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鸡养殖操作规程
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鸡是畜牧业中常见的家禽,其肉和蛋常常被人们所食用。
下面是
关于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的介绍。
1. 场地选择和准备: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鸡的养殖,场地应当
干净、通风、防火、防盗、易于管理。
一般情况下,选择离居民区远,交通便利的地方。
场地环境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菌感染。
2. 饮用水和饲料:保证鸡的饮用水和饲料的质量干净卫生。
鸡
应该饮用清洁、甜美的水,并应该在规定的时间或者定时定量地喂食,饲料应该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卫生问题。
3. 养殖密度和拆分:鸡的养殖密度应该根据场地面积和通风条
件合理设置,以保证鸡的健康和良好的成长条件。
在当鸡的数量增多时,应将其进行拆分,避免养殖密度过高,影响鸡的生长和生产效益。
4. 健康管理:应该定期对鸡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和管理,以及
及时发现病情并进行早期的预防和治疗。
应该对鸡的环境、饮食、卫
生条件进行管理,并确保鸡的居住环境干净卫生。
5. 消费市场和销售:鸡养殖完成后,要及时抓住市场的变化和
需求状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和途径进行销售和回收,以保证其生
产效益。
以上是养鸡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注意事项,适当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方法,能够促进养殖效益,达到公平合理的利润。
鸡养殖实施方案

鸡养殖实施方案鸡养殖是农村地区常见的一种养殖方式,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施鸡养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饲养环境、饲料配给、疫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养殖方案,才能保证鸡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
下面就是一份针对鸡养殖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一、场地选择和准备1. 场地选择:选择离村庄较远、环境干净、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污染源的影响。
2. 场地准备:清理场地,搭建合适的鸡舍,确保鸡舍的通风性能和保温性能。
3. 消毒处理:在入鸡前,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二、饲料配给1. 饲料种类:根据鸡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包括全价料、浓缩料、绿料等。
2. 饲料配比: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科学配比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
3. 饮水管理:保证鸡的饮水量充足,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三、疫病防控1. 疫苗接种:根据季节和鸡的生长阶段,定期对鸡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
2.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对鸡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3. 疫病防治:一旦发现鸡出现疫病症状,要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四、生长管理1. 温度控制:根据鸡的生长阶段,控制鸡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鸡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3. 生长监测:定期对鸡进行生长监测,掌握鸡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给和管理措施。
五、销售与营销1. 销售渠道: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包括当地农贸市场、批发商、超市等。
2. 营销策略: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包括价格、包装、宣传等,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品牌建设:建立自己的养殖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鸡养殖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到场地选择和准备、饲料配给、疫病防控、生长管理、销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制定科学的养殖方案,才能保证鸡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前言
种鸡场是畜禽养殖业中重要的一环,种鸡场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于提高饲养效益、保障种鸡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种鸡场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二、饲养环境管理
1.卫生管理: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鸡舍干燥清洁。
–消毒鸡舍和设备,防止疾病传播。
–保持通风良好,确保鸡舍内空气流通。
