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鸡种保护、开发与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凉山优质生态土鸡资源发展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凉山优质生态土鸡资源发展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般农户养殖几只至十几只不等 ,大多数农户在房前
与保护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加强金阳丝毛鸡、美姑 岩鹰鸡 、喜德乌骨鸡 、冕宁泸宁鸡和金沙江沿岸的黑 羽乌骨鸡的保护 、选育提高 、开发利用、试验示范与
屋后搭个简易鸡舍进行养殖 ,生产条件简陋,给疾病 防疫带来一定困难。
畜禽养 殖
COEU U U AY Y XM
信贷又无抵 押 ,不少乡镇 的 “ 、靠 、要”现象突 等 出;二是 “ 自给 自足”的小农观念十分浓厚 , 民家 农 庭 以大田种粮为主 ,房前屋后种菜种果 ,院里养鸡 、
阔的市场空间,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一项传统产业。 3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发展现 状 .
猪 ,以自给 自足为主,家庭经济小而全 ,区域经济主 体、优势不突出;三是 “ 主业 、副业”的传统观念没 改变 ,一直认为只有种粮才是 “ 主业 ” ,而其它都是
21第1  ̄ 1N 草业与畜牧 一 O年 1 l献。努力建成省 内 最大的优质生态土鸡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好4 个国家 地理保护标志品牌,促进农户增收 ,为丰富城乡居民
的 “ 菜篮子 ”作 出应有 的贡献 。
42 发展 目标 与效益预测 -
畜禽养 殖
COE U U U AY M YX
21 1 总 1期 草业 与畜牧 _ 0 : 1 第9 1  ̄ 期 2
王玮 ,王世斌 ,陈光 芬
(. 1 四川省德 昌县畜牧局 ,四川 德昌 6 50 ;2四川省凉山州畜科所 ,四川 西昌 6 54 ; 15 0 . 10 2

形成规模批量养殖 ,同时又影响母鸡的产蛋量;二是 无禽业加工龙头企业 ,活鸡大多在本地和周边县市销 售 ,当市场销路好时 ,价格就高 ,当市场疲软时价格 下降,养殖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势必制约凉山优质

崇仁麻鸡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

崇仁麻鸡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

崇仁麻鸡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现状
黄聪;阮子华;魏岳;康昭风;谢金防;武艳平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24(20)2
【摘要】崇仁麻鸡体重适中,产蛋量高,营养丰富,是青脚麻鸡的典型代表,也是江西省优质地方鸡品种,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仁麻鸡相关产业已成为崇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该文概述了崇仁麻鸡的品种资源情况,从体型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种质资源评价,介绍了崇仁麻鸡的品种保护与发展现状,并针对品种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崇仁麻鸡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20-26)
【作者】黄聪;阮子华;魏岳;康昭风;谢金防;武艳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崇仁县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3.9
【相关文献】
1.武定鸡的开发利用与品种资源保护
2.坝上长尾鸡的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途径
3.崇仁麻鸡的品种形成、分布与遗传多样性
4.淮北麻鸡(符离鸡)品种资源的现状与
保护5.依托品种资源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兴旺——龙岩市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太行鸡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

试析太行鸡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

2018年第5期试析太行鸡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张伟峰(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21)太行鸡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特点,蛋、肉品质优秀,风味上佳,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较高,再加上其遗传多样性和较强的遗传能力特性,都为太行鸡繁育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但是,就现阶段河北省太行鸡产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整体养殖水平和养殖质量较低,究其根本原因是太行鸡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不足,品种内类群数量下降,不仅缩小了遗传多样性,而且还使得遗传基础越来越窄。

所以,加大对太行鸡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1太行鸡概况太行鸡原名“河北柴鸡”.原产于河北省太行鸡区和山麓平原,属于一种地方鸡种,经常采用散养方式进行饲养。

太行鸡个体外貌及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其体尺较小,一般与轻型蛋鸡相近,体肉紧实匀称,但是丰满度有限,且肌纤维较粗,全身羽毛紧凑、骨骼细小,喙、胫一般呈铅灰色。

