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及其在山南地区的选育与利用

合集下载

浅谈藏鸡抗缺氧机制和种质资源保存的建议

浅谈藏鸡抗缺氧机制和种质资源保存的建议

作者: 周生灵[1]
作者机构: [1]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
出版物刊名: 西藏科技
页码: 21-2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
主题词: 藏鸡;适应机制;种质资源;保存
摘要:藏鸡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体型小、胸腿肌发达、善于飞翔等形态特征,具有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一系列适应机制的地方种鸡,是我国原始饲养状态下保存下来的优良品种,潜藏着巨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通过总结和梳理藏鸡对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开发应用的现状,进一步提出西藏藏鸡种质资源保护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旨在为纯种藏鸡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保护尽微薄之力.。

西藏藏鸡资源现状与产业开发展望

西藏藏鸡资源现状与产业开发展望

行 家指 点 E x p e  ̄ ’ S A d v i c e
多 成 I 包 ,少 数 『 凡 勺色 , 分 部 彳 『 种 资源 护 .始终 处在 较 为 始的 们 j { J 优 良 状 .以应 埘高端 市场需 求 , 绒 毛 l r 多 成 色 ,部 分 为 h十 ¨ 养环境 I 1 这 也是 藏鸡 合 州 川 : 发 利 这 些都 仃 l | r 进 一步研 究 问或 I : 包 利 色主 要有 黑庥 、黄麻 、 『 f J 和长 址 发爬 的一 个主 要 、也足城 关
减 坞 址 我 同珍 贵n 0 . 家禽品 - t , ,放 『 大 J 减鸦 f 还 没 仃 进 行系 统 分 炎 , I
牧 饲养 l , I 勺 喊鸦 蛋 ,铁 和 锌 的含 足 f 足 通 鸡 的4~5 倍 ,顿 坞 』 质 优 良 、I I 貌 特 , 人 敏 分 为 } 『 I 『 f ¨ 林 地 吼 不高 ,能; 松 散 ,产 一 l f 始粗 感 、 味鲥 美 、乔 浓 郁 、营 芥 l i 劐, : 河 减 码 、 球 码f ¨ 小 放 , 济效 J t - 4 < 乐观 、 、 谢 ,足 t 域『 原 丌发绿 色 禽类 食 码, 《 『 1 ] H斋 禽 迷 传 资 源 忠 — — 2 . 藏鸡 的体 型外 貌特 点 两减 潜 在的惟 一 索材 ,址 J 他 斋禽 f 1 l J 无 家 禽 忠 》 裁 .1 9 81 年 喊 { , l J 养 减码 外貌和, f 0 性 与红 包 鸦 卡 门
3 . 做好 藏鸡 的配套 杂 交试验
利用 减 鸦 _ j J I 内外 优 良鸡种 的 h l 并 篪 通 过杂 交 ,获 得 } 】 J J 的f 补效应

褐 庥 、h 包鳆斑 等 , 色 、纯 较 键 的制约 素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2.06•【字号】藏政发〔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藏政发〔2020〕2号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根据《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十一届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对在促进西藏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授予王保海研究员为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授予“青稞基因组演化与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等4个项目为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西藏牦牛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等7个项目为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授予“西藏草原资源遥感普查关键技术集成与业务化应用”等9个项目为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名单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0年2月6日。

从岭藏鸡

从岭藏鸡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从岭藏鸡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海拔高更天然环境更生态/耐缺氧更鲜美口味更独特/ 强抗病更安全营养更丰富从岭藏鸡,原生态的稀世珍品。

是我国在原始喂养状态下保存下来的珍贵家禽品种,只生长于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米的半农半牧区。

原生态的高寒地区,严苛的成长环境,使人工饲养选择程度极低。

为加强藏鸡基因资源保护,中国农业部于2006年就以将其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

藏鸡由于长期生长在高原缺氧的特殊条件下:并以草尖、草籽和其他杂物为食,藏鸡具有其他鸡种无法比拟的抗病和耐缺氧能力。

在其生理上也表现出特有的性状:体型轻小,较长而低矮,匀称紧凑,头高尾低、呈船形;胸、腿肌肉发达,觅食能力强,性情活泼,好斗性强。

翼羽易飞翔至4~5米的高度,喜上树休憩。

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cm羽毛颜色鲜艳,主要有黑麻、黄麻、褐麻等色。

原生态有机放养,富含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从岭藏鸡,保持了原始藏鸡的纯正血统。