2.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调整适宜的饲养温度。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种鸡的生长发育。
三、饲料管理
1.饲料配制:
–根据种鸡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保障种鸡健康成长。
2.饲料喂养:
–按照定时定量的原则进行喂养。
–饮水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四、疾病防控
1.疫苗接种: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2.疾病监测:
–定期检查种鸡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处理。
五、繁殖管理
1.选种:
–选用健康的种鸡进行繁殖,保证后代的健康。
2.配种:
–合理进行种鸡的配种,提高繁殖效率。
六、总结
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于种鸡场的正常运作和饲养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介绍,可以帮助种鸡场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种鸡,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为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上仅为草拟,具体实施操作时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养鸡场肉用种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养鸡场肉用种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肉用种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一、鸡舍冲刷将鸡粪、垫料清出鸡舍后,即可开始冲刷鸡舍。
1、冲刷过程中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特别是用电安全;严格检查清洗机电源线有无破损现象,检测绝缘程度;冲刷时要防止将水流冲到电源或电机上。
2、冲刷时应关闭鸡舍的电源,清洗机、照明所用电源从另一鸡舍接入;电源线要挂起,严禁防在地面上;冲刷时操作人员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靴,移动机器时要切断电源。
3、冲刷工作要认真细致,冲刷要彻底,不留死角;特别要注意下水道等隐蔽处;4、鸡舍内的饲养用具等,能拆下用消毒液浸泡的,应拆下用消毒液浸泡;(如料桶、饮水杯、料盘、塑料隔网、料桶吊绳等)5、乳头饮水线应用高压水冲刷后,灌入柠檬酸液消毒并消除水线内的水垢;6、将鸡舍内冲刷干净后,应将鸡舍外环境清扫干净,特别注意排水沟、粪场等污染严重的地方。
7、冲刷完毕后,组织冲刷人员、下次使用该鸡舍的人员、质量小组等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转入下一道消毒工序。
二、消毒1、冲刷干净后的鸡舍首先用2-3%的火碱液喷洒,自然干燥后再用碘制剂、季氨盐类或其他消毒药交替消毒1-2次;每次消毒应间隔1-2天,待上次消毒液干燥后再喷下一次消毒液;鸡舍的内墙最好用2%火碱+10%石灰乳+2%食盐的混合乳液进行一次粉刷;2、将以上工作彻底完成以后,根据每个鸡舍的具体情况和进鸡的数量,将育雏期所用的设备、用具等转入鸡舍内,调试好所有的设备(保温伞、照明、风机、加温设施、水线等)3、将以上工作彻底完成以后,将鸡舍所有与外界相通的气孔密封,只留一个出口;然后用甲醛+高锰酸钾三倍量(42ML甲醛+21G高锰酸钾/立方米)熏蒸消毒或用10%的甲醛溶液喷洒消毒。
熏蒸消毒前最好将舍温、舍内湿度提高,消毒效果更好。
4、大部分消毒对人都有害,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人员的防护;特别是使用甲醛时。
在使用甲醛熏蒸时,应将熏蒸桶均匀的分布于鸡舍内,倒入甲醛,再加入等量的水,从离门最远端的熏蒸桶开始,向桶内倒入高锰酸钾;操作人员在倒入高锰酸钾时,面部不要正对着消毒药,最好事先将高锰酸钾放在塑料布上,快速倒入,迅速离开;逐个加药后,待人员全部离开后封闭舍门;密闭至少48小时以上。
种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饲养环境
1. 温度:孵化期间温度控制在37.5摄氏度,初孵后逐渐降至30摄氏度,成鸡期间保持在18-20摄氏度。
2.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排除粪气,控制湿度。
3. 光照:初孵后需要24小时白光照明,成鸡期间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维持12小时。
二、饲料与营养
1. 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种鸡能够获得适宜的营养。
2. 喂养方式:采用定量喂养方式,保证鸡只的饲料摄入量,并避免剩余饲料造成污染。
三、疾病预防
1. 疫苗接种:按照规定时间和方法给予种鸡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
2. 定期体检:定期对种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环境卫生
1. 定期清理粪便:保持鸡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并进行消毒。
2. 饮水消毒:定期清洗、消毒饮水器具,保证饮水的安全卫生。
五、规范操作
1. 喂养时间:每日按时、按量喂养,保证喂养时间的规范。
2. 饮水量控制:保持饮水器的水质清洁,控制饮水量的适宜。
六、记录管理
1. 生产记录:建立并保持完整的种鸡生产记录,包括喂养、疫苗接种、体重等方面的数据。
2. 异常情况记录:及时记录并处理种鸡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严格遵守《种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可以提高种鸡的生产效率和产量,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为生产和经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养鸡工艺流程