公鸡和母鸡羽毛颜色有一定的不同,红翎公鸡在太行鸡中最为常见,羽装颜色表现为深浅两种类型,并且身体不同部位羽毛颜色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浅者与深者颈羽及胸部羽色,分别以浅黄色和红褐色或黑羽尖为主,浅者翅膀及尾部羽色以红色为主,夹杂有黑色或白色羽毛,深者翅膀及尾部也会有黑色羽毛出现。

而母鸡全身羽毛中,麻色羽毛占到了半数以上,其次为黑色,夹杂有白色、浅黄、纯黄、银灰、芦花等其他颜色。

基于太行鸡外部不整体特点,再加上其种群生产性能较低特性,都不利于其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对此,必须通过通过科学选育,加大对太行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以改良并筛选优良鸡种。

2太行鸡保护技术方案此次研究在河北某天然农产品开发公司进行,基地内基础设置完善,其周围交通便利,可以满足太行鸡大规模繁育需求,并根据太行鸡原产地生态条件,对试验基地环境进行改造,以保证此研究的顺利开展,避免因环境差异影响试验精准性。

太行鸡种群规模为2000只,为矮小节粮型,母鸡和公鸡分别为200只和1800只。

武平地方鸡种象洞鸡的品种保护与利用

武平地方鸡种象洞鸡的品种保护与利用

2 象洞 鸡 品种 资源 保护 与利 用 21 象 洞鸡 品 种 资 源保 护 与 利 用现 状 2 0 . 0 2年 。 通 过政 府 扶持 .当地养 鸡专 业户 练文 基 建成首 家象洞 鸡繁 育 场 , 过建 立基 础 鸡群 , 通 进行 种选 、 选 、 蛋 苗选
等 大群选 育措 施 . 使象 洞 鸡 品种得 以纯 化 , 型 外貌 体
种 技术 参数 的测 定 ,同时武平 县 畜牧兽 医水产 局 组 织 有关 专家 和 当地技 术人 员进 行 了大量 的历史 资 料 收 集和 技术 资料 采集 、 理 , 向农 业 部 申报 。 整 并 根据农业部 21 0 0年 1月 1 日发 布 的第 12 5 35 号公 告 ,武 平象 洞鸡 经过 国家 畜 禽遗传 资 源委 员 会 审 定 、 定通 过 。 公 示期 满 无 异 议 , 正 式 列 入 国 鉴 且 被
遗传 多 样性 是未 来 畜禽 品种 改 良的遗传 基 础嗍 。 作 为 国家畜 禽遗 传 资源 品种 ,象 洞鸡 具 有适 应
性 强 、 病性 好 、 抗 耐粗 饲 、 型 清 秀 , 体 肉质 细 嫩 、 肉味
门就对 象 洞鸡 进行 了重 点研 究 和保 护 ,武平 县畜 牧
兽 医水 产局 坚 持不懈 地 组织 相关 专业 人 士 。对 象 洞 鸡 进行 地方 品种选育 和 申报 工作 。得 到福 建 省农 业
芳 香等 特点 , 禽类 品种 宝 贵 的遗 传 资源 , 我 国养 是 为
禽业 发 展提 供 了基础 动力 和基 本 素材 ,保 护象 洞鸡
的种质 资 源的多 样性 对 于我 国农业 的可持 续发 展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厅 、 牧局 、 监 局等 部 门 的重 视 和关 注 。2 0 畜 质 0 7年 , 福 建省 农业 厅组 织专 家 对象洞 鸡 进行 了 地方 资源 品