在雪域原始森林,原生态自由放养后,呈现出野禽独有的特点。

野性十足,天性傲慢。

好动好斗,善于登高,能轻易飞翔七八米高,上百米远。

它们觅食于雪山丛林之中,饮雪山矿泉,以天然虫、草为食。

尤其喜欢在树上休憩,具有其它鸡种无法比拟的抗病和耐缺氧能力,与原始藏鸡更加接近。

据传统典籍《藏药晶镜本草》等书记载,藏鸡肉味甘,有解毒作用;对脏腑阳虚,虚火妄动或肝肾不足,妇女经水不调、经闭、血瘀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经现代科学检测,更加证实从岭藏鸡肉质中富含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

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肌酐酸等氨基酸含量都在普通鸡肉2倍以上,鲜味氨基酸更是高达6-12倍。

从岭藏鸡低脂少油,高营养的特点,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美味口感和健康享受。

是市场上不可多得的珍鲜美味,更是滋补健康活力的首选,实为不可复制的稀世珍品。

阿坝藏鸡肌肉组织学特性与嫩度分析

阿坝藏鸡肌肉组织学特性与嫩度分析

杨小林,苏元君,李星亮,等.阿坝藏鸡肌肉组织学特性与嫩度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0):110-113.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四川省“十三五”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43);四川省科技厅2018年重点研发项目(2018ZDYF1354)作者简介:杨小林(1986-),男,湖北黄冈人,畜牧师,硕士,主要从事家禽遗传育种研究,(电话)135****9230(电子信箱)*********************。

藏鸡是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m 的农区与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高原地方鸡种。

阿坝藏鸡群体主要分布在阿坝州3大不同生态区域,即大渡河流域地区、岷江上游的黑水河流域地区和涪江流域上游地区,是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优势特色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2]。

李富贵等[3]研究发现藏鸡公、母鸡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均在3.5%以上,水分在72.2%以上,比其他成年地方鸡种均要高;公、母鸡肌肉中赖氨酸的含量阿坝藏鸡肌肉组织学特性与嫩度分析杨小林1,苏元君1,李星亮1,余春林2,杨朝武2,王蓉芳3,吴锦波1,张燕1,邱韵1,牟桑1(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红原624402;2.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66;3.茂县九顶原生态畜禽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茂县623200)摘要:通过对比阿坝藏鸡3个品系胸、腿肌的肌纤维直径、密度以及胸肌剪切力等指标上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肌肉嫩度等的关系,试验选取了阿坝藏鸡品系1、阿坝藏鸡品系2、阿坝藏鸡品系3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其鸡胸、腿肌进行了肌纤维数量和密度的测量,并对3个品系的胸肌肌肉进行了剪切力测定。

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胸肌肌纤维直径均值均长于腿肌,但是其肌纤维数量计数要少于后者;3个品系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组间差异均相差不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作者:田慧丽张菊张琦白玛央珍拉普赵满达郭瑞萍来源:《家禽科学》2023年第12期收稿日期:2023-07-27*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Z202001ZR0002G);日喀则市科技计划项目-藏鸡品种筛选与生产性能的测定(RKZ2021KJ14);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TDZX2022137)。

第一作者简介:田慧丽(1981—),女,山东郓城人,讲师,主要从事畜禽营养与繁殖研究,E-mail:*******************。

**通信作者简介:郭瑞萍(1981—),女,山东昌邑人,副教授,从事养禽与禽病防治研究,E-mail:**********************。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3)12-0013-03藏鸡是分布于我国西藏地区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地方特有的原始小型鸡种,属于肉蛋兼用型品种。

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地方优良品种,藏鸡对高原气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高原上开发绿色禽类食品潜在的素材。