养鸡工艺流程
《养鸡工艺流程》
养鸡是一项常见的农业生产活动。
以下是典型的养鸡工艺流程:
1. 圈舍准备:选择合适的场地建立鸡舍,确保通风良好、排水顺畅,并根据养殖规模确定鸡舍的大小和数量。
2. 品种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鸡种。
3. 饲料配置:按照饲料配方,采购适量的饲料原料,进行配料和混合制作成饲料。
4. 饮水系统建设:建立合理的饮水系统,确保鸡只能随时饮水,保持鸡只健康。
5. 健康管理: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预防和控制各种鸡病。
6. 繁殖管理:对鸡只进行合理的繁殖管理,控制繁殖数量,提高繁殖效率。
7. 捕捉和销售: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市场需求,对鸡只进行捕捉和销售。
养鸡工艺流程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养鸡效率,保障鸡只健康,最大化鸡蛋和鸡肉的生产都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农户在养鸡
过程中应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务实地进行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环境管理1. 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定期清理和消毒鸡舍,保持卫生。
3. 控制害虫和鼠害,及时消灭病媒生物。
二、饲料管理1. 选择优质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 定时定量喂食,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3. 饮水管理,保证水质洁净,并保证适宜的供水量。
三、疾病防控1. 定期做好鸡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治制度。
2. 定期进行鸡群的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3. 防止跨种传染,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
四、安全生产1.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 做好用电安全措施,防止火灾和电气事故的发生。
3. 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鸡群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和伤害。
五、规范管理1. 设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操作规程。
2.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及时记录鸡群的生长状况和生产数据。
六、环保管理1. 合理利用鸡粪,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减少环境污染。
2. 做好废弃物处理工作,保护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七、社会责任1. 尊重动物福利,保障鸡群的健康和生存。
2. 关爱员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权益。
以上就是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帮助种鸡场管理者做好相关工作,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在继续讨论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前,有必要指出种鸡场的生产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种鸡场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做好相关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介绍种鸡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八、危机管理1. 建立健全的危机应对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针对可能发生的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和紧急救援计划,确保鸡群和员工安全。
九、反洗钱和反腐败控制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反洗钱和反腐败制度,加强对资金来源的监管。
2. 加强员工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培训,防范内部腐败和不当行为。
有机养殖技术实施手册

有机养殖技术实施手册第1章有机养殖概述 (4)1.1 有机养殖的定义与意义 (4)1.2 有机养殖的法规与标准 (4)第2章场地选择与规划 (5)2.1 场地选址要求 (5)2.2 养殖场布局设计 (5)2.3 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 (5)第3章品种选择与繁育 (6)3.1 品种选择原则 (6)3.1.1 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生态环境和养殖条件的品种,以保证养殖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6)3.1.2 生产功能原则:选择具有较高生产功能、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抗病力的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
(6)3.1.3 资源利用原则:充分利用地方品种和特色资源,发挥品种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6)3.1.4 环保原则:选择对环境友好、污染排放低的品种,降低有机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繁殖技术要点 (6)3.2.1 选择优良繁殖个体:挑选身体健康、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