畜禽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及途径

畜禽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及途径
2Ne 8Nm 8Nf 由公式可见, 数量较少的公畜数量对群体有效含 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母畜, 因此保种群中必须保持足够 的种公畜。
( 2) 留种方式
在保种群中常用的留种方式有两种, 即随机留种
和各家系等量留种, 不同的留种方式对每世代的近交
增 量 ( △F) 的 影 响 也 是 不 一 样 的 , 上 面 已 给 出 了 随 机
四 选育群的作用和兼顾保种的方法 选育群在选育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引起一定的遗 传漂变, 但如果使用方法得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遗 传 资 源 保 护 的 作 用 。因 为 选 育 不 仅 可 提 高 畜 群 的 生
留种与近交增量的关系, 若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它们
之间的关系则为:
△F= 1 = 3 + 1 2Ne 32Nm 32Nf
显然, 在种群大小和公母比例相等的种群中采用
各家系等量留种的方式世代的近交增量要比随机留
种的方式要小。
( 3) 世代间群体规模的波动
保种群若干个世代下来, 平均的群体有效含量就
是各世代群体有效含量的调和平均数, 若连续 t 个世
代群体有效含量分别为 N1、N2、……、Nt, 则平 均 每 世
代的近交增量和平均群体有效含量为:
# $ △F= 1 = 1 2Ne 2t
1 + 1 ∧∧+ 1
N1 N2
N1
显然, 平均近交系数增量主要取决于有效含量最
小的世代群体规模。
( 4) 世代间隔
经过一段时期后, 保种群最终的近交系数是由各
个世代的近交增量逐步累积而成的, 如果一个最初时
· 8 · 2006 年第 23 卷第 18 期
专家论坛
Guide to Chinese Poultry

我国地方鸡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我国地方鸡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我国地方鸡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邹剑敏(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 225003)我国地方鸡种资源的多样性、民族饮食文化的渊源性及各地市场需求的多元性,使得“地方鸡种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生产经营者致力合作的基础。

一 我国地方鸡种资源的保护国际社会认为,动物遗传资源是未来食品、环境和社会经济稳定的一种资源。

保持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目前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存在两种情形:一方面,发达国家大量饲养的只是少数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和他们的杂交种;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虽然品种资源丰富,但保存不当以及对外来品种不加区别的引进,造成地方品种品质降低和数量减少。

1 摸清了我国地方鸡种资源家底鸡品种的形成与分布,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形成了外貌特征、遗传特性、生产性能各异的众多优质鸡品种。

197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农、科、教等部门,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历时九载,基本摸清了全国比较发达地区的品种资源状况,并出版了5部《中国畜禽品种志》。

1995年又对西南、西北的偏远地区进行了一次为期4年的畜禽资源补充调查。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参与了调查工作。

2006年,农业部组织在全国开展畜禽品种普查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有关材料整理。

多年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禽种资源丰富,鸡种类型有肉用、蛋用、兼用和其他;体重大的4千克,小的只有0.6千克左右;羽色有黄羽、白羽、黑羽、芦花、哥伦比亚羽;蛋壳颜色有白壳、粉壳、青壳、红壳等等。

全国地方鸡种大至分布如下。

东南区:浦东鸡、仙居鸡、萧山鸡、白耳黄鸡、丝毛乌骨鸡(江西的泰和鸡、福建的白绒鸡、广东的竹丝鸡)、江山白羽乌骨鸡、崇仁麻鸡、河田鸡、惠阳胡须鸡、杏花鸡、清远麻鸡、霞烟鸡、桃源鸡、溧阳鸡、鹿苑鸡、狼山鸡、中原斗鸡、漳州斗鸡黄淮海区:北京油鸡、寿光鸡、济宁鸡、固始鸡西南地区:彭县黄鸡、峨眉黑鸡、武定鸡、版纳斗鸡东北区:林甸鸡、大骨鸡黄土高原区:静原鸡、边鸡、阳鸡、正阳三黄鸡青藏高原区:藏鸡蒙新高原区:边鸡、吐鲁番鸡2 建立了家禽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特征、特性等遗传性能和地区分布等选择性的进行了地方品种的保存工作。