然而,藏鸡生长速度慢、开产时间晚、产蛋率低以及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藏鸡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藏鸡的种质特性、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藏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藏鸡体型特点藏鸡体型较小,身材匀称,尾羽和翼羽发达,行动敏捷。

头部清秀,公鸡冠大直立,母鸡冠小,头顶有少量羽毛。

活泼好动,善于登高飞翔,从而导致其饲料利用率低。

因此,养殖场地的选择既要利于藏鸡生长发育,又要注重提高饲料的利用率[1]。

藏鸡耐粗饲,但长期使用单一饲料饲喂,会降低产蛋量。

因此,可利用藏区丰富的农作物青稞、豌豆、马铃薯等作为饲料原料,开发藏鸡的健康高效饲粮。

2 藏鸡健康养殖技术健康养殖是指通过改善饲养条件以及管理手段,在养殖过程中坚持“健康、环保、生态”的理念,科学控制饲养环境,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水平,实现无公害饲养及生产,最大化的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2]。

藏鸡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

藏鸡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
摘 要 : 藏鸡属 于 高原放 养 鸡种 , 体 型较 小、 体 重较轻 , 地 区性 差 异 不 大 , 只是 随 着 海拔 高度 的不 同在体 格 大 小、 羽 色上存在 小的差异 。而生 长发 育 、 产 肉性 能是 家禽 的 一 个重 要 特征 , 对 肉用 家禽早 期 体 重 始
终 是 育 种 最 主 要 的 目标 , 而 对 蛋 用 家禽 和 种 禽 , 体 重 是 衡 量 生 长 发 育 程 度 及 群 体 均 匀的 重 要 的 指 标 。通
行 空腹称 重 。随机 抽 取 公 、 母各 3 O只进 行称 重 , 以克 为单 位 。 1 . 3 . 1 . 2 体 尺测 量 。在 5 0 0日龄随 机抽 样 3 0只进 行
胸 肌重 : 沿着 胸骨 脊切 开皮 肤 向背部 剥离 , 用 将 整
1 . 3 测 定 方 法
宰 前体 重 : 宰前禁 食 I 2 h , 以克 为单位 。
屠 宰率 : 放血、 去羽 毛 、 脚 角质层 、 踟 壳和 喙壳后 的
重量 为屠体 重 。 屠宰 率 一屠体 重/ 宰前体 重 ×i 0 0 。 半 净膛 重 : 屠 体 去 除气 管 、 食道 、 嗉囊 、 肠、 脾、 肠、
活重 : 在 4 2 日龄 、 1 4 0 日龄 、 3 0 0 日龄 、 5 0 0 日龄 进
全净 膛率 : 全净 膛重 / 宰 前体重 ×I O O 。
腹脂 重 : 腹部 脂肪 和肌 胃周 围的脂 肪重 量 。 腿肌 重 : 去腿 骨 、 皮肤、 皮下 脂肪 后 的全 部 腿肌 。
关键 词 : 藏鸡 体 重 生 长发 育 产 肉性 能 屠 宰率 试验 地 点林芝 县属 西藏 林芝 地 区辖县 。位 于 自治 区东部 , 雅鲁 藏 布江 支 流 尼洋 曲两 岸 , 川 I 藏 公 路 经此 。 县 城海 拔 3 0 0 0米 。面积 I万平 方公 里 , 人 口3 . 0 2万 。 流 域土 地 肥 沃 , 气候温和, 年均温 8 . 5 C, 最 热 月 均 温 1 6 . 5 。 C。年 降水量 6 5 4毫 米 。主要 农 作 物有 小 麦 、 青 体斜 长 : 体表 测量肩 关 节至坐 骨结 节 问距离 。 龙 骨长 : 体表 龙骨 突前 端到龙 骨结 节 间距离 。 胸角: 用胸 角 器在龙 骨前 缘测 量两 侧胸 部角 度 。 胸深: 用 卡尺 在体 表 测 量 第 一胸 椎 到 龙 骨 前 缘 的