(6)3.2.2 掌握繁殖时机:根据品种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繁殖时间,提高繁殖效率。
(6)3.2.3 优化繁殖方法: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后代品质。
(6)3.2.4 加强繁殖管理:加强繁殖期间的饲养管理,保证繁殖母体的营养需求,提高繁殖成活率。
(7)3.3 育种与选育 (7)3.3.1 建立育种体系: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建立完善的育种体系,包括选育目标、育种方法和评估体系。
(7)3.3.2 选择育种材料:挑选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为后续选育工作提供基础。
(7)3.3.3 运用育种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质量。
(7)3.3.4 强化选育过程:通过持续选育,保留优良性状,淘汰不良个体,逐步提高品种的遗传稳定性。
(7)3.3.5 建立品种档案:对育种过程和选育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为品种改良提供数据支持。
(7)第4章饲料与饲养管理 (7)4.1 有机饲料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7)4.1.1 原料选择 (7)4.1.2 原料处理 (7)4.2 饲料配方设计 (8)4.2.2 原料搭配 (8)4.2.3 饲料添加剂的选用 (8)4.3 饲养管理技术 (8)4.3.1 饲喂方法 (8)4.3.2 饮水管理 (8)4.3.3 环境控制 (8)4.3.4 疾病防治 (8)4.3.5 记录与统计 (8)第5章疾病预防与控制 (9)5.1 疾病预防措施 (9)5.1.1 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9)5.1.2 科学的饲养管理 (9)5.1.3 免疫接种 (9)5.2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9)5.2.1 病毒性感染 (9)5.2.2 细菌性感染 (9)5.2.3 寄生虫感染 (9)5.3 兽药使用规范 (9)5.3.1 兽药选购与储存 (9)5.3.2 兽药使用原则 (10)5.3.3 兽药残留监控 (10)第6章水产有机养殖技术 (10)6.1 水质调控技术 (10)6.1.1 水源选择 (10)6.1.2 水质监测 (10)6.1.3 水质调控措施 (10)6.2 投喂与饲养管理 (10)6.2.1 饲料选择 (10)6.2.2 投喂技术 (11)6.2.3 饲养管理 (11)6.3 疾病预防与控制 (11)6.3.1 预防措施 (11)6.3.2 控制措施 (11)第7章禽类有机养殖技术 (11)7.1 禽舍环境控制 (12)7.1.1 禽舍设计与布局 (12)7.1.2 温度与湿度控制 (12)7.1.3 通风与光照 (12)7.2 饲养管理要点 (12)7.2.1 品种选择 (12)7.2.2 饲料与饲养 (12)7.2.3 饮水管理 (12)7.2.4 禽类运动与休息 (12)7.3.1 健康监测 (12)7.3.2 预防接种 (12)7.3.3 消毒与隔离 (12)7.3.4 药物使用 (12)7.3.5 记录与追溯 (13)第8章畜牧有机养殖技术 (13)8.1 畜牧舍设计与建设 (13)8.1.1 设计原则 (13)8.1.2 建设要求 (13)8.1.3 设施设备 (13)8.2 饲养管理技术 (13)8.2.1 选择优良品种 (13)8.2.2 饲料配制 (13)8.2.3 饲养方式 (13)8.2.4 管理措施 (14)8.3 疾病预防与控制 (14)8.3.1 预防措施 (14)8.3.2 控制措施 (14)8.3.3 监测与记录 (14)第9章有机养殖产品加工与储运 (14)9.1 产品加工技术 (14)9.1.1 有机屠宰加工 (14)9.1.2 有机肉类加工 (14)9.1.3 有机蛋类加工 (14)9.1.4 有机乳制品加工 (15)9.2 储运条件与要求 (15)9.2.1 温度控制 (15)9.2.2 湿度控制 (15)9.2.3 气体控制 (15)9.2.4 物流运输 (15)9.3 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 (15)9.3.1 质量检测 (15)9.3.2 追溯体系 (15)9.3.3 认证与监督 (15)第10章有机养殖市场营销与管理 (15)10.1 市场分析与定位 (16)10.1.1 市场调研 (16)10.1.2 目标市场定位 (16)10.1.3 产品差异化定位 (16)10.2 营销策略与渠道 (16)10.2.1 产品策略 (16)10.2.2 价格策略 (16)10.2.3 渠道策略 (16)10.3 有机养殖品牌建设与保护 (16)10.3.1 品牌建设 (16)10.3.2 品牌保护 (16)第1章有机养殖概述1.1 有机养殖的定义与意义有机养殖是一种遵循有机农业原则的养殖方式,主要采用自然、生态和可持续的方法进行动物饲养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养殖操作规程
一、饲养场地选择
霍林郭勒市嘎亥沁艾力黑猪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
二、鸡苗引进繁育计划
加强对外购鸡苗孵化入区进场的审核,把对鸡苗的质量要求等各项指标写入购销合同,严格把关、严格执行。
计划从有机基地购进有机质量等级的鸡苗,如不能从有机基地引进,须引进常规鸡苗时,要选择适应性强、品种优良且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鸡苗(一般不超过10日龄),并坚持“全进全出”的更替原则,保证蛋鸡质量的一致性。
三、饲喂管理方法
蛋鸡场全部使用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与蛋鸡生长各阶段营养需要相适应,所用原料符合有机食品标准要求。
1、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食和饮水:雏鸡应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
开食饲料要新鲜,营养全面,混合均匀;饮水要保持充足、清洁。
(2)温度:平面育雏第一周33—34℃,第二周30—32℃;育雏笼一周30—31℃,第二周28—29℃。