朝那牌固原鸡种资源开发与利用

朝那牌固原鸡种资源开发与利用
由于饲 养 规 模 较 小 , 固原 鸡 不 但 未 能开 拓 出 区外 市 场 , 连 本 省 区 的 市场 占有 量 也 不 高 , 内 就 区 各 大 超 市很 少 见 到 朝 那 牌 固原 鸡 的产 品 。
鸡 由填 食 前 的 17k . g左 右 增 加 到 26k 。公 鸡 屠 . g
宁夏 南 部 农 民有 擅 长 养殖 的优 良传 统 ,尤 其 在 2 纪 , 区农 民“ 猪 为 过 年 , 鸡 为 花钱 ” 0世 山 养 养 , 家 禽 及其 产 品为 贫 困农 民缓 解 燃 眉 之 急 和 生存 发
展 提 供 了便 利 和 保 障 。朝 那 牌 固原 鸡 就 是 宁夏 彭
2 朝 那牌 固原 鸡 目前 在 开 发 保护 方 面 存 在 的 问 题
的 固 原 鸡 不 到 10万 0
1 朝 那 牌 固原 鸡 品种 得 以保存 的原 因 2
11 适应 当地 气 候 特 点 . 宁 夏 南 部 山 区气 候 干 旱 , 年 降 水 稀 少 , 温 全 气

2 1 年彭阳县政府 曾制订了《 阳县 2 1 00 彭 00年 固原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但在此之前对该产业的 , 支 持 和开 发 力 度 不 够 , 产 业 基本 上 是 自由发 展 , 该
固原鸡 没 有 发 挥 出地方 优 势 产 业 的 功 能 。 23 科 技 服 务 滞后 .
6 1
21 0 0年 7 月 2 日至 7 月 3 日 在 彭 阳 县 举 办 了 6 0
价 格 的空 间还 很 大 。
42 . 加 大 科 技 投 入 。 订饲 养标 准 制
Tel l 9 9 6 2 8 l: 8 O 5 6 3
2 5 宣传 不 够 .

贵州地方鸡种

贵州地方鸡种

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草丰沛,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矮脚鸡、长顺绿壳蛋鸡、高脚鸡、黔东南小香鸡、乌蒙乌骨鸡、威宁鸡和竹乡鸡等7 个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鸡种资源基因库的宝贵资源。

1 贵州地方鸡种品种来源、产区1.1 矮脚鸡品种来源:矮脚鸡属兼用型地方品种,饲养历史悠久,据1941 年《捧鲊地方志》记载,已有200 多年的饲养历史。

产区内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历来有用鸡头祭祀、喝鸡血酒誓盟拜友、孝敬老人、宴请亲朋好友的习俗,且矮脚鸡性情温顺、产蛋多、肉鲜味美,故当地群众有饲养矮脚鸡的习惯。

产区:原产地为贵州省兴义市,中心产区为兴义市捧鲊、七舍、仓更、泥函等地,分布于兴义市及周边兴仁、安龙、贞丰、册亨等县。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地处贵州省西南端,与云南、广西毗邻,海拔275~2 207 m,年平均气温16~20 ℃,最高气温35 ℃,最低气温-3 ℃;年降水量1 300 mm,相对湿度70%~8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2 长顺绿壳蛋鸡品种来源:属兼用型地方品种。

产区是汉族、苗族、布依族混居地,具有悠久的养鸡历史。

当地群众从本地土鸡中发现少数产绿壳蛋的个体,所产绿壳鸡蛋风味极佳,被视为病人、产妇的滋补珍品。

产区交通闭塞,养鸡多为自繁自养,春秋季节利用母鸡抱窝时选留绿壳蛋进行孵化繁殖,经长期选择,逐渐形成长顺绿壳蛋鸡。

产区: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贵州省长顺县鼓扬镇,主要分布于长顺县中南部鼓扬镇及周边中坝、云盘、摆所等7 个乡镇。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产区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山高坡陡,峰峦叠嶂,平均海拔1 200 m。

年平均气温16.3 ℃,无霜期288 d,年降水量1 400m,年平均日照时数1 202 h,气温温和,雨热同季,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甘薯及豆类等。