林芝地区藏鸡资源产业化经营初探_胡洪青

林芝地区藏鸡资源产业化经营初探_胡洪青

设小康 社会
具 有一 定 的 现

生 产 速 度慢 群 体整 齐 度 差
、 、
实意义 和 历史 意 义
本 文就

就 巢 性 强 蛋 轻 产蛋 率 不 高
的 缺 点 也 表现 得 尤 为突 出

1
藏 鸡 养殖 组 织 化 程 度低

林芝 地 区藏鸡 资源 的特点
初 探 如下


全 地 区 基 本 上 还 是 以 各 家 各户
以 利 益 分 配 机制 的 建 立 来实
,
现 藏 鸡 从 育雏 养 殖 屠 宰

产 品批 发 销 售 市 场 以 群众养 殖 协 会为 主 体 的 中介 组 织等 不 论
企 业性质如何 政 府都 应 一 视 同 仁 予 以 重点 扶 持
3
、 。
, 。 , 。

加工
生产

包 装 到 销 售 的工 厂 化 这 两 项 工 作 的完成 必
服 务 贯 穿 于藏 鸡产 业化 经 营 的 各环 节 之 中

服 务 主 体是
,
负 债 率 是 否 不超过 行 业规 定 标 准 ; 经 营机 制是 否 科 学 是
,
藏鸡 产业 化 经 营 的 突破

龙 头 企 业 和 各 类 协 会组 织
服 务对 象 是 基 地 与 农 户
、 、
点 是龙头 企 业


藏 鸡 产 业 化 经 营思


基 地 以 国家 投 资 社会融


营销 网络 把直销 代 销 展 销 等
,



资 银行 贷款 形式 筹建 基 地 藏鸡 产 业 化 经 营 就 是 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及其在山南地区的选育与利用作者:唐骏格桑加措郑黎明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9期摘要西藏山南地区是藏鸡的中心产区,藏鸡饲养已成为当地农牧区发展畜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是群众饮食消费和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饲养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极低、外来品种盲目杂交、轻视选育等原因,造成纯种藏鸡数量逐年减少,群体生产性能良莠不齐,其优质特异性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在调查藏鸡饲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藏鸡种质资源的特异性,提出应开展科学保种选育,充分发挥藏鸡在高原地区的饲养优势。

关键词藏鸡;种质资源;山南;选育;利用中图分类号S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50-02作者简介唐骏(1966-),男,安徽东至人,畜牧师,硕士,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及其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研究。

西藏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藏鸡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原始地方鸡种,享有“高原珍禽”和“世界屋脊之珍贵物种”的美誉,是全国首批被列入国家级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的品种,具有适应高原气候、抗病力强、耐寒、耐粗食、耗料少等特点,其胸腿肌肉发达,肉质鲜美,蛋品质营养丰富。

近年来,西藏山南的藏鸡饲养业在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藏鸡的饲养方式有待改进、种质资源保护不完善、育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和优秀种质资源利用受到限制。

1 藏鸡产业的发展现状1.1藏鸡的饲养分布情况藏鸡主要生长地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4 500 m的高寒缺氧地带,雅鲁藏布江的中游流域河谷地带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深谷地区分布为主,中心产区在西藏的山南地区、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1]。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藏族人民也有饲养藏鸡的传统。

据统计,2001年西藏自治区有各类鸡种55万余只,其中藏鸡50万余只,占鸡总数的91%以上[2];中心产区山南地区2013年鸡总存栏量达到32.29万只,其中一半以上是含有藏鸡血液的杂交鸡,5%左右为饲养外来鸡种,只有大约40%的比例为纯种藏鸡,纯种藏鸡主要集中在山南地区良种繁育中心和一部分繁育场,大部分分散在农牧民家中散养,其中乃东、贡嘎、扎蘘、桑日、曲松等沿江各县饲养量占全地区总量的72.5%[3]。

1.2主产地地域特征明显藏鸡主产地山南地区最高海拔6 630 m,最低海拔3 200 m,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0~8.2 ℃,年降雨量300.0~410.4 mm,蒸发量2 640.3 mm。

历史上山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雅砻河谷地带是西藏的主要农牧生产区,但是由于高山深谷、江河阻隔、交通闭塞等天然地理屏障,形成了藏鸡独特的高原生存生态坏境。