以后每周逐渐降温3℃以内,四周以后逐渐过渡到22—20℃。
高温育雏时1—2周龄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左右。
(3)湿度:1—10日龄70%;11—30日龄65%;31—45日龄60%;46—60日龄50%—55%。
最高不能超过70%,最低不能低于40%。
(4)通风换气:鸡舍内氨气浓度应在百万分之十以上,二氧化碳在0.2%左右。
(5)光照:光照时间前3天每天23小时,从第4天起每天14小时,每天逐渐减少15分钟。
在整个生长期,光照时间只能缩短,不能延长。
光照强度,第一周10勒克斯,以后为5勒克斯。
2、育成期饲养管理
7—20周龄为育成期。
前期要做好过渡,适时降温,逐渐换料。
要保证营养需要,限制饲养,控制光照,加强通风换气,作好日常管理,严格防疫。
做好产蛋前的准备工作,并淘汰病弱残鸡。
第8周后开始放养,每天不少于2小时。
3、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多以140日龄算起,养到430日龄左右(最高不超过500天)。
产蛋期饲养管理的宗旨是使蛋鸡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选择质地良好的有机食品原料配制饲料,保证营养需要。
根据产蛋量的变化规律,掌握喂料次数和饲喂量。
控制鸡舍环境,鸡舍温度保持在7—22℃,冬季不低于4℃,夏季不超过30℃,舍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光照时间每天不超过16小时。
保持适宜合理的饲养密度。
注意饲料中钙磷含量和比例,提高蛋壳质量,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
注重搞好放养区的卫生,设置室外产蛋设施,防止蛋鸡室外产蛋受损。
每天观察鸡群,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四、卫生管理、疫病防治及粪便处理方法
1、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严格执行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综合防疫措施,包括:放养场地的选择,鸡舍设计、建筑及合理布局,科学饲养管理,创造适合蛋鸡生长、生育、生产的生态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蔓延,适时免疫接种和科学的免疫程序等。
蛋鸡场建立卫生防疫制度:
(1)制定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作为全场人员的行为准则,遵照执行。
(2)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要在消毒室消毒后,更换消毒衣裤和靴帽,经消毒后方可进入。
(3)谢绝参观,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必须消毒后才能进入。
(4)消毒池内消毒液及时更换,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
冬季可加盐防止结冰。
车辆进入时需经消毒池,并对车身和车底盘进行喷雾消毒。
(5)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饲槽、饮水器定时洗刷。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鸡舍保持空气新鲜,光照、通风、温度、湿度应符合饲养管理要求。
(6)进鸡前,成鸡淘汰、雏鸡转群时对鸡舍及用具要彻底进行清扫、冲洗及清毒,并空闲一定时间。
(7)定期对放养场区环境消毒及舍内消毒。
(8)清理放养场区卫生死角,消灭蚊蝇及其滋生地。
(9)饲养人员严禁串栋,各鸡舍用具和设备必须固定使用。
2、防疫程序
(1)免疫程序制定遵循的原则:
根据本地的疫情发生和流行情况和对鸡群的危害程度,确定接种疫苗种类。
根据某种疫病的发病日龄、发病季节和疫苗产生坚强免疫的时间,确定首次免疫时间。
根据疫苗的保护期长短,确定免疫间隔时间和次数。
雏鸡的首免时间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抗体的消长规律来确定。
(2)使用疫苗及治病药物,须严格按有机产品规定的使用范围执行,杜
绝使用化学合成类抗生素药物。
3、严格控制传染病传播
控制传染病流行,建立健全相应制度,严格遵守,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群的非易感性,杜绝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定期的疫苗免疫接种,增强鸡群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抗病能力。
4、发生传染病时的紧急措施
(1)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隔离、确诊、治疗或紧急接种特等措施,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理。
(2)发生新城疫等烈性传染病时,要立即封锁现场,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采取果断措施。
(3)病鸡舍及使用过的用具,必须彻底清扫清洗和严格消毒,粪便和污物堆积发酵后方可使用。
(4)根据疫情种类和发生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紧急接种。
(5)死鸡或捕杀的病鸡必须焚烧、深埋或集中处理,禁止食用,不得出售。
5、常见病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执行,对蛋鸡进行免疫,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防止蛋鸡发病和死亡,杜绝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
蛋鸡疾病以预防为主,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用药,所用兽药符合有机食品生产规定,尽量使用兽用中药材。
五、设置标志牌
养殖基地根据需要设定功能区域,并在视觉明显处设置功能区标志牌,如:饲料生产车间、库房、放养区、某号鸡舍、办公生活区等。
六、产品批次号的编制方法
产品批次号的编码为:TL/QALT,其中TL:代表通辽市;QAL代表沁艾力黑猪养殖有限公司;T:代表生产日期。
例如:TL/QAL20180303,表示通辽市沁艾力黑猪养殖有限公司2018年3月3生产的鲜蛋。