1.3 高脚鸡品种形成:属肉用型地方品种。

当地群众历来喜欢养大鸡吃肉,每逢节日和婚嫁喜事,都以大公鸡作为馈赠礼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鸡种保护、开发与利用技术
时间:2014年05月19日来源:营口市畜牧兽医局
我国地方鸡遗传资源丰富,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较好地保护、开发与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将地方鸡遗传资源现状以及保护、开发与利用措
施介绍如下。

(一)我国地方鸡遗传资源现状
我国具有全世界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鸡遗传资源。

根据2006年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10年),我国现有地方鸡品种107个,其中,肉用型18个,兼用型80个,蛋用型3个,玩赏型6个。

我国地方鸡品种广泛分布于30个省、市和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市。

在调查的地方鸡资源中新发现了一些珍稀基因。

如云南省的瓢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俗称“闭毛鸡”;兰坪绒毛鸡全身羽毛呈丝状,似松针,俗称绒毛鸡。

这些新资源及其珍稀基因的发现和鉴定,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地方鸡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对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和我国优质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大部分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特色不明显,体重中等偏小,产蛋量普遍较低。

小体型和
早熟性是我国地方鸡品种的特色。

地方鸡与外来肉鸡相比较,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肉质风味好、产品质优价高等一系列优点。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高产性能品种的引进,使我国许多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遭到了破坏,因此,我国地方鸡资源的保护任重道远。

地方鸡遗传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对目前数量较少、濒危的地方鸡资源,虽然当前利用价值较低,但如不考虑开发利用,将明显影响其保护效果。

因此,在对濒危地方鸡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应该积极探索、寻找开发利用途径,采取主动保种战略,以促进和
巩固保护效果。

(二)地方鸡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措施
1.品种资源受威胁状况。

根据FAO建立的家禽品种濒危等级划分标准,对我国地方
鸡遗传资源受威胁程度进行了如下分类。

危险状态:萧山鸡、峨眉黑鸡、黄山黑鸡、兰坪绒毛鸡、瓢鸡、雪峰乌骨鸡、云龙
矮脚鸡7个品种。

脆弱状态:灵昆鸡、太白鸡、河南斗鸡、高脚鸡、矮脚鸡、北京油鸡、狼山鸡、大
围山微型鸡8个品种。

濒危状态:金阳丝毛鸡、边鸡、浦东鸡、吐鲁番斗鸡、中山沙栏鸡5个品种。

濒临灭绝:彭县黄鸡。

灭绝:烟台糁糠鸡、陕北鸡。

2.品种资源的保护措施。

根据品种资源自身价值以及现有规模与消长形式,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层面上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第一,处于正常状态的一般资源,需要定期开展调查和监测群体的发展趋势,可以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根据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管理法规,参与品种资源的保护。

第二,对于重要和数量呈现大幅下降的资源,可由县级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保护。

第三,对于危险、脆弱的遗传资源,由省(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保护。

采集血液和组织样。

保存基因组DNA,监测遗传结构的动态变化。

第四,对于濒危及濒临灭绝的遗传资源,由国家投资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

采集血液和组织样,保存基因组DNA,监测遗传结构的动态变化。

第五,针对技术力量薄弱的保种单位,开展品种资源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培训,提升资源保护的科学性。

品种资源保护原则和方法。

我国地方鸡种数量多、分布广,要对所有品种进行保护工作困难较大,因此,我国地方鸡遗传资源主要应实行分级保护。

根据“重点、濒危、特定性状”的保护原则和急需保护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由国家投入、地方匹配等多种渠道的集资方式,建成国家级地方鸡种资源基因库和地方性保种场,实施异地和原产地保护。

现阶段我国地方鸡资源保护主要采取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3种方式:(1)保种场是以活体保护为手段。

在原产地建立的以保护地方鸡遗传资源为目的的单位;(2)保护区是指国家或地方为保护特定地方鸡遗传资源,在其中心产区划定的特定区域。

除特殊地区外,地方鸡资源通常不采用保护区保护;(3)基因库是指在固定区域建立的以活体保护或低温生物学方法为手段,保护多个地方鸡遗传资源的单位(一般要求保存品种数量不少于6个);基因库保种范围包括活体、组织样、基因物质等遗传材料。