传统藏鸡饲养以终年散放养为主,无专门补饲习惯,饲养管理极为粗放,农牧民自繁自养。

1.3体型外貌及生活习性藏鸡形态酷似家鸡的祖先红色野鸡,藏鸡母鸡体型呈U字型,体型矮小,匀称且紧凑,毛色以黑麻、黄麻、褐麻为主,少量有纯黑、纯白等颜色,翼羽、尾羽发达,头清秀,冠色红;公鸡体型修长,羽毛艳丽多为黑、红、花色,冠色红大且直立,冠齿5个左右。

公、母鸡喙、脚多为黑色,部分鸡脚外侧有毛。

成年母鸡平均体重0.75 kg,成年公鸡平均体重1.05 kg[4]。

藏鸡生性活泼,好斗性强,善于飞翔,由于管理粗放,藏鸡常年栖息于畜圈围墙、横梁,夜晚露宿枝头、屋檐。

1.4藏鸡产业发展迅速在西藏山南地区,由国家财政支持,地方资金配套,地区农牧局承担建立了国家级的藏鸡养殖综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项目,以项目为牵动,山南地区境内约有35家藏鸡繁育场和商品鸡饲养合作社,并涌现出西藏山南雅砻绿色畜禽有限公司、山南天瑞农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以藏鸡(蛋)产品开发为主的龙头企业,藏鸡(蛋)作为高原生态珍品不仅在藏区畅销,而且远销到华东、华南以及北京市,售价为同类产品的2~3倍以上。

2种质资源的特异性2.1极强的高原低氧适应性藏鸡不仅对风雪、严寒、温差大的恶劣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对高原低氧的气候环境,也有内地鸡种无法相比的适应性,具有极强的适应高海拔的生存能力,其机理表现在:①藏鸡在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多种代偿机制而改变其机能,表现为增加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减少红细胞体积,并减少血液中血浆蛋白含量,从而使血液粘稠度降低,促进血液速度加快,进而缓解因红细胞数增加而造成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改善其运氧能力[5]。

②藏鸡在高原环境中机体组织在低氧分压下为了高效率与氧结合,机体内动用各种代偿机制与其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体内酶系统的改变和糖原含量的升高。

藏鸡血清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心肌细胞的血清酶活性均高于低地鸡[5]。

③藏鸡的血清蛋白、球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含量有独特的分布比例,在高原低氧的环境下发生了改变,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高海拔的生态环境。

2.2极强的觅食性和抗病力藏族群众的传统饮食结构以糌粑和奶制品酥油、奶渣为主,历来重视牛、羊的养殖。

对藏鸡饲养基本上都是以自然放养为主要形式,没有专门补饲的习惯,藏鸡为了生存练就了自我觅食的本领,好动、神经质、不挑食。

鸡的抗病力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性状,其特殊抗病力是由1个主基因位点控制,与鸡种有关[6]。

由于藏鸡具有野性生活习性的特殊性,同时存在神经质、好动、好斗的特点,藏鸡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成活率受到一定影响。

2.3独特的肉蛋品质和风味藏鸡和藏鸡蛋作为高原特色产品,其市场售价高,供不应求,不仅体现在通过天然、绿色、健康养殖生产的生态产品,重要的是其肉及蛋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2.3.1 肌肉中氨基酸既是肉质营养的重要物质,也是肉质鲜味的重要部分,是食品营养价值的体现。

藏公母鸡胸肌氨基酸总含量(20.67%、19.78%)均高于内地地方良种鸡,而且藏公、母鸡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1.68%和71.55%,高于我国其他地方鸡种[7]。

肌苷酸是畜禽肉中重要的鲜味物质,目前国际上将肌苷酸作为衡量肉质鲜味的重要指标之一。

藏鸡公、母鸡的胸肌肌苷酸含量分别为2.32和2.50 mg/g,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肌苷酸含量明显高于低地鸡种[7]。

