朝园林艺术赏析唐代园林质朴赋文的特色,即民族文化和诗情画意的文化特征。

唐代园林是山水画、山水诗文和山水园林3门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集唐代美学思想和文化艺术之大成,是诗情画意的代表作;唐代文化是儒、道、佛的大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包容四海的气魄,而本土化的赋文特色是得到世界认可的。

唐长安城是园林系统最完整的城市。

可概括为一带、二阜、三苑、四池、五渠、六岗、七寺、八水的系统。

一带:由大明宫太液池--龙首池--夹城—兴庆池—夹城—曲江池二阜:城内六岗中的最高阜地为龙首、乐游原, 为市人登高乐游之所。

三苑:北有西内苑、东内苑、禁苑是帝上宫廷专用园林。

也是唐长安城的东北郊仄绿地。

四池:有太液池、龙首池、兴庆池、曲江池。

前三池为宫廷专用,曲江池每年民间节日向世人开放。

五渠:龙首渠、黄渠、永安渠、清明渠、潜渠为引入市内的明渠水系。

六岗:北起龙首原,南至大雁塔原。

六条平行的东西走向的丘岗。

岗的相对高度5一 12 m。

座落于唐长城东半城区,可供市人登高游乐览胜之用。

七寺:唐长安城内七个规模较大的寺庙园林,分布在市区坊内, 在市区起着块状绿地的作用。

如大雁塔、小雁塔、大兴善寺、玄都观、青龙寺、大庄严寺、阁极寺等七个寺庙园林。

八水:城郊八水绕长安。

以上八种园林因素,形成了点、线、面、高、平、低相结合的绿地体系,同时也说明,唐长安拥有水面,丘岗,林木相互配合的景观丰富的园林系统。

唐朝所建著名园林之一是华清池,至今保存比较完整。

它位于陕西临潼县,离西安东约王十公里的骊山之麓,以骊山脚下涌出的温泉得天独厚,和以杨贵妃与华清池的事而闻名于世。

华清池体现了我国早期出现的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特色,随地势高下曲折而筑,是因地制宜的造园佳例。

这里青松翠柏遍岩满谷,风光十分秀丽。

绿荫丛中,隐现着亭、台、轩、榭、楼、阁,高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登上望京楼,还可远眺近览,远望山形,犹如骊马,故名“骊山”。

造园家利用骊山起伏多变的地形布置园林建筑,大殿小阁鳞次栉比,楼台亭谢相连,奇树异花点缀其间,风光十分秀丽。

尤其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犹如给青秀山岭抹上一片金色,更加神奇绚丽。

所谓“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三、我对唐代建筑的一点看法我虽然不太懂建筑赏析,但身为西安人的我,也见了不少对于皇家园林,以大唐芙蓉园内参考史料建造的紫云楼为代表,站在紫云楼下面,四个架空的石桥,给人一种凌驾于空中的霸气之感,四角的四个小亭子衬托着主体,主体气势恢宏,三层屋檐角微微上翘,仿佛触及天空,向人们展示了“形神升腾紫云景,天下臣服帝王心”的唐代帝王风范。

而真正历史上的紫云楼,据载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必登临此楼,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与民同乐,可见紫云楼的重要性。

而离曲江池不远的大慈恩寺,也是唐代著名寺庙建筑。

大慈恩寺可以说是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以前在小时候,曾有幸上过大雁塔,现在为了保护文物,已经不允许再登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现在因为地下水的流失,塔略微有些倾斜,但丝毫不影响它的庄严。

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

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远眺四周,以前四周是四个公园,春晓苑等等,如今是新修建的南湖,大唐芙蓉园等。

整个建筑气势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完好的楼阁式塔。

不论是大明宫遗址,曲江池遗址,还是翻修后的兴庆宫的沉香亭,开元寺等,都表现出来的一个很明显特点就是气势宏大,规划严格整齐,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虽然没有过多的雕花,但是很朴实精致,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课程感想连选了两年的课,最终在选课快结束时选上了建筑与园林艺术赏析这门课,身为北林人,如果不了解北林最具优势的园林林学这方面的知识,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

这一学期的课,与其说是赏析建筑园林艺术,不如说是一次世界旅行,领略了无数自然风光,尼泊尔,希腊,德国···数不胜数。

还记得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就被老师的讲课吸引了,不得不为老师的阅历和讲课方式赞叹,老师不备课即兴讲课却依旧精彩。

印象最深的还是尼泊尔的那节课,可以说是一次心灵净化之旅。

费瓦湖的美丽让人沉醉,宁静的湖泊,小木船静静地呆在岸边,旁边的雪山给人威严纯净之感,湖光山色光是看看就觉得心里无比宁静,无比向往这种远离城市的喧嚣。

然而加德满都的老皇宫也让人记忆犹新,印度教的风格建筑,往往给人一种神秘之感,参差不齐,造型奇特,皇宫的细节还是非常精致的,雕花的窗户,寺庙很多,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充满着浓浓的宗教气息,以及老师拍摄的那些漂亮眼神纯净的小孩子都让人难以忘怀。

说到这,让我想起来以前去的巴厘省,巴厘岛也是大部分信奉印度教,房屋的高度不高,不能超过他们的树。

城市道路交通也蛮奇特,道路狭窄颠簸,路的左边是村庄黄牛而右手边是城市的那种建筑。

到处可见的寺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个小小的庙宇,而门口也经常摆放着鲜花一类的东西供奉,经常可见精美的雕像和浮雕。

巴厘岛因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巴厘式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特征叫做贝尔,它用茅草覆盖屋顶并且没有墙壁,用作一种开放式的展览。

贝尔描绘了巴厘印度教的天地万物。

听当地人说,屋顶是“神”的部分,墙体是“人类”的部分,地基是“魔鬼”的部分。

有一种在悬崖上的spa 就是在这样的贝尔中进行,下面是印度洋海浪拍打沙滩,听风听海,开放式的环境,是另外一番享受。

可以明显体会到,巴厘岛的建筑风格,是崇尚自然的,茅草,火山石,海市,一些特别的木头,显示出的是粗糙的质感,和自然的感说到东南亚,不得不再说说,我熟悉的南洋建筑。

在新加坡,南洋风格的建筑混合着现代感气息的建筑又是一番独特的景象。

金沙的独特帆船式造型,榴莲造型的体育馆,巨大的花树样子的滨海湾花园,与上世纪那样英式风格和中式风格的南洋建筑交相辉映。

在牛车水这样的地方有着各色店屋,这些二三层的小楼,在街道两侧整齐排列。

它们被涂成多种颜色,或靛青、或粉、或黄、或纯白,色彩鲜艳,混合着英式那样的庭院,主体又是中式那样的楼房,然而最特别就是他们的窗户了,百叶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什么风格的窗户都有。

不同风格的元素甚至会混搭在一起,留下别样的混血魅力。

土生的华人会在入口处,挂竹兰梅菊或者家训,犹记得小娘惹的家训是“追远”两字,就是不忘本的意思。

我去过的一家门口牌匾写的是“咸种”,左右两边如同中国古代一样挂着两个灯笼,上面写着主家的姓氏,欧式的雕花,南洋风情的鸡蛋花,中式的牌匾。

别样的建筑令人难以忘记。

再说回课堂,老师讲过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老师对大量图片的讲解,我懂得了希腊的不同类型的石柱,希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其优雅的建筑和气势。

多立克柱式精壮,简单,爱奥尼柱式纤巧,秀雅,强调线条,这两种柱式体现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体态和性格,然而科林斯柱式却豪华富丽更具装饰性。

以前看的时候也仅仅是石柱,没想到充斥着不同的意蕴和美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