活体保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地方鸡资源保护采用的主要形式。

活体保种是采用原产地建立保种场和保护区的方式进行活体保存,对鸡而言应以建立保种场形式为主。

保种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某些性状或基因,最大的群体是一个鸡种,最小的群体是一个家系。

与保种方法相关的主要因素有:(1)群体数量。

家系保种的公鸡数量不少于60只,母鸡数量不少于300只。

群体保种的公鸡数量不少于100只,母鸡数量不少于300只。

在能满足保种条件要求下,保种数量越少越好,以求降低保种费用;(2)群体结构。

各家系等量留种,每个家系选留1只公鸡后代,每只母鸡选留1只母鸡后代作为留种个体;(3)选配。

采用随机交配方式,但要避免近交。

(4)公母比例。

以1∶5为宜。

(5)监测。

分子生物技术是监测保种效果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三)地方鸡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目的是应用,截至2012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的肉(兼)用型鸡新品种(配套系)共计40个,每年推广种鸡数量约1000多万套,生产商品代鸡10多亿只。

这些培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大部分都是利用了我国地方鸡品种的血统。

第一种开发利用方法:直接利用。

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对现有的地方品种进行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品种选育后,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选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性成熟、胫长、生长
均匀度和产蛋率等,选育方法是群选法。

第二种开发利用方法:杂交配套。

以地方品种为育种素材,经过系统选育后作为配套系的母本,选育的重点在生产性能、群体均匀度及体型外貌等方面,与快长专门化品系杂
交组成多个配套系,配套生产商品鸡。

第三种开发利用方法:基因导入。

将地方鸡种的特异基因导入到专门化品系,培育新的专门化品系。

我国最近几年通过国家级审定的配套系和新品系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培
育的。

(四)特点
第一种开发利用方法的特点是采用本品种内选育,保持了地方鸡原品种的品质特色
和基因纯度。

第二种开发利用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杂交优势原理,使商品代性能和性状得到明显改
进。

第三种开发利用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基因导入技术,使商品代性能和性状得到明显提
高。

(五)成效
第一种开发利用方法的成效是通过重要性状的选育,生产应用性能快速提高,饲养
效益大幅增加。

第二种开发利用方法的成效是配套的商品代鸡保持优异的肉品质和适应性,生产性
能(如产蛋和产肉性能)大幅度提高。

第三种开发利用方法的成效是新品系保持了地方鸡的外貌特征,产肉性能提高,生
产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

(六)案例
1.第一种开发利用方法案例。

(1)案例一:广西春茂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将广西三黄鸡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进行了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品种选育后,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经过短短5年时间,从当时的饲养规模200万只扩大到2008年的8000万只,公司资产实现了快速扩张,以此促进了品种选育、基础技术实施,饲养成本大幅度降低,并将产业延长到食品加工及快餐行业,企业品牌得到
社会认可。

(2)案例二: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将文昌鸡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进行了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品种选育后,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公司于2002年建立育种场并开展育种工作,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建成国家级保种场1个(保存文昌鸡原种鸡近1万只),育种场1个(存栏祖代种鸡5万多套),父母代种鸡场4个(存栏种鸡50多万只),年出栏肉鸡600万只,并将产业延长到食品加工及连锁销售,产品远销内地、港澳和东南亚,企
业品牌得到社会认可。

2.第二种开发利用方法案例。

河南三高集团公司,以地方品种固始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的固始鸡在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全面改进,保持了一致的青脚、黄羽、圆胸等特
征,与隐性白、矮小黄鸡及其他快长专门化品系组成了多个配套系,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生产仿土青脚鸡,占据了较大市场。

3.第三种开发利用方法案例。

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其培育的金陵麻鸡,配套的各个品系都引用了江西的崇仁麻鸡,将其麻鸡青脚等特征引入到快长型品系,经过专门化品种培育后用于生产,其商品代生长速度比崇仁麻鸡提高了60%以上,上市日龄提早到65
天,适应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