2.3.2 陈烽烽等测定了藏鸡蛋和普通鸡蛋的Fe、Zn、Ca、Mg、Cu、Mn、Se 7种元素以及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藏鸡蛋中铁、锌和钙的元素含量比普通鸡蛋中高,分别为11.10、12.41和393.67 mg/kg;藏鸡蛋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83%和8.91%,均比普通鸡蛋高[8]。

2.4羽毛速生、色彩艳丽藏鸡为速生羽鸡种,羽毛生长速度快,初生鸡的主翼羽和副翼羽比复翼羽长,9~12日龄主翼羽长至尾部,尾羽多以长出。

藏鸡长期在半野生状态下饲养,善于飞翔。

藏鸡羽毛颜色丰富艳丽,尤其是公鸡,多为黑红花,较为一致,主副翼羽、主尾羽和大镰羽为墨绿色,颈羽、表羽为金黄色或红色,其大镰羽长达40~50 cm[4]。

3 科学选育利用高海拔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的特殊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制约了养禽业的发展,高性能的外来良种鸡难以适应当地高寒、低压、缺氧气候,引进后出现大量心肺功能衰竭的现象,死亡率高,即使存活,其生产潜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通过科学选种选育藏鸡,通过本品种选育和规范杂交利用其优质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性能,是高原地区健康发展养禽业的有效途径。

3.1重点保护藏鸡品种资源藏鸡是我国宝贵的遗传资源,是高原地区独有的珍稀禽种。

近年来,藏鸡养殖场(户)盲目引进外地鸡品种进行杂交生产,甚至还有不法商贩引进内地矮小鸡种,仿冒藏鸡出售,造成藏区鸡种混杂,纯种藏鸡数量日益减少,交通便利地区纯种藏鸡濒临灭绝。

藏鸡虽然生长速度慢、产蛋性能低(年产蛋60~80枚[4]),但其胸肌率和腿肌率高,肉质鲜美,同时具有抗病力强、耐高寒、低氧、低压能力强、耐粗饲以及繁育周期短等优点。

因此,基础工作是重点保护藏鸡原种,作为藏鸡的中心产区,山南畜牧主管部门应当积极申报建立国家级的藏鸡资源保种场,目前以山南地区良种繁育中心建立的藏鸡养殖综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载体,常年饲养藏鸡核心群8 000套;在贡嘎、扎蘘、乃东等地建立配套繁育扩繁场;建议在交通相对闭塞的措措那、加查、洛扎3个县建立至少3个藏鸡保护区,通过多种形式立体保护藏鸡资源,保证山南地区纯种藏鸡常年饲养数量在15万只以上。

3.2积极开展藏鸡本品种选育3.2.1 建立选育核心群,开展品系选育。

在保持藏鸡的强适应性、快羽、低维持需要、觅食能力强等优点的基础上,以提高个体产蛋性能和早期生长速度为本品种选育核心。

选育过程以产蛋和产肉性能为主要选择指标,进行科学选种选配,改善饲养管理,培育出具有优良产蛋和产肉性能的2个核心藏鸡类群。

初始阶段,可以在贡嘎县、乃东县等地先筛选出具有遗传稳定、外貌特征一致、生产性能较好的群体,形成具有基本特征的育种核心群体。

利用优秀种公鸡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和核心群母鸡的繁殖潜能,做好生产性能记录,在保持良好遗传特性的前提下,最终培育形成以生长较快和产蛋率提高20%以上为主要特征的2个藏鸡品系,从而为配套繁育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种质资源,并在选育中得到保存和提高。

3.2.2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加快选育速度。

根据原始生产性能记录估计育种值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周期长、育种进展缓慢,通过利用主基因进行选择,借助分子标记来间接选择控制藏鸡某经济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即标记辅助选择(MAS),达到对性状选择的目的[9]。

QTL的主要方法是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基因定位,通过参考群动物用遗传连锁法和候选基因法测定数量性状座位的主效基因以及 DNA 分子遗传标记法的辅助选择,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藏鸡选育方法。

藏鸡的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利用藏鸡的特异性状,如肉质细嫩味美、蛋品营养丰富、特有的药用价值等,而最有效、快捷的途径就是特异性状主基因的研